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倩 单莉(通讯作者) 俞婷婷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肺内科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本地区肺癌患者使用第一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酶抑制剂(TKIs)吉非替尼及厄洛替尼后发生肝损害与未发生肝损害患者CYP2d6*10基因多态性的差异,探索CYP2d6*10基因多态性与使用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后肝损害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使用第一代靶向药(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后发生肝损害与未发生肝损害患者CYP2d6*10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通过χ2检验来比较使用第一代靶向药后发生肝损害与未发生肝损害基因型分布差异和等位基因差异。结果:发生肝损害与未发生肝损害患者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后肝损害的发生与CYP2d6*10基因多态性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CYP2d6*10;肺癌;吉非替尼;厄洛替尼;肝损害;基因多态性;PCR-RFLP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6-0126-03
肺癌位居于全世界癌症发病率的首位,其中又以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所占比例最高,一经发现,多数分期晚,5年生存率低[1]。中国人群的驱动基因中EGFR敏感突变24.5%[2]。在晚期NSCLC的治疗中,靶向治疗以其高效、低毒、高选择性的绝对优势已在临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近年,随着分子靶向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由于基因突变率及费用问题,针对EGFR敏感突变的小分子酪氨酸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TKI)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在临床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此类药物虽然显著延长了晚期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e,PFS),但随着患者服用药物的时间延长,一系列的毒副反应增加。服用EGFR-TKI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中30%的病人会发生药物性肝功能损害[3]。药物性肝功能损害(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临床上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病。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NSCLC患者,服用靶向药物后ALT和AST升高最高均达72.6%,其中3级~4级分别为28.6%和16.7%[4]。西班牙EURTAC研究[5]提示EGFR基因突变的西方晚期NSCLC患者经厄洛替尼治疗后肝酶升高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吉非替尼。所以随着小分子EGFR-TKI制剂在NSCLC患者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其肝脏毒性发生率较高也应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有学者认为靶向药物的肝脏毒性与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p 450, CYP450)有关[6-7],CYP2D6多态性可能在吉非替尼所致的肝损害中起作用。本研究考察了72例使用吉非替尼及厄洛替尼后的患者,依据是否发生肝损害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检测其是否携带CYP2d6*10基因型,计算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现将结果公布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肺癌患者72例,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病理学类型为腺癌,具有EGFR 19 Del或L858R 21外显子敏感突变,因病情需要使用TKI药物治疗且无靶向治疗禁忌症患者。靶向药物为吉非替尼(易瑞沙,规格250mg/片,口服,每天一次,每次一片,由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厄洛替尼(特罗凯,规格150mg/片,口服,每天一次,每次一片,由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其中使用上述两种药物后发生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升高的患者我们将其归纳入病例组,共为33例。对照组为使用该靶向药后未发生肝损害患者,共39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既往慢性肝炎及肝继发恶性肿瘤病史。抽取以上患者空腹时肘部静脉血5ml,放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抗凝管,编号并标记后放入冰箱保存(-80℃保存)
1.2 基因组DNA的提取及引物设计
按北京天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全血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操作说明书提取患者的血液基因组DNA。将提取的DNA样品放置于-80℃冰箱保存备用。在数据库中查找CYP2D6*10的DNA序列,利用软件设计引物,表1所示为引物序列,将设计好的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公司合成,为PCR实验做准备。
3.讨论
