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科学化”抑或“本土化”——兼论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土化论文,学位论文,方法论文,报告论文,论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笔者曾于《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年第1期)发表了《教育研究方法论与方法的反思》(简称《反思》)一文,从本体论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了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两种范式:实证主义(或逻辑实证主义)与解释学(或建构主义),以及与这种两种方法论对应的量化研究(方法)和质化研究(方法),并指出科学的方法论与方法的自觉意识在很多的教育问题与现象的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中还没有规范化与制度化。有学者① 指出笔者持有强烈的西方科学中心主义立场,同时《反思》一文没有阐述理论研究和规范研究的特殊性。本文拟从中国科学的立场来回应这两个问题,并用一个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的个案分析进一步论证教育研究方法论科学化的重要性。
一、中国传统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
我们今天所说的或所使用的“科学”这一概念是以17~20世纪西方的知识活动为基础而立起来的。那么“科学”这一概念是如何被界定的呢?《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科学”条是这样表述的:科学是“涉及对物质世界及其各种现象并需要无偏见的观察和系统的所有各种智力活动。一般说来,科学涉及一种对知识的追求,包括追求各种普遍真理或各种基本规律的作用”。② P137《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这样定义科学:“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对各种定量规律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③ P2664科学活动又是与理论密切相关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科学理论是“由人类的想象力构想出的广阔领域的系统性概念化结构,它包括关于物体和事件内在规律性的经验定律的体系;这些物体和事件可以是可观察的,也可以是假定的;由这些定律所提出结构并设计用科学的合乎理性的方式来解释这些事物”。④ P720由此可以得知,科学是指通过理性精神和手段用以探索具体事物规律性的知识活动,它与无知和迷信相对立;理性精神与理性手段(包括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假设、推理、分析、综合、计算、实验等)彼此关联、互相依赖,而科学活动既包括质化研究,也包括量化研究,在理论形态与技术形态之间,这两种研究不存在排斥关系。⑤ P4~5
针对中国古代有无科学活动以及中国有无科学史的问题,吾淳先生提出应将这个问题置存于文化和社会范型内讨论。首先,中国古代是大一统王朝的社会文化范型,这一社会文化范型强调最多的话语是稳定,即国家的长治久安,而经济发展、知识增长这样一些只有近代社会或文明才具有的标志性话语不会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核心问题。其次,中国的知识活动或科学范型具有强烈的实用性特征,它致力于应用和解决问题,这种实用品格使得中国古代人没有濡养出一种对于纯粹知识的兴趣。第三,中国古代科学活动存在着技术倾向,这种纯技术活动无法通过理论的提升进入更高的境界,也无法在知识跋涉中产生革命或突破性的进展。第四,中国古代的知识具有经验性的特征,古代中国不缺实验的工作方式,而是缺形而上的思维方式,进而缺乏理论性的特征。第五,中国未曾经过宗教革命,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有着较多的巫术气氛,这种气氛同样对科学知识活动有着消极影响,它至少表明知识或科学活动的理性本质还没有得到彻底张扬。⑤ P16~21在认同形式逻辑与系统实验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两大基础的看法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经验在科学中的地位或意义,理性与经验具有各自的意义以及由此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古代中国的知识活动是以经验为核心,这种知识活动除了通过目标——反复(实践与观察)——归纳(总结)——修正(提高)——目标这样一个结构模式以提高技术水平、达到精湛技艺这一条重要路径外,还有另一条路径,那就是倾向或热衷于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这些发明创造又依赖于积累、直觉、类比、归纳、试误、修正等与经验密切相关的方法⑤ P32。