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吴霞

西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 四川成都 610083

摘要:目的:通过对本文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观察将PICC技术应用到肿瘤临床护理中会产生何种临床效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加深护理人员对PICC技术的了解,达到提高临床效果的目的。方法:对我院肿瘤科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76例进行肿瘤治疗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对比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应用到肿瘤患者的前后临床效果。结果:首先对肿瘤患者护理之前的各项数据进行记录,然后将中心静脉导管技术应用到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发现76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均发生了显著提高且占比86.84%;同时在并发症方面的发生率明显进行了下降只占1.32%。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技术(PICC技术)能够在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PICC;肿瘤护理;临床应用

引言:在肿瘤护理的过程中,很多医院经常采用PICC置管术进行护理,这是一种高新型导管护理技术,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患者肢体中心静脉的过程中,不像传统的治疗容易出现静脉穿刺的风险,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减少这种风险,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将导管在患者的肢体中心静脉中停留较长时间还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患者的痛苦。在PICC技术诞生并被应用到临床医学中后就引起来了很多医学工作者的青睐。因此为了更好的了解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本文对此作了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肿瘤科进行就诊的76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进行重点分析,这些患者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不大,分别有40例和36例。并且年龄均不超过六十八岁也不小于二十五岁,平均年龄在四十二点一岁至四十七点三岁之间。这些肿瘤患者的病例情况不一样,分别患有乳腺癌、直肠癌、胃癌、淋巴癌以及食道癌,并且各有25例、20例、12例、10例和9例[1]。因为是对患者进行护理前后的数据作分析,所以基本数据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先将这七十六例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记录,然后全部进行PICC置管术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置管部位:对于患者进行PICC置管术时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置管部位,一般情况下需要选择又粗又直且静脉瓣少的贵要静脉,之所以选贵要静脉是因为在穿刺的时候会更加方便[2]。之后就开始进行置管,在进行置管之前,应该让患者的手臂呈现紧贴身体并垂直的状态,这样做是为了中心静脉导管可以顺利经过贵要静脉然后直接到达上腔静脉,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的概率。②对插管的长度进行测量:在进行测量之前,务必要让患者的手臂呈现外展的状态,并且要达到九十度,从静脉的方向进行测量,从预穿刺点开始,先经过腋下到达右胸锁关节,然后继续延伸达到第三肋间隙,在测量的时候将两侧静脉插管的长度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测量的结果均在固定的范围内,即上肢右侧是33.94cm41.62cm,上肢左侧是37.45cm-45.07cm,同时精确测量患者双侧上臂的臂围。③置管操作:首先需要消毒,消毒的范围包括穿刺点以及周围20cm的范围,之后消毒治疗过程中会用到的管道、手套、毛巾等必要的直管工具;随后需要制作导管,导管的制作应该根据操作前测出的插管长度来进行[3]。最后可以进行穿刺,在穿刺时可以通过管鞘来进行。并且应该注意几方面:第一,应该控制好穿刺的角度,一般情况下不超过三十度不小于十五度;医生需要对穿刺过程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监督,一旦出现导管中发生少量回血时,应该将穿刺针往前稍微推送一小段,相应的管鞘也应该进行一小段的推送,之后可以将穿刺针拔出来。第二,在插管鞘中插入导管,并按照插管鞘穿刺的方向将穿刺针到达中心静脉的预定位置,之后可以去除插管鞘和肝素帽连接起来并在导管内注入肝素盐水,将管道口进行封闭。第三,需要进行消毒,消毒部位一般包括穿刺点附近的局部位置,在消毒时使用的是酒精或者碘伏溶液,随后消毒完毕要将导管的位置进行固定[4]。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是对患者在使用PICC技术进行康复护理前后的情况进行分析,观察患者的并发症以及治疗效果。

2.结果

对患者实施PICC技术护临床效果对比情况:

3.讨论

PICC技术在临床治疗中之所以能够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其具有很多明显的优势,如简单、安全、方便等,而且可以在患者的体内进行长期滞留。这种技术对于患者而言能够造成较小的伤害,避免患者感染和出现并发症的风险,目前在肿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比较广泛,传统的治疗过程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输液或者用药很容易出现血管的穿刺现象导致血管受到损伤,采用这种技术能够有效避免,而且患者在反复穿刺、输液的过程中受到的痛苦也能够进行减轻,保证肿瘤患者能够得到较好的临床诊断并进行完善的术后护理。

通过对本文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对选取的76例患者均进行了临床治疗采用了PICC技术,通过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明显发现患者的感染情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见效率也达到了86.84%。患者在治疗效果得到改善的同时也能稳定医患关系。

综上所述,在对肿瘤患者进行传统方式的治疗时很容易让患者承受反复穿刺的疼痛,通过PICC置管术的护理方式可以明显减轻这种痛苦,在并发症和手术感染率上进行降低,从整体的治疗效果上进行改进。在社会不断进步的情况下,需要将PICC技术进行临床上的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黄维芬.肿瘤护理中PICC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S2):150-152.

[2]青艳.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8):36+40.

[3]张伟红,鲁宁.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1):221+225.

[4]潘勤.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8):125.

[5]孙娜.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4):129.

论文作者:吴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5

标签:;  ;  ;  ;  ;  ;  ;  ;  

探讨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论文_吴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