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法中财产权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宪法论文,理论基础论文,产权论文,中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中国宪法中的财产权条款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宪法中的财产权条款存在着从内涵到形式的差异。过去十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民财富的增长,要求修改宪法中的财产权条款,从而希冀财产权条款发挥更大作用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如何修改,修改成什么,由于没有现成的经验,学者们纷纷将目光投向国外发达国家的宪法理论与实践,并且纷纷著文要求仿照西方国家宪法的模式来修改中国宪法中的财产权条款,2004年3月,这一要求终于获得了实现。但是,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完结。移植的成功与否不仅有待于以后的实践检验,而且首先取决于移植前对双方移植土壤的深入考察。但是,这后一工作似乎并未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学者们往往简单地用政治话语式的批评代替了深入的学术考察。这显然不利于移植制度与中国传统制度之间的融合。为此,本文将分别考察2004年宪法修改前与修改后财产权的理论基础,从而揭示为什么一些地方获得了修改,而另外一些地方没有修改,以及进一步修改的可能性。
一、修改前的理论
(一)财产权与所有制
考察中国宪法保障财产权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宪法倾向于保护所有权,并且一直将财产权的条款放在宪法的“总纲”部分,与经济基本制度放在一块,虽然保护所有权的倾向在2004年得到了修正,但是,财产权条款仍然没有摆脱隶属于“总纲”的格局。可以说,这并非中国宪法的创造,而是与中国宪法的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有关。它直接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的财产权理论。
1.为什么保障财产权以保障所有权为中心?
在2004年宪法第22条修正案之前,我国宪法上有关财产权的表述都是所有权,如生产资料的所有权、生活资料的所有权、合法财产的所有权。虽然也有我国历来重视土地等不动产方面的原因,因为对于不动产最关键的就是所有权,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构成我国宪法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财产权本质的认识。
马克思认为,财产反映的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因为世界上不存在一个孤零零的财产,财产必然是你的财产或是我的财产。这个论断基于马克思对私有财产产生过程的考察,他说,“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占有,是一个事实,是不可解释的事实,而不是权利。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才具有私有财产的性质。”[1](P382)在这里,马克思是在两种意义上使用财产这个词的,前一个财产是指作为客体的财产,而后一个财产,则是指财产权。但是,无论是作为客体的财产,还是作为财产权,它们都是以占有的事实为其基础,也就是说,真正的自然界的物——无主物,通过占有而成为财产,再通过法律的承认,而成为财产权。马克思接着说,“所以,财产最初无非意味着这样一种关系,人把他的生产的自然前提看作是属于他的,看作是自己的,看作是与他自身的存在一起产生的前提,把它们看作是它本身的自然前提,这种前提可以说仅仅是他身体的延伸。其实,人不是同自己的生产关系发生关系,而是人双重地存在着:从主体上说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从客体上说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2](P485)在这里,马克思多次用到了“看作是属于他的”、“看作是自己的”、“看作是”,这是对人对财产的占有状态的形象描述。“看作”指明了占有的事实状态,而非法律上的权利,“是自己的”,是人有将物据为己有并排斥其他人占有该物的意图。马克思所说的人把财产“看作是自己的”,这是接受了罗马法对占有须具备“体素”和“心素”双重要件的理论的结果。因此,马克思才又说,“什么也不据为己有的占有,是自相矛盾。”[3](P90)罗马法的占有概念包含两个要件:第一是对物的控制,即在经济和社会意识中使人能够根据物的不同性质对物为所欲为的那样一种同物的关系;第二是将物据为己有的意图 。前者为占有的物质要件,罗马人将其表述为“占有体素”,后者为占有的精神要件, 罗马人将其表述为“占有心素”。在罗马法的文献中,并没有所有权的意义,罗马人是 以“这个东西是我的”来表示所有主,[4](P196)当罗马人说“此物是我的”时,不仅 实际控制该物,而且将物据为己有的“所有”的观念同时产生。显然,所有属于占有中 的一个要件。[5](P196)
由此可见,财产的事实前提是占有,但是精神前提是体现为人的意思表示的“所有”,故而,财产才成为人的身体的延伸,和人成为一个整体。(注:马克思对“所有”的人格化的论证,不能不说是受了黑格尔的“意志财产说”的影响。)当物基于人的意思,看作是属于他的物时,正如耶林所说,这给物“打上了人格的印迹。因此,有人侵害之就是侵害我的人格。谁若殴打之,就是殴打含于其中的我自身——所有权无非是扩展到物之上的我的人格的外缘而已。”[6](P30)同时,当人把物“看成是自己的”物时,是以其对立的形式即他人对该物“无所有”为条件的,对占有人以外的他人来说,即“ 不是自己的”,“是别人的”。如同马克思所说,“人把自己当作所有者,当作自身现 实性的条件的主人,个人看待其他个人也是这样。”[2](P485)这里暗含了人与人之间 对物的关系,当人把物看成是自己的,是以他本身是共同体的成员为条件的,没有他人 对该客体的让渡、容忍及不干涉,所有人的“所有”不存在,财产权的排他性正由此产 生。
这样,将财产权的核心归结为所有权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因为所有权一方面体现了所有者将财产据为己有的意思表示,另一方面,又暗含了所有人与其它人之间在财产上的关系,从而证成了财产对人的意义和之所以通过法律保护财产(即建立财产权)的价值。
当然,马克思上述论证是在普遍、抽象的基础上进行的,即针对脱离了具体社会形态的财产而言的,因此,也可以说是“所有权”对财产权在哲学上的意义。但是,马克思对所有权的偏好更主要的是建立在对具体社会形态的财产产生方式的分析上,这就是我们下面将要谈到的所有权与所有制的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在马克思的论述中多次用到了“物”,可见,马克思对财产的理解是较为狭义的,即把财产与物等同。而对“物”来说,强调占有和归属就不令人奇怪了。(注:了解这个论述的背景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的理论,也关系到我们如何在情景发生变化以后发展马克思的理论。)
2.为什么财产权条款紧跟所有制条款?
