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教学模式的现状与研究论文_陈艳梅,段亚平 张甜甜,陈永华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教学模式的现状与研究论文_陈艳梅,段亚平 张甜甜,陈永华

1贵州工商职业学院护理学院 贵州清镇 551400;2贵阳中医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2

【摘 要】在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越发繁荣的背景下,我国社会群众的收入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对自身的健康也越发的关注起来。这就要求着我国医疗体系中的护理服务质量要不断的提高。《外科护理学》是我国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提高我国护理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主要教学内容。在新时代下,提高护理专业人才的服务水平,成为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急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根据笔者自身多年从事外科护理教学经验,简单的分析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教学模式的现状以及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模式;现状与研究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群众对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要求逐渐转变,这就要求着我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发生变化。因此,积极的分析《外科护理学》教学模式现状,从而研究出最适合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我国医疗体系的护理水平。

一、现阶段我国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教学模式现状

(一)PBL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是在教育制度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创设出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是通过问题教学法,让护理专业的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让护理专业的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1]。而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主要使着一种主导教学的作用,通过将实际的临床实例作为主要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在教师提问的环节中,主动的参与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自主的思考问题,从而获得学习经验。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对所要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提炼出有用的问题,在具体的上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问题教学,引导学生自主的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得出有效的答案,再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对学生还存在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解答,最后通过合理的测试方法,推动学生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在这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记忆力,并培养学生形成了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问题探究能力。同时,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教学氛围得到显著的改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教学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逐渐有形式化的趋向。

(二)项目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模式将护理专业学生作为《外科护理学》教学的主体,真正的实现了以学生为教学中心的教学理念。这个教学模式同样需要教师在正式的教学过程前,依据教学内容准备好学习项目或者是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专业指导下,完成某项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个教学模式主要是体现出先训练,后教学的教学理念,强调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动手工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比如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手术室护理的任务,要求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通过自主的收集资料以及设计具体的任务流程,利用角色互换的方式,完成任务项目,最后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教师的点评,来纠正错误。这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知识点记忆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却与理论知识教学相脱节,虽然学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但是却无法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有效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在理论教学的过程中理解实践操作技术。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单单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是对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高标准要求,推动着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发展。比如以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为教学实例,对学生进行随机分组,安排学生到实地医院中进行实习,首先要指导学生对该科室中的心血管典型疾病资料进行整理,从而引导各学习小组集中的开会讨论,通过教师的细心指导,得出具体的工作任务是哪些。然后教师依据得出的结论,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先进的教学设备,对学生进行心血管疾病基础护理的理论知识教学[2]。然后教师依据入院接待、护理诊断、围术期护理等工作任务,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实践操作,最后通过小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等方法,进行总结。

二、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外科护理》教学模式研究

PBL教学模式以及项目教学模式认真贯彻落实了素质教育理念,树立了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明确了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这两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但是这两种教学模式都要求着教师在课前需要大量的时间准备教学内容以及学习任务,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脱离了理论知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极为不利。然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弥补了这两种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融为一体,既让学生掌握了实践技能,又让学生加深了理论知识的记忆点,极为适合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中的《外科护理学》教学[3]。

结语: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是培养我国专业护理工作人员的主要平台,《外科护理学》是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主要理论依据。鉴于此,积极的分析现阶段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的教学模式,从而总结出具有先进教学方法的教学模式,以此提高我国《外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对提高我国医疗体系的服务水平有着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汪新华.PBL教学模式在中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6,(04):32-35+147.

[2]于蓉.浅谈高职《外科护理学》的说课[J].科技展望,2015,(19):292.

[3]徐莉,王峰.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探讨[J].科技视界,2013,(29):184+197.

作者简介:

陈艳梅,1985年10月,助教,主要从事护理临床及教育工作;段亚平,1956年5月,教授/主任护师,主要从事护理临床及教育工作。

注:请加入课题,来源:2016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编号:2016B250;2015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编号:2015B213。

论文作者:陈艳梅,段亚平 张甜甜,陈永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2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0

标签:;  ;  ;  ;  ;  ;  ;  ;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外科护理学》教学模式的现状与研究论文_陈艳梅,段亚平 张甜甜,陈永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