因此,中国古代的科学知识活动带有明显的经验(直觉)思维特征,由此推断中国思维忽视逻辑的观点较为流行;但也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那么多的科学发现与创造是用什么逻辑、什么方法搞出来的呢⑥ P28?吾淳先生认为逻辑思维总是具体的、个别的,不存在惟一的逻辑思维标准,古代中国的逻辑系统与古代希腊的逻辑系统实际上代表着不同的逻辑类型与方向⑤ P343。逻辑思维最初始的问题就是因果律、同异律、矛盾律,而中国古代在农学、医学、生物学、地理学以及天文学上所取得的成绩足以说明古代中国的逻辑思维的存在以及在形式与方法上的成熟性。与古希腊的逻辑思维相比较,古代中国的逻辑思维主要不是沿属性方向发展起来的,而是沿关系,特别是诸如因果关系方向发展起来的。即中国逻辑中的最典型的判断形式主要不在于对事物的性质有所确定,而主要在于对因果关系等有所确定。另外,中国逻辑具有辩证思维、综合思维、注重概念内涵多样性及对应性等特征,由此可以对中国逻辑冠之为“形式更多样或更复杂的逻辑”或“非形式化的逻辑系统”⑤ P350~353。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人本文化是“内学”,⑦ P11“天人合一”则是中国古代人处理“外学”的一个基本精神,汉代董仲舒就说过“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宋代朱熹说“天人一物,内外一理”、“天人无二理”,杨振宁先生认为这个“理”是一种精神,或是一种“境界”,但不是近代科学所讲的规则、规律或者定律,而这些观念、规则、定律是近代科学追求的重要精神,而这股精神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所要追求的“理”是不一样的。⑧ P12中国古代文化追求这个“理”所用的方法是归纳法,这是一个精简化、抽象化、浓缩化符号化的过程,近代科学也用归纳法来追求这个“理”,但还用逻辑的方法来推演,而这种逻辑推演的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没有。⑧ P13第一次涉猎这个逻辑系统的是1607年徐光启与利玛窦翻译的《几何原本》前六卷,但这次翻译对于逻辑的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⑧ P14。在论及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时,杨振宁认为有以下5点原因:一是中国的传统是入世的,不是出世的,比较注重实际的,不注重抽象的理论架构;二是科举制度;三是观念上认为技术重要,认为是奇技淫巧;四是中国传统里面无推演的思维方法;五是有天人合一的观念⑨。
以上陈述可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与知识活动中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与方法,其中归纳法的使用胜于西方,然而我们也缺乏科学精神的其他部分,如探索“天”的精神、推演的思维、科学理性研究的精神与方法,这就是为什么1919年五四运动提倡西方“赛(science)先生”精神的原因。费孝通先生最近提出“主客二分”的实证主义的方法论无法把握中国社会日常生活世界的“理”、“心”和“性”等;他认为儒道这些中国的社会思想影响中国社会数千年,确实起到维护中国社会秩序的作用,但这些东西无法用实证主义方法去研究;他提出今天的社会科学应该找到“与古人跨越时间和历史交流的手段”。⑩ P5~16其实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研究方法就是现象学、诠释学的研究路径,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质化研究方法。对于他提出的回到天人合一方法的建议,有学者指出这种方法论的问题“不是中国学者在方法论上‘搞本土化’可以解决的,而是要以当代的社会世界(包括中国人的和其他社会的)的实在为视域,共同寻找与古典型的真理的‘视域融合’”(11)。因此,21世纪的中国人在思考自身的学术研究与知识活动时,我们要建立两个低度认同:“对中国传统的低度认同,对外来文明的低度认同”(12),后者包括西方学术研究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论)。
