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谈春节_文化论文

追根溯源谈春节_文化论文

抚今追昔话春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抚今追昔论文,春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写春节的著名诗句,中国人大多耳熟能详。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初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随着近几十年中国社会的变迁,春节也在发生变化。但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真是可圈可点,要理出头绪来,也不是三两句话的事情。

淡去了的年货

几十年来,年货是以吃、穿为主。“民以食为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的都是温饱。50年代是“几斤肉快活吃几天”。1957年春节,《北京日报》有一篇文章,题目为《一户普通人家的大年夜》,说的是一户三代同堂大家庭的年夜饭,主人说:“我们买了几斤肉、一只鸡、一条鱼、加上点青菜、豆腐,够我们一家子快快活活地吃几天的了”。60年代是“过节好处是解馋”。北京居民每人多给半斤油、半斤肉,远离京城的可惨了,东北人去北京“抢购”,被说成是“东北虎下山”,有个上海的亲属能给带几斤富强粉的挂面,就着实让人羡慕。记着有一年过年,我们家那儿,每户供应猪蹄、猪尾巴,但只能选一样,有人考虑再三买到家,又后悔选错了。70年代有了转机,“食品见多饭不愁”。但也是早早买来鸡鸭鱼肉,又没有冰箱,只能是早上搬到外面,晚上又搬回屋子(怕丢了),到了正日子时,都变了颜色。穿的用的也多了起来,1979年,《北京日报》又刊登一对年轻人婚礼收的礼,“台灯7个、收音机一架、闹钟2个、毛毯4条、毛巾被2条、暖水瓶12个、枕巾80条、脸盆一大摞、茶具8套……”80年代“票据淡出菜市场,新三大件快步走出来”。1980年,由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北京分公司试制的猪肉白菜馅速冻饺子开始在东单等六大菜市场出售,这时各种食品票据逐渐取消。90年代的“家宴挪到酒楼吃,鸡鸭鱼肉成配角”。越吃得好了越想在过年时吃点省事的、清淡的,又打破了老礼,饭店、酒楼春节不关门了,开始了红红火火的生意。据统计,90年代春节的消费品,食品的花费还不到1/5,而1/3的钱被用来交朋友了。这说明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经济形势的好转,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过年的吃穿用有了质的飞跃,这是不争的事实。人们想吃什么、穿什么几乎是随时实现的,而且要吃得营养、健康、新鲜,穿着时尚、舒服,用不着等着盼着过年。自然年货对于春节的意义就淡化了,不会再为年货大费心思,不会在家积攒大量的吃食。可是这样人们反而觉得过年没意思了,会不时地回忆,哪年哪年费尽心机地买了什么年货、哪年哪年吃的什么真解馋……是想回到物质贫乏的年代吗?自然不是,是留恋那份期盼,是怀念那种满足。老百姓说:吃啥不香了,是因为没饿着。

拜年今昔

“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吃饱了,穿暖了,该说说礼节了。

拜年时春节重要的传统礼仪,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磕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之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等吉祥的话语。在古代,上层士大夫也有用名帖相互投贺的习俗。宋人周焊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祜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明代人也有以投谒代替拜年。这种“名刺”、“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大约从清朝时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生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说到这感觉“拜年”是古今最接近的礼仪了,有当面道贺,有贺卡,就差礼仪电报、电话拜年和发电子邮件、QQ及MSN了。只是拜年的话语几十年是变化很大的。60年代子女给父母拜年会说:“爸爸同志、妈妈同志,春节好!”“文革”时期自然是豪言壮语当拜年话说了,“东风浩荡革命形势无限好,红旗招展生产战线气象新”。市场经济之后,人们关注“财”了,记得有一年,一家铺面,贴的对联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乍一看像是被当头一棒打懵了,怎么回到了解放前?现在人们早已习以为常,赚钱、发财无可厚非。“拜年话”自然都是好听的,中国人讲究比喻、谐音,这是早年传下来的,民间工艺品中随处可见。只是如今没有必要太在意这些吧,怎么“8”就是“发”呢? “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是不可能的,“万寿无疆”那是说皇上的词,又有哪个皇上没死呢?

古今拜年都有“真诚”和“应酬”两说,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这里将官和民截然分开,说官功利而民重亲情。如今,市场经济讲的是竞争,是自身价值的实现,在一定意义上突出的是个人的实力,那么人与人之间的防范、猜忌就增多了,从个性上来分析,相互间真诚的祝愿、关怀就少了。难怪人们会抱怨住上单元楼倒不如原来的大杂院了;吃上大鱼大肉倒不如原来伙着吃一盒高粱米饭了。另一方面,现在个体承受的压力比原来大得多,人们向往集体的力量,渴求人与人之间的亲情。现代化使与生命本身有关的快乐越来越少,这是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呢?