在2004年修宪之前,我国宪法只保障作为财产权核心的所有权,而从所有权条款的位置来看,基本上都紧跟所有制条款。如1954年宪法第5条是所有制条款,第6—14条就是所有权条款;1975年宪法第5条是所有制条款,第6—9条就是所有权条款;1978年宪法也是如此,1982年宪法第6条是所有制条款,第8—13条是所有权条款。2004年修宪之后,保障所有权转变为保障财产权,但财产权条款的位置依然未变。(注:将所有权修改为财产权虽然是由宪法第22条修正案完成的,但是,根据我国的修宪实践,宪法修改后的内容并不单列于宪法正文后,而仍然是对宪法正文的修改,如宪法第15条修正案的内容为:“宪法第八条第一款:‘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修改为……”,但1982年宪法第八条第一款的内容是:农村人民公社、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其他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参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经营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业和饲养自留畜。因此,这里所谓的“宪法第八条第一款”的内容实际是经过宪法第6条修正案对原1982年宪法第八条第一款修改后的内容,可见,我国宪法修正案的技术是并不将宪法修正案修改后的内容单列于宪法修正案中,而是直接替换掉被修改的原宪法条文。所以,即使经过2004年的宪法修改,财产权条款的位置仍没有发生改变。)这种宪法规范安排的原因在于,马克思认为,所有权与所有制有着紧密的关系。所有制是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归谁占有、归谁支配的基本经济制度,它构成该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和核心。所有权是由所有制形式决定的,是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7](P134)所有制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社会物质关系,属于经济基础;而所有权作为一个法律范畴,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意志关系,属于上层建筑。一定的所有制关系发生变化,必然会或晚或早地反映到所有权制度中,使其发生变化。[8](P245)马克思之所以这样认为,在于他对财产的产生方式的认识。历史上,对财产的产生方式有最大影响的是洛克的劳动财产说,洛克认为,财产是通过人的劳动而产生,人也因为他自己的劳动注入财产而取得对财产的所有权。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洛克的学说,他说:“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9](P24)因为生产的前提需要人与物的结合,人与物的结合的过程就是人对物的占有,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所有(占有)是生产的一个条件,那是同义反复。”[2](P29)但是,洛克只注意到了劳动对财产生成的作用,却没有注意到劳动必须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最终产生财产。由此,马克思说,“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 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10](P5)通过对奴隶 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财产取得方式的考察,马克思发现,劳动者虽然付出 劳动,但是对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所有权,相反,奴隶主、封建主、资本家没有进行劳 动,但却享有对最终产品的所有权。而决定这一切的就是谁享有对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 的所有权。由此,出现了有悖于洛克的劳动财产说的现象:劳动不再是所有权的基础, 而是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支配所有权。这多少看起来有点难以理解,但是,马克思通过进 一步的分析得出,这种可以支配所有权的“所有”,不是一般的某个人的所有,而是一 群人普遍地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它实际上反映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与生产资料的结合 方式,从而也体现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围绕生产资料所形成的关系,这种关系既决定了 生产的结果,也决定了生产的性质,这种关系,马克思称之为所有制。由此,马克思指 出,“在每个历史时代中所有权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关系下面发展着 。因此,给资产阶级的所有权下定义不外是把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关系描述一番。”[1 1](P180)
根据马克思的分析,从所有制的主体,即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单个的私人还是作为群体的共同体,可以将所有制分为私有制和公有制。根据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性质的不同,又可以将私有制分为奴隶社会的私有制、封建社会的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小私有制。根据占有生产资料的共同体是否同时占有生活资料,又将公有制分为原始社会的公有制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制。马克思认为,由于财产主要通过生产而来,即使是作为生产的前提的生产资料也是这样,但是,由于在某一特定阶段,生产资料处于生 产的上游,因此就表现出决定作为生产的下游的财产的性质。劳动固然是取得财产的最 正当的途径,但是,在私有制社会,生产资料的私有者却通过把对生产资料的所有这一 条件置换成劳动来掩盖自己“不劳而获”取得财产的事实,(注:小私有者除外,因为 小私有者是以自己的劳动与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相结合来获取财产的,所以,马克思将 小私有制之外的私有制形式成为“带有剥削性质的私有制”。)因此,当资本家声称自 己是通过劳动来获得财产时,马克思给与了无情的讽刺:“既然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要不占有劳动的产品就不能占有财富。因此,如果他自己不劳动 ,他就是靠别人的劳动生活,而且他自己的文化也是靠别人的劳动获得的。”[12](P6) 这样,当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参与到财产的分配中时,决定财产的所有权的就不是劳动而 是所有制了。马克思进一步分析,在奴隶社会,奴隶本身就作为生产资料的一部分为奴 隶主所有,因此,马克思说,“第三种可能的形式,就是劳动者只是生活资料的所有者 ,生活资料表现为劳动主体的自然条件,而无论是土地,还是工具,甚至劳动本身,都 不归自己所有。这种形式实质上是奴隶制和农奴制的公式。”[9](P501—502)在封建社 会,封建主虽然仍然占有土地等生产资料,但是,并不直接占有作为劳动者的农民本身 ,而且农民还可以拥有少量的生产工具,于是农民在生产工具、劳动力、生活资料的意 义上行使所有权。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的公式中,活劳动对于原料、对于工具 、对于劳动过程中所必需的生活资料,都是从否定的意义上即把这一切都当作非财产发 生关系”。[9](P500)劳动者剩下的唯一财产就是他自己的劳动力。由此可见,除小私 有制以外的私有制社会,劳动者对经过其劳动生产的财产的所有权都是不完整的,甚至 根本没有所有权。相反,在公有制社会,不管是原始的公有制,还是未来的共产主义公 有制,由于生产资料为全社会的人共同所有,全社会的人直接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来获 取财产,因而,劳动者可以对其生产的财产全部所有,这是一种完整的所有权。最终, 马克思说,“财产是和一定的条件,首先是同以生产力和交往的发展程度为转移的经济 条件相联系的,而这些经济条件必然会在政治上和法律上表现出来。”[10](P412)
由此可见,马克思不是从单纯的法律关系出发来考察所有权的,他认为,法律上的所有权不过是对作为事实生产关系的所有制的反映,因此,仅仅看法律上规定了什么样的所有权,只是表面现象,并不能说明所有权的实质。正如马克思在批判蒲鲁东离开经济关系论述所有权问题的错误时所提出的:“要想把所有权作为一种独立的关系、一种特殊的范畴、一种抽象的和永恒的观念来下定义,这只能是形而上学或法学的幻想。”[13](P144)基于这样的认识,在宪法中,将财产权条款紧跟所有制条款后,就不难理解了。
3.为什么财产权条款放在“总纲”部分?