国内学者把“empirical research”翻译成“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normative research)”相对立——是指以实证主义(positivism)为理论基础的研究,有不少学者误将其等同于定量研究。在英语世界中,“empirical research”的确切涵义为“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theoretical research)相对应,涵义要比国内学者指称“实证研究”要宽,以“后实证主义”作为理论基础的之一的“质化研究”应属于广义的实证研究之列(13)。国内大力倡导“质的(化)研究”的陈向明博士认为,“定性研究”更多的是一种研究者个人观点和感受的阐发,通常结合社会当下的时弊和需要,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说或提供建议,而“质的(化)研究”十分强调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中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建构研究的结果或理论,其探究方式不包括纯粹的哲学思辨、个人见解和逻辑推理,也不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工作经验总结,“定性研究”大都没有原始资料作为基础,主要使用的是一种形而上的思辨方式,“质的(化)研究”则强调研究中的经验主义成分(13)。因此,陈向明博士所指的“定性研究”有点类似于国内学者所做的规范研究,也就是何云峰所概括的“意见表达,而非科学研究。(14) P22~24”蒋凯博士曾对国内规则最高、稿源最丰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月刊)2001年所登载的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这里不妨再引述:2001年度,《教育研究》登载各类文章204篇,其中研究论文165篇,其余39篇为学术访谈、会议综述、书评、课题成果简介等。根据论文作者所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发现,165篇研究论文中思辨类论文占115篇、历史文献研究论文14篇、比较研究论文14篇、调查报告12篇、实验报告7篇、数理分析论文3篇。因此,2001年度《教育研究》所登载的论文主要为以思辨、历史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完成的“定性研究”论文占86.7%,而采用“定量方法”或自然科学方法完成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数理分析研究论文共计22篇。蒋凯博士指出,在思辨类论文中,严格的哲学思辨论文并不多,不少论文缺乏理论提升,或者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或者没有建立在对教育事实的系统分析之基础上,属于议论性而非论证性作品(13)。
理论研究或曰科学的理论研究需要严格的哲学思辨、严密的逻辑推演、规范的学术语言、严谨的研究方法、其所得出的理论经得起经验事实的检验(15) P1~3。因此,国内教育研究中理论研究不是多了,而是真正的理论研究却是很少(16)。何谓“研究”?它至少包括三个层面:科学的方法、问题的解决以及新知识的产生。勿论规范研究或理论研究,研究者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与规范,否则只能是“自说自话”、“个人意见表达”。
二、个案分析:从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谈学术研究的方法论及方法
以下是某师范大学社会学专业一位研究生(二年级)关于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与笔者展开的讨论。该研究生的本科专业是社会学,在决定并设计学位论文之前,曾参与其导师(某省社会科学院的研究员)关于“某城市竞争力”、“全面小康”、“和谐城市”等课题的调查研究与课题报告部分的撰写工作。她担任所在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去年曾发起组织该校研究生到城市民工子弟学校进行支教活动;她本人也曾到某一民工子弟学校教授过“社会与科学”课程。但她自己认为那时并没有产生对此特殊的教育组织进行研究的意识,后来在参加了有关的教育论坛会议后,对此问题产生了研究兴趣,并着手准备开题报告。在开题报告之前和至今一直没有到有关的学校中进行调查。
初始的开题报告:
“灰色管理”地带的民工子弟学校的生存逻辑(拟定)
——兼论不同社会组织的互动分析
前言(学术兴趣的缘起)
1.支教的实践经历(校方以教委微词为理由拒绝我们提出的“挂牌”要求)
——思考:学校与政府的互动?如何游走在合理性与合法性之间?达到合法生存的路径分析?
2.南大有关教育公平的论坛
——思考:NGO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及起到的作用?其它社会组织的力量?学校在争取合法性的道路上与其它社会力量的互动模式?从传统的差序格局的社会网络到新社会网络的构建?
