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城建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城市问题不断凸显,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不便,尤其雨水经流污染、洪涝灾害、水资源匮乏等问题,更是成为城市建设发展中的症结所在。为了更好地对城市问题予以改善,为了更好对规划城市建设,引入海绵城市理论就显得极为必要。文章针对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分析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内容仅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城市规划;运用分析
导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表现在城市数量的增加,更显现在城市规模的扩张。受古代城市营建思想的影响,我国位于平原地带的城市大多呈“同心圆式圈层结构”的发展模式。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建设在尊重自然、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下,通过绿色与灰色基础设施相结合,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确保城市水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进而促进城市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1海绵城市的建设原则
建设具有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镇化和环境资源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今后我国城市建设的重大任务。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应当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合理安排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2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是一项比较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就目前的城市规划情况来看,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定量分析不足,海绵城市建设在规划前,需要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定量分析,确定对天然海绵体的保护措施,确定土地开发强度,目前主要采用的都是以文字描述型为基本形式的定性方法,这种方法虽然应用简便,但是存在方法不够严谨以及偏离实际等缺点。②规划过程中的用地规划与专项规划出现脱节,专项规划与用地规划应当是同步编制的,城市规划中大部分设计人员都是先考虑城市功能分区,最后才考虑专项规划,很容易导致开发强度与周围基础设施配套之间出现脱节。③城市竖向规划不够重视,城市规划过程中通常会忽视竖向规划的作用,竖向规划偏离实际,很容易导致城市在遭遇强暴雨时,出现严重内涝。
3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实施策略
3.1城市道路规划
由于城市道路中的雨水径流量较大,因此造成的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同时也是城市污染的主要源头。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需要在保持交通路面通畅,同时确保道路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对道路两侧和道路周边的绿化范围,进行下凹式的绿地建设,采取LIO树池、透水路面等开发措施,在道路功能的完善上,不仅能够实现雨水净流量的减少,同时还能改善路面径流的水质,从而提高城市水环境的质量。首先,通过利用道路景观内的绿化带,在道路中进行现状下凹绿地系统的构建,它的作用是促进道路雨水地表径流能够顺利汇入绿化带,并慢慢实现绿地系统对雨水的储存功能,入渗和净化功能,对那些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雨水进行排放。透水路面的应用能够加强雨水的入渗功能,当道路出现污染较严重的状况时,道路负载较大的路面则要慎重选择透水路面。另外,在人行道路中要尽可能对道路中存在的雨水径流进行消化,一般人行路面中大多采用LIO树池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在城市规划中建立水系统
坑塘湿地以及河湖水系等都是城市的天然雨水净化场所。比如湖北某城区,现状水面率能够达到5.5%以上,在河道两边建立起控制力度大于或是等于5~50m的绿化带,绿化带的建立可以为河滨湿地或是河滨植被缓冲带等影响较小的系统建设打下基础条件。首先,在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需要不断加强对现有湿地的保护与治理,特别是对城市中地理位置较为低洼的河塘或是河沟,严禁市民私自对其填埋,以免出现内涝风险。而对于已经填埋的河道水系,需要特别关注,要结合城市的实际发展需要进行有计划的生态恢复。
而对于城市规划中绿地广场的建设,需要城市绿化面积达到40%以上才能进行,在城市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则要达到13m2。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广场、绿地以及公园等城市空间的雨水净化能力,使其成为城市径流污染的处理场地和雨水的滞纳空间。湖北的公园、绿地、广场等影响较低的设施建设比较少,因此造成区域的雨水排水能力较低。在城市规划中,为了实现海绵城市的构建,需要突破传统城市的建设风格,要充分考虑城市周边的空间地域关系和雨水管理现状等影响因素。因为城市广场等活动场所面积较大的地方其硬化程度也较高,因此需要在广场中进行透水路面设施的建设。
3.3绿色屋顶和雨水花园相结合
按照各物种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充分利用空间资源,让各种生物有机地组合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绿地空间设计的最主要方式是垂直绿化,而屋顶花园的雨水收集是生态学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重要应用。屋顶雨水污染程度轻,在绿色屋顶的过滤之后,雨水的净化标准完全可以满足灌溉要求。可以通过收集系统的收集直接进行存储,为以后在枯水期的时候供给社区绿化灌溉、浇洒道路、冲洗厕所以及车辆清洗等使用。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竖向的绿化和横向的绿化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在雨水净化处理时,收集储存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雨水收集系统。雨水花园的结构由内而外一般为砾石层、砂层、种植土壤层、覆盖层和蓄水层。同时设有穿孔管收集雨水,溢流管以排除超过设计蓄水量的积水,这样既能够满足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同时也不会因为雨水的过量而造成植物的生长环境改变对植物的影响,同时能够避免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3.4铺设透水装置
在人行广场、停车场等地区,大量采用具有渗水性能的面层铺装,渗水地面不仅可以减少地面的热量反射,还能保持土壤的生态功效。及时能够快速消除道路、广场的积水现象;当集中降雨时能减轻城市排水设施的负担,防止河流泛滥和水体污染。以上这些设施可构成一个雨水循环系统,自然降雨通过绿色屋顶和雨水收集装置,利用管道导入地下过滤器,城市广场水渗入蓄水池中城市道路水进入到附近的植被草沟,最终水分通过地下的雨水管网都汇集到生态置留塘中,置留塘水面蒸发,形成降雨,近而形成水循环。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雨水径流,减轻雨水径流污染,并且收集储存的雨水还可以用于景观灌溉等用途,相应地减少了对可饮用水的消耗。
结束语
海绵城市理论的发展对于促进我国城市建设,对于促进我国城市当前各个结构组成的改善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其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觑。相关人员还要对此理论予以深入研究与分析,挖掘其中的内在价值,让海绵城市理论内涵发挥充分作用,让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起到坚实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樊磊,周燕.“海绵城市理论”在山地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启示———以延边大学为例[J].现代园艺,2016(19):108~109.
[2]田云柯.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223~224+237.
[3]郭琳.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07):30~31.
[4]陈倩云.园林生态学研究进展———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林业产业,2016(06):57.
论文作者:毕昱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城市论文; 雨水论文; 海绵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径流论文; 道路论文; 理论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