迄今为止,靶向药物肝损伤发生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研究者认为TKI的肝脏毒性作用除了与细胞应激、免疫反应相关外,也认为与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p 450, CYP450)的基因多态性有关。细胞色素P450[8-9]是外源性物质在体内生物转化第一相时最主要的代谢酶。CYP2D6是CYP酶家族重要成员之一[10],只有CYP2D6能够发挥代谢作用。在所有参与药物代谢的细胞色素P450基因家族中CYP2D6是对酶的药物代谢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我们查阅相关文献提示[12],携带等位基因CYP2D6*5因大段基因缺失,会导致CYP2D6酶失去活性,而含有CYP2D6*10的纯合子或杂合子,因编码的蛋白质结构不稳定,也会使酶活性明显下降,从而导致和肝脏解毒功能有所下降,所以有学者认为[13]CYP2D6多态性可能在吉非替尼所致的肝损害中起作用,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CYP2D6基因多态性的检测,该方法是较经典的基因检测方法之一,所以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CYP2D6*10是我国人群中最常见的突变体,其突变率在亚洲人群中为17.4%,等位基因突变率为47%。本研究通过对我院近2年住院被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的72例患者进行了CYP2d6*10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野生型GG,AG基因型为突变型杂合子,AA基因型为突变型纯合子。比较了使用靶向药物后肝损害患者与未发生肝损害患者的差异,证明肝损害患者与未发生肝损害患者的等位基因频率有高度显著性,说明肝损害的发生与CYP2d6*10基因变异具有相关性。
Takimoto等[12]认为CYP2D6活性的下降以及CYP2D6多态性可能在吉非替尼所致的肝功能损害中起作用。吉非替尼可能有限的抑制CYP2D6酶;从而导致吉非替尼体内清除率降低,体内发生蓄积(尤其是肝细胞内蓄积),进而产生了严重的肝细胞毒性,有可能形成不可逆的肝细胞损伤。2014年欧洲肿瘤协会年会(ESMO)[13]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示代谢酶CYP2D6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表型与严重肝毒性相关,携带等位基因CYP2D6*5和CYP2D6* 10的患者口服吉非替尼后会发生肝损害,提示代谢酶CYP2D6的基因多态性评估可以用于预测吉非替尼治疗时所诱导的肝毒性,均与本研究研究结果一致。但本篇文章仅探讨CYP2D6*10对吉非替尼所致的肝功能损害中起到的作用,对于携带等位基因CYP2D6*5的患者在服用吉非替尼及厄洛替尼后是否产生肝损害,目前我们正在继续研究中。由于本研究的标本数较小,因此说明CYP2D6基因多态性是使用一代靶向药后肝损害的绝对因素尚早,有待于广大医药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来确证其相关性,不仅指导临床医师用药,更是为肺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温治国,安亮,林凤,等.cyp2d6基因多态性的临床应用概括 [J].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5):674-682
[2]朱海游,胡昌华.基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靶向治疗药物研发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5,24 (20):2376-2382.
[3]呼丹,刘悦,樊星,吴纯启,王全军,丁日高.药物性肝损伤研究概述[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4,1(02):164-168.
[4]陈雪琴,杨邵瑜,马胜林.肺癌靶向药物肝脏毒性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肺癌杂志,2014,09:685-688.
[5] Zhou C,Wu YL,Chen G, et al. Erlotinib versus chemotherapy as first-line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EGFR mutation-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OPTIMAL,CTONG-0802):a multicentre,open-label,randomised,phase 3 study[J]. Lancet Oncol,2011,12(8):735-742. PMID:21783417.
[6] Gu A,Shi C,Xiong L,et a1.Efficacy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ico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Chin JCancer Res,2013,25(1):90-94. PMID:23372346.
[7] Miller VA, Hirsh V, Cadranel J, et al. Afatinib versus placebo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fter failure of erlotinib, gefitinib, or both, and one or two lines of chemotherapy (LUXLung1): a phase 2b/3 randomised trial.[J].Lancet Oncol,2012,13(5):528-538.PMID:22452896.
[8]宋玲玲,刘红梅,黄媚娟,王仙凤,张新星,任莉,王瑾,彭枫,王永生,卢铀.克唑替尼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华西医学,2016,31(01):43-47.
[9]周虹,张文,付国斌.ROS1重排阳性晚期肺癌患者使用克唑替尼靶向治疗用药分析1例[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6,35(01):71-73.
[10]贺小停,刘超英,陆培华,杭志强.埃克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预后观察[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09):998-1001.
[11] Kunimasa K,Yoshioka H,Iwasaku M,et al.Successful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gefitinib after severe erlotinib-related hepatotoxicity [J].Intern Med,2012,51(4):431-434PMID:22333382.
[12] Kitade H,Yamada T,Lgarashi S,et al.Efficacy of low-dose erlotinib against gefitinib-induced hepatotoxicity in a patient with lung adenocarcinoma harboring EGFR mutations[J].Gan To Kagaku Ryoho,2013,40(1):79-81. PMID:23306923.
基金项目:新疆医科大学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CXCY2017050);自治区卫生计生委青年科技人才专项科研项目(2016Y04).
论文作者:谢倩,单莉(通讯作者),俞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多态性论文; 靶向论文; 患者论文; 肺癌论文; 基因论文; 发生论文; 药物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