与西方国家一般将财产权放在宪法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部分不同,我国从1954年宪法起,财产权条款就一直放在“总纲”部分。我国宪法中的总纲部分主要是用来规定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文化制度的,因此,将财产权放入“总纲”部分,显然是制宪者将其视为经济制度的一部分的缘故。马克思主义认为,宪法作为社会的上层建筑,它不能脱离社会的经济基础而存在,同时它又为社会的经济基础服务。“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要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树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14](P82)经济制度就是对这种客观经济基础的确认、调整和维护。[15](P180)因此,统治阶级在宪法中规 定符合其本阶级利益的经济制度不仅是必需的,而且也为统治阶级的经济制度披上一层 合法的外衣。
而经济制度是由不同层次的多种制度构成的复合体,基于这一点,学者们对经济制度的内容有不同的认识,有的认为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物权关系、生产资料经营方式、生活资料的分配方式、生活资料的消费方式、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方式等。[16](P493)有的认为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国家的经济发展方针、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管理方式、生产资料的经营方式、生活资料的分配原则、物权关系、知识产权和其他社会经济权利等。[17](P52—58)但是,我们说,宪法上所规定的经济制度并非对一国所 有经济制度内容的反映,宪法上规定的经济制度是指基本的经济制度,即经济制度的内 容中的核心要素。(注:胡锦光教授认为,我国宪法中对于经济制度规定的较细,而经 济制度又是容易发生变化的内容,从我国修宪的实践来看,修宪内容也主要集中在经济 制度,因而建议宪法对经济制度规定的原则一些,从而保证宪法的稳定性,笔者对此表 示赞同,宪法应该是对稳定性较强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而我国宪法中有不少属于非 基本经济制度的经济政策内容。参见胡锦光著《中国宪法问题研究》第48、132页,新 华出版社1998年版。)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由生产关系三项基本内容构成,即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产品的分配形式。因此,作为经济基础的法律形式的经济制度也必然反映这三项基本内容,而与之相应的就是所有制、财产权和分配制度三项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在现实中是生产关系的核心,自然也是法律上的经济制度的核心。因为它决定了整个社会的财产的最终归属。财产权是所有制实现的具体化。(注:有些学者将之称为物权关系,见王叔文主编《市场经济与宪政建设》第56—5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张庆福主编《宪法学基本理论》(下)第 493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笔者认为,这是根据我国宪法以往侧重保护所 有权得出的结论,但是,财产权制度的内涵要远远丰富于物权关系。)任何一种所有制 形式都必须以实现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和所有制自身的不断巩固、发展为目标。因此 ,所有制的实现也就不仅局限于所有制性质的确定,更在于既定所有制条件下如何安排 使用财产权,从事社会财富的生产。而生产效率的要求又迫使财产权主体对不同的财产 权通过价值判断进行选择,并将符合所有制实现的财产权以法律形式加以确认。马克思 曾说,“给资产阶级的所有权下定义不外是把资产阶级生产的全部关系描述一番。”[1 1](P180)可见,财产权就是整个生产关系在法律上的最好体现。最后是分配制度,分配 制度虽然由生产过程所决定,但是,它同时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立性,这不仅是因为劳动 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在分配时所依靠的标准不同,而且更关键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欲通过分配来实现自己对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占有。因此,在特定社会制定什么样的分配 原则,不仅决定了人们最终所有财产的量,而且也反映了该社会的生产过程的性质。
总之,生产资料所有制、财产权、分配制度共同构成了一个逻辑上自足的整体,在规定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中必然是一起出现的。(注:1975年宪法第6—9条是所有权条款,规定分配制度的是第9条;1978年宪法第6—9条是所有权条款,规定分配制度的是第10条;1982年宪法第8—13条是所有权条款,规定分配制度的是第6条。)这也就不难说明,为什么我国宪法中所有制结构一发生变化,分配制度一发生变化,保护财产权的内容和形式就要随即改变。
(二)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
在1982年宪法以前,我国宪法中对私人财产一般不用“财产”的表述,而是用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是马克思对财产的最基本的分类。根据《辞海》的解释,生产资料亦称生产手段,是社会生产力中的物的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其中最重要的是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18](P2088)生活资料即消费资料,是用来 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那部分社会产品,按满足人们需要层次分,有生存资料 (如衣、食、住、用方面的基本消费品)、发展资料(如用于发展体力、智力的体育、文 化用品等)、享受资料(如高级营养品、华丽服饰、艺术珍藏品等)。按使用时间长短分 ,有一次或短期使用的普通消费品和可供长期使用的耐用消费品。[18](P1119)
