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论文_关键

浅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论文_关键

大庆市萨尔图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不少事业单位在人力管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单位的日常发展,员工不能对工作保持较高的积极性,甚至不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导致事业单位的整体服务水平降低,另外受到工作氛围的影响,事业单位华存在人员流动的问题,频繁的岗位变动直接威胁了单位的稳定性。为了能够彻底消除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必须优化当前的管理系统,获取更多有效的管理策略。

1 事业单位实施人力管理工作时的不足之处

1.1 管理系统的主要问题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管理体系上过于繁琐和复杂,极大地造成了资源和时间的浪费。当前,很多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在体系上操作过于复杂,很多可以在当天完成的工作任务,却需要经过数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办结。相关的当事人需要等待组织上的批复,极大地造成了资源浪费。在相应的报告递交以及命令下达等方面,都产生了较严重的滞后问题,需要的书面材料相对较多。

1.2 绩效考核的问题

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是需要进行科学有效的考核。但是,目前一些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注重形式,不能成为单位绩效收入分配的直接依据。在分配的效果上过于的简单和片面,考核的标准相对简单,缺乏科学系统以及公正公平的考核指标评价体系。员工的积极性不能获得来自效能考核方面的调动,因此,建立科学和系统的考核指标评价体系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从考核指标内容上分析,德、勤、廉等标准内容都过于笼统,需要进一步细分指标内容,这些过于笼统的考核指标不能对现有的考核结果进行科学分析。相应的岗位分析以及岗位分工建立的不充分,无意中增加了现有考核的实施难度。在考核结果上也不能进行有效运用,考核结果对于工资调整以及职务升迁等方面的关联度不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能获得充分的调动,使得考核考评的实施效果处于偏低的程度。直接产生的结果就是员工在工作中怠慢,工作效率偏低。

1.3 管理模式的问题

因为各种因素的作用,我国的事业单位在人员管理模式中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有一定的差距,很多方面都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思考方式,很多单位参照行政机关管理方式,造成必要的改进思维被约束和束缚。主要表现在:我国的很多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计划配置方式上,面临着整体的社会大背景影响,人事问题上的自主权被降低,一些事业单位甚至完全没有人事配置自主权。很多都是遵循上级主管单位的指令性配置,造成了一些不符合单位需要的人员被硬性安排进来,一些不符合职位需要的人占用着岗位并不能起到职权赋予的要求。同时,人员的学历和能力的差别,以及从事专业技术人员偏少等问题也不断出现。

2 优化事业单位人力管理工作的可行策略

2.1 调整现有的管理模式

事业单位可将管理模式调整工作当做切入点,全方位提升管理水平,细化当前的人力管理行为,找出体制内部的问题,从根源处消除不足,整合原有的分散管理模式,改变既有的身份管理机制,实施聘用管控制度,已经使用聘用制度的单位则要根据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来继续完善这一制度,对各个岗位的员工对应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进行明确,可结合岗位变动进行调整,具体包括岗位的类别与数量,透光石还要给处于基层岗位中的员工提供合适的晋升路径,使其能够将自身的特长在岗位中充分发挥,以此来维持工作热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之下,事业单位要做好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建设工作,帮助员工在思想引领下,保持着更高的精神力,将其注入到日常的生活与工作中,为后续的开发人力资源的工作做好准备,改变现有运作模式时,应当注重累积相应的工作经验。

2.2 改变基本的考核指标

事业单位引入员工考核机制后,需设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借此来改善考核效果,划分指标的类型,分析指标的具体应用效果。如果管理模式过于笼统,已有的指标难以发挥效用,结合新增加的指标,来调整管理模式,细致地划分指标范围,实现量化指标的工作需求,化解指标考核与单位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考核与管理评价环节中,明确重点选择对象,逐步构建科学的标准,考察员工对于指标系统的看法,结合员工给出的建议来做出具体的调整,形成岗位说明书,精准确定具体的考核内容,在量化与细化的活动中,要不断解决相继出现的管理问题,在一定的原则下,对指标系统实施调整,丰富考核内容,使基础考核能够更加合理化,做好布局优化的相应管理工作。

2.3 优化人力管理系统

改进人力管理系统时应当对当前较为复杂的管理体系进行精化,借此来将管理效率充分提升,对现有的管理渠道进行优化,展开必要的布局调整工作。

要把办事流程进行体系上的确立。对一些简单事宜,可以使用当天答复当天批复的办事原则。对于复杂的事宜,需要把事宜的内容进行类型的划分,选择不同的对应标准进行处理。一些不具有现实价值的材料可以进行简化处理,一些可以在后续时间递交的材料可以先办事、后补全。这样,相应的管理体系才能获得流程化的提高,在速率上也会加快。整体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获得整体上的办事效率保证。

2.4 提升工资分配制度的合理性

集体主义的优势在于可以统筹地进行员工管理,但劣势表现是多方面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已经极度地反映了集体主义必然对现有的市场运行机制相互违背。因此,针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进行的首要工作内容就是对集体主义工资分配方式的改变。要推行多劳多得的绩效工作分配的模式,要把这种模式建立和巩固为机制运作,进而规范成现有的制度要求。需要对绩效工资的平均分配原则进行剔除。要对分配方案的制订者在不同的阶层的代表需求进行各个方面的严格要求。严谨地讨论如何制定出符合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工资分配原则的方法,进而保证不同的层面之间可以获得相互促进以及优势互补,让绩效工资可以真正意义上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保证分配是合情合理的。

3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很多能够帮助改进事业单位人员管理现状的可行策略,事业单位在展开人力管理系统改进工作之前,必须先注重考察实际的管理层面的问题,针对僵化的管理机制与制度,可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改造,给员工一个适应的过程,使其能够接受工作方面的改变,与事业单位共同取得进步,主管部门也要对当前的管理系统进行优化改进,以创新的视角来完成员工培养与管理这类基础性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宋俊平.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探析[J]. 经营管理者, 2017(17):175.

[2]李亚琼.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J]. 山西农经, 2018, No.227(11):104-105.

[3]李晨光, 刘宏妍. 优化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探讨[J]. 人力资源管理, 2017(8):129-130.

论文作者:关键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  ;  ;  ;  ;  ;  ;  ;  

浅析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论文_关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