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可以说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之重头戏。语文的阅读 是吸收,那么作文则是知识的倾吐。抓好小 学作文教学是教师的责任与义务。怎样才能 抓好作文教学呢?关键是正本清源,规范作 文,对症下药,提高作文质量。
〔关键词〕小学作文规范创新灵 活鼓励性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的很明 确,那就是规范作文,提高质量。若要规范作 文,提高质量,就必须找出小学作文中的问 题,对症下药,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出作文的 毛病,规范小学作文,达到提高作文教学质 量之目的。
1 克服过渡模仿作文不良习惯,提倡模仿 中创新
在作文教学中模仿不是坏事,如过度模 仿就成为不良习惯。小学生作文,特别是中 低年级,学生找不到话写,做老师的也为很 难。这时我们就会找一些范文,让学生仿照 写或者完全照搬过来,比如写人的外貌的、 写人的动作的、写人的心理活动的,还有描 写景物的,写助人为乐的等等,这样学生只 要写作文,描写人就是“红扑扑的脸蛋,大大 的眼睛”;写事就是“扶老奶奶过马路”;写老 师就是“深夜还在灯下批改作业”,千篇一 律,毫无新意。当然,我们并不是否认这种让 学生收集妙词佳句,学习别人写作技巧,丰 富词汇,为习作积累必要语言材料的作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在写作教学 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 力,鼓励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要说 假话、空话、套话。让学生多看范文,多积累, 多阅读,而不是生搬生硬套,如何将别人的 句子、技巧变成自己的,这就是我们教师要 探讨的问题。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五单元要求 学生写“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写父母的爱 的文章,可以说不胜枚举,如果让学生去模 仿别人,学生就写不出真情实感来。作为教 师关键是要引导学生明白天下父母爱的共 性就是无私,再让学生选择典型的事件,感 情真挚地表现出父母的爱。如果我们的模 仿,模仿方法,运用自己的作文之中,并且不 照搬硬套,并且有创新,这样的作文模仿是 很好的。
2 克服死套结构模式,提倡灵活运用结构 模式
小学作文中,作文肯定有自己的结构模 式。但我们的学生不能生搬硬套结构模式。 如果是写事的,就教学生先写起因,再写经 过,最后写结果;如果是写人的,就先写外 貌,再写事情;如果描写景物,就先总写,再 分写,最后总写。这样学生作起文来就容易 了,好像教数学一样教给了学生一个写作文 的公式。虽然这样一下子就让学生进入了作 文的状态,能写了,并且效果也很明显,但 是,这种方法其实并不可取,更不符合语文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 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 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里强调作文的目的是 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表达,要求 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古人都说“文无定 法”,如果我们用设计好的模式教学生作文, 这也只能束缚学生的思维,起不到作文的真 正目的。真正好的作文,结构的安排要自然, 符合生活实际。我们要克服生搬硬套的结构 模式,提倡生动自然的结构模式。
3 克服以成人作文标准要求儿童作文,提 倡儿童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作文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有一种不良倾向: 以成人作文标准去要求儿童作文。我们提倡 儿童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心灵作文,教师不能 用成人的眼光来要求儿童。《小学语文课程 标准》中贯彻了这样一个思想:注意表现自 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像最深、最受感动的 内容,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让学生说自己 想说的话”这是作文的目的。作为教师,就要 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儿童的作文。有一个学生 写了自己最崇拜的人竟然是“街上一个无恶 不作的大哥”,他觉得这人很“威风”。作为教 师,我们不能就简单的说这个学生写的文章 要不得。儿童用他们的眼光看世界,有他们 的片面性。关键是看教师如何引导,也就是 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鲜明的个性、美 好的心灵。
4 克服不评改作文的坏习惯,提倡鼓励性 的作文评改
在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之中有不评改作 文的坏习惯,这是一种对学生不负责任的态 度。我们提倡认真、积极、鼓励性地评改作 文,激励学生不断地进步,写好作文。
综上所论,在小学作文教学之中,我们 要克服那些不良的作文倾向,提倡规范性的 作文。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按语文新课程 标准的要求,指导好作文,写好作文,探索小 学作文教学的方法与规律。这里,我们要强 调:在教学之中一定要重视教学的实践性, 即我们平时所说的与现实的实际结合。中国 著名教育改革家,特级教师,全国五一劳动 奖章获得者魏书生老师说过:“我们的教学 一定要与实际结合。教学与实际结合,学生 学习才会有兴趣,才会看到自己学习的成 绩,埋头死读书是不会有出息的。”(魏书生 语)在教学之中,我们一定要开展探究式的 教学活动。国家教育部主持制订的《新课程 教学标准》就教学问题作了特别的强调,“在 教学活动中,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在 原有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结合新 教材实际,探索新的教法,有创新的学习方 法。
参考文献
1 周文华.如何开展好小学作文教学.作文 教学,2012
2 王万荣.谈作文教学的指导艺术.今日教 育,2011
作者单位: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邛溪易 地育人寄宿制学校__
论文作者:日格卓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1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3-5
标签:学生论文; 作文教学论文; 儿童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论文; 目的论文; 结构论文; 《教育研究·教研版》2014年1月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