3.学校社会工作的教学经历
——思考:外在的社会力量是否能起到部分作用?比如社工,学校社工,如何起到桥梁作用,帮助各类资源的配置?……
第一章 导论(背景化的描述)
一、问题的提出(民工学校市场化的形成)
农民进城——子女教育——教育制度的漏洞——农民工的经济、家庭、对教育期望等因素分析——空间出现——盈利是支持学校遍地开花的动力之一——学校的生存逻辑——生存模式——与政府、NGO、媒体、同行的关系——网络的建构……
二、文献综述
1.国内目前有关民工学校的学术进展概述(研究的角度、内容等)
2.国家与社会
3.灰色理论/韦伯: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
4.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关系的构建与网络的形成,资源的获得等)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1.民工子弟学校;2.“灰色管理”模式;3.生存逻辑;……
四、研究假设
五、研究方法:文献法,口述史,个案分析,比较研究,横向比较,纵向深剖……
第二章 (民工学校与不同社会组织的互动,题目待定)
一、逻辑之一:与政府部门的交集:(中央、教育局、地方政府……)
1.描述;2.分析
二、互动逻辑之二:与非政府主体的交集(NGO,媒体,志愿者)
1.描述;2.分析
三、互动逻辑之三:与其他办学主体的交集(同行,即其它民工子弟学校)
假设:不存在博特所说的社会资本的竞争关系,而是互动、共享关系。
——是否存在资源的互补?地域的势力?等等
第三章 民工学校面临的困境与机遇
一、困境:
1.流动性:学生的流动、校址的流动、教师的流动
2.排斥与不适:公办学校吸纳民工学校毕业学生的高门槛(赞助费等)
3.文化差异:学生进入公办学校后一方面存在学业进度的不适,另一方面存在不同文化的适应,进而可能出现心理问题
4.学校与家庭的互动不足:家长对子女教育的低期望
二、机遇:相关政策的出台/NGO的逐步健全/……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一、民工学校是中国特定的户籍制度、教育制度与城市化进程等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特殊产物。其存在具有一定的长期性。
二、对不同社会组织间的互动模式分析
三、相关建议:对政府/对非政府主体/学校社工的推动/自身
随开题报告,研究生第一次向笔者提出的相关的问题:
我的毕业论文的方向暂定为对民工学校的调查,目前正在着手准备开题报告。但是我一直觉得不满意的是地方就是论文的具体的分析点或者说切入点。目前比较多的文章大多是对民工子弟学校的现状(包括学生规模、师资、教学设施等)的调查描述、对目前如何改进子弟学校现状做出建议或是呼吁、或是对校长如何艰辛地办学的描述、呼吁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等等。考虑到我个人的调查能力有限,我无法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所以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访谈法、口述史研究、比较研究、个案分析等。因此,我不打算把文章写成调查报告之类,分析的“细胞”不打算放在师资、学生等个人或是群体上,而是打算把目标锁定“学校”这个整体。但考虑了很久,一直没有线索,如何来整合自己的文章……这是我第一次拟定的论文提纲,主要是想借民工学校的办学谈社会组织的互动,但现在看来,这个提纲太不完善,毛病很多,比如对一些关键的概念解释我存在误区,就像“生存逻辑”,逻辑是代表规律性的东西,但很显然这不能用于子弟学校,还有灰色理论(主要是用来分析子弟学校在“合理性”与“合法性”之间游走,合理即它的存在价值,合法即要去取得国家办学资格)也站不住脚,最关键是我自己也觉得第二章与第三章像是两张皮,不太具有相关性。还有,我想文章是不是应该上升到一个理论高度?目前,在论文的假设方面,我想了三个假设:(1)民工子弟学校是中国社会二元结构下社会流动加速的自生产品,是转型期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公共政策“缺位”的体现;(2)民工学校的存在具有合理性与长期性;(3)学校的生存具有适应性、自发性与互动性的特点。我在想是不是可以围绕学校的生存展开分析,比如分析它的生存背景,包括二元社会结构、义务教育制度、户籍制度等制度化的背景;比如它的生存空间,分析它存在的条件与存在的价值;比如它的生存模式,分析它与不同组织的互动,包括政府、NGO、自己的同行办学者等。
笔者第一次的回应:
