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游戏,收获精彩论文_黄翠萍

巧用游戏,收获精彩论文_黄翠萍

黄翠萍

仪征市第四中学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这是个巨大而又复杂的任务。如今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提倡实施素质教育,我们所用的时间越来越少,然而知识是无限的。教师应当不断反思自已的教学,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寓知识于游戏中,边游戏边学习语言,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不知到知,由知到用,从而让学生熟练地掌握语言规律,学会用语言交际。

一、 英语课堂安排游戏的必要性

1. 可以创设宽松的课堂环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心理学告诉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人的思想会更活跃,能够自由地展现自己的才能。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创设一种民主、宽松、活跃的课堂环境,做到语言简明,略带诙谐,多用鼓励语,通过温和的面部表情、放松的体态语言以及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唤起学生友好、愉快的情态体验,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对学生而言,兴趣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运用得当的英语小游戏,虽然只占课堂教学的短短几分钟,却能为当堂课堂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尤其重要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小游戏,能迅速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浓厚的兴趣长久保持下去,形成英语学习中有利的非智力因素。这种潜在因素的不断增长无疑对以后的英语教与学产生巨大而积极的影响。所以,英语课堂教学游戏完全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搬进课堂,纳入教学计划中去,帮助我们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各环节的课堂教学。

3. 能创设更多的语境

英语是语言的一种,而语言的学习是在不断的交际活动中完成的。现在我们仍然有学生做英语试卷得心应手,但说起英语却结结巴巴,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是为了学而学,未能有意识地“用”英语。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课堂来帮助他们。而理想的英语课堂教学应向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外语学习环境,既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使用英语的场合和机会,让学生“沉浸”在使用英语的环境中(即我们常说的“语境”),进行有意义的交际活动,并能激励学生参与到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教学活动中来。英语课堂游戏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学习环境。为了克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的“哑巴英语”现象,我经常带领学生做各种游戏,这些游戏形式活泼,寓教于乐,学生喜闻乐见,能使他们丢开胆怯,大胆地运用英语交际,把讲台变成舞台,在真实的语境中达到运用英语的目的。

二、 英语课堂安排游戏的注意事项

1. 为教学内容服务

游戏作为一种活动形式,其目的是引起学生活动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去,并帮助教师完成教学内容。因此无论设计何种游戏,教师都要始终围绕教学内容,控制好游戏过程中的重点,而不是将中心转移到为游戏而游戏。

如在Starter教授有关文具用品单词后,我就设计了猜谜的游戏。就是让所有的同学闭上眼睛,拿一些文具用品塞进一个同学的书包里,然后问:“What’s in the schoolbag?”,同学们则用“Is there a\ an...?”或“Are there any...”来猜书包里的东西。这样整堂课在游戏中既帮助学生复习了There be句型又让他们更牢固、轻松地掌握了新单词。

2. 形式要多样化

《义务教育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创建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虽然学生已进入初中,但学生玩的天性还在(尤其初一、初二),在课堂上仍需要教师的鼓励。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引导他们在参与中得到训练和发展。

如在学习7B Unit 1中Cardinal numbers时,我引导学生利用数数、接龙报数、计时抢答等各种游戏进行学习,同时将数字迁移到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运用,如报电话号码、核对支票等,学生们在这样的游戏中乐此不疲,欲罢不能,课堂既紧凑又高效。

3. 游戏要生活化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要能够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日常的英语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生活化的英语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心态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他们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 “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语言,是为了交流和做事情。英语,是人们在生活中进行交流表达的一种活的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并为生活所用。然而,提起中国人学英语,我们常常会想到“哑巴英语”。长期以来,中小学英语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来获取知识的,尽管在课堂组织形式和手段上有所改进,特别在新课标下构筑了听说为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语言知识及应用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离开了课堂,回到现实生活中,学生的语言知识就捉襟见肘了,语言的交流性并没有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缺少语言氛围,语言传授途径单一是我们目前英语教学的最大难题,以致懂英语的人在某些场合也不会说或羞于说,形成心理上的语言交流障碍。这些都从某种程度上极大地扼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又是运用语言的沃土。因而我们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找感受,谈体验,大胆探求,畅所欲言,使学习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样,学英语不再是一种抽象的语言学习,而是有血有肉、和生活实践紧密相连的具体形象的活动。

例如在上7A Unit 3 Reading部分时,我先让学生观看蝙蝠、幽灵、巫婆、南瓜等这些东西的照片,然后让他们戴上自制的面具玩“trick or treat”的游戏,课堂效果空前活跃,一改以往讲解reading部分时的沉闷气氛,同时学生也学到了与万圣节有关的西方文化知识。在上Fashion这个单元时,我让学生分成男女生两组,利用自已的衣服进行fashion show 比赛,同学们热情高涨,就连平时在英语课堂上不爱开口的同学都踊跃参加。再比如教不定式这一语法时,我要求学生运用ask sb to do和ask sb not to do来造句,联系我班实际情况,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生活化的活动:假设你现在是班主任,要求你用英语来制定班规,句型为:Miss Huang asked us to do...和Miss Huang asked us not to do...,此话一出,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想到能够体会一下做班主任来制定班规,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并像模像样地制定出了一系列的班规,如:Miss Huang asked us to arrive at school at 7:25. Miss Huang asked us not to be late for school. Miss Huang asked us to be quiet when we are sleeping. Miss Huang asked us not to make noise when we are sleeping. Miss Huang asked us to study hard. Miss Huang asked us not to sleep in the class.由此可见,生活化的语法教学打破常规语法课堂模式,通过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在掌握语法的同时还得到了情感教育,大家都对遵守班规有了更深一层次的了解,自己制定的班规自己遵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了集体荣誉感。

4. 游戏安排要整体化

整体化是指要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对任何学生的教育,无论其智力的高低。老师设计的游戏要让学生人人有参与的机会。如在教1-100的数字时,我让学生按座位玩接龙的游戏,这样既让学生熟习掌握了数字的读音,又让每一位同学有了一次锻炼的机会。

三、 几种常见的英语课堂教学游戏

1. 猜谜游戏

这个游戏最能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如在教现在进行时,我让一位同学在讲台上做动作,其他同学则用“Is he/she ing”来猜他的动作。这不仅避免了枯燥的语法学习,又能吸引全体同学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课堂的效率。

2. 开展多种竞赛

进入初中,同学们有了很强的男女生性别意识,喜欢在很多事情上男女生一比高低。我则利用他们这一年龄特点,开展多种男女生竞赛。如在课前五分钟复习时,我让男女生进行抢答,营造出紧张而又兴奋的课堂氛围。

3. 扮演角色

英语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对话,我经常让学生模仿、改编对话,分角色表演或朗读,使他们在情景化的英语环境中感知英语,在实际的交流中使用英语。

总之,游戏是多样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不同的学习层次设计出各种各样的游戏,将游戏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用游戏不断创造新鲜感,使学生机体的各部分处于积极的活动状态,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让英语课堂精彩高效!

论文作者:黄翠萍

论文发表刊物:《校园英语(教研版)》2014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6

标签:;  ;  ;  ;  ;  ;  ;  ;  

巧用游戏,收获精彩论文_黄翠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