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中内部审计的实施步骤_内部审计论文

国有企业改革中内部审计的实施步骤_内部审计论文

国有企业改制中内部审计的实施步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内部审计论文,实施步骤论文,国有企业改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企业改制之前,内部审计应以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和提

供咨询服务为工作重点,为企业改制提供决策依据。一是对企

业所处的经济、社会、法律、生态环境及市场现状和市场发展

前景的调查,研究改制的科学性、可行性;二是对资产、负债、

损益及或有事项等情况的调查,主要是通过测试企业的内部

控制、审查账务资料、咨询法律顾问等方法,调查了解改制企

业的家底,理清产权关系,特别要查证财产的完整性、要摸清

资产的潜在盈亏和账外的风险,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初步评

价,协助企业的财务部门作好清产核资、资产评估的前期资料

准备工作。

内部审计还应充分发挥审计的咨询服务职能,利用其对

政策法规和企业内部经营比较熟悉的自身优势,帮助企业吃透

改制的相关政策与规定,主要包括改制企业税收优惠政策、产权

转让优惠政策、资产评估、报损及资产、债务剥离有关问题的处

理办法、金融配套政策、职工持股的有关规定、债转股、企业兼并

等有关规定、经济补偿及社会保障的有关规定、土地管理有关规

定、不良资产处置规定等,把握好政策界限,帮助改制企业用好

国家各项优惠政策,为企业优化改制方案作好参谋。

2、企业改制过程中,内部审计应以全程审计监督为工作

核心,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保护企业权益和职工利益。内

部审计机构通过审计监督,重点关注国企改制中的清产核资、

资产评估、处置及产权转让等环节,检查有无偏离国家法律、

法规和制度的情况,有无人为低估国有资产、隐匿、转移或非

法处置国有资产及随意核销资产等违法违规行为,对发现的

问题应及时向企业管理层和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防范

改制过程中的国有资产流失。

内部审计在社会中介机构入驻企业开展清产核资、资产

评估的阶段作好内外协调;在中介机构出具的清产核资报告、

不良资产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等重要文本之前,内部审计应协

同企业财务等部门在征求意见阶段加强与中介机构的交流沟

通工作,以确保企业利益,防止资产流失,维护资产安全与合理配置。内部审计应利用接触对象层次多、范围广的优势,发

挥承上启下的信息传递作用,把企业部门和职工的问题与意

见客观、及时地反馈给企业和改制小组,同时将有关的政策法

规及改制意图、程序、方法传给职工,发挥内部审计为改制工

作充实信息、完善工作思路、争取职工支持等方面的作用,确

保改制工作顺利进行。

企业改制进程中,最容易发生业务中断,给企业造成重大

打击。内部审计应对企业处理业务中断的准备情况做出实时

评价,关注业务恢复计划、功能修复程序,把工作领域深入到

生产、技术及经营的主要环节,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持续跟

踪,帮助企业在改制中维持持续经营的能力。

3、企业改制之后,内部审计应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为主

旨,为企业实现有效治理提供帮助。对改制后企业与同行业平

均水平或与企业历史业绩进行比较来判定企业是否达到资本

成本的节约、资本结构的改善,能否产生经济的规模效应及企

业的优化组合,通过判断改制预期目标和初始动机的实现程

度来评价改制的效益性。此外,对一系列改制遗留问题,如被

剥离的应收账款、存货和固定资产挂账、贱价处理或自然贬值

的问题,内部审计应该关注这些资产实物的流向并督促应收

款的催收工作,防止不良资产处理中出现的违规、作弊和其他

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企业改制后,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审计拥有熟悉业务流程、熟悉内部管理的优势,可以开展

建制、机构设置等方面的咨询业务,帮助企业理顺制度流程、

合理划分管理层次,协助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建设,进而完善公

司治理机制;内部审计部门通过识别、分析、评价企业改制后

的主要风险因素,测试、评定控制弱点和风险范围及程度,以

风险为基础确定审计范围与重点,并采取适当的审计程序,评

价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为企业实现有效治理提供帮助。

标签:;  ;  

国有企业改革中内部审计的实施步骤_内部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