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的大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德教育论文,古今论文,中国论文,中西论文,融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道德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要以“三个面向”为指针。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这是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的大趋势。
本文拟从近百年来古今中西之争、当今世界道德复兴与互补、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几方面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
一、近百年来古今中西之争的反思
100年前,也就是19世纪的最后10年,中国近代的思想家、 教育家、政治家们就力图设计中国的思想文化战略和道德教育模式。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和《新学伪经考》先后于1887年和1891年问世,这两部书成为变法维新的理论参照。1889年7月,梁启超按光绪旨意, 参照日本和西方学制,起草了《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其办学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通”。同年,张之洞发表《劝学篇》,主张:“新旧兼学,旧学为体,新学为用。”1898年6月, 光绪皇帝下诏变法:“……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实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表明了中西结合的态度。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明确提出:“合经子之奥言,操儒佛之微旨,参中西之新理。”可见他意欲通达古今,兼纳中西,再造中国文化之良苦用心。虽然这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新旧并存,中西杂糅”的思想文化战略和道德教育模式,在百日维新失败之后未能付诸实施,但是,它毕竟引起了国人的思考,并引出了此后一系列有关古今中西文化比较的论战。
在古今中西文化比较论战中,有两种截然不同、根本对立的态度和主张。一种是以胡适为代表的“西化派”,认为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主张“死心塌地去学习人家。……不要怕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1〕随着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与胜利, 这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全盘西化”论丧失了它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不得不偃旗息鼓。另一种是以梁漱溟为代表的“保守派”,他们站在维护民族文化的立场上,坚决反对“全盘西化”论,呼吁国人怀着“同情”和“敬意”去体悟传统文化,主张“尊孔读经”,维护儒学尊严,倡导儒学复兴。〔2〕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反对上述两种极端的态度,主张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去糟取精,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遗憾的是,在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内,这一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方针并未得到认真和全面的贯彻。
回顾本世纪的发展,正是跨世纪的一代人对本世纪的思想、道德以至政治、社会发展起了极大的影响。影响着中国本世纪发展的几大思潮,包括新儒家思潮、全盘西化思潮以及马克思主义思潮,都形成于本世纪初期,而这几大思潮的第一批倡导者和代表人物,正是一批生于上世纪末、跨世纪的人物。
他们出生于旧的专制社会的末期,是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接受传统教育成长的。在传统文化的知识修养方面,他们都有深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有感于社会进步之需要,进而学习西方近代思想,寻求救国之道,提出自己的学说、主张。尽管他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有着很大不同,但他们在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方面都有深厚基础这一点确是共同的。而今天的跨世纪一代则不同,他们成长于传统文化经历了十年大批判之后,又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他们的长处是对现代科技知识和世界的了解更多,突出的弱点则是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这种状况与我们的期望之间,显然有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呼唤着21世纪道德教育新思路的提出。
历史,尤其是近百年的历史已经证明:固守旧有传统,不吸收和借鉴外来的先进文化与文明成果,即使是最优秀的文化传统也难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同样,吸收外来文化,如果不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即使是最先进的文化思想,也难以被国人所接受。因此,我们在文化建设和道德教育中,要在“三个面向”的思想指导下,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
二、当今世界道德复兴与互补的启示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局势的主流,发展经济渐渐变成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的互补性,必然带来跨国界、跨洲界以至跨文化的世界经济关系网络,如“欧洲共同体”、“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圈”等。道德现象是经济关系的集中反映。各国之间经济利益互相补偿的需要,必然呼吁有一些被世界公认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共同道德规范的产生。20世纪末,国际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上的交流日益频繁。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道德教育出现了世界性复兴和国际间互补的现象。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中国的北京和曲阜等地已经多次举办过“孔子学术研讨会”。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儒家伦理,已经跨越国界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特别是现代以来,日本、韩国、新加坡、港澳台等一些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的“亚洲伦理工业区”的发展,为儒家伦理与西方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相结合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在新加坡,中学三、四年级开设《儒家伦理》课(现在名称虽改为《好公民》,但其中儒家伦理精神并未改变)。现代新儒学第四代代表人物之一的杜维明教授认为:“把儒学思想引入学校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理解他们和他们父母所遵循的适当的生活方式的内在逻辑”,并且可以“把他们自己培养成有道德的人,在复杂的现代世界处理很难的价值问题。”〔3〕他把儒家伦理的教育过程与个人成长过程结合起来,设计出一个“同心圆”式的教育模式,并解释说:“自我扩展到家庭、邻里、社区、国家、世界和宇宙。这个扩充过程是作为一个开放体系的自我充分开发其内在资源,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关心他人、有责任感、目光远大的人的过程。”〔4〕杜先生所设计的儒家伦理教育体系, 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儒家伦理精髓通俗化、具体化、现代化了,是对传统儒家“内圣”、“外王”理论的现代诠释和发展创新。同时,这一教育体系也符合现代社会学关于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一般理论,因此它是中西文化融合的典型之例。
日本学者井上靖先生在他的专著《孔子》一书中说:“孔子的确是永恒的人类导师”。另一位日本学者池田大作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演讲《21世纪与东亚文明》中指出,东亚地区的文化特征是“共生性道德气质”,具体表现为“取调和而舍对立,取结合而舍分裂,取大我而舍小我,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共同生存,互相支撑,一道繁荣。”他认为:“东亚这种气质的重要源头之一是儒教。”他预言:“当21世纪宣告黎明之时,东亚不仅在经济层面,甚至深入至精神领域,定会为世人瞩目,成为引导人类历史的动力。”〔5〕
