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从恩
衡水市精神病医院 053000
课题名称: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氧监测对睡眠呼吸暂停诊断价值的研究
项目来源:河北省2017年度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20171230)
【摘要】目的: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氧监测的方法进行诊断的结果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06例睡眠障碍及可能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氧监测,同时与多导睡眠监测对比,按照SAS诊断标准对106例患者进行诊断,符合诊断标准的就将其分为SAS组,不符合者分为非SAS组,将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及血氧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106例患者中,一共有60例患者属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46例患者属于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组患者TIB以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的高于非SAS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SAS组患者AHI明显≧5,而非SAS患者则明显的小于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组患者MSaO2、LSaO2、SIT90以及ODI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氧监测与多导睡眠监测诊断对可能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的各项监测指标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价值均较高,但前者可降低平均每次监测费用,提高监测依从性,临床应用价值更高。采用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氧监测的方式对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进行监测,不仅有着较为准确的监测结果,还更加的经济、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动态心电图;血氧监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在临床上属于一项较为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在一般人群中发病率为2%-4%[1]。目前临床上公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造成心律失常、心电图ST段压低、高血压等疾病[2]。在对其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一般是以连续7小时睡眠中出现30次以上的呼吸暂停,并且每次气流中止时间大于或者是等于10秒;或者是平均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大于5次作为诊断标准[1-3]。在对SAS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早期诊断十分重要。目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断金标准为多导睡眠监测,单其设备昂贵、操作技术要求高、需培养专门的技术人员,还需住院监测,故临床应用受到一定局限[3]。为了更好地提高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就诊的睡眠障碍或可能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多导睡眠监测对比的同时,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及血氧监测结果进行了研究及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106例睡眠障碍及可能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对106例患者同时进行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氧监测,本组患者中男94例,女12例;年龄38-62岁,平均(51. ±297.24)岁;平均体重指数(26.64±3.68)kg/m2。按照SAS诊断标准对106例患者进行诊断,如果患者符合诊断标准就将其分为SAS组,不符合则分为非SAS组,诊断标准如下[4]:①连续7h睡眠中发生≥30次的呼吸暂停,每次气流中止>10s;②或平均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次数(呼吸紊乱指数)≥5次;③血氧饱和度≤85%。所有资料均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一共有60例患者属于SAS组,有46例患者属于非SAS组。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18-80岁;③临床资料完整。
(2)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②合并有恶性肿瘤;③合并有癫痫等精神疾病可能影响患者睡眠质量;④长期酗酒者。
1.3 仪器设备
在对患者进行睡眠监测的过程中采用澳大利亚所产的Somte PSG V2多导睡眠监测仪器;在对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时候,则是采用中国深圳所产的玲珑型动态心电图;在对患者进行血氧监测的时候则是采用中国河北所产的50D+PLUS康泰血氧仪。监测方式均按照仪器操作说明书来进行相关监测操作。
1.4 监测方法
多导睡眠监测参数包括脑电(18导)、眼电(2导)、口鼻气流(压力传感器)、下颌肌电(2导)、心电、呼吸运动(胸、腹带各 1 导)、指尖血氧饱和度。血氧仪监测:监测前睡眠技师对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对象进行培训,若打开监测表后长期未入睡则关闭,并再次入睡,直至某次打开0.5h内入睡为准。动态心电图监测:HRV频域分析软件应用快速Fourier转。监测指标包括AHI、MSaO2、LSa02、CT90%、ODI、A、H。
对106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作出相关诊断,观察并且对比两组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具体项目包括TIB(心肌缺血负荷)、心律失常、AHI(低通气指数);同时观察并且对比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具体项目包括MSaO2(夜间平均SaO2)、LSaO2(最低SaO2)、SIT90(SaO2≦9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以及ODI(患者每小时SaO2降低次数)。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诊断结果
在106例患者中,一共有60例患者属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46例患者属于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2.2 两种监测方法各项指标监测结果比较
两种监测方法AHI、MSaO2、LSa02、CT90%、ODI、A、H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其多发于男性,发病率大概在2%-4%,这一疾病不仅会对患者生活造成影响,还很有可能会造成猝死等危险[8]。就目前来看,SAS这一疾病已经成为公认的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患者一旦患有这一疾病,就很容易出现心律失常等症状,所以这一疾病也受到了较大的关注。
对于SAS这类患者的治疗,临床都实践表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关键,对改变病人预后有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消除症状,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目前这一疾病的诊断金标准为多导睡眠监测,但是,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多导睡眠监测技术要求高,需要培养专业技术人员,还需连接多条导线,操作麻烦,并且需要单独的诊断室,需要住院,因为患者夜间睡眠状态也会对监测结果造成影响[9]。本研究中采用了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氧监测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监测,属于一种操作简单、方便的监测方式,该方法病人依从性好、费用低,本研究结果显示出,在对SAS患者进行监测的时候采用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氧监测的方式比较,在诊断过程中和预期诊断符合率是一致的,另外,对于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血氧饱和度等相关数据都能有效的监测出来。除此之外,多导睡眠监测设备相对而言十分的昂贵,县级医院鲜有这种设备,不能满足大众对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需求。但是,应用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氧监测的方式就能有效的避免这一问题,其操作简单,无需培养专门的技术人员,方便了人们就诊,节约了卫生资源,一般市县级医院都可以做到,能够为普通患者提供较为便捷的就诊环境,这样就能真正做到及早发现病情,及早治疗这一目的,最终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氧监测的方式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监测,不仅有着较为准确的监测结果,还更加的经济、方便,并且提高了病人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实施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型术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2):1427-1429.
[2]喻文,罗红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心血管事件的预防[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6,28(12):1107-1107. [3]章榕,王洪洪,余蕾蕾,等.多导睡眠监测与便携式睡眠监测的临床应用比较[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6,30(5):65-67.
[4]Osada N.[Sleep apnea syndrome:SAS].[J].Nihon Rinsho Japanese Journal ofClinical Medicine,2014,72(8):1440-1447.
[5]朱云云,潘伟民,沈旭平,等. nCPAP 对中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心肌供血的影响[J].心电与循环,2012,31(4):234-238.
[6]赖微微,孙聪,苏小芬,等.中老年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分析[J]. 广东医学,2012,33(15):2275-2277.
[7]郭红璐.无创正压通气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4, 41(32):747-750.
[8]张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15(8):57-59.
[9]万宗仁,陈锐,佟光明,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J].江苏医药,2013,39(7):788-790.
论文作者:徐从恩,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睡眠论文; 患者论文; 综合征论文; 呼吸论文; 心电图论文; 动态论文; 这一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