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无法满足城市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城市资源发展无法得到有效配置,大城市交通问题依然严重。此外,在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轨道交通布局来引导城市空间集约利用,这些城市的人口总量、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和城市建设等呈现出一定的同步性,实现了轨道交通与城市土地高密度开发协同发展。因此,可借鉴发达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的经验,为我国内地大城市及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城市空间;发展途径
1导言
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轨道交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及城市群的资源配置效率。在大都市圈和特大城市背景下,城市交通发展受空间和时间约束明显,轨道交通建设能够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大城市,人口的聚集促进产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大城市的交通网络也承受巨大压力,交通拥堵、土地及能源过度消耗等问题严重,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能否协调发展成为现代城市空间发展的核心。
2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体系概述
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体系设置、运作过程以及法规约束。就目前来看,我国在城市交通规划方面普遍存在着法律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城市交通规划的法律条文不够完善和详细,导致很多交通规划的建设过程中,为了减少必要的建设成本而使用的卑劣的手段,但由于法律并没有相关条文的说明,使他们利用法律的空白点,不顾国家的法律和人民的人身安全。但随着城市交通的完善,人们开始对此加以重视,并且我国的城市交通建设的法律条文在逐渐趋于完善,城市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保障。在运作过程方面,城市的轨道交通从前期的建设到后期的管理,全都包括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范围之内。在体系设置方面,主要包括了城市轨道交通的项目规划与轨道的远景规划。项目规划的目的是解决一些具体实际的问题,而远景规划则是将规划的重点放在未来轨道交通发展的大方向上,为未来的发展态势提前做好准备
3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前期工作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
目前,中国部分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工作是由外地工程设计机构来负责的,这一现象在二三线城市更为突出。为了更好地、更合理地规划设计好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二三线城市往往从一线城市聘请专业人员,进驻本市进行相关设计工作。但是这些外地机构对该城市的前期规划研究投入力量相对薄弱,难以完整获得所需要的基础数据,且在较短的时间内也难以深入了解到该城市未来规划及其交通规划意图,导致整个轨道交通前期规划设计工作深度不够,与该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协调性较差。
3.2政府和企业对城市轨道交通联合开发效果不明显
轨道交通建设需要消耗大量资金,而且在后期运营维护阶段,也需要资金不断补充。目前,我国内地大部分地区的轨道交通建设经费主要由政府出资。这导致一方面在轨道交通运营时缺少有效竞争,另一方面每年连续长期投入的轨道交通维护费用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无论纽约、东京还是香港在轨道交通系统构建时都有民营企业的加入,内地虽然曾经尝试政府和企业“联合开发”的模式,但效果不明显。
3.3一体化衔接不够完善
一体化包括轨道交通与城市综合交通一体化,以及轨道交通与城市用地的一体化。其中,在轨道交通与城市综合交通一体化方面,部分城市的轨道交通与有轨电车、BRT等交通系统的功能存在衔接不顺畅,或者与铁路、机场等综合枢纽衔接不良等问题。在轨道交通与城市用地的一体化方面,有的城市轨道交通所覆盖线路走向、功能定位及沿线土地性质之间契合度较低,或者没有将轨道交通用地与城市用地开发进行充分融合,最终也不利于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途径
4.1借鉴国外和发达城市轨道交通精细化运营管理,提高轨道交通分担率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包括城市轨道交通运力管理、列车运行管理、客流分析预测管理、票务管理等内容。精细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有助于增强出行者乘坐轨道交通出行欲望,提高轨道交通分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出行者更加注重出行的舒适、便捷。例如国外纽约地铁24h运营,满足不同时间出行的出行者需求;东京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样式多(电车、地铁、轻轨),并且与城郊联系紧密,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工具速度不同,能够实现网点式换乘,另外全自动驾驶技术代表了未来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方向,全自动驾驶技术在东京的应用使地铁停车时间和地点更加精确;香港地铁换乘非常方便,扶手电梯多,接近半数的线路能够实现同层换乘,线路指引明确。我国内地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进行管理时,既可以借鉴这些城市的经验,也可结合当地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开发新的方法,例如,建立电子支付系统,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扫码支付进站。
4.2主动引导城市结构发展,分散中心城区功能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不仅能够解决城市的高交通需求,而且能对城市功能进行疏散。很多发达城市,高速公路系统与城市轨道交通衔接密切,中心城区的很多产业都转移到郊区;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为轴线,将中心城区功能疏散到附近郊县,使整个城市变得大而有序;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的出口与商场或主要建筑相连。目前对我国内地已建成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要加强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结合,对新建的轨道交通线路要与城市规划同步进行。
4.3寻求适宜的联合开发模式,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
发达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建设时均有企业参与。企业从盈利的角度出发,在对轨道交通设计规划时更多从出行者的需求、出行者行为,以及其他可盈利的途径,包括沿线广告投放收入、商铺租金收入等角度考虑。目前,我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联合开发模式尚不成熟,但联合开发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趋势,现阶段政府部门可通过完善实施细则、制定配套监管制度为联合开发模式的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4.4将近期规划与远景方案相结合
远景方案主要指轨道交通设计要与一个城市未来勾画的愿景相契合,脱离城市空间发展方向的规划是不具操作意义的,也是无效的;而同时也应该结合近期规划方案,做到脚踏实地和仰望星空的统一。对未来一体化的轨道交通体系的规划,必须立足于城市远景的规划,进行预见性的分析,并且采用轨道适应并引导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划原则,进行前瞻性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分区控规相衔接,尽早控制并预留轨道建设条件。而规划过程中,必须以长期、连续发展的眼光来进行指导,保证轨道交通建设的一致性、连续性。此外,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发展将产生较大影响,且前期工作涉及发改、规划、土地、环境、交通、建设、财政等各部门,存在大量协调工作。根据国内经验,为了更好地推进轨道交通建设,应在政府层面成立了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不断深化工程方案和融资模式,作为归口部门负责研究和推进前期工作。
4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内地城市轨道交通起步晚,但其发展速度快,然而快速的发展并未快速地改善城市的空间结构。该问题的出现,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设计、运营以及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预见,未来的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必定与人、与城市、与生态高效协同。
参考文献:
[1]孙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城市空间发展的互动作用[J].山西建筑,2017,43(33):23-24.
[2]吴楠,孟双和,丁潮,刘辉.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理念探索[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21(03):1-4.
[3]胡辉.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的互动关系[J].科技风,2018(05):236.
论文作者:胡彬,刘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9
标签:轨道交通论文; 城市论文; 交通论文; 空间论文; 系统论文; 城市交通论文; 未来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