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835100 伊宁县水利管理总站第十水管站
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水利水电工程依然是极为关键的一部分,其作用极为突出,如满足农业灌溉、发电、防洪等。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的使用性、有效性,切实有效的做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基础施工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而通过对以往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落实实际情况的分析,确定基础部分的施工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基础部分的坚固性、稳定性不高,致使整个工程稳定性、坚固性及耐用性深受影响。本文主要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1、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发展概述
首先,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状态比较良好,存在状态比较稳定,没有什么比较大的施工问题,但是,仍然存在少数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不过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整体发展的进度,并且对于人们的生命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话会有生命危险的发生。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是其最基本的建设技术,如果施工技术不达标,那么整个水利水电建设质量将存在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另一方面,水利水电施工涉及范围比较广,施工环节中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或者状况,都会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务必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和改进,对施工管理进行改善,从而不断提升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整个水平。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务必对于整个施工过程进行预测和设计,避免突发状况的发生,对于发生为状况,施工方一定要迅速进行处理,吸取经验,不断完善施工方案,提升施工设计的科学性。
2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特点
与一般建筑工程项目相比,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操作手段、施工环境及施工场地等方面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使得的此项工程基础施工具有以下特点,即:施工范围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到水库大坝、水电站、进水建筑、泄水建筑等子工程的建设的,这使得水利水利工程施工范围较大。这也使其最基本的特点之一;地形复杂。既然水利水电工程的是服务于农业、电力等领域的,所以为了满足应用需求,一般会将水利水电工程设置在地形比较复杂的或水流湍急的位置;施工技术类型较多。水利水电工程包含多项子工程,这使得其涉及的专业较多,需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明确相关规定及施工要求,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方案,慎重的选用施工技术,为有效的建成水利水电工程创造条件。这充分说明了水利水电工程还具有施工技术类型多的特点;施工要求较为严格。作为我国基础设施之一,水利水电工程具有多种作用,利于提高国民经济。
3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因素
尽管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但因其具有以上特点,这使得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作用,如地质条件、地理因素、气候因素、人为因素等,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效果不佳。综合分析以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实际情况,确定能够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的因素主要有: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工程地基是否稳定直接决定于地质条件与地形因素。如若工程地基的稳定性较低,那么其抗滑性势必会较低。此种情况下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很容易受到地基的干扰,若在地基开挖时出现流沙工况,工程基础部分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滑坡等,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质量不佳,相应的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工程基础沉降控制。由于受到太湖流域碟形边缘泥沙,杂质自然沉积成陆与长江来沙沉积层较厚实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上海地区实际水利水电施工基础出现沉降的情况是很难避免的。例很久年前的南汇芦漕港出海闸就整体的沉没于杭州湾畔。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这一影响因素,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来降低工程基础沉降的可能性,为良好的建成工程创造条件;工程基础地基渗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某些石壁、陡坡水利水电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的工程接洽部空隙较大,如若不能对其予以有效的处理,那么工程基础施工的过程后容易出现渗漏的现象,造成施工面积水,那么工程基础施工势必会遭到破坏,严重时还有产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可能。所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地基渗漏这一情况。特别是上海区域的沿江沿海地区的水闸设计,施工等一定十分注意地基渗漏因素。
4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探讨
4.1灌浆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灌浆技术主要是对材料进行配置,使其呈现浆液状态,通过一些机械设备将材料灌注到缝隙或者地层中。当浆液固化之后,就会对地层起到加固效果,在防止渗漏方面能够起到一定作用。在进行灌浆作业时,技术人员需要按照一定的技术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灌浆孔深度要大于60m以上。在进行孔底偏差测量时,需要对孔倾斜度进行数据测量,对孔距进行控制,不能超过规格。当钻孔深度不断深入时,必须对偏差进行控制,对钻孔倾斜度进行测量,确保偏差值在20m以内。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封闭灌浆法从上方进行灌注,然后再进行钻进。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屏浆时间应该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当岩层渗透量逐渐增大时,需要通过屏浆使灌浆质量得到加强,顶对灌浆起始压力进行控制,不断提高处理效果。
4.2锚固技术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都会受到地形或者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水利工程的基础处理施工在操作过程中常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而锚固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地形对工程建设造成的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能够发挥一定的优势,缓解地形对基础施工造成的压力。而在进行锚固技术应用时,需要对施工场地进行检测,包括地理情况、地形位置、地质条件等进行勘测,通过一些先进的技术,对施工场地环境进行数据分析。只有对施工场地进行资料搜集,才能更好地应用锚固技术,对基础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起到促进作用。因此,想要将锚固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就必须对施工环境进行勘探,制定出符合工程需求的锚固作业图纸,从而达到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4.3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是基础施工作业中一项极为普遍的施工技术,能够加强基础工程项目的强度,对项目稳定性能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其施工效果十分明显。该施工技术主要是通过先张法、后张法两种技术进行处理。因为这两种处理手段在施工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选择。当遇到一些具体施工技术时,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选择。就以沉降环节而言,其处理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方法包括静压法、锤击法。因为施工技术方面的不同,其发挥出来的作用也是多样的。
4.4粉喷桩技术
在进行粉喷桩施工时,需要对桩位进行确定,对误差进行控制。施工前,技术人员可以设定桩位标,当施工作业完成之后,将桩位标恢复。通过桩位标的设定,对桩位进行误差控制。在进行桩顶高程设计时,需要确保桩顶和桩底之间高程在工艺允许范围内,不能对后续施工作业造成影响。技术人员在进行桩身垂直度检验时,可以通过一定的测量,对导向架、搅拌轴的垂直度进行检测,从而缩小误差,将倾斜误差控制在1.5%之内,以提高施工质量。在进行桩身水泥掺量时,应该对每根桩身水泥用量进行检查,确保其水泥掺量与工艺要求相符合。可以选择石膏粉作为外加剂,将石膏粉和水泥均匀搅拌。
有关水利输电施工基础处理施工技术方面的可研究内容还有很多,需要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深入挖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涉及范围比较广的施工项目,而且对于人们的生活生产意义重大,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务必在施工过程中注重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应用,提高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在进行基础处理施工中,务必将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统计和分析,逐次进行处理。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状况进行施工技术的选择,从而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臧志明.试论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6:223.
[2]邱峰,陆娇妍.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处理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1:170
[3]冯彬.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J].四川水泥.2015(10)
[4]张巍霞,吴静.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1)
[5]张丽华.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6)
论文作者:热孜艳?依斯拉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基础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工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