马克思的这种分类的依据在于两者对生产的不同作用。马克思认为,财产是生产的结果,但是,生产要进行,就必须让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即劳动者通过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或改造。他说,“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19](P44)因此,决定最终财产实际是劳动者的劳动和生产资料。但是,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析得出,生产资料的因素比劳动者的劳动更重要,在某种意义上,生产资料甚至在支配劳动。这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虽然与资本家之间没有人身依附关系,即他可以自由者配自己的劳动,但是,资本家通过将所有生产资料集中到个人手中,造成劳动者只有向其出卖劳动才能获得自己所需的消费品。因此,劳动者表面上看起来是自由的,但却是自由的一无所有,只剩下选择向谁出卖劳动的自由。这样,资本家只需通过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就可以自己不劳动,而占有他人的劳动,从而占有最终财产的大部分。由此马克思考察了各个人类历史曾经存在过的各个经济形态,他发现,凡是存在无偿占有他人劳动的经济形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劳动者失去了生产资料这种劳动条件,生产资料所有者则凭借自己占有的劳动条件,驱使失去劳动条件的劳动者从事劳动,生产成果不是属于劳动者——直接生产者而是属于非劳动者——生产资料所有者。可见,生产资料不仅决定了生产的进行,而且决定了生产的性质。
生活资料对生产的作用主要是再生产劳动者的劳动,虽然生活资料对于劳动者个人的意义重大,但是,从生产过程来看,生活资料最终是被生产资料所决定的。马克思说,“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10](P13)在奴隶社会的农奴社会,由于奴隶和农奴“都是作为生产的无机条件与其他自然物同属一类的”,[9](P488)其本身就是作为生产 资料存在的,他们自然谈不上占有生产资料,所以也就谈不上参与消费资料的分配;在 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工人的情况和奴隶、农奴略有不同,但因他们的个人消费品是通过 自己的劳动交换而来的,所以,从实质上看,雇佣工人也谈不上参与消费品的分配,真 正的分配只存在于剥削阶级内部,只是剥削者依据其资本的多少,来瓜分雇佣劳动者所 创造的剩余价值。至于原始社会的消费品分配,如果说,它是一种平均的分配,那么, 这种分配只是以公社成员“都是所有者”为前提的。[9](P498)因此,不论从理论上还 是历史上看,生活资料都是由生产资料决定的。
从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对生产的不同作用出发,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应当具有不同的所有权形式。生活资料可以是私有的,而且必须是私有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真正为劳动者所消费的目的。然而,生产资料虽然长期以来是私有的,但是这种私有却导致了劳动者对劳动产品的丧失,导致了不劳动者对劳动者的剥削,所以,生产资料的私有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在道义上是不能够被接受的。马克思主张,为了消除剥削,生产资料应当是公有的。正是基于此,马克思不以生活资料的分配原则来划分所有制形式,不在所有制意义上讲生活资料。在马克思眼里,所有制,无论是私有制还是公有制,都是针对生产资料而言的。
因此,在存在所有制条款的社会主义宪法中,区分这两种意义的财产就很有必要。由于所有制条款中的“财产”只能是指生产资料,所以,当实行不同的所有制时,与其相对应的财产权条款中的“财产”的内涵就会发生变化。如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4年宪法都规定我国的所有制形式是混合所有制,即公有制与私有制并存,这样,对于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的财产而言,就意味着既保护其生产资料,也保护其生活资料,而对于一般公民而言,就只意味着保护其生活资料所有权。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都规定实行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不允许个人拥有生产资料,那么,保护公民所有的财产就只意味着保护其生活资料。1988年宪法第1修正案以后,允许了私营经 济的存在,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又变回混合所有制,这时,公民所有的财产也相应成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双重保护。(注:除了公有制和私有制之外,从1949年宪法到1982年宪法,我国宪法都还承认小私有制的存在,虽然小私有者同样可以拥有生产资料,但是,一方面由于小私有制一直未成为主流的所有制形式,另一方面,小私有者所拥有的生产资料的数量一般较小,因此,一般仍然将其财产划入生活资料之中。)
(三)公共财产与私有财产
公共财产和私有财产也是我国宪法常见的对财产的一种分类。从1949年《共同纲领》开始,这种公共财产和私有财产共同保护的格局就在我国宪法中一直存在。这种分类的划分依据是享有财产权的主体,私有财产,顾名思义,即由私人享有的财产;而公共财产,根据《辞海》的解释,在我国,指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在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集体企业和人民团体管理、使用或运输中的私人财产,以公共财产论。[18](P341)可见,在我国享有公共财产的主体是国家和劳动群众集体组织。那么,公共财产的享有主体为什么只有国家和劳动群体集体组织以及为什么要进行这种分类,就不得不谈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所有制的理论。
