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地理集聚与区域分工水平:1995/2005年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制造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化分工水平:1995~2005,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制造业论文,地理论文,水平论文,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其中之一便是如何遏制日益扩大的东西部地区差距(范剑勇,2004)。而衡量地区发展差距的一个方法是计算地区产出的基尼系数。[1] 图一(下页)是按各省市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地区产出基尼系数,从图中可以看出在1990~2005年间基尼系数基本呈上升趋势,只在1996年有稍微的回落,基尼系数由1990年不到0.4扩大到2005年的0.433,表明我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基本呈现扩大趋势。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差异可能是主要原因,正如林毅夫(1998),范剑勇和杨丙见(2002)等研究发现第二产业基尼系数对地区差距贡献率远远超过第一、第三产业,达到70%左右;魏后凯(1997)应用加权变异系数法按六大行业对地区差距进行分解,也得出改革开放至1994年期间工业对地区差距贡献的份额均在50%以上。

因此要分析我国地区差距的成因,就必须分析我国工业地区分布不均衡及其形成原因,由此近年来对我国工业分布特别是对我国制造业集聚研究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如Fan and Scott[2] 使用赫芬代尔系数,发现我国就业人数比企业数更为集聚;白重恩等(2004)利用Hoover地方化系数,发现在1985~1997年我国的行业区域集聚程度呈上升趋势;路江涌和陶志刚(2006)利用Ellison and Glaeser的指标体系,发现我国在1998—2003年区域集聚程度仍处于上升阶段,但是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近期水平。

图一 我国地区差距基尼系数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

在此,拟基于产业和地区视角对我国制造业地理集聚化和地区专业化演变特征进行研究。

一、制造业地理集聚和制造业地区专业化测量指标

下面对测量制造业地理集聚化和地区专业化的指标进行说明。

(一)测量制造业地理集聚化指标

测量各个产业地理集聚化的指标比较多,如熵指数、Isard指数、Herfindahl指数、区位Gini系数、EG指数等。上述方法中EG指数剔除了企业规模对地理集聚的影响,但是由于企业规模数据难于获得,而其他指数计算的结果具有显著的相关性,[3] 因此这里主要选用产业基尼系数进行计算。

基尼系数是Krugman提出来反映经济活动在地理上分布的不均匀程度指标,产业基尼系数的具体计算公式比较多,这里采用Wen[4] 构建的计算公式:

N表示地区总数;产业基尼系数值在0~1之间变化,取值为0表示产业地区分布完全均等,若取值为1,则表示该产业所有的生产活动在一个地区集聚。

同时为了反映制造业集聚的地区性,通过计算指数来反映产业在前个地区集聚情况,其公式为:

如前所述,虽然从单个产业角度研究分析其地理集聚化状态及形成原因对认识产业集聚化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结合从地区角度分析制造业集聚率变化对于理解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和地区差距形成为更为深刻,因此采用范剑勇(2004)提出的指标来衡量各地区制造业平均集聚率:

该指标表示地区制造业的平均集聚率,直接衡量该地区所有产业的平均占有率,其取值范围为0~1间,取值越大反映该地区制造业平均占有份额越大、制造业越发达。

(二)测量地区专业化指标

为了定量衡量地区之间产业结构的差异,使用Krugman[5]专业化指标,而Krugman专业化指标有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和地区间专业指数两个指标,分别用以下两个公式表示:

为在t时期i地区在第k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

其中公式(4)地区相对专业化指数,衡量了地区i与其余地区平均水平的产业结构差异程度,也称为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这个指标取值范围为0~2。当地区i的产业结构与全国的产业结构完全相同时,取值为0,完全不同时,取值为2,这个指标越高,则表明地区专业化程度越高。公式(5)表示地区间专业化指数,直接衡量的是两个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异程度,取值范围为0~2,数值越大表明两地区的产业结构差异越强。

