公路隧道弃碴在填石路基中的施工技术论文_郑沙谊

公路隧道弃碴在填石路基中的施工技术论文_郑沙谊

身份证号码:43232119750108XXXX

摘要:结合某公路隧道项目中弃碴在填石路基中的施工案例,重点分析此施工过程中合理运用弃碴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及作用,并针对目前弃碴填石路基施工相关技术存在的局限性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方法,希望能在今后的建设施工中使此施工技术更加成熟运用,为公路隧道建设提供便利条件。

关键词:填石路基;不良弃碴;路基质量

在公路隧道施工项目中,填石路基的施工成本明显低于填土路基,填土路基另一方面还会大量用到周围土地中的填土石方所以填石路基在山地公路中优势相对更大。但若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充分控制好施工技术工艺,很容易造成质量问题,比如后期沉降严重、公路表面凹凸不平或者出现严重威胁到使用安全的裂缝等等。所以在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做好填石路基施工工作对整个项目非常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后期公路路基及路面使用年限、舒适度及安全稳定性等。

1.不良弃碴的危害

在目前我国道路交通及各类工程建设项目中,多数工程对于挖掘工程重视度大于填充施工工作,往往在施工初期的设计工作与实际开挖工作中不能正确认识挖掘与填充的重要性因此在后期逐步形成大量的放弃建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技术工作人员关于交通绿色通道这种概念了解逐渐深入,隧道弃碴的处理工艺及手段越来越得到重视,各方各界正在努力改善处理措施及技术手段,以求不良弃碴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保证建设发展的同时自然环境不受改变。

2.弃碴短期危害

(1)破坏原有自然环境及植被。(2)过度重压陡峭山体,引发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3)河道被弃渣堆堵,雨季排水不畅易发生洪水灾害。(4)部分弃碴破坏正常农作物生长及道路通畅安全。

3.弃碴长期危害

(1)在放弃建设中的糟粕损失,一方面能够作用于地表岩石及土壤,使其结构发生改变,从而让原本优质的农作物生长环境变得愈发恶劣,粮食产量及质量严重下降,周围自然景观受到损坏。(2)弃碴过程中使用的镇流器后期被大量遗弃,导致空气与地表土壤之中的热量与其交换后破坏原本正常的气候条件,使区域内温度、适度等等发生改变影响人与动植物正常生长活动。(3)弃碴产生的压载水破坏当地地理条件及土壤河流环境,造成污染。

4.隧道弃渣处置对策

在公路隧道项目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弃碴,若对所有弃碴进行筛选分类,并选用可再次利用的弃碴用于其他施工,对于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甚至可能会污染破坏环境的弃碴,选择合适的方式将其处理,以求最大程度地节约施工成本、保护环境。

4.1作为工程利用材料

筛选出可再次利用并没有污染破坏可能性的弃渣,用于填筑路堤、混凝土圬工或其它石材石料加工处理中,另可在公路隧道的回填工作中运用这些弃碴,增加弃碴二次利用率,降低施工成本。

4.2弃渣弃置的合理处置

(1)处理废弃无用弃碴时,应尽可能少的占用土地、农田等优质资源,适当选择覆埋处理后可再度开垦利用的荒地、废地,再度开垦利用此处土地并种植农作物时,尽量不要破坏原有生态坏境,使新开垦区域与其他土地呈现和谐一致景象。(2)严格制定规划弃碴堆放处置区域,按照弃碴处理管理规范认真执行。(3)堆放弃碴前,充分调研勘察弃碴场地的环境并评估堆放弃碴后产生的各种影响,对于弃碴处理场周围的水文坏境也要挨个仔细排查清楚,避免在水利设施及大型建筑周围开设弃碴场。弃碴场周围的地理条件、水文环境勘察清楚后确保排放碴土以后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更不会因为安置弃碴导致各类自然灾害发生。