民工子弟学校(这种称法本身就是一种歧视,而我们政府、学者却一直沿用这个概念,可以查阅有关文献了解这个名称最早在什么背景下产生,这是我个人的看法)的问题已经备受学者与政府关注,你尝试着从韦伯“现代性与合理性”的理论来探讨这类学校的“生存逻辑”是关于这方面研究的一种新视角,它将会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你定义你的研究为质化研究,使用诸如访谈的方法等(其实个案研究法是独特的方法,不能简单地说它是质化研究方法。你可以使用各种质化的方法来研究个案,这一点你可查阅相关文献,分清楚)。质化研究要求研究者在进入研究场景的时候尽量悬置各种理论和假设(当然这不等于你没有研究问题,毫无目的)。说到这儿,我就有一个疑问,从你的研究提案中,我理解你把学校作为“箱子(甚至黑箱)”来对待,来探究“箱子”与“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同类学校组织”的关系,而“箱子”内部的东西你不“关注”,或“关注不多”,那么质化研究方法最终的调查对象又为谁呢?是“箱子”“内的人”,还是“箱子”“外部的人”,或是“两者”?其实这是个“方法论”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使用研究方法的问题,它还涉及到你的研究问题的问题。因为“生存逻辑”其实不是“学校”的生存,而是“学校内部的人与关系的生存问题”。根据我的理解,现有的文献所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学校内部的‘关系’”不是我们所指的公立学校所存在的“关系”,如“教师的身份、文化(国家文化)传递方式、资源来源与效率、学生(阶层)权利、管理关系等”。这些“关系”如果“合理化、合法化、效率化(按社会的思维或统治阶层的思维)”了,那“学校生存”的逻辑自然“名正言顺”了。其实这与现在的“私立(民办)学校”的“生存逻辑”是大同小异的(你可以阅读有关我国80年代以来私立学校发展的文献)。我提出这个问题实际上也是提出的研究问题的着眼点或起点问题。如果起点是“学校内部的关系(你可以使用你认可的词)”,那么可能更便于操作,如果是“学校本身”,那可能你的研究起点是“学校外部的人”,这样就可能导致你抹杀了“学校内部人的声音”,而这些“声音”恰恰是我们(你的研究)必须给予“关怀”的。当然,关注“内部的声音”不等于不要“外部声音”,但“内部声音”的关怀才能使我们更加理解“外部声音”的“偏见”或“歧视”。我没有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但我坚持“存在的”或“普遍存在的”就必须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科学的探究,分析“存在的机制”。
在你的提案中,你好像给出了很多的“理论”(如灰色理论、社会资本、社会网络等),我不能确信这些理论一定用来解释你所收集到的资料,但下面几点你必须注意:第一,对于质化研究来说,它的逻辑是尽力从你的一手资料中提炼自己的理论(不排除用其他的理论来支撑你所得出的理论)。第二,这些理论可能会使你在收集资料(研究)过程中,“有意”去寻找“相关资料”去“论证”“先前的理论”,这就可能会导致你“忽视”其他有用的“资料或信息”。第三,多种理论很好,但是要注意,概念是有差异的,理论之间也是有矛盾的,这样用不同的理论来解释同一资料、信息,不仅难度很大,也很容易产生新的问题。
质化研究最重要的部分是“方法的设计”,这是你论文开题报告最大的问题,这是我最要强调的问题。每一种方法的使用都要针对你所提出的研究问题,但每种方法都要细化,如访谈法,你必须告诉我们,访谈哪些人,多少人,访谈问题是什么,采用何种方法,访谈的资料如何分析等等。文献也是重要的,要详细整理出现有的文献有哪些(这又涉及到你如何呈现文献的思维与逻辑),只有你告诉了别人现有相关研究已经做到什么程度,你才论证你研究的问题及其视角有价值,才能进一步科学的提出你要研究的问题。而后续的理论使用和结论可能就次要了,因为你还没有真正进入研究情景,还没有收集到资料,你怎么就认定那些理论就一定能解释呢?哪来的研究结论呢?你的三个假设好像不是问题,问题应该是以W(What)与H(how)开头的,这是质化研究所必须的,你的三个假设倒好像是结论。总之,开题报告应该包括:介绍(问题背景来源等,也可简略陈述现有的研究状况)、文献(详细而又逻辑的呈现现有的有关研究、如别人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从而提出你的研究问题,论证你的研究的合理性与价值)、研究方法(论)(要简单陈述你为什么使用这个研究方法,如何使用方法等等)。
修改后的开题报告:
