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晚明到晚清,从五四时期到八十年代一个青年本位文化的时代已经到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晚清论文,本位论文,青年论文,时代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0年代,中国在文化上发生了转型,即由老年本位文化向青年本位文化转型。所谓老年本位文化就是中国传统体制之下,以老年为中心的一种文化形态;而青年本位文化是在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形成的以青年为本位的一种文化形态。这种文化的转型在历史上并不是空穴来风,它最早萌芽于晚明,其次是晚清,五四时期达到一次高潮,但因民族解放要求的压抑而中途停滞,转型并没有实际完成。80年代这种转型又重新开始了,到90年代才得以最终完成。这一文化转型对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整个90年代社会气象的变化都与之相连。
老年本位文化是一种伦理型的文化,而90年代青年本位文化则是一种身体型的文化,以“我存在”为中心来认识世界,青年本位文化并不非常看重生活的最终的形而上目的,而是看重一种生活的方式,将存在本身视为目的。其次,青年本位文化是一种个体文化,重视个体的自我价值完成,自我的独立和自由,认为社会是由无数的个体组成的,没有个体的自由发展就没有社会整体发展,反过来,社会整体的发展正是为了个体的发展和自由。再次,青年本位文化是一种充分开放的文化,不以民族中心观念看待世界。老年人容易为自己的经验、信念所左右而更具有传统性,而青年人则容易从个体的直接的需要出发,用一种更为开放的无拘无束的心态来对待新的事物。
过去我们在老年本位文化中什么都有一个大而全的规范统治着,是一种泛理性的社会。90年代这种状况改变了,对于幸福的选择、追求更为自由,追求幸福和财富成为人的“自由”,也成了人的“权利”。这样,就由过去的秩序文化向自由文化转移。过去什么都是公有的,连人也是公有的,人被作为一种资源分配给一个又一个单位,单位规定你的一切,个人的自由度是极小的,个人的创造性、个人在“单位”之外自由活动的空间是极为有限的,一切都受到一个无形的网的制约。现在,个体的人,特别是经济自由人出现了,他们不再属于一个单位而是属于自己,道德行为评价也不再可以直接左右个人的的生存了,个人有权利选择自己了。经济自由人的自由在这里还意味着伦理自由人的诞生,不过伦理自由人的出现不是说放纵,而是说过去社会权利集中在社会结构的高点上,由它来统一个人的行为,而现在,社会把权利交给了个人。
一个发展型的、开放的社会的标志,就是整个社会应该以创造、自由、开放为主导性的心态,而这个心态是青年本位文化所独有的。过去我们的老年本位文化以遵守、继承、秩序为本位,整个社会处于一种群体性的互相制衡关系之中,人们所想的不是怎样发展自己,同时也发展社会,使自己达到一种自由的追求幸福、追求财富、追求荣誉的境界,而是想如何去适应文化的规范不致遭到非议,如何在制衡性的关系网络之中也去制衡别人,以便和别人达成妥协获取利益。现在,一个真正的青年本位文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了,这个文化以青年为主体,整个社会对青年人有一种亲和感,从今天社会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和关心上,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这一点。在这个时代,青年人比过去担负了更为艰巨的使命,为了迎接这个使命,今天的青年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第一,过去青年的生存是被动的,由领导、老师、家长决定,现在青年要为自己负责;第二,过去青年是等待型的,等待别人来关心自己、爱护自己,现在青年应该是迎接型的,应努力创造自我奋斗的时空;第三,过去青年是依附型的,依附整个结构,现在青年应该是独立型的,不仅不是社会的从属者,而且是社会的主导者,青年的独立意味着青年成为时代潮流的先锋。在传统的金字塔型文化结构中,青年总是被教育者、被管理者,是一种弱势力量。现在不同了,多元化的社会文化体制使得青年人在某种程度上是更为重要的一极。青年人应该勇敢地充当时代的弄潮儿,以更为开放、更为自由、更高的文化心态迎接21世纪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