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区蛇口人民医院 广东深圳 518067
摘要:目的 探究门诊输液室中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使用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2~2016.8收入90例门诊输液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并予以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例数、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中中观察组2.2%低于对照组22.7%,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 对于门诊输液患者予以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护理干预;门诊输液室;应用效果
近年来,由于我国医疗事业不断发展,以及生物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患者静脉使用药物机会增多,注射出现不良反应也在逐年增多[1]。药物不良反应是与治疗无关反应,主要包括躯体以及心理副反应、变态反应、毒性反应等。随着药物种类以及剂型增多,临床上输液反应中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由于门诊输液室中人群较为复杂,因此,在门诊输液室中发生不良反应较多。为了避免临床上风险事件发生,减少门诊输液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在临床上护理干预十分重要[2]。本文就门诊输液室中药物不良反应使用护理干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2~2016.8收入90例门诊输液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无严重心、脑、肾等原发疾病;治疗依从性好,能配合医护进行治疗;无言语、认知障碍。观察组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16~82岁,平均(42.6±3.4)岁,对照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18~79岁,平均(45.6±4.1)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异议(P>0.05)。
1.2 方法
1.2.1常规护理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向患者询问过敏史、用药史以及家族遗传史等。认真进行核查以及无菌操作制度,对于药物检查名称、浓度以及配药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使用药液现配现用,避免药物放置时间过长出现氧化反应。注意用药之间配伍禁忌。加强治疗期间对于患者巡视,主动进行询问,注意输液部位有无疼痛、肿胀情况。
1.2.2护理干预
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并予以护理干预,除上述常规操作以外,具体如下:1.在患者进行皮试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详细向患者讲解相关医学知识,告知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使患者对药物不良反应有一定认识,及时皮试为阴性,同时也会存在过敏可能性。并将注意事项贴在醒目地方,让患者可以熟悉输液完毕后20min后,无不适方可离开。2.让患者处于安静舒适就医环境,可以选择温馨颜色进行相应装饰,减低患者不适感,缓解患者紧张、焦虑心情。3.护理人员应当熟悉各个药物之间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并提前向患者告知,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取得患者配合以及理解。控制药物滴速。使用头孢类药物告知患者期间不得饮酒,否则极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4.输液期间加强对于门诊输液室巡视,以防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听取患者主诉,及时发现问题加以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包括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总不良反应率2.2%低于对照组22.7%,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临床上对于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是指在正常常规剂量应用于预防、诊断对生理机能或治疗疾病时出现有害并与治疗无关反应措施,是临床上无法进行预期过敏性以及特异性反应,也是可以预料毒副反应,主要是由药物、机体、给药方式等因素引起反应[3]。人体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人体危害是多方面的,有报道研究表明[4],临床上不良反应致残率以及次、致死率为0.3~3.0%,对于加强对患者护理使属于临床上重要事情。
本文研究表明,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中,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2%低于对照组22.7%,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通过相应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临床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医护人员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对于患者健康宣教,做好相应心理护理,并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治疗环境,临床上加强对药物监管力度,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对于药物不良反应,可以有效减轻对于患者伤害。门诊输液室使用护理干预,加强对患者护理干预,不见能有效减少临床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能提高患者工作质量,加强与患者之间沟通力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5]。
综上所述,门诊输液室使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临床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为医疗用药提供相应保障,有效促进患者疾病恢复。
参考文献:
[1]刘思玮,马利平,孙文悦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6):123-124.
[2]孙四平,周建红,孙可巧等.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对策略及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148-149.
[3]赵玉英.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基层医院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3):75-76.
[4]师秀英.急诊静脉输注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J].河北医药,2014,36(15):2388-2390.
[5]张琼,朱惠瑛.基于中医养生理论的早期护理干预对晚期肺癌使用靶向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7,39(2):76-80.
论文作者:何君茹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患者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药物论文; 门诊论文; 两组论文; 发生论文; 常规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