——基于N个民工子弟学校的生存分析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研究角度、研究内容、研究趋势)
三、研究假设与相关概念的界定:1.研究假设;2.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的理论支点
五、研究的方法
六、论文结构
第一章 生存背景与生存空间
一、生存背景
学校出现的制度化背景:
1.二元结构、户籍制度限制教育资源的流动
2.义务教育的“缺位”(未包括城市流动人口子女)
二、生存空间
1.市场的需求;2.道义的理性:从存在合理性、教育的无差别性、教育公平分析
3.法律上的地位(三种类别:A.合理合法:作为公办的补充,有正式的办学证;B.合理不合法:非正规的办学,无证;C.不合理不合法:纯粹盈利,卷款私逃)
第二章 生存价值
一、学校现状;二、功能分析(正负功能)
第三章 生存模式
一、适应性(流动性强,历次搬迁……)
二、自主性(市场经营主体,自我组织、自负盈亏…)
三、互动性(多方社会资本的运用:人脉,人力,财力,物力,精神……)
第四章 生存展望与讨论总结
开题报告修改后,该研究生向笔者提出的问题:
我感觉思路较前开阔了许多,也意识到了很多新的问题:对民工子弟学校的称呼的探究;利用韦伯的“现代性与合理性”分析生存的逻辑;研究对象的确定(究竟是学校内部的人与关系的生存问题还是外部的人或是关系?)理论的贯通性与适应性(最好不要多种理论并用);研究方法的重要性(细化,结构化);文献梳理;开题的基本要素。
以上七个方面我是从您的意见中提炼出来的。您其中提到的一个关键的问题,也是我自己目前最困惑不能把握的问题(应该也是论文的大忌),就是对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早先我定这个论文方向,最初的想法由于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大多侧重于对学校的现状的描述与它的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对学校如何生存,尤其是学校如何在生存中与不同社会组织的互动研究很少;另外一个原因,如果要考虑“内部人的声音”,若不依靠问卷的话,我仅通过数次访谈所搜集的“声音”不太具有代表性与说服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放弃了对内部的分析,转而想结合社会资本与社会网络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学校与组织的互动作论文,这样一来理论比较贯通,也就像您说的那样,不存在不同理论“相斥”的问题。
但这样的写法,我研究的就只是学校外部的人或是关系,如您所言,可能导致你抹杀了“学校内部人的声音”,而这些“声音”恰恰是我们(你的研究)必须给予“关怀”的。另外导师的意思是说这样仅描写组织的互动大概不能构成一篇论文。而我还未开始调查,对于学校如何与其他组织的互动知之甚少,甚至可能会发现学校也有基本不与其他社会组织互动的情况。
我现在对论文的结构作了个调整,将论文的研究锁定在学校的“生存”。有点让人沮丧的是,写完后综观全局,发现自己的研究点还是不集中(也正因为如此,我在考虑论文题目的时候竟然想不出适切的词),感觉有些散。不知您看了是不是这样的感觉(虽然写的是“生存”,但似乎像是学校的全程描述,包括背景、存在意义、运作、互动、展望,好像什么都有了。但自己又一时想不到本质性的改善,有点黔驴技穷的感觉)。
对于研究方法的问题,我看了《教育研究与实验》上的文章……很有收获的。的确,包括我们接触到的大多老师都对研究方法不是很重视的,我们作论文时也往往对这一部分比较忽视。研究方法的明确对我们展开调查应该说帮助很大……
写这封email想向您咨询两个问题:第一,对于我的框架,是不是过泛,不太集中?恳请您提出批评意见;第二,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理论功底不扎实的原因,一直想“心虚”地为自己的研究找理论基础,我总感觉纯调查性的研究缺少理论的“基石”感觉立不稳脚,您觉得这样“费尽心思”找理论有必要么?
笔者的第二次回应:
你信中最后提出的两个问题:一是论文框架问题,其实这又是方法论的问题,你倾向于用质化研究的方法来做你的论文,质化研究的“套路”是什么?它与量化研究的最大区别是什么?你到民工子弟学校去过吗?呆了多长时间?发现了什么吗?现有的第一手资料是什么?你现有的研究问题是不是部分(或全部)来自实地考察?假设你还没有进入研究情境,你怎么知道你现有掌握的理论与你将收集的资料相互“匹配”呢(但也不排除可能性)?假设你还没有进行正式的实地调查研究,你怎么就写出“第二、第三、第四等等章节呢”?