容易又难得的团圆

除夕是团圆之夜,中国人难解一个团圆心结,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守岁。除夕夜的家是一个格外温馨甜蜜的空间,在历史上甚至连监狱中的犯人也释放回家团聚。全家人围坐桌前,开始了“团年”、“守岁”的进程。先是一餐“团圆饭”,后合家团坐守岁。

先人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那时候想走也走不到哪去,到哪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不遇到大饥荒世世代代都不出那个村,所以这个“团圆”也是小农经济的必然产物。往往是进了腊月就忙活这个年,正月里妇女们不做针线活,并且男女老少都不许理发。集中休养生息,养精蓄锐。随着时代的发展,“团圆年”仍然根深蒂固,只是节外生了枝,有了不同意义的团圆。

50年代“生产一线过春节”,60年代“广阔天地过春节”,以其特殊的时代内容诠释着“团圆”。70年代则是变化最大的,经历了时代和观念的大变革,从“上山下乡受教育”到“恢复高考”,从打倒“美帝”到“中美建交”,从“文革”到改革开放。70年代末春节的传统色彩加强了,人们对亲情、友情、交际的热爱也达到了巅峰。1983年,第一届现场直播的春节晚会一炮打响,收到观众来信16万封。《难忘今宵》几乎成了后来每届晚会的结束曲,至今还有余味……大年三十儿,一家人一边吃团圆饺子吃年饭,一边看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与荧屏上影、视、歌、曲艺明星同喜同乐。80年代,中国百姓约定俗成了这样一种独特的过年方式,可称之为“新民俗”。90年代以后,围在家里包饺子看晚会是老皇历了,人们要走出家门过春节,“春节不在家,假日列车游天下”,南方的要到北国看冰灯,北方的要去游“新、马、泰”。这是不是“团圆”呢?

曾有机构搞调查,问改革开放后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回答较多的是“选择”,人们有了选择的权利和自由。于是有了势不可挡的“民工潮”,几十年不降温的“出国热”。当然也有“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的新时期“最可爱的人”。这时,很多家庭想“团团圆圆坐吃果果”都是奢望了,年轻人自然求新、求异,要展示其个性,可苦了老爸老妈,于是“空巢家庭”的概念便应运而生。高科技的发展,使人们想听到声、见到形可以随时实现,这算不算是团圆了呢?但好像还是代替不了真实相见的骨肉亲情,不然一曲“常回家看看”怎么会爆了棚?

足不出户看天下大戏

娱乐是贯穿春节始终的,其实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节日都是以娱乐为目的的。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不知道是不是人们辛苦劳作了一年,在节气转换之时要放松一下于是才刻意创造了节日,我想一定有这种因素。

春节除了主打项目中都有娱乐的因素外,还有诸多专门的娱乐节目,如灯会、庙会,大集、看戏、大秧歌,新近又有了旅游、探险等等。50年代过春节,北京百姓最大的乐子是逛厂甸。从教育行政学院一直到南新华街南口,这条传统的春节文化街始终是人山人海,空竹声、风车声、高跷的锣鼓声和人们的欢笑声响成一片。孩子们买玩具、买吃食,大人们买古旧书、买玩意儿,啥叫过年?这就叫过年。60年代是“困难时期”,“红红小鞭论个放”,一挂100响,从初一到十五,每天放10来个过过瘾。70年代“拨乱反正大团圆”,贯穿70年代前半期春节娱乐主题比较单调,概述为:样板戏、革命歌曲、革命舞剧、革命电影、纪录片,几乎十年如一日地延续下来。那时可看的电影都能背出来:八部样板戏、《地道战》、《地雷战》、《英雄儿女》、《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那时的文艺模式培养了一代年轻人的娱乐方式,短缺时代的娱乐消费也是难得的机会,人们会走上十几二十里地看一场电影。1977年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春节气氛开始鲜活,有体育演出、庙会、舞会、诗会、音乐会、游园,甚至有了内部电影。不仅可以看到多年后重新露面的国产电影,而且可以看到来自国外和香港的故事片。俱乐部要警察维持秩序,甚至还有鸣枪警示的。可以说人们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生活的喜悦,体味着“拨乱反正”之后的团圆以及亲友互访所带来的春节的温馨。80年代“贪看晚会洋相多”。打1983年现场直播春节晚会一露面,电视晚会就抢了所有娱乐形式的饭碗,三十晚上一家人早早吃完年饭,等着盼着看赵忠祥,自打赵忠祥一露面,炉子上水壶开了没人去提,想上厕所的忍了又忍。怕错过了相声、小品和有奖谜语。春节前“抢购”彩电也称得上是80年代的一景儿,也不知道谁是因谁是果。90年代后“旅游过年成时尚”。初一到初七整整一周,机票价格开始上浮。春节,从本来的旅游淡季变成“黄金周”。

春节的娱乐项目在不断翻新花样,而且频率越来越快,一会儿走出去,一会儿守在家,一会儿又走出去,反正人们是在求新、求刺激,在展示个性。春节晚会尽管年年换导演,使出浑身解数,也难以调出一餐人人都满意的“年夜饭”。按防盗的词儿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不是春节晚会不好,是期望值太高,词粗礼不粗。近年来人们的注意力开始分散了,找个冷门,打个时间差,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说明人们娱乐观念成熟,娱乐心态平和。

如果说人们不如以前那么盼着过春节了,从物质上说,以前在春节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如今随时可以实现,从精神上说,人们对精神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业文明、城市生活带给人们充满物欲的生活状态,使人麻木,远离大自然,丧失创造力、同情心,这些也不是过个节就能解决的。但人是要有一点精神,一个民族要有他们的精神支柱,要有文化传统,而且这些都要有必要的载体,自己的民族节日就是这种形式。几十年的变迁,变化的是时尚,不变的是传统;或者说是对古老文化的扬弃,是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其中有改革开放后人们精神大解放的缩影,有西方文化时不时地大冲撞。

春节——炎黄子孙的古老节日,有说不尽的话题,因为它历史太悠久了,有时波涛汹涌,有时涓涓细流,有数不尽的珍宝和隐秘的传说。此篇权当“戏说”吧!

标签:;  ;  ;  

追根溯源谈春节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