二、我国制造业的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化:1995~2005

下面对我国制造业1995~2005年的地区集聚化和专业化演变特征进行分析。

(一)数据来源

在此分析制造业地理集聚和地区专业化时使用的数据为工业增加值数据。由于我国工业分类标准于2003年进行了调整,因此2005年与1995年我国工业分类标准并不完全相同,为了统一分析,剔除了1995年工业分类标准中有的行业而2005年工业分类标准中没有的行业,而把1995年的食品加工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行业转换成2005年的副食品加工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另外由于1997年重庆才从四川分立成为直辖市,为了分析的统一性,把四川和重庆两地数据合并计算。

(二)我国制造业地理集聚

根据公式(1)和(2),表1列出的是从产业视角分析的1995—2005年我国制造业地理集聚及变化趋势。从产业视角来看,多大数制造业的地理集聚度都比较高。2005年最为集聚的行业是电子及通信制造业,产业基尼系数高达0.82;其次是化学纤维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服装及纤维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等行业集聚度也比较高,表明我国产业集聚的行业有劳动密集型行业也有技术密集型行业。2005年空间上最为分散的行业是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食品制造业等行业,产业基尼系数都低于0.6。

数据来源:①1993年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汇编》;②2005年数据来源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6》。

从产业地理集聚变化趋势来看,1995~2005年28个产业中有26个产业的地理集聚度都明显提高,下降的行业分别是烟草制品和石油加工业及炼焦业,前者集聚度下降了13%,后者下降了1.8%。而集聚度提高幅度最大的行业是造纸及纸制品业,其产业基尼系数提高幅度达高达40.8%,其次橡胶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等行业地理集聚程度上升幅度也非常显著,其上升幅度都在30%以上。总体反映制造业在近10年间集聚度上升空间比较大,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

从各产业主要集聚的省份来看,我国制造业各行业主要集聚的地区,除了少数行业,如烟草制品业、食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等之外,绝大部分行业主要集聚在广东、江苏、上海、山东和浙江等东部地区,具体表现为产业增加值前五位地区基本上是东部沿海省份,并且前五位地区产业增加值往往占整个产业增加值的60%以上。而且东部地区集聚的产业不仅有传统产业,如纺织业、服装及纤维制品业等;也有现代的产业,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不仅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食品、木材加工等行业;也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如化学、医药、电子、机械、交通运输设备等产业。

从产业视角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地理集聚化趋势,我国制造业在1995~2005年的期间集聚度显著提高,同时这种集聚主要是在东部地区的集聚。为了进一步深入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地理集聚化,从地区视角进一步分析我国制造业的地理集聚。

据公式(3),表2列出了1995年和2005年我国制造业地区平均集聚率,根据表2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从分大区角度来看,我国制造业明显集聚于东部地区,制造业地区分布不均衡。2005年东部地区制造业平均集聚率为0.727,而东北地区只有0.059,中部地区为0.118,西部地区为0.112,反映出东部地区制造业最为发达,而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制造业比较落后。

第二,从大区制造业平均集聚率的时间变化趋势来看,我国制造业不平衡的地区分布在1995~2005年间进一步强化。1995~2005年,东部地区制造业地区平均集聚率由0.615变为0.727,上升了18.2%;而东北地区由0.1下降到0.059,下降幅度为41%:中部地区由0.153下降到0.118,下降幅度为22.9%;西部地区由0.132下降到0.089,下降幅度为32.2%。可见,1995~2005年,我国制造业进一步往东部地区集聚,而中西部地区制造业进一步衰退。

第三,从分省市区角度来看,基本结论同分大区的结论大致相同,东部地区的制造业地区平均集聚率明显要比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地区平均集聚率高的多。2005年制造业地区平均集聚率最高的是广东,其平均集聚率达到了0.159,其次是山东、江苏和浙江等省份,平均集聚率也超过了0.1的水平;而制造业地区平均集聚率最低的是西藏自治区,2005年其平均集聚率只有0.0001。

