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建筑市场发展迅猛,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规模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高,这些必将给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一系列的问题。然而,由于某些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等原因,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本文作者结合从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经历,就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现场管理
前言
如何在施工过程中预防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必须以人为本,完善安全监管机制,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才能抑制安全隐患的产生,才能真正执行“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理念。
1概述建筑安全施工的重要性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确定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控制和减少各类事故,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施工安全是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是促进建筑施工企业建设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然而今年全国各地安全事故频发,不但造成国家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在社会上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在完善企业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应建立企业安全生产保证体系,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和创造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2分析高层建筑的特点
2.1高空作业工程多
在一般的高层建筑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基本上有90%以上的工种属于高空作业[1]。随着建筑层级的增加,建筑物的构建过程也愈加复杂,而需要进行高空操作的项目种类越来越多。甚至于对于同一个项目,随着施工部位的不同,建筑技术难度也会有所增加,呈现出多样化的现状。
2.2施工项目交叉工程多
施工项目的复杂性就在于施工部门多,而相互衔接、统筹、调度的问题就愈加复杂。土建工程施工的工期一般都比较固定,很少有充足的时间让不同部门的施工队伍进行适应与调整,所以在不同部位的衔接中,就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即便是很小的问题,也许就因为积累与发酵,而酿成重大的安全事故。所以说,遇到不同团队在规定时间内施工的情况时,就一定要处理好衔接问题,尽量避免安全隐患的存在。
2.3开挖地基的深度深
高层建筑的楼层比较高,因此,地基所要承受的压力更大,并且通常情况下都有两层以上的地下室,所以,地基处理更重要。在处理地基的过程中,地质条件相对复杂,各种地质条件下的地基处理技术也不尽相同,技术工艺方法以及采取的相关处理措施,也相对复杂,这无疑也造成了危险因子的增多。同时,高层建筑坑基基础开挖深度相对更深,加大了坑边物体坠落的可能性,甚至也给基坑坍塌带来更高的可能性。
3简议高层建筑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现状
3.1建筑过程安全管理疏忽
很多地区的施工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以及专职人员,甚至很多单位在经营机制转换过程中,将原有的安全管理机构,进行合并、撤销或者架空,削弱安全人员的管理权限,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造成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无责任人、无人监督。
3.2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很多建筑行业的工人,属于技术工工种,对于其他知识,比如施工安全、建筑特点,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很多工人甚至认为安全事故是工人自己的问题,只要注意就可以避免。而正是由于这种淡漠的安全意识,导致安全事故发生之后,施工单位没有及时的应急措施,工人自身不懂得如何处理,很多本可以降低损失的事故,最后都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同是工人的技术资质不全,不少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雇佣很多非正式的农民工、临时工,甚至是童工,这种流动的人员管理方式,根本无法保证施工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对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研究
4.1加强施工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施工之前召开动员人会,将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和安全问题挂钩的具体建筑环节,向施工工人讲解清楚,对于安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要有专人讲解和操作。非技术人员不应该参与设备的运作,更不能有专业水平不足的人进行作业。在施工过程中不断进行进度观察和报告,一旦出现有关安全问题的施工行为,立即停止、更新和重新培训。在提高施工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同时,加强安全知识和技术的宣传、讲解,重点要放在施工过程中最主要出现的物种频发事故上,如高空坠落、触电事故、坍塌、机械伤亡以及坠物打击问题。针对这些易发生事故的项目、部位以及施工过程,进行有目的、有效果的宣传,在施工现场配置施工指导,及时制止有安全隐患的施工行为,将施工过程引向有序、科学、安全的轨道上。
4.2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工作职责
在建筑施工开始之前,就明确安全责任人,每一个部分、部门,都需要专门责任人跟进,签订责任保证书,将施工安全进行承诺,编制安全计划,对上岗工人进行安全、合理、有序的管理。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相关的安保措施体系,工程项目各个部分需要的安全措施,由责任人监督、实施,确保建筑施工开始之前,应该就位的安全设备和安全工具就已经到位。组织好工人到岗后的安全培训工作,切实落实责任到岗、责任到人。针对不同的建筑工种,合理组织好培训项目,有针对性地展开安全知识的宣传,利用具体工作细节帮助工人建立安全意识。统筹安排好整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由具体的项目经理进行统一调度,分管安全责任人时刻跟踪进度和规范操作,将不利因素扼杀在萌芽之中。
4.3严格有效控制施工前中后的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指的是建筑项目的整体建筑施工时间,以及施工后期的收尾工作,这一过程中所有涉及到工人安全的问题,都可以统称为施工安全。
(1)在施工前期,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安全系统是否完备,都需要相关负责人跟踪检查和监督,在前期的安全问题就必须要以"预防为主"的态度进行安置和处理。针对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质和地貌,进行建筑可行性的考察,将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及时呈报,据实记录,从设计方面做好安全措施。
(2)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除了设备跟上、宣传到位之外,就是施工原则要秉持"质量第一",因为施工安全威胁的不仅仅是工人,更是后期入住的业主。每个施工环节在交付与衔接的过程中,都要按照标准进行严格处理,不积累问题,不拖沓隐患,将每一个施工问题都及时处理,给下一步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3)后期在施工现场进行清扫、搬卸和清理垃圾的过程中,同样要注意大型机械的安全问题,将支撑系统的验收工作完成后,进行现场零散物品的整理、清点,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脚于架、基坑支护以及井支架等等物品的挪动。
4.4加强设备的评估与有效监测,预防为主
施工现场的设备安全问题也是影响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如果因为设备过于陈旧而造成施工滞后,不仅影响工程质量,也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在施工前期,进行科学有效的设备评定活动,将检测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大型机械故障,即刻报修,将抢修时间缩短在固定时间内,不要影响工期进度。与此同时,其它的各类设备也要加强安全性能的监测,对各类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对其使用性能进行定期维护,对其安全性能进行评测,杜绝存在任何可人为改变的不安全因素的存在。
结束语
总之当前安全问题是一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大问题,施工单位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思考建立科学的高层建筑安全管理方法,严格管理,明确责任,加强监督,确保质量,切实保障施工人员安全。
参考文献:
[1] 曾广军. 高层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J].建设科技,2010,(13):47-48.
[2] 刘健. 浅析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4,(20):88-89.
论文作者:郭旭钧,何玲慧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8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人论文; 高层建筑论文; 建筑论文; 安全问题论文; 施工安全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