马克思认为,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必然导致剥削(小私有制除外),因此,要在社会主义国家废除剥削,就必须采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但是,对于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究竟采取什么形式,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指出,他只是说:“因此私有制也必须废除,代替它的是共同使用全部生产工具和按共同协议来分配产品,即所谓财产共有。”[13](P217)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建立。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苏维埃政权根据列宁关于剥夺剥夺者和国有化的思想和计划,迅速地、强制性地、全面地把资本主义工厂、企业和银行收归国有,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经济。与此同时,改造农业中的小私有制,对农业实行“全盘集体化”。在集体化过程中,斯大林论述了有关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许多重大问题,诸如关于农业集体化的客观必然性问题,集体化的前提和条件问题,农村中社会主义经济的集体农庄形式问题,农业劳动组合是现阶段集 体农庄运动的基本环节问题,在全部集体化的基础上消灭富农问题,农业机械站在集体 农庄制度发展中的作用问题,从组织上和经济上巩固集体农庄问题,等等。这样主要是 在斯大林理论的指导下,苏联建立起了合作集体农庄所有制,并使之与国家所有制一起 构成了两种基本所有制形式。1952年2月—9月,斯大林又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一书中,对“两种公有制”模式进行了系统化、定型化。他说,“现今在我国,存在着 社会主义生产的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国家的即全民的形式,一种是不能叫作全民形式 的集体农庄形式。”[20](P550)“这种差别不仅归结为农业的劳动条件与工业的劳动条 件不同,而首先和主要是归结为在工业中我们有生产资料和产品的全民所有制,而在农 业中我们却有着不是全民的,而是集团的、集体农庄的所有制”。[20](P559)斯大林的 “两种公有制”模式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公有制的建立。
从公有制的两种模式——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出发,公共财产的内容也自然分为国家所有的财产和集体所有的财产。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公共财产主要是指生产资料,与之相对应,既然生产资料不能实行私有制,那么,私有财产只能是对生活资料而言了。这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公有制语境下,公共财产和私有财产的真实含义。
然而,马克思虽然没有讲过公有制的具体形式,但是,他也没有讲过国家所有制就是全民所有制。相反,马克思认为,“国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以社会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也是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行动,那时,国 家政权对社会关系的干预将先后在各个领域成为多余的事情而自行停止下来。”[12](P 320)在未来社会中,“同社会相对立的政府或国家将不复存在。”[3](P454)可见,马 克思的真实观点是,国家所有制并不是未来社会真正建立后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形式。 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仅国家继续存在,而且国家所有制也依旧保留的是列宁,列宁认为 ,“计算和监督是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调整’好,使它能正确地进行工作所必需 的主要条件。在这里,全体公民都成了国家(武装工人)的雇员。全体公民都成了一个全民的、国家的‘辛迪加’的职员和工人。全部问题在于他们在正确遵守工作标准的条件 下同等地工作,并同等地领取报酬。”[21](P545)“要使国家完全消亡,就必须有完全 的共产主义”。[21](P252)在列宁的社会主义阶段继续存在国家所有制的情况下,斯大 林又进一步将国家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联系起来,他的观点主要是,全民所有只能是抽 象意义上的,因为全民很难按照一个意志活动,所以,全民不可能来具体地行使所有权 ,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代表全民意志的国家来代替全民行使所有权,而国家所有制 实际上就是全民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也就与全民所有制等同。所以,我国宪法中对公共 财产还有另一种表述方式:如1949年《共同纲领》第28条:“凡属国有的资源和企业, 均为全体人民的公共财产。”1954年宪法第5条:“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第6条 第2款:“矿藏、水流,由法律规定为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1975年宪法第6条第2款:“矿藏、水流,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 民所有。”1978年宪法第6条第2款:“矿藏、水流,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海陆资源 ,都属于全民所有。”1982年宪法第9条:“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 滩涂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经过斯大林的改造,马克思所说的 劳动者共同所有的财产已经转化为国家所有的财产和集体所有的财产两类。
二、修改后的理论
经过2004年的修改之后,一些条文已经发生了变化,相应地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也有所不同。当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宪法上的财产权条款并不是一直不变的,从修宪的历史来看,每次修宪都会直接或间接涉及到它。但是,如果说至今为止对其修改最大的、甚至触及到精神内涵的转变的还是2004年的修改。在某种意义上说,2004年构成了我国宪法上财产权条款的分水岭。下面,我们将根据这次修宪的内容,探讨其修改的思路和理论基础。
(一)保护所有权就是保护财产权吗?