第四,从省区制造业平均集聚率的时间变化趋势来看,总体上也是东部地区制造业平均集聚率呈上升趋势,而中西部地区平均集聚率呈下降趋势。平均集聚率升幅最高的是浙江,1995~2005年上升了75%,其次是山东、江苏,分别上升了48.2%和11%。不过当时的三个直辖市——北京、天津和上海(由于1995年重庆还没有成为直辖市因此没有办法进行对出)的制造业平均集聚率在1995~2005年间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分别下降了23.3%、19.2%和6%,出现这种状况的可能原因是直辖市由于制造业集聚生产的拥挤成本使其有选择的退出部分制造业,主要发展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如金融、国际贸易等行业)。东北地区平均集聚率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黑龙江,下降幅度为60%:中部地区平均集聚率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安徽,下降幅度为43.3%:西部地区平均集聚率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贵州和青海,下降幅度都为50%。

数据来源:①1995年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汇编》;②2005年数据来源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6》。

结合产业视角和地区视角,可以判断出我国制造业在1995~2005年间集聚程度显著提高,而集聚的区域主要是东部地区,我国制造业分布出现典型的“制造业中心—农业外围”格局,东部地区成为我国制造业的中心,而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主要从事农业和矿产采掘业,并且这种分工格局在1995~2005年间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对2005年的各省市区GDP与制造业平均集聚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两者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皮尔逊相关系数为0.89,因此可以肯定,我国制造业不平衡的地区分布格局是我国地区经济差距形成的主要原因,而近一步强化的这种分布格局则是我国地区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关键症结所在。

(三)我国制造业地区专业化

分析表明我国制造业地理集聚度正在显著提高,但是这一过程中是否有效的实现了地区之间的专业分工,则需要进一步深入分析。根据公式(4),表3显示我国各省市区1995年和2005年Krugman专业化指数。从结果来看,我国制造业地区专业化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中西部地区的专业程度要比东部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要更高。如2005年,东部地区的Krugman专业化指数为0.192,中部地区为0.434,东部地区为0.599,西部地区为0.621。从省市区来看,专业化程度最高的是西藏、青海和贵州等西部省份,Krugman专业化指数都超过1,分别为1.636、1.234和1.066;专业化程度最低的是江苏和上海等东部沿海省市,Krugman专业化指数分别只有0.334和0.357。

第二,从专业化变化趋势来看,虽然整体上我国制造业专业化程度在提高,但是中西部地区专业提高程度要比东部地区要快的多。如东部地区Krugman专业化指数由1995年的0.164上升到2005年的0.192,上升幅度为17%;东北地区由1995年的0.384上升到2005年的0.599,上升幅度为56%;中部地区由1995年的0.223上升到2005年的0.434,上升幅度为95%;西部地区由1995年的0.345上升到2005年的0.621,上升幅度为80%。

我国制造业专业化程度之所以呈现东部地区专业化程度要比中西部地区要低,中西部地区专业化程度提高速度要比东部沿海快,实际上是因为专业化程度反映了产业结构特征。[6] 正如前面分析指出的1995—2005年期间我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程度显著提高,而且集聚区域主要是东部地区,制造业东部地区的集聚必然使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弱化和产业结构更加单一化。

为进一步考察各地区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差异,根据公式(5)计算我国制造业地区间专业指数(见表4,下页)。表4列出了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之间的Krugman专业化指数及其变化情况。表4显示我国各地区之间的产业结构正在趋异,被一些学者所批评的我国地区之间产业结构雷同现象正在消减[7],如东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Krugman专业化指数由1995年的0.505、0.380和0.485增加到2005年的0.741、0.629和0.759。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比较严重的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2005年Krugman专业化指数分别为0.209。

数据来源:①1995年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汇编》;②2005年数据来源于《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2006》。

我国制造业地理集聚过程中,地区之间的专业分工正在加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正在消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制造业地区之间的专业分工加强是以欠发达地区专业分工水平更高以及欠发达地区专业分工水平提高速度更快为主要特征的,实际上反映出的本质是我国工业化过程中,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结构正越来越趋向单一化,这也同前面分析我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特征的结论相一致。