在“孔子思想与21世纪”国际学术讨论会上,韩国高丽大学教授金忠烈先生指出:“21世纪是东方的时代”,他认为东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即在于它“包容一切,而不排斥他异;普遍开放,而不偏执独占”。他认为,“尤其在中国,其历史命运之‘长久之道’,不在民族国家之不替,而唯系文化传统之继开。”〔6〕
在欧美,孔子的思想同样受到专家学者尊崇。在纪念孔子诞辰2500周年的时候,法国出版发行了关于孔子的著作《圣人的四书》,以此来纪念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几年前,美国出版了《人民年鉴手册》,列举了世界十大思想家,孔子被列为首位。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越来越多地被世界人民所接受,并将与西方的现代文明相结合。
中国学者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同时,十分关注东南亚和西方道德教育的发展,注意借鉴和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和道德教育的先进经验。
近年来中国出版了几部翻译和介绍西方道德教育的著作,主要的有戚万学博士的《冲突与整合——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出版), 袁桂林博士的《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出版), 魏贤超博士的《道德心理学与道德教育学——柯尔伯格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1995年6月出版)。 这些著作系统地介绍了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的各个流派,如:“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认知——发展理论,价值澄清学派的道德教育理论,人本主义的道德教育理论,行为主义的道德教育理论,威尔逊理性功利主义的道德教育理论,贝克的反省道德教育理论等等。另外,我本人主编的《中国德育全书》也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当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首先,在思维方式上,西方学者注重归纳和实证,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逻辑,从道德现象、具体事例、个案分析入手总结归纳各自的教育理论,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中国学者则注重演绎,沿着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逻辑,从概念出发,说明或指导实际。这两种思维方式恰好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其次,在教育方法上,西方学者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师生平等对话;而我们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论讲授和教育导向。这方面同样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再次,在教育内容上,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守法、守信、责任、公平竞争、文明消费、照章纳税、平等互利等道德观念,也是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需要向西方学习和借鉴的东西。
总之,20世纪末的道德教育出现了世界性复兴和东西方互补的态势。21世纪中国道德教育“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继承借鉴,发展创新”的大趋势初见端倪。
三、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的经济形式是一种多元存在,既有国营大中型企业和乡镇集体企业,又有中外合资、外国独资和私营工商企业。经济形式的多元存在,必然带来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社会发展和道德教育具有双重效应,既有积极的、起推动作用的正效应,又有消极的、起制约作用的负效应。在这种新形势下,道德教育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解决这些新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一方面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一方面借鉴和吸收西方现代文明的有益成果,并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的道德教育体系。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国家,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道德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历代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对道德教育的思想和论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广远。虽然,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是在小农生产和封建宗法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不可避免地带有保守性和局限性的一面,但是,只要我们正确地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发展创新的原则,就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成为构建新的道德体系的思想材料。
在中国悠久的文明史中,传统道德经过千百年的积淀,有些光辉的思想已构成了我们的民族之魂。例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天下为公”、“修齐治平”的集体主义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先人后己精神;“见利思义”、“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高风亮节;“勤劳简朴、诚实守信”的求实精神;“仁者爱人”、“成人之美”的友爱思想;“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的道德品质,等等。这些民族之魂曾经哺育了中华民族亿万儿女,曾经激励过无数志士仁人、英雄豪杰为民族的兴旺发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写下了人生的壮丽篇章。毫无疑问,这些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也是值得继承和发扬光大的。
在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上,我们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现在可以清醒地认识到,采取闭关自守、全盘否定,或崇洋媚外、全盘西化这两种极端的态度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分析、鉴别、学习、借鉴、吸收、利用。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要大胆地学习和引进;对文学艺术,它的形式可以学习、借鉴,内容可以改造、利用;对思想道德,属于人类共同心理、共同美感、共同道德方面的成果,也要大胆地学习和借鉴。特别是那些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如改革开放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公平竞争观念、效率效益观念、互利互惠观念、公关信息观念、商品市场观念、文明消费观念、照章纳税观念等,更需要借鉴和吸收,使其与中国传统美德相融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国文化的发展,不能离开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我们要在这个精神指导下,继承、弘扬、光大我国优良道德传统,同时还要学习、借鉴、吸收、利用西方优秀文明成果,并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体系。
注释:
〔1〕胡适:《胡适论学近著》,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640页。
〔2〕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3〕〔4〕[美]杜维明:《新加坡的挑战》,生活·读书·知识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67页。
〔5〕[日]池田大作:《21世纪与东亚文明》, 载《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6〕[韩]金忠烈:《21世纪与东方文化》,1994 年“孔子思想与21世纪”国际讨论会发材料。
标签:道德教育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道德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传统观念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国学论文; 孔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