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及有效对策论文_李瀛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及有效对策论文_李瀛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工程处

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市政道路桥梁的建设与人民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与城市交通的正常运营密切联系,而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是其质量与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从影响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出发,在全面提高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同时,保证施工的质量,最大限度的保障城市交通的安全运营与发展。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技术;问题;对策

1市政道路工程特殊性

市政道路工程主要在城市内开展,会对居民生活、企业生产等多个方面产生影响。如修建道路需要封道,影响了市民正常生活,能够用于施工的时间非常少。市政道路施工现场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当中,施工场地相对狭窄,加之施工需要在良好的天气情况下进行,如果下雨,会导致现场的地下水位升高,土质松软,进而影响排水效果,使得道路后续使用寿命大打折扣。最为关键的市政道路建设还需要面临着电力、供水及煤气等管线,无论损坏其中任何一个管线都将造成严重损失。

2影响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因素

2.1施工队伍不够专业,技术水平欠缺

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技术水平是市政道路桥梁质量与安全保障的关键,目前,尽管市政道路桥梁施工队伍整体水平已经有所提升,但是大部分施工人员是农民工,知识水平有限,整体来说,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与专业素质仍参差不齐,有所欠缺。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理论与实际未能充分的结合,没有充分的了解道路与桥梁施工的工艺、流程与操作,应对能力不强,未能恰当把握施工技术的运用。部分施工队伍没有办法适应管理与施工工作,容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施工失误、设备运用不当损坏等问题,对市政道路桥梁施工建设的质量与安全带来隐患。

2.2裂缝问题

在市政道路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材料的选择一般都是半刚性的水硬性材料,这种材料对于温湿度的敏感性较强,极易受到环境中温湿度的影响。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温度差会使基层产生一定的收缩力,这就需要有相应的空间使其能够得到释放,但是由于环境的原因,在基层与下卧层中间产生了摩擦力,阻碍了收缩力的释放,使基层的内部膨胀,进而使基层发生断裂。如果基层的半刚性材料发生裂缝后会导致沥青面和基层出现薄点,当车辆对薄点造成压力时则会产生裂缝,并且再外力的作用下不断扩大,造成安全隐患。

2.3道路过渡区的不均匀沉降

道路在实际应用中跳车现象经常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是道路地段与桥台之间出现不均匀的沉降现象所引发的,当车辆从前面通过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颠簸现象,给车辆的安全行驶埋下了隐患。造成过渡区沉降差异现象显著的主要因素是施工中压实设备处理不到位,使得道路表面的强度未达到施工相关要求。与此同时,填充材料不合格或者质量不达标也会使过渡区域出现沉降不均匀现象。倘若分层压实过厚,施工人员在测量压实度时难度较大,而且所获取的数值准确度偏低,不能如实地反映出压实的真实情况,采取此种方法也无法得知内部实际状况。若承载力加大时与之相邻近的部位会发生沉降现象,这种沉降差没有得到及时处理会使出现裂缝现象,由此引发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3提高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水平措施

3.1加强市政道路桥梁施工质量控制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前,项目部首先要对施工方案、施工图纸进行会审、确认,对于施工操作复杂的部分工程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并采取放大样、详图的方法进行核对。如果施工设计图与施工的要求不相符,就会造成施工脱节,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由于道路桥梁的施工周期较长,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施工前,要结合施工环境、实际情况、气候条件来做好准备工作,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2加强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控制

道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包括多个方面,管理部门需要科学统筹、合理布局,不断增强各成员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各个部门的协作能力,不断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水平。明确划分职责,在道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部门应结合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等情况,对相关责任进行明确划分,真正做到责任到人,达到提升施工技术、质量管理控制的目的。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学习或者培训,使其能够对目前国内外的先进质量管理控制方法进行了解、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其能够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将所学的管理方法运用到工作中去,对施工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3.3做好路基防护工作

做好路基防护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利用施工技术处理对路基的破坏程度进行降低。具体来说,是在进行路基施工的时候,对路基的湿度以及温度进行随时测试,对路面经过雨水冲刷后所受到的破坏程度进行预测,并根据这一结果采取相应的技术进行处理。现今,在路基防护工作中使用到的防护技术主要有两种:植物防护技术以及矿料防护技。植物防护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技术,主要是在土质边坡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大多是在土质边坡处理中得到应用。矿料防护技术一般在防护石质边坡中得到广泛使用,但由于它对生态环境保护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只有在一些特殊区域才会采用。

3.4做好裂缝防护工作

在进行的道路基层施工的时候,一般会使用到半刚性水硬性材料。由于这种施工材料对于湿度以及温度的敏感度都较高,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受到温度以及湿度因素的影响,道路基层的收缩力也会得到一定的加强。在基层与下卧层之间产生一定的摩擦之后,也会形成一定的膨胀力从而导致路面出现裂缝。因此,在进行实际施工的时候,需要对施工材料的选择进行注重,使得材料和施工环境进行最大程度符合,对道路裂缝出现的可能性进行大大降低。另外,在进行材料摊铺工作的时候,需要使用切割机将塌斜的路面进行切除,对碎料进行清除之后,再将沥青涂在上方,并将新料在沥青上进行摊铺。对于道路的接缝,需要对其进行冷解封处理。在进行纵接缝处理的时候,要遵循先旧后新的原则,对接缝进行压实。且充实度需要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平整度以及紧密度都需要符合规范。

3.5基层、面层的摊铺加强施工控制

①施工控制措施。摊铺路面面层前,摊铺机要提前30min就位,并将熨平板预热到120℃后,再边行摊铺,混合料的摊铺温度不低于130℃,通常采用两台(或一台,但需试验确定)摊铺机组成梯队联合摊铺,两台摊铺机前后的距离一般为10~30m,前后两台摊铺机轨道重叠50~100mm。当采用一台摊铺机全幅摊铺时,需进行试铺,必须确保。②质量验收标准。工后须进行质量验收,针对不合格项督促返工整改,直至达标为止。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发展逐步趋于完善,但是整体的施工技术与发达国家依旧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何提高市政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是全面提高市政道路桥梁的建设质量要求,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彭华明.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及有效对策[J].低碳世界,2016,33:186-187.

[2]杨昊,黄驿涵.刍议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的常见问题和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4:236.

[3]宋学芝.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常见问题与解决对策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3:225.

论文作者:李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9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及有效对策论文_李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