三、我国制造业地理集聚和地区专业化演变特征解释

1995~2005年我国制造业的地理集聚和地区专业化演变特征是,从地理集聚角度看,1995~2005年我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程度在显著的提高,集聚区域主要是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平均集聚率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我国制造业分布出现典型的“制造业—农业外围”格局,并且这种分布格局在进一步强化:从地区专业化角度看,1995~2005年我国制造业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正在消减,地区间产业结构正在趋异,但是由于我国制造业地理集聚的特征决定了我国发达的东部地区制造业专业化程度要比中西部地区专业化程度要低,中西部地区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化问题。形成我国制造业地理集聚与地区专业化这种演变特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结果。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产业布局受到地方行政命令干预比较大,出现产业布局分散,形成各省“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产业格局。而近年来,我国市场化改革正向纵深化发展,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资源配置的行政干预越来越少,而市场调节则越来越明显,产业布局受市场影响越来越大。东部地区成为我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集聚地,一方面是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具有低成本优势,正如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指出贸易成本对制造业的地理分布起着关键作用。[8] 我国东部处于沿海地区,在交通方面,具有运输成本方面的明显优势;[9] 同时,由于东部地区改革开放率先进行,制度相对完善,具有单位交易成本低和劳动生产效率高等方面明显优势。由于东部地区具有成本优势,通过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必然结果是传统通过行政命令在中西部地区建立的制造业中心衰落,制造业向东部地区转移,形成制造业的东部集聚。另一方面,东部地区同中西部地区相比具有更大市场需求,巨大市场需求促进了我国工业的东部集聚,据统计1995~2004年,东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的比重为59%,中西部地区为41%,同时1995~2005年东部地区出口占全国出口比重的93%,中西部地区仅占7%(金煜等,2006)。

第二,沿海导向的渐进开放政策结果。改革初期,我国采取了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的战略,提出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在沿海先后建立了五个经济特区,以沿海作为经济增长的中心带动内陆省份发展的区域开发政策。一方面,采取政策倾斜,国家将大量的资金投放在沿海省份,促进了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地区工业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沿海率先开放,地理位置、市场容量、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吸引了外商在我国的绝大部分直接投资。从表5(下页)(洗国朋、文东伟,2006)可以发现两个事实:一是我国外商投资分布是呈现地区非均衡性。外商投资主要集中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所占有的比重比较低,2004年东部地区集聚了90.6%的外商直接投资,而中西部地区只占了9.4%的外商直接投资;二是制造业中外商投资占有比较高的份额,特别是东部地区制造业外商投资占东部以及全国制造业总资本的份额都比较高,2004年全国外商投资占全国制造业总投资的31.51%,东部地区外商投资占东部地区制造业总投资的40.53%,东部地区外商投资占全国制造业总投资的28.55%(洗国朋、文东伟,2006)。在资本拉动下,制造业如纺织业、皮革业、服装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通信产业、仪器、仪表业等大量集聚在东部地区。

注:①TCm为各地区制造业总资本占全国制造业总资本的份额,TFCm为各地区制造业外商资本占全国制造业外商资本的份额。②(TFCm/TCm)a为各地区(或全国)制造业外商资本占该地区(或全国)制造业总资本的份额,反映各地区制造业外商资本在该地区的重要性;(TFCm/TCm)b为各地区(或全国)制造业外商资本站全国制造业资本的份额,反映各地区制造业外商资本在全国的重要性。③外商资本包含港澳台。

四、政策含义

1995~2005年我国制造业地理集聚度和地区专业化程度显著提高,但是制造业集聚区域主要是东部地区。为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发展,一方面当前产业政策的重点是,在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适当引导东部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发展和东部地区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对中西部地区而言,必须加快体制改革的步伐,通过制度创新,改善投资环境来吸引FDI,并以FDI的流入带动西部地区的制度变迁,力求形成制度创新→改善投资环境→吸引FDI→加速制度创新的良性循环(李具恒,2004),同时增加对中西部地区的基础投资以扩大中西部地区的市场规模,增强中西部地区对市场寻求型FDI的吸引能力,最终通过FDI带动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发展。

标签:;  ;  ;  ;  ;  ;  ;  

制造业地理集聚与区域分工水平:1995/2005年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