传统的理论根据马克思关于财产的核心是所有的论断出发,认为保护所有权就是保护财产权。但是,我们前面讲过,马克思作出这个论断的背景是他常常将财产等同于物, 对于物来说,当然才能称得上占有。但是,现代财产发展的趋势是逐渐摆脱与物的联系 ,一些英美法学家将之称为“财产权的解体”。美国法学家托马斯·C·格雷举例说, 大多数人(包括大多数不具备专业素质的人)都把财产权当作一种可为人们所拥有的物品 ,拥有了财产权也就拥有了对物的排他性控制的权利。在此前提上,假如法律对于这种 排他性的权利进行约束也被认为是破坏了财产权的完整。但是就所有权来说,专家们把 过去实实在在统一的所有权概念分解为一种多少有些朦胧的“一束权利”。因此,一件 物品可以为一个以上的人所拥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必然涉及到联合所有者的每一方 同这一物品有关的特定权利。比如,A拥有一英亩黑土地,在他的所有权中,他有法律 权利让这块地闲置,即使开发它可以带来较高的收益。现在,A把土地作为信托财产, 转让给B(受托管理人),以使C获取收益(受益人)。这样,就没有人能说他们有法律权利 来非经济地使用这块土地,或者让其闲置,因为拥有这部分所有权的既不是A,也不是B 或C,在这里,这部分所有权消失了。在B和C之间,谁拥有这一英亩黑土地呢?律师们说 B有法律的所有权,C则有衡平法上的所有权,但是,对说明这里的问题毫无意义。问题 在于我们是否能够详细确定B和C与那块土地的法律权利。[22]
格雷进一步指出,财产权之所以不与物品相对应,“因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大多数财产权都是无形的。就拿财产权的公共形式来说:公司中的股票份额,债券,各种形式的商业票据,银行帐户,保险单,等等。更不用说那些更加神秘而难以确定的财产权如商标、专利、版权、特许权和商业信誉。”[22]
最后,格雷指出,这种或者全有或者全无的所有权范畴作为一种法律思想形式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已日益变得不重要了,对资源的法律控制已日益被分解为各个特殊的权利。在控制主要生产资料的大型的公众持股的公司中,这种财产权的分解表现得特别明显。不持有股份的经理权力的增长,只是支配现代公司中资源的法律权力已被分解的最基本现象的一个方面。不仅经理和普通股东,而且其他股东阶层、总裁、国家债券持有者、其他债权人、大供应商和客户(通过订立合同产生联系)、承保人、政府管理者、税 务当局、工会,等等,都具有集中于古典财产权理论中单一的、理想的、物的所有者中 的某些法律权力。[22]
应该说,格雷的分析是非常到位的,所有权在财产权中的地位的衰落是与财产的中心从“物”转移到“权利”有关的,在另一方面也与现代财产权注重对财产的使用而不注重财产的归属有关。
我国民法学者马俊驹、梅夏英在比较了大陆法系的财产权制度与英美法系的财产权制度后认为,大陆法系以所有权为中心制度在面对现在社会许多新的财产现象时,(注:英美法系并无严格的“所有权”概念,而是以抽象物(即所有权以外的具体的财产权利)为基准,对各种具体财产权利予以平等保护。英美法系“所有权一词纯粹是作为占有的对应词,其意义并不比产权包含更多的含义,所有者比单纯的占有者地位要高一些,但在恢复占有的诉讼中,所有权并无任何技术性的意义”。参见F·H·劳森、B·拉登著,施天涛、梅慎实译《财产法》第79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如法人财产、租赁、信托,正陷入解释力不足的困境。(注:梅夏英称之为“所有权的失灵”,参见梅夏英:《民法上“所有权”概念的两个隐喻及其解读——兼论当代财产权法律关系的构建》,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主要原因是“它赖以存在的经济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一,经济形态由‘相对静态’到‘频繁交易’。古罗马主要是处于农业社会阶段,罗马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实物的静态占有为目的的物权制度,以及为实现该目的而形成的债权制度。当现代市场经济动态交易中的价值形态与实物形态 并存,且以前者为主时,价值形态的财产或无形财产便成为权利客体,而它在法律上却难以定位。传统物权通常不能反映以价值形式存在而又非属债权的利益,从而无形中留 下了一片真空。第二,价值目标由‘归属’到‘利用’。古罗马物权法以确定物的最终 归属为宗旨,且以保护处分权为核心,使财产无法突破所有人意思和所有物固体形态归 属的限制。而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化、高效化,使物的充分利用成为首要价值目标。要 求摆脱所有权的羁绊,由支付等价来获取权利已成为一种趋势,这种要求目前只能由他 物权优位化获得部分满足。第三,利益实现由‘自主管理’到‘价值支配’。传统财产 权制度并未注意到财产经营管理者同财产价值支配是可以分开的,物的最终处分权也可 由他人行使。显然,当这种核心支配权依法可让渡给他人时,原所有人是否仍享有所有 权便值得怀疑。”[23]
由此,他认为,大陆法系在强调所有权的同时却忽视了财产法的最根本目的: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财产法的目的在于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及充分利用。财产法的一个主要功能便是创造、保护以及促进这种交易结构。“使用是个人占取的主要条件,即使是某个人制造的物品,也只有当使用它,并借助使用表现它们的归属时,才被认为是属于他的。”大陆法系的所有权是一种抽象的支配权,这种支配权所具有的完整性和弹力性阻止了财产的自由让渡,使多数情况下利用人无法摆脱所有权人的控制。[23]
因此,大陆法系以所有权为中心的财产权制度需要重建,重建的思路不是放弃所有权,而是在保留所有权的同时引入更高层次的财产权概念,赋予其他财产权形式与所有权平等的地位,同时,无论是作为旧财产的“物”,还是作为新财产的“权利”,都可用统一的“财产”的概念来统摄。
虽然上面三位学者都是从民法的角度来论述所有权对财产权的意义的,但是,对宪法上保护财产权的规定也有启发作用,因为就财产权的实质内容来讲,宪法学与民法学面临的问题是同样的,民法学的研究成果也同样值得宪法学借鉴。正如马克思强调发展地看待事物一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也是发展的,由于受他所处时代的物质生活的影响 ,马克思强调保护财产的所有权,但是,在物质生活基础以及发生改变的今天,根据时 代的发展适时地将保护财产的所有权转向保护财产权,这也是宪法规范对社会现实的适 应性的要求。
(二)公民的私有财产包括生产资料吗?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同时,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要求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基于这种理论诉求,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后,我国宪法保护公民的私人财产只保护其生活资料,如1975年宪法第9条第2款:“国家保护公民的劳动收入、储蓄、房屋和各种生产资料的所有权。”1978年宪法第9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生活资料的所有权。”1982年宪法第13条第1款虽然去掉了“生活资料”的用语改为“合法财产”,这主要是为了照顾第11条个体经济中个体劳动者所拥有的生产资料,但是,对于个体经济外的大部分公民来讲,仍然只保护其生活资料。同时,从第13条第1款对合法财产的列举来看——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与1975年宪法对生活资料的列举——劳动收入、储蓄、房屋,1978年宪法对生活资料的列举——合法收入、储蓄、房屋相比,并没有多少变化,这也从侧面印证了1982年宪法中对公民合法财产的保护仍然以保护生活资料为主。1988年宪法第1修正案承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而私营经济是典型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经济形态,显然,这导致了1982年宪法第13条中“合法财产”的含义变迁,与个体经济所拥有的生产资料相比,这时“合法财产”中包含的生产资料的内容在质和量上都远远增加。而1988年的现实情况是,私营经济的规模已经接近公有制经济的一半。2004年的第22条宪法修正案取消了对私 有财产的列举,只是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在王兆国向全国人大所 作的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中,他解释为“保护范围既包括 生活资料,又包括生产资料。”