5.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控制

5.1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控制

在路基建设施工开始前,其承载力均已被提前设计,因此根据不同路基的设计承载力选择恰当的废渣填筑有利于保障后期路基稳定性及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山体隧道爆破工作完成后会产生大量的花岗岩、石灰岩碎渣,因此在对路基进行弃渣填料时要充分考虑弃渣的岩性。填料以后进行受力测试,测试标准及要求为:填土高度大介于10米与20米之间,受力达到200kpa以上,高度小于10米时的受力不能低于160kpa,且岩石层一定要位于路基下面。

5.2处理地基

在对路基进行填筑施工以前,要充分确保路基表面及周围干净整洁没有杂物,例如原有植被的根系或者其他工作中产生的废渣、杂物等等要绝对清理干净;清洁土壤深度约为地下15公分并确保农作物耕种生长不会受其影响;另外如遇凹凸不平的表面及松散地基土时,必须将表面填平且将其压实,保证压实度要大于90%,这样做好填筑前的准备工作才能确保后期路基的稳定安全性。

5.3控制石质地基

在正式进行填筑施工操作过程中,绝不可随便进行弃渣填筑,要结合二级公路的建设标准及要求安排弃渣的利用与安置,以免将不合适弃渣利用到路基填筑中而影响路基稳定性及安全性,为后期施工及通行埋下安全隐患。工程技术监督管理人员还要对施工过程全程动态管理及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过关。不同地理环境及地形下,施工难易度会有不同区别,因此施工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施工技术及工艺,以求地基填筑过程不受环境地形的影响。

5.4控制路基质量

上面提到的监督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必须绝对保障,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技术能力及管理经验,通过对施工现场技术运用的指导及监督控制,使施工过程中各项路基指标符合施工标准,做好相关记录,确保路基质量满足后期施工及运行要求。

5.5路基填筑

(1)工艺流程。填筑前清理准备工作→运输填筑材料到制定施工地点→填筑材料合理堆积→分解细化大粒径施工材料→细料补充→路基表面找平→碾压压实工作→质量检测→着重处理检测不合格路段,重新施工→再次检测→确认质量。

(2)填料运输与摊铺施工。1)将填筑材料运送至指定地点以后,将大粒径爆破后的石渣采取人工解小方式改变其粒径,确保粒径要求符合工程所需;2)在施工中摊铺作业时,使用大功率推土机便于摊铺面更大更顺利,且为最大程度缩短工期,可将填料堆积工作与摊铺工作通行进行;3)完成摊铺机填料堆积以后,人工方式解小大粒径石渣并填筑到路基中,施工人员将其他可用大粒径材料按照料面较大要朝下的原则进摆放铺平,确保整个填筑及摆平过程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来做;

(3)碾压施工。1)在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中,首先要对路面进行一次静压,然后对路面进行5次左右的振亚,最后进行终压,所有碾压过程中压路机行驶速度宜控制在每小时2千米到4千米范围之内,且运行中不能出现突然刹车、停车及转向情况发生,这会影响整个路基表面的平实程度,所以要时刻确保压路机以均匀速度缓慢行进。2)碾压时,遵从先两边后中间,再中央向两边的原则进行碾压,压路机驶过后的轮胎痕迹之间保证留有三分之一的错轮宽度。

5.6施工效果

对隧道进行有效的爆破后,不但能得到符合工程建筑所需的粒径弃渣以外,还大大缩小了隧道开挖的工期,使后期填筑材料能够就近使用并且降低了施工成本。

6.结语

结合文中所述,填石路基中运用隧道弃碴后的影响及作用为相关技术人员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促进了通过试验段与爆破试验等手段在实际建筑施工中的运用,使弃碴利用率大幅提高。所以充分利用好隧道弃碴在填石路基中的施工技术,有助于提高路基稳定及安全性,为后期建设提供质量保障。

参考文献

[1]唐静.分析填石路基中隧道弃碴的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6):61-63.

[2]陈灼.浅论隧道弃碴在填石路基中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7(5):41.

[3]鄢定媛,傅鹤林.高速公路隧道廊道厅堂式溶洞处治技术研究[J].公路工程,2015(3):185-191.

论文作者:郑沙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3

标签:;  ;  ;  ;  ;  ;  ;  ;  

公路隧道弃碴在填石路基中的施工技术论文_郑沙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