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探讨论文_张月兰

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探讨论文_张月兰

磐安县逸成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金华 322300

摘要:当前对洪涝灾害的防范工程仍是我国水利工程的重要内容,而防范洪涝灾害最基本的方法是堤防建设。旧的堤防建设方式构造简单,就是利用混凝土加高堤岸,进而达到防洪的目的,这种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当前对于洪涝治理的要求,要在传统堤防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和创新,更好地进行水道治理,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堤防建设和防洪建设的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建设;防洪建设

1导言

堤防作为水利工程中的重要建设项目,对于河流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发展。它通过较为直接的方式,改变了河道水流的流通状况,还起到了防洪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的堤防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堤防的作用,不断进行创新,来满足社会的需求现状。

2堤防建设和防洪建设的现状

在目前的堤防建设和防洪建设中,堤防的设计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对河道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传统的堤防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以牺牲生态环境的代价来实现对于堤防和防洪的建设,进而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将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堤防建设工程的科学环保性与实际功能性,在堤防的设计中,不仅要考虑其实际功能的发挥,又要考虑其工程建设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所以需要对目前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的现状进行优化,试图改善现状。

3堤防建设中应该考虑的因素

3.1要对作水因素进行考虑

在堤防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最重要一个因素就是作用水头,在实际的防洪建设中,施工人员存在一个错误的观念,把建设的重点都放在了最高水位的防治上,认为只要保证了最高水位的安全性,就能保证整个河道水位的安全性。其实不然,应该将施工的重心放到作用水头上边来,在堤防建设的时候,要考虑堤防工程所能承载的最大限度,在设计堤防的高度和厚度时,不仅要参考河道的最高水位,还要考虑堤防工程的最大负载。

3.2要对历史条件因素进行考虑

在堤防工程建设的历史中,有的地方的堤防建设为了施工的便捷性,就地取材进行建设,那么这时候就要认真考虑当地建筑用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了,如果某一种的建筑材料的保质期是十年,而堤防建设的时间截止点已经接近了这个时间,这样的话堤防就要进行加厚处理。还要对堤防的地域进行格外的注意,比如在我国的武汉等地,建筑施工很容易受到当地气候高温的影响,造成混凝土的开裂,如果不进行定时的检修,可能会引起大面积的坍塌现象。

3.3要对建设材料进行考虑

堤防工程的建筑质量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建筑材料的质量。堤防建设的时间要选在汛期到来之前,以便于在堤防建设之后,能进行一定的堤防效果检验,然后将工程投入实际应用中,因此要充分考虑堤防的建筑材料在遇水之后的变化情况,观察各种材料是否达到了防水性的标准,还要及时对被水流冲毁后的堤防建筑进行补修。这部分最大的难点在于修补之后的位置要与原来的稳定性保持相同,以免造成对于工程建筑的二次损坏。不仅要考虑原来施工的方式,还要考虑前后所使用的建筑材料保持相同,从而保证复堤之后的防洪效果。

4对坡道稳定性的分析

在对堤防工程建设中,边坡的稳定性成为了其中必要的考虑因素。边坡在受到水流冲刷和阳光暴晒的条件下,稳定性都会受到影响。其中主要表现为三个原因,其一,渗透作用,渗透作用主要体现在当水道的水位上涨的时候,坡道承受的压力超过了承受的限度,就会使坡道出现形变,进而造成坍塌的结果。不仅是水位上涨的情况,在水位下降的时候也同样可能出现以上的情况,因为水位下降,承载的重量骤然下降,也可能会造成形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二是水流冲刷的原因。水流冲刷主要指的是暴雨的冲刷和水流的冲刷,相比较两者的冲刷程度,河流的冲刷影响比较大一点,特别是在河道的转弯处,水流的冲刷效果会更大。其三是堤基的原因,一是因为堤基的强度没有达到要求,二是堤基下的土质较为松软,影响了堤基的安全性。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人为因素对堤防建筑造成的破坏,还有自然灾害,比如地震等恶劣环境对建筑造成影响。

5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堤防的设计思路

5.1河流断面设计

河流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河流断面形状是不规则的,河道的宽窄也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河流中的浅滩与深滩位置呈现出不规则的变化,这充分体现了河流断面的变化是不规律的,形状也存在多变性。因此,在生态堤防设计中的河流断面设计时,要先对河流的断面形状等进行勘察,以河流断面的多变性特点进行河堤的堤防构筑。在进行实际的河流断面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对河道的功能性进行体现,明确河道存在的主要功能。第二,科学合理的利用河道周边的土地,不能出现土壤的污染和土地资源的浪费。第三,充分考虑河道护岸的生态型发展,可以利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其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和计算。只有满足了上述要求,才能够确保生态堤防在建设完成之后能够形成完整的生态景观,实现对堤防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建立。当前对于生态堤防建设中的河流断面处理主要采用复式断面的方式,这种方式既能实现对河流生物的保护又能够满足防洪的要求。

5.2岸坡防护

坡岸的防护也是水利工程生态堤防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在生态堤防建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河流系统周围建设生态堤防,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水陆交接的河岸防护结构。为了有效减少水利施工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使原坡岸上生长的植物种类、数量等都保持原有状态,需要在进行坡岸施工时特别注意及防范,在施工前要对坡岸的自然环境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勘察,根据勘察的结果选择最佳的坡岸防护方式,尽量保持原坡岸的生态体系以及环境保护状态。在进行河道坡岸的防护时,大部分施工单位都会采用透水性比较强的混凝土结构,这种混凝土结构应用到护岸中之后能够展现非常良好的结构优势。例如,河流中的一些浮游生物、藻类、鱼类等的觅食和生存环境不会遭到破坏,为动植物的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另外,坡岸的透水性混凝土结构还可以有效提升储水功能。

5.3周边景观设计

生态堤防的周边景观设计是将生态堤防与原有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有效手段,在进行自然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施工所在地的便利条件,如河流、湖泊等。通过对河流周边的生态景观建设,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亲近的场景,切实保障原有的生态风貌,同时还需考虑生物的生存之地,避免水流流过亭台楼阁等区域,给当地的生物提供良好和谐的生存环境。在生态堤防的景观设计中,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保护非常重要,在进行生态景观的建设时要了解当地的动植物生长情况,避免在动植物的发情期和发育期内进行施工,对动物的繁衍生息造成威胁;可以与当地的居民进行沟通,选择最恰当的施工时间,并进行备注。另外,如果河流周边地区存在一些比较稀有的物种或者是保护动物等,都必须要进行针对性的保护,不能对其生存空间造成破坏。并且,景观的布置要与河流周边的环境形成良好的结合,不能出现突兀的情况,更好地促进生态堤防与生态体系的融合。

结束语

作为水利工程中重要项目的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不仅关系到水资源的利用状况,还威胁到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对堤防的建设要提起重视。在建设过程中不忽略每一个细节,从设计方案的确定到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都要进行仔细的选择,对建设好的工程进行检验,确保工程的实际效果方能投入使用,还要对工程进行定期的维护,保证工程的防洪效果。

参考文献:

[1]丁国新.浅析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43):293-294.

[2]李英成.论水利工程中的堤防防渗施工技术[J].智能城市,2018,4(17):143-144.

[3]王立志.刍议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0):224.

[4]田野.水利工程中堤防防渗施工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6):83-84.

论文作者:张月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0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堤防建设与防洪建设探讨论文_张月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