至此,我国宪法中的公民的私有财产的含义已经从单纯 保护生活资料、不保护生产资料转变成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都给与保护。前后如此巨大 的变化,不仅仅是条文上的词语转换,它更涉及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中的私有财产论断 如何重新认识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对以前未受人们重视的 马克思的“手稿”的研究,破除了以往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些片面理解和误解,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马克思有关私有财产的论述集中体 现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注:马克思所说的私有财产都是从生产资料 的意义上讲的,并且主要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财产而言的。)这部手稿的主要内 容是通过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分析来揭示私有财产的来源和本质,并从而提出“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从而为马克思“消灭私有制”的观 点奠定了基础。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同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 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24](P100)马克思是从两个方面考察劳动异化的。第一,从工 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来考察。马克思认为,工人在劳动中创造了产品,但支配劳动产品的不是工人,而是资本家。他指出:“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为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24](P90)这就是说,工人通过劳动创造的产品,却反过来压迫工人,这种工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表现状态,是劳动产品与工人相异化。第二,从工人与劳动过程的关系来考察,马克思认为,不仅劳动产品对工人是异己的,而且劳动本身对工人来讲也是外在的。工人不是把劳动看作可以创造自己,而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属于别人的劳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象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对工人来说,劳动的外在性质,就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别人。”[24] (P94)正是工人在劳动中生产出与劳动格格不入的劳动产品和人,使财产不再是自己的 ,而成为别人的私有财产。
马克思接着指出,这种异化劳动导致私有财产的状况并不是一直都有的,而是一个历史现象。在人类历史的初期,劳动能力很低,人类以自己直接需要的量作为生产的尺度。生产者需要的东西直接也就是生产者所生产的物品本身,生产者的产品与生产者具有直接消费和个人需要的关系,根本不存在劳动的异化和条件。随着人类劳动能力的提高,逐步有了超过自己需要的产品,即出现了剩余产品,这就有了交换。随着交换的出现,产品与生产者发生了异化,劳动逐渐变为收入的来源、谋生的手段。因此,从产品的异化走向劳动的异化的关键是劳动能力的发展,私有财产的产生是产品剩余导致人类生产发展到新的阶段,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性。第一,私有财产以特有的方式推动人类社 会的综合进步。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可以表现为地产、劳动、动产(资本)等。他在分 析以动产形式出现的私有财产的作用时说:“动产已经使人民获得了政治的自由,解脱 了市民社会的桎梏,把世界连成一体,创造了博爱的商业、纯粹的道德、温文尔雅的教 养;它给人民以文明的需要来代替粗陋的需要,并提供了满足需要的手段。”[24](P11 9)第二,私有财产创造了人的丰富性。马克思指出,在私有制范围内“每个人都千方百 计在别人身上唤起某种新的需要,以便迫使他作出新的牺牲,使他处于一种新的依赖地 位,诱使他追求新的享受方式,从而陷入经济上的破产。”[24](P132)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批评了那种不顾私有财产的历史发展性和历史进步性,简单消灭私有财产的思想,他称之为“粗陋的共产主义”,马克思说:“一切私有财产,就它本身来说,至少都对较富裕的私有财产怀有嫉妒和平均化的欲望,这种嫉妒和平均化欲望甚至构成竞争的本质。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这种嫉妒和这种从想象的最低限度出发的平均化的顶点。……对整个文化和文明的世界的抽象否定,向贫穷的、粗野的和没有欲望的人——这种人不仅没有超越私有财产水平,甚至从来没有达到私有财产的水平——违反自然的单纯性的倒退,恰恰说明了私有财产的废除决不是对私有财产的真正占有。”[24](P118)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不是要简单地消灭私有财产,而是要消灭作为私有财产的“恶源”的人的自我异化,共产主义不是要把财产平均,也不是要压抑人的才能、个性,共产主义是在继承以往财富的基础上使人取得对自己以及产品的支配地位,成为自己和自己产品的主人,使人能够全面地发展。[25]
马克思不要单纯消灭私有财产的观点在他后来著名的一句话中有更加深入的反映,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他写道:“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取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26](P832)这 一段抽象的、深奥的语言被称之为“辩证法之谜”。90年代初,学者们围绕这句话产生 了诸多论战,虽然并没有产生一个被公认的结论,但是,毕竟在几点问题上的达成了共 识:(1)这里的个人所有制,不是指个人对生活资料的所有。因为,从“重建”两个字 来看,既然马克思从来也没有反对过个人对生活资料的私有,而且历史上个人对生活资 料一直也都是私有的,那么,如果个人所有制是指个人对生活资料的所有,根本没有“ 重建”的必要。(2)这里的个人所有制不是指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从上下文来看,马克 思是在否定之否定的意义上谈个人所有制的,即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对小私有制的否定, 而个人所有制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如果个人所有制就是指生产资料私有制,那 么还否定什么?(3)这里的个人所有制也不是指公有制,否则就与前面的“协作和对土地 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形成同义反复。那么,唯一的解释指只能是 这种个人所有制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也就是说,公有制的目的不是否 定个人所有制,而是重建个人所有制,就是要使个人在自由的、非异化的状态下对生产 资料私有,这也就印证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的“积极扬弃”的 意义。
