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守彦
宣城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宣城 242000
摘要: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而BIM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应用到现代建筑工程中,对于提高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有积极的意义。建筑工程管理作为高校建筑管理类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现代化新型建筑管理人才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将BIM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建筑工程管理能力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本文对基于BIM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教学;改革
引言
现阶段,BIM技术通过可视化的数字技术不仅可以对整个建筑的外形、结构构造以及功能信息进行展现,还可以在建筑施工完成后,实现对于的运营管理,在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现代化水平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在现阶段的高校建筑类专业教学过程中,对于BIM技术的课程设置依然提留在选修阶段,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并未对其应用进行详细的介绍,这样就导致学生参加工作后,使用BIM技术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时,极易出现知识断层,严重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1.BIM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关系概述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BIM技术的出现,对于建筑行业的长期有效发展产生着非常深远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通过BIM技术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所有信息进行建模,使建筑工程的所有信息更加直观的,更加具体的进行展现。将其相关技术应用到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对于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拓宽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人员的视野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这样一来,就对相关管理人员的BIM技术水平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不仅要求相关管理人员应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还应具备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技术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因此,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做好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尤为重要。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传统静态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实际项目管理能力作用有限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内容包括:项目管理概论、项目组织方式、进度计划编制、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与环境管理、项目资源管理等,覆盖工程技术、经济、法律法规、管理等基础知识,实践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很强。这一课程性质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实际项目管理能力。传统静态教学模式虽能基本满足理论知识讲授要求,但对于培养学生实际项目管理能力作用有限。
2.2常规实践教学手段不能满足提高学生实操技能的需求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的实践性要求学生掌握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中的各技术类和管理类问题,而不是聚焦于项目具体工程技术问题或某个施工难点。常规实践教学多采用课内案例分析及课外教学参观,缺少真正的实操环境和对应的操作寻览,不能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需求。
3.BIM技术特点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3.1可视化
三维模型建模、施工模拟、管线碰撞检测等操作均可在可视化环境下进行,保证了教学过程及教学成果的可视化,将工程带到课堂,提高教学质量(见图1)。例如BIM与4D技术结合,能为学生提供三维可视化平台,清晰展示建设项目建造过程及施工进度,解决学生难以了解施工周期进度的问题。
3.2模拟化
在项目实施各阶段,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相应模拟试验,有助于学生将理论模型联系到实际工程项目中。例如在按照工程项目的施工计划模拟建筑建造全过程的教学中,在虚拟环境中不仅还原建筑周围场景、建筑构件、资源配备等,还能发现施工过程中的潜在问题和风险因素,并通过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可能的方案模拟,据此对模型和计划进行优化,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施工计划优化的内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信息完备性
BIM模型包括项目设施全面信息,除3D几何信息描述,还包括施工工序、进度、成本、质量等施工信息及工程逻辑关系等,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程序和方法,掌握项目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管理措施。
4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应用BIM技术进行改革的培养方案
4.1应用BIM技术课程教学目标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掌握建筑工程项目从招投标开始到竣工验收阶段全过程中各阶段的管理实施方案。引入BIM技术可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熟悉BIM在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例如通过BIM模型构建模拟工程方案,以实现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等。(2)熟悉BIM软件使用方法,包括Revit、Bentley、3DS?Max、Autodesk?Naviswo-rks等软件。(3)通过BIM学习,在虚拟环境中实现“三控、两管、一协调”,增进对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的理解。(4)通过BIM课程实践,提高在BIM环境下综合知识的应用实践能力和团队沟通协作能力。
4.2应用BIM技术课程设置内容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以《建筑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学》《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施工进度与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等课程为基础,进行综合性的学习与实践。引入BIM技术后,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BIM软件与建模方法、BIM与虚拟施工、基于BIM的质量管理、基于BIM的成本管理(5D成本计划)、基于BIM的进度管理(4D进度计划)、基于BIM的工程量计算、基于BIM的工程造价文件编制、基于BIM的设施管理、基于BIM的安全管理等。
4.3应用BIM技术课程组织形式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引入BIM技术后,主要包括3种课程组织形式。(1)BIM课堂教学即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讲解传授BIM设计、进度计划、工程量计算、工程造价管理等内容。通过BIM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BIM基础知识,熟悉BIM软件。(2)BIM让学生应用?试验教学BIM软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教学内容主要包括3D建筑信息模型构建、BIM工程量计算、工程造价计算、4D施工方案模拟、进度计划编制等。(3)BIM通过跨专业的?课程设计BIM课程设计检验BIM教学成果。以工程实例为背景,跨专业学生组成项目团队,分工协作,应用BIM完成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准备和建造阶段分配的设计任务。
5.BIM教学改革建议
5.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不仅应具备丰富的BIM理论知识,熟练相关BIM软件操作,还需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包括设计经验、成本管理经验、进度管理经验等。学校要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BIM技术相关的研讨会、培训班,培养一支具有较强创新应用能力的师资队伍。
5.2鼓励学生参加BIM竞赛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家及省市组织的大型BIM竞赛。以赛促学,学以致用。一方面,通过参赛锻炼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BIM的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参赛帮助学生掌握BIM应用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出学生的不足和欠缺之处,为以后指导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我个人见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被应用到现代建筑行业发展过程当中。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复杂。而BIM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产物,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可以较大程度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彬,甄萌.基于BIM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城市住宅,2018,25(01):61-64.
[2]侯广伟.简析BIM技术在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45):130-131.
论文作者:吴守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建筑论文; 技术论文; 课程论文; 工程项目管理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进度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