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 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饶河农场小学教师
课标要求及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的一、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中要求: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结果目标,行为动词是理解、认、读、写、表示,学习水平为了解、理解、运用。学习内容是万以内的数的意义、万以内的数、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前天条件是:在现实情境中、能用数。
教材分析:
《10的认识》是在学习认识了8.9后的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10是一个特殊的数,既是计数的结果,又是计数单位,在计算中以10来进位和退位,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在教学中,创设了需要学生动手操作、最后抽象出10。这样通过初步感知——深刻感受——抽象内化三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认数过程中省略了10的序数意义。我们的计数法是十进制计数法,因此10的组成十分重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
优势: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好奇心强,有较强的求知欲望,而且具有初步的思维能力,对数学的喜好已初步体现;而且他们敢于大胆地表现自己,由于本课的教学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学生学起来困难不会很大。
劣势:低年级孩子的注意力持续时间短,10的组成针对一年级学生有点困难,在教学10的组成时,应让学生动手操作。
教学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教材分析中指出:“让学生数数并抽象数出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的大小,写数。”所以,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及写法.
课标要求“在现实情境中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但从学情分析中可以看出“本课10的组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自身操作、体验,加深对10的组成知识的理解.” 根据课标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所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10的数感建立
学习目标:
1、通过图片、问答,会10的数数、认读、比较大小及写法,对10的数感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2、通过观察、操作、体验活动,掌握10的组成。
3、通过游戏、参与合作等形式,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流程:
活动一、游戏导入,引出问题。(预设时间5分钟)
1、拍手9下,再多拍一下是几?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板书课题)
【点评:拍手游戏激发学生好玩好动的天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学学习,吸引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同时在听教师的鼓声时学生会主动地数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在随后增加点难度后,学生也能顺利完成任务,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活动二、自主探索,求异创新(预设时间17分钟)
(一)10的数感的建立
1、引导多角度观察主题图: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利用数数的经验来上台现场数数,其他同学评价。
2、抽象出示10:告诉学生10个人、10只鸽子都可以用数字10表示。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与10有关的事物,都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你能举一个例子吗?
【点评:这个环节,通过数一数,知道10 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学生经历了由物抽象到数的过程。找找身边的“10”,给每个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活动平台,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可以举出许许多多有关10 的例子,感悟数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
3、10的序数含义
(l)教师将10 根小棒扎成一捆,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一说老师拨珠子的过程,重点让学生感受拨9颗以后再拨1颗就是10颗的拨珠过程。提问:你认为把10 根小棒捆起来有什么作用?(10根一捆很方便)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引导学生在直尺上认识数:①在屏幕上出示直尺;②让学生在直尺从0开始依次读出直尺上的数;③引导学生对照直尺说出10以内数的顺序。
【点评:直尺上的数帮助学生理解10 以内数的顺序。数轴上填数,这是第一次出现数轴,它比直尺上的数更抽象,目的是进一步巩固10 以内数的顺序。】
(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9在10的前面,9比10小;10在9的后面,10比9大。
(4)引导学生比较9和10的大小。
4、10的写法。
(1) 10的写法和0~9这些数的写法有什么不同?
(2) 谁能说说10怎样写?(学生先尝试说说,教师再小结)
(3) 在书本第60页的田字格里练习写10。
【点评:教师示范,指导小朋友认真书写,培养他们认真学习的习惯和 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
5、10的组成。
(1)星期天,姐姐和妹妹在家里认真地完成了作业,妈妈奖给她们10朵花,让姐姐分分,如果你是姐姐你会怎么分?
(2)组织动手操作:同桌合作,一人分,另一人记录。
(3)讨论反馈:可以分几种?怎样分?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归纳记忆10的组成的方法:10的组成一共有几种?你用什么方法很快记住(讨论,发表意见)
【点评:由于前几节课学生对于数的组成已经很熟悉,所以10的组成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动手,贯彻主体与活动教学思想,引导小朋友发现并充分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这样,既能抓住重点,落实教学目标,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快乐的活动中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活动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预设时间13分钟)
1、数数。数实物(数10根小棒、10个小圆片等)。抽象数数:从l数到10;从10数到1。
2、完成 “做一做”的练习,先让学生连线,然后交流连线的过程和想法。
【点评:游戏和师生共同表演凑十歌使活动寓知于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身心,同时巩固了10 的组成,在快乐的游戏和活动中 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3、完成练习十三第1题,先由学生在数轴上的方框里独立填数,然后交流自己填数时的“想”的过程,进一步巩固10以内数的顺序。
4、完成第2题。在屏幕上出示卫星发射情景的画面,并由学生模拟发射台指挥员从10数到1发布发射命令。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电视上看到我国卫星发射时的情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数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完成第3题。先由学生独立在表格里填10的组成,然后在完整地说一说10的组成。
【点评: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乐趣。进一步加强目标一、二、三。】
活动四、梳理课堂、归纳总结(预设时间5分钟)
1、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进行回忆、小结。
2、学生说说自己本课时学习的主要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点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有趣、好玩、好学。】
总体点评:
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是人对数学与运算的一般性理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既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课程标准》的理念是否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体现。《10的认识》整节课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自主地认识和发现,课堂上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 的活动情景。 我觉得主要可分三点:
(一)创设活动化的情境,使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数学教
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节课安排了四
个活动,营造了一个轻松、 愉快、 民主、 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体现“用数学”的理念,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节课在学生认识尺子上的数字和卫星发射时的倒数记时后,说说数数的策略,引起他们的联想:接着举出一些生活实例,无不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和热爱祖国的思想。
(三)运用多样性的评价,使学生增强数学交流意识。这节课孙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法。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学会自我肯定,自我反思,在评价他人中学会欣赏,学会批评,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有利于操作表象的形成,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也起着重要作用。
这节课从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征出发,整体落实教学目标,采取多种教与学的策略培养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让他们在过程中体验,在亲历中建构。
论文作者:谷永艳 裴蕊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3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数数论文; 直尺论文; 点评论文; 抽象论文; 顺序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3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