虽然马克思并没有单纯地否定私有财产,但是要肯定私有财产也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首先是要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建设社会主义公有制。然而马克思认为,即使是否定资本主义私有制,建设社会主义公有制,也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恩格斯在其《反杜林论》一文中曾经写道:“自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历史上出现以来,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常常作为未来的理想隐隐约约地浮现在个别人物和整个的派别的脑海中。但是这种占有只有在实现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的时候才能成为可能,才能成为历史的必然性。正如其他一切社会进步一样,这种占有之所以能够实现,并不是由于人们认识到阶级的存在同正义、平等等等相矛盾,也不是仅仅由于人们希望废除阶级,而是由于具备了一定的新的经济条件。”[12](P321)恩格斯的这段话实际上已经讲明了公有制——“由社会占有全部生产资料”的实现,并不靠人的主观臆想,而要靠客观条件的满足。那就是在“实现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具备的时候。”废除私有制只有在废除私有制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创造出来之后才能进行,因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3](P83)
反观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过程,建国前,在我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形态甚至落后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按照马克思的话说,这种小私有制经济正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消灭的对象。但是,当时我国面临的情况却是要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建设比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更加高级、更加发达的社会主 义公有制经济,结果可想而知。但是,这种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增长的缓慢,不仅没有 引起当时领导人的反思,反而归结为是公有制规模不够广、不够大,公有因素不彻底的 原因,结果将一切生产资料全部充公,甚至公民的生活资料也实行由“公家”分配。一 切个体的经济活动都被作为“资本主义的尾巴”被割掉。这种“一大二公”的结果是, 变本加厉的经济衰退,甚至人民的生存都出现问题。问题出在哪里?是公有制不如私有 制吗?在结束了“左”的统治后,领导人开始对这些问题进行反思。反思的结果就是邓 小平同志提出的著名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 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受我国经济水平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决定了我们 当前只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这种状态将在长期内保持;“生产力决定论”, 生产关系的变革要由生产力所决定,社会主义要取代资本主义,必须首先发展出比资本 主义高得多的生产力。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采用一切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手段,在这 些手段上,不存在姓“社”姓“资”的问题。
可以说,邓小平同志的理论是对人们思想的一个巨大解放,是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的表现。在过去“左”的时代里,即使片面追求废除任何形式的私有制,但实际上以个体经济为首的私有制一直在现实中存在,就连宪法对这种状况也不得不加以默认。如1975年宪法第5条第2款规定,国家允许非农业的个体劳动者在城镇街道组织、农村人民公社的生产队统一安排下,从事在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不剥削他人的个体劳动。第7条第3款也规定,在保证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社社员可 以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牧区社员可以有少量的自留畜。张春桥在1975年《关 于修改宪法的报告》里将其解释为“把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性同必要的灵活性结合起来 ”,[27](P143)显示出宪法的无可奈何。1978年宪法第5条第2款、第7条第2款也作了类 似的规定。在宪法上处于“尴尬”地位的个体经济终于在1982年宪法得到了“匡正”, 彭真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的报告》里说,在城市和农村,劳动者个体 经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有必要存在并有一定程度的发展。[27](P106)这与其说是人的 意识转变的结果,不如说是对现实的生产力水平的承认。因此,在我国现阶段承认并发 展带有一定资本主义性质的私营经济,这是发展我国生产力的必要手段,也是在我国生 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得不采取的手段。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13](P253)“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 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13](P25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无疑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 这并不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矛盾,因为一旦将来我国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占有就 必须带有适应生产力和交往的普遍性质”,[1](P74)那时,现阶段的个体经济、私营经 济就将被改造为公有制经济,对于这种状况,我们虽然不能说出具体的时日,但是它作 为一种“自然过程的必然性”,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规律,却是不容置疑的 。在今天,我们允许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存在和适当发展,正是为了在将来,在我国 社会主义的生产力获得应有的发展之时,采取适当的方式,消灭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这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也正是第21条宪法修正案规定“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 和管理”的含义。
三、小结
由修改前后理论基础的考察可知,修改只是反映了部分理论基础的变化,比如保护财产权以所有权为中心、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区分,但是对于另外一些理论基础,由于涉及到中国宪法的性质,作为与西方资本主义宪法本质不同的内核,比如财产权与所有制的关系、财产权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一部分、公有财产与私有财产的划分,显然成为绕不过去的、也无法移植的“本土资源”,因此当许多学者质疑“中国宪法将财产权条款放在总纲部分而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部分是对人权保障的漠视”时,不能说他们说的一点道理也没有,但显然这种质疑是过于主观和武断了。通过修改前后理论基础的变化,笔者认为,无论我们如何急于修改中国宪法、急于引进西方国家的宪政理论,我们都不能忽视、也无法“鄙夷”的是中国宪法的性质和特色,这是一个事实,在给这种性质和特色下“评价性、价值性的结论”之前,你首先要“同情地理解”它。否则,不顾国情的移植只能是“邯郸学步”,更加把中国宪法推上“知行不一”的地步。
标签:所有制论文; 生产资料所有制论文; 所有权的转移论文; 宪法修改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财产分配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 法律论文; 中国军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