我个人认为(其实很多质化研究者也这样认为)质化研究最大的原则是一切都依赖于所收集的资料。在面对资料时,当然我们肯定用文献(别人相关研究的成果,相关的理论,这是文献综述的第二个功能)来解释资料,或批判别人的观点,与先前的研究者进行争论等,提炼出自己的理论假假、模式。这也是韦伯提出的“价值中立”的观点(问题的提出肯定有价值观的参与,但确定问题后,就要尽力做到价值无涉)。资料收集过程(其实也是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要尽量“悬置”自己所习得的理论,这样收集的资料可能更加全面(穷尽所有的资料信息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
接着你的第二个问题,“找理论”的问题。你从哪儿找理论?找别人的理论?别人的理论从哪儿来的?是凭空建构的?不可能!也是自己做研究得出的(如韦伯、涂尔干、马克思的理论都是从实地的资料中构建的,如果你读了《自杀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资本论》,就有同感),只不过是现在我们由于不读原著的原因,而“悬置”了他们所收集的资料及其分析。还有现有的第二手文献(国内介绍这些大家的理论观点的作者)由于“篇幅的限制”或“功利”的等原因,省却了他们的实征(不是证,台湾学者提出的一个新词汇,“实征”以区别于“实证”研究)资料的呈现与其分析。
如果找自己的理论,从哪儿找?从你所收集的资料找?你的资料在哪里(你不是还没有正式的进行研究吗?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文献的综述看着为研究的开始,但那不是你自己的研究)?但回过来说,你收集了资料,分析资料建构自己的理论时当然要利用别人的文献,但怎样利用?如果完全利用别人的理论(框架)来解释时,你不觉得是在验证别人的理论吗(这里存在非常复杂的问题,如理论本土化的问题、理论概念含义的适用性问题等)?这是否存在重复劳动的问题(可以商榷)?这是否有背于质化研究的原则?如果批判性地、警觉性地利用别人的观点、结论与理论来为自己在资料基础上建构的理论服务,这就涉及到研究者对前人观点、发现与理论的内化深度和功力的问题,这同样与前面的本土化问题相关。我认为学位“论文”(也包括其他学术论文)的“论”的真正含义是“讨论、争论、辩论”。这种“论”主要是与前人的研究结论、发现与理论的“论”(“争论”),也与自己在研究前所“持有”的“偏见”所进行的“论”(“辩论”),也包括对资料背后所隐藏的“因果机制”的“论”(“讨论”),有了这些“论”,才具备了韦伯所说的“理解与解释”的外部和内部条件。
因此,对于质化研究,其一般步骤是“问”(提出问题,经验层面与认知层面相结合)、“读”(阅读前人的文献,论证自己所提出的问题的合理性、可行性、研究价值与意义)、“看”(实地的调查,如观察、访谈等方法的使用来收集资料)、“思”(与前面的“看”相结合或同步,研究者的反思,以确保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全面、真实性,可参考我的论文《教育研究者在质化研究中的“关系”:一种反思社会学的思考》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6期)、“述”(原本呈现资料,但要有线索、有逻辑、有筛选,这种线索、逻辑与筛选可以是显性的或隐性的、“论”(前面也说过,至此,你的“论”才值得后继研究者在研究时去“综述”与进一步的“论”)。这好像与我们的中医的“望”、“闻”、“问”与“切”的方法有相通之处。
针对你开题报告的进一步的具体建议如下:(1)题目可以是宽泛的,因为根据我个人的研究经验,等论文写好了,再具体推敲、修改与确定论文的题目;(2)既然是开题报告,只需详细的写出前三章(介绍、文献综述、研究方法论),如果已经做过相关的调查,可以呈现有关初步的发现(此可为第四章)。当然现在国内有一些学者批判这种西方学位论文的“八股文”的写作方式,我认为与其“忠实地抄用(应用)别人的理论”,还不如先学会人家这种到目前为止学术共同体所认同的科学研究形式(科学规范、科学方式)。因为人家的理论是在这种科学研究形式下得出的。我相信每个研究者都养成了研究的这种科学形式(方法),我们所得出的结论、建构的理论(本土化的)才可信、才能经得起推敲与置疑、才能与国际学者交流。你可以选择一个学校(典型性需要考虑)作为你收集资料的对象,因为一个学校就可以提供你无数的资料,就看你在这个学校深入研究的程度(最起码是一个月左右)。质化研究一般不奢求概化的问题(不同于定量研究选取样本多方面的要求)。
三、结论
如上所述,科学是指通过理性精神和手段用以探索具体事物规律性的知识活动,它与无知和迷信相对立;而科学活动既包括质化研究,也包括量化研究;理性精神与理性手段,彼此关联、互相依赖。理论研究或曰科学的理论研究需要严格的哲学思辨、严密的逻辑推演、规范的学术语言、严谨的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理论应该经得起经验事实的检验。“主观的信念必须经过客观现实的检验。科学家必须经常将他们的观念置于经验探究与测试的法庭”(17)。
中国传统文化的科学与知识活动中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与方法,其中归纳法的使用胜于西方。中国古代的科学知识活动带有明显的经验(直觉)思维特征,逻辑中的最典型的判断形式主要不在于对事物的性质有所确定,而主要在于对因果关系等有所确定。因此,中国逻辑具有辩证思维、综合思维、注重概念内涵多样性及对应性等特征。然而我们也缺乏科学精神的其他部分,如探索“天”的精神、推演的思维、科学理性研究的精神与方法。
