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均安 广西省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学校 广西 柳州 545509
【摘要】道德与法治素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那么怎样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更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呢?老师们可以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时,用贴近生活的教学方法,更加简单有效的对学生们进行教学,去培养学生们的道德与法治素养。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能让老师所教知识更加通俗易懂,同时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让课堂更加轻松活跃,而且更高效。
【关键词】生活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12-162-01
初中的道德与法治素质培养对于一个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学生们道德法治素质成型的关键阶段。因此,老师们更要重视这一阶段的教学,而且道德法治素质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学生们生活品质的高低。那么要使课堂教学有一个更好的效果,就要使用更好的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将道德与法治那些较为枯燥抽象的学习内容简单化,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课堂所教的知识更加通俗易懂,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教材看生活,发现生活的本质,这对学生们道德与法制素养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1课堂教学情景的生活化
要让教学生活化,首先就要让课堂教学情景生活化。课堂教学情景的生活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从生活的情景中反观课堂,这能够更好的理解课堂、融入课堂,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当学生觉得学习更加的轻松容易,自然会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学生也可以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在讲授新课内容时,老师们可以将新课中的内容与生活中的情景相结合,让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这样他们回答问题会更加的实际更加的准确,对知识也可以快速的理解进而掌握。课堂教学情景生活化,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道德与法制课堂的教学效果与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2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道德与法制的课堂上,学生们之所以不理解教学内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所教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你就比较抽象,学生们不能很好的理解所学知识,自然学的就不牢固。所以说,要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知识,就要让知识与生活结合的更好,让学生与知识走得更近,才能让课堂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对知识进行学以致用。比如说,在老师讲解某些概念时,就可以引用一些生活实际,让学生们将概念与之相对照,从而留下更深的印象。将枯燥的概念变成鲜活的例子,这有助于学生将枯燥的概念由抽象转为形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仅仅死板的去讲解概念,教学方式就太过单一,教学内容也就过于空泛,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就会很难理解所教的知识,这时的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差。所以说在教学时,要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道德与法制,更轻松的学到相关知识。
3结合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教学
要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让课堂更加生动形象,案例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讲再多不如举一个实例,将事实摆出来,比任何东西都有说服力,比任何教学方法都生动形象。这不仅让教学更高效,还让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学生们也能轻松的理解这些内容。比如说我们要讲一些与“孝”相关的内容,我们就可以举一些最近评选的,例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评选节目中的一些孝子,这些例子更加的贴近生活,如果一味的举那些古今中外的例子,会让学生们觉得这些事例不现实,导致所举事例并没有多大的说服力。
4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课外活动
完善了课堂教学,接下来需要完善的就是课外了。无论举多少例子来讲述知识,仍然是纸上谈兵,不付诸实践永远没办法真正掌握所学知识。这时就需要一些课外活动来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与巩固。这是一个真正的将知识转化为本事的过程,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因此,老师们不仅仅要紧抓学生们的课堂,也要下足功夫来完善学生们的课外,结合所教授的知识内容,设计一些课外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的参加;同时也可以适当的布置一些与生活与所学知识都相关的课下作业,让学生们在生活中复习所学知识,进而提升自己。
5教学方法贴近生活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方法正在不断被完善。生活化的教学方法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更加的完善。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而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则更贴近生活。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可以带动学生将知识带入生活,从而理解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这也是一个学以致用的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很好的记住所学知识,还能让学生在生活中更好的运用所学知识。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是十分有效的,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也让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加的活跃,从而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动力。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让枯燥的课堂教学活跃了起来。老师们教的轻松,学生们学得容易,这就很好的提高了道德与法制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利于学生们的道德与法制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刘苗辉.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7(06)152-153.
[2]王永静.浅议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模式[J].学周刊,2016(11):78.
[3]周勇晖.初中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与策略之我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8(02)51-52.
论文作者:黄均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学生们论文; 知识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道德论文; 生活化论文; 法治论文; 课堂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12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