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微波理疗在预防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穿刺部位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60例置入PICC管肿瘤患者,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30例在此基础上,实施微波理疗,对比两组穿刺部位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3.33%)较对照组(20.00%),显著偏低(P<0.05)。结论 针对行PICC穿刺的肿瘤患者,通过开展微波理疗,能有效减少穿刺部位感染发生,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关键词:微波理疗;肿瘤;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感染
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实际就是经肱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穿刺置管,从外周血管处把导管置入,而导管的尖端位于下腔或上腔静脉的导管。临床多见置于上腔静脉,其大部分为上腔静脉下1/3位置处,长期留置[1]。肿瘤是一种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重要病症,伴随生存环境的日渐恶劣,肿瘤患病人数呈现逐年增多趋势。当前,多行化学治疗,而在化疗给药上,多通过静脉穿刺来完成,但由于需要长时间留置PICC导管,因而容易引发感染。为了能够最大限度消除穿刺部位感染,本文对患者实施微波理疗,观察其效果,现对此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8月-2019年8月,选取来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肿瘤患者,均行PICC穿刺术,没有穿刺禁忌症,认知能力正常,意识清晰。排除认知障碍及精神疾病者,另排除血液疾病及穿刺部位已有感染者。将所选取患者依据当前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共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均为30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75岁,平均(55.7±4.8)岁;肿瘤类型:胃癌10例,肝癌11例,乳腺癌7例,结肠癌2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75岁,平均(55.6±4.6)岁;肿瘤类型:胃癌9例,肝癌10例,乳腺癌8例,结肠癌3例。两组上述数据经全面比对,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1)心理护理。与患者保持紧密沟通,将操作的主要方法、目的及所需注意事项告知患者,争取其配合;在操作中,叮嘱患者勿动肢体,头向一侧偏,预防咳嗽、说话而对无菌区造成污染。(2)环境准备。辅助患者行舒适体位,对人员流动加以限制,调节室温与光线。(3)做好核对。对患者臂围进行测量,将穿刺部位充分暴露出来,并把一次性治疗巾垫在臂下,对肘横纹上方约10厘米位置处双侧臂围进行测量,且准确记录。(4)更换敷料。用酒精棉棒对敷料周围皮肤溢胶进行清除,且对此处皮肤进行消毒;将导管外连接部蝶形胶布去除,沿着导管方向,将透明敷料揭开;观察穿刺点皮肤及导管,询问有无皮肤痒情况,定时消毒,且保持干燥,预防感染。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微波理疗护理:在完成手术24h后,用微波理疗对局部进行穿刺,患者行标准的平卧位,于穿刺肢体下方,垫上一个软枕,将穿刺肢抬高,将微波治疗仪(CFT-2100型)开启,设为理疗状态,功率设定为15~20W,预热5分钟,然后把微波输出圆盘与穿刺点上方对准,微波输出盘与皮肤之间的距离设定为5~10cm,单词照射时间为20分钟,每日2次,持续7天。在开展微波理疗过程中,需要对患者局部感觉进行询问,做到温热适宜。
1.3观察指标
感染判定标准[2]:依据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所制定标准来判定,如果患者穿刺部位有红肿情况,即轻度;如果穿刺部位有硬结,即中度;如果有脓性分泌物,即重度。
1.4统计学处理
SPSS20.0处理各类数据,用t对文中计量资料进行检验,用X2对文中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明显。
2.结果
观察组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偏低(P<0.05),见表1。
表1 2组感染发生率对比
3.讨论
PICC导管穿刺置入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侵入性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易将细菌从穿刺处带入体内;而对于穿刺部位来讲,由于留置有导管,形成皮下隧道,皮肤周围的细菌沿着导管侵入;因此,虽然当前的消毒隔离技术、置管技术、无菌技术及导管材料等,均得到持续改进与完善,但穿刺部位发生感染情况仍然难以避免[3]。当患者存在较低的免疫力时,还会引发菌血症,因而对其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置管困难患者,通常需要反复穿刺,这除了会损伤到皮下组织及血管壁之外,还会使局部组织在具体的修复时间上出现延长,因而更容易引发感染。有报道[4-5]指出,细菌一般需要7天时间便可沿着导管表面向上迁移,且独自生长,最终进到血循环当中,引发局部或全身感染。针对上述情况,在完成手术7天内,对穿刺部位实施微波理疗,预防可能出现的穿刺部位感染。有研究指出,微波理疗除了能够止血外,还能预防伤口感染,加速伤口愈合进程。而从本研究可知,观察组穿刺部位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微波理疗在预防穿刺部位感染方面,有着突出效果。
综上所述,将微波理疗应用在PICC穿刺肿瘤患者中,可使其穿刺部位感染率有效降低,具有较高的临床综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马瑛.预见性护理在防治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中的应用[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6,33(5):604-605.
[2]李君丽,黄芳艳,刘佳,等.微波理疗与加味双柏散联合干预在预防PICC机械性静脉炎中的效果观察[J].右江医学,2016,44(5):536-538.
[3]刘心菊,侯惠如,杨晶,等.居家PICC肿瘤患者穿刺点细菌定植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6,23(15):5-8.
[4]钟春嫦,刘洁玲.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术后微波理疗对静脉炎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36(8):35-36.
[5]马丽君,赵凯,王平.庆大霉素注射液治疗PICC置管穿刺部位感染的疗效[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7,15(9):604-605.
论文作者:姜健,刘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理疗论文; 患者论文; 微波论文; 部位论文; 导管论文; 肿瘤论文; 静脉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