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石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0061)
【摘要】目的:探索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性。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社区老年糖尿病120例患者(在2017年1月19日至2018年1月19日期间选取),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观察组进行家庭访视护理,有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有60例,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足部护理评分、预防和处理低血糖评分、血糖监测评分、遵医服药评分、规律锻炼评分、饮食控制评分、自我效能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家庭访视护理干预,方可提高患者自我效能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家庭访视护理;社区老年糖尿病;自我效能;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291-02
糖尿病属于终身性疾病,传统护理服务仅能够在患者住院期间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在出院后可因为未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导致病情复发,因此部分学者提议进行家庭访视护理,其属于延续性护理服务措施,能够将服务延续至家庭,促使患者在各时间段均得到有效护理服务。家庭访视护理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还能够解决卫生资源的供需矛盾,属于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手段,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能够增加患者依从性,提高对疾病知识了解度[1]。而本文旨在探索不同护理方式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价值性,如下文所述。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将120例在2017年1月19日至2018年1月19日期间收治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人员,采用计算机分组模式,各有60例。入选标准:(1)患者均具有基本的沟通交流能力和语言能力,且处于意识清醒状态;(2)患者经OGTT试验,可发现2小时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3)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实验。排除标准:(1)排除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感染患者;(2)排除存在严重心衰、恶性肿瘤患者;(3)患者均无严重肝脏受损、肾衰患者。
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为(71.85±6.89)岁,平均体重(58.95±4.85)kg,平均身高(165.48±6.38)kg,平均空腹血糖值(8.13±2.53)mmol/L。
对照组60例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为(71.74±6.24)岁,平均体重(58.43±4.17)kg,平均身高(165.52±6.41)kg,平均空腹血糖值(8.68±2.97)mmol/L。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存在对比性,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在患者出院前,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加强用药指导、病情干预等。
观察组采用家庭访视护理,主要内容如下:
(1)家庭访视的方法、频率、时间:在患者出院前,留取患者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且告知其随访时间,同时在进行随访前,还需根据地址集中地,进行合理时间选择,而随访方法可选择电话随访、入户随访、集中随访等,常规情况下,电话随访维持每月4次频率;入户随访维持每月1次频率;集中随访维持每月2次频率[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护理实施方法和内容:①第一阶段:集中随访,每次随访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内容:咨询讨论、经验交流、示范教育、讲座、发放健康知识教育手册、发放血糖监测卡等方式让患者更加了解疾病知识;目的:通过合理讨论、咨询、讲座,能够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根据自身问题、病情,寻找解决办法;②第二阶段:入户随访,每次30分钟;内容:a家庭支持:让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属共同了解疾病知识,帮助患者纠正以往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b建立合理的目标:和患者共同制定一个合理、科学的目标,包括足部护理、药物指导、饮食指导、血糖监测等,并为患者讲解控制血糖的重要性;c指导:对患者进行一对一指导,教会患者和其家属低血糖处理方法、足部护理方法、服药方式等;目的:帮助患者寻找解决问题方法,促使患者了解个性健康问题[3];③第三阶段:电话随访,每次维持15分钟;内容:认真听取患者反馈意见,并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疑问;了解患者近一周内血糖波动;患者近期内病情恢复情况,有无不适现象;目的:改善患者目前生活方式,保持健康教育;④第四阶段:集中随访;内容:患者对家庭随访中不满之处,并解答患者提出疑问;目的:收集患者不解之处,进行统一回答[4]。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通过评价患者预防和处理低血糖、足部护理、饮食控制、规律锻炼、遵医服药、血糖监测等项目进行评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自我效能越佳)。
1.4 统计学处理
实施统计学SPSS17.0软件处理,当对比值具有统计学意义时,用P<0.05表示。
2.结果
观察组患者预防和处理低血糖评分(17.85±2.65)分,足部护理评分(22.45±2.65)分,血糖监测评分(15.86±2.65)分,遵医服药评分(13.98±4.65)分,规律锻炼评分(18.43±2.55)分,饮食控制评分(23.66±3.85)分,自我效能总得分(109.75±15.33)分。
对照组患者预防和处理低血糖评分(10.58±1.85)分,足部护理评分(13.85±2.89)分,血糖监测评分(10.58±3.65)分,遵医服药评分(10.85±2.65)分,规律锻炼评分(10.88±3.58)分,饮食控制评分(13.58±2.84)分,自我效能总得分(68.47±6.89)分。
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传统的护理服务缺乏针对性,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无法得到明显效果,而家庭访视护理服务能够弥补传统护理不足之处,及时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且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从而增强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利于病情恢复。由于老年患者经济条件有限、视力减退、行动不方便、自理能力缺乏、文化水平较低,在出院后,无法认真执行医务人员的叮嘱,在规范胰岛素治疗、监测血糖、合理运动、饮食控制中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因此本次实验进行了家庭访视护理。
家庭访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纠正以往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并各具患者病情、生理、心理特点,实施相应的服务干预,方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促使病情归转,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从而营造良好的护患氛围,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总而言之,家庭访视护理具有合理、针对、全面、系统、科学化,用于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还能够控制病情恶化,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患者遵医服药行为,提升自我效能。
【参考文献】
[1]刘冬梅,张佳淇,李胜玲等.基于授权理论的家庭访视护理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积极度及家庭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3):719-721.
[2]牛俊芝.家庭访视护理干预在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及稳定病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15(16):2185-2190.
[3]徐月贞,刘丽,曹祝萍等.基于 Peplau人际关系模式的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家庭访视效果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344-347.
[4]雷芳,陈渊青,罗红等.基于达标理论的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家庭访视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6,23(3):19-22.
论文作者:彭晔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患者论文; 家庭论文; 评分论文; 老年论文; 效能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