21世纪的中国要进一步涵养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不仅体现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对于社会科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哲学思辨、历史研究、比较研究来说,只要是严格的规范的研究,其精神气质就是科学的,求真的。科学的研究取决于方法的科学化,即方法的系统化、规范化、程序化。方法论的问题“不是中国学者在方法论上‘搞本土化’可以解决的,而是要以当代的社会世界(包括中国人的和其他社会的)的实在为视域,共同寻找与古典型的真理的‘视域融合’”。因此,21世纪的中国人在思考自身的学术研究与知识活动时,我们要建立两个低度认同:对中国传统的低度认同,对外来文明的低度认同。后者包括西方学术研究的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论)。
本文对于某研究生关于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与笔者展开的讨论说明:研究者的方法论立场与所使用的方法如果科学,那么该研究的结论与发现的可信度就高,如果方法论与方法存在问题,研究结论则无疑会受到质疑(11)。因此,方法论与方法的问题是论文答辩中最尖锐的问题。学位论文首先应该展示研究者是“怎样研究”,要能体现研究者“做研究”的过程,而且还要求是“科学方法贯穿其中的过程”(12)。
注释:
①香港大学教育学院的何云峰博士和赵振洲(博士后选人)等曾与笔者交流,并对《反思》一文提出上述批评。
②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5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③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第5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④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第4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⑤吾淳.古代中国科学范型[M].北京:中华书局,2002.
⑥冯契.智慧的探索[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⑦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曾说过:“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转引自杨振宁.中国文化与科学[J].载杨振宁、饶宗颐.中国文化与科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⑧杨振宁.中国文化与科学[J].杨振宁、饶宗颐.中国文化与科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⑨杨振宁:《〈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会”做的报告。
⑩费孝通.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11)朱晓阳:《社会科学的方法论观念与整体性原则的再概念化》,庆祝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成立20周年《社会学与人类学方法论观念》研讨会论文,北京,2005年6月25日。
(12)程亚明.把握传统和“本土”在当下中国的取舍[N].新京报,2005年6月12日,A03版。
(13)蒋凯.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的省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1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5)何云峰:从意见表达转向科学式探究[N],社会科学报,2004年2月26日,第六版。
(16)[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7)邓猛、赵振州.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与写作基本规范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1).
标签:科学论文; 论文开题报告论文; 社会互动论文; 文献研究法论文; 逻辑分析法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 读书论文; 本土化论文; 学校论文; 论文研究方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