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闻,新瓶岂能装旧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网络新闻论文,装旧酒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统计中心曾对“网民”作过统计,在“用户在网上最主要获得哪方面信息”的问题下,有84%的被调查者回答是“各类新闻”。互联网以新闻传播的快捷和信息丰富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去“上网”,以至于使人们产生“传统媒体能走多远”的疑问。而网络的“酒瓶”中装的“酒”并不尽如人意,1998年7月的统计中,有45.5%的被调查者认为网络“最令人失望”的是中文信息太少,到1999 年7月,认为“中文信息不够丰富”的只有9.1%。 网上中文信息正在不断丰富起来,但网络新闻的“新瓶”中装的仍是“旧酒”。
网上新闻,看什么?
几乎所有的网站都有新闻类的专栏,例如国内某些著名网站一开始就是以新闻起家的,在网上铺设了一条“新闻黄金通道”。和传统媒体的新闻相比,“网上新闻”的数量丰富得多,网上流动的新闻现在每天已多达500多条。但是, 网上新闻的数量与其“质量”几乎无法相提并论。如果您点击不同网站的同类专题新闻,您看到的可能就是同样的新闻。今天的网上新闻不过是传统媒体新闻的“集纳”和“归类”。元月18日的新浪网首页“新闻”栏下列出16条新闻,除了新浪网名列中国互联网调查统计中心调查最佳网站第一名等3条关于新浪自己的新闻外,余下的13条新闻均是新华社和其他媒体发布的。
微软NBC的编辑布洛·米克斯曾经说过, 网上的报纸如果只是其印刷版的重新包装,那么这纯粹是浪费时间。如果报纸上了网,它就必须拿出与印刷品不同的东西来。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唐绪军统计,截至1999年6月15日,1998年统计的全国总数2053种报纸中,上网的已达273种(台港澳除外),截至目前,包括报纸、 广播电视在内的各种新闻媒体上网的总数为300家左右。 但大多数上网的传统媒体并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上网仅仅是“新瓶装旧酒”。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曾经比较过国内7家报纸的网络版, 他们的结论是:“目前国内的网络版报纸大都还是印刷版的翻版,把同一篇文章从报上搬到网络上。”他们比较了光明日报网络版1999年11月16日、17日两日的新闻,发现网络版上的新闻稿件大多数同报纸完全一样。
网上新闻,“国际标准”是什么?
网络的优势在于它使地球变成了“村”。信息已经可以很快传遍全球。网络媒体的竞争,是“货真价实”的国际竞争,和我们的网上报纸相比,国际上的传统媒体网上新闻有什么特色呢?
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人员以《USA TOPAY 》(今日美国)网络版为例作了比较。他们发现,该网络版的内容有80%不是来自报纸。尽管有很多热点新闻,印刷版和网络版都有涉及,但角度手法完全不同,而且都符合各自媒体的特点。以1999年11月3日埃及航班失事的报道为例。当天报纸的头条为通讯《Victims of Fight 990》,文章记录遇难者家属的口述,叙述遇难者的爱好、理想,表达家属们的不舍与悲痛,文章富有人情味。而这一天网络版头条则为 Egypt Air Evidence DeepensMystery,文章配合地图来说明问题,全文都是最新专家的意见, 没有修辞,原文照录,且便于不断更新,符合网络特点。
网络新闻与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如果是内容完全重复,仅仅形式不同,那么网络传播中的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就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可以说这是对网络媒体的“功能浪费”。美国一项调查表明,63%的网络版读者愿意再去购买该网络版报纸的印刷版,而日本《朝日新闻》电子版的一份调查结果也显示,46%的网络读者仍然购买或订阅报纸版的《朝日新闻》。可见,网络版要和传统媒体共同良性发展,就应互相协调,使两种媒体的稿件各有特色。
网络新闻,究竟应该怎样“做”?
网络新闻是网上的一道风景,无论商业网站还是新闻媒体的网络版都纷纷为这道风景“添彩”,而商业网站与新闻媒体的网络版又“各有千秋”。
按照目前有关规定,只有新闻单位如通讯社、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才能向社会发布新闻,因此,大部分商业网站是将其他报刊媒体已经发表的新闻转发到自己的网站上来。专业人士认为,商业网站中的新闻栏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内容上缺乏专业的新闻眼光,新闻价值判断有失偏颇;方法上重炒作,不重运作、合作,处理新闻追求轰动效应。”
传统媒体的网站面对商业网站的挑战,在发布新闻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也存在先天不足的资金、技术限制。传统媒体网站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闵大洪认为,传统媒体自身的机制制约着网络版的发展。现在网络版在大多数报社仅仅是一个部门,甚至是总编室或科技部下属的一个部门,整个报社工作人员没有把网络当作一个新闻发布机构,限制了网络传播快捷、滚动特点的发挥。
人民日报网络版曾组织了“行走黄河”等几次有别于印刷媒体的成功报道,但国内网络媒体中这样的报道活动还太少。闵大洪认为,新闻记者的“网络意识”不强也是限制网络新闻一个方面,采访到新闻,如果印刷媒体容量不够,无法发表,或者不到印刷媒体发布的时刻,记者们宁肯舍弃或者等待发表时间,也不去网络上发表。新闻工作者还没有真正把网络当作纸媒体一样的传播工具来对待。
去年4月,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 光明日报等国内23家有影响的网络媒体在京聚会,通过了《中国新闻界网络媒体公约》,呼吁全社会重视和保护网上信息产权。这是我国规范网络新闻传播的重要一步。对于网络新闻的摘转行为,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信息交换是必要的,也有人认为独家新闻的采访成本很高,不应该允许转载。闵大洪说,网络新闻传播到了该规范的时候,网络信息的知识产权应该得到保护。但是网络新闻应该是独具网络特色的新闻,而不能让网络这一新的传播方式仅仅成为“装旧酒”的“新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