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国际经验与我国应采取的调控措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调控论文,应采取论文,措施论文,经验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宏观调控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在充分尊重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和不断完善宏观调控,才能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国外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经验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宏观调控已经成为市场体系及其运行的有机组成部分。市场经济都是有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的宏观调控又都是建立在市场运行基础之上的,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结合构成现代经济发展的依托和保证。纵观市场经济的发展,迄今为止世界上存在二类不同的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模式,即发达型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和发展型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二类宏观调控模式的目标设定、形式选择和运行特点等方面也不相同。如发达型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侧重于保持短期经济的稳定增长,主要的调控形式是间接的总需求管理。发展型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的目标和内容则较多,既要保持总量的稳定,又要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还要把长期的结构调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因而在调节手段上,间接调控和直接调控并用。总之,处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市场经济国家都离不开宏观调控,但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社会和经济背景的差异,世界各国的宏观调控模式的选择也不尽相同。从国际比较看,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经验概括如下:
(一)现代市场经济都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 这是由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1929—1933年那场震憾世界的经济危机,打破了萨伊定律所描绘的那种市场和谐,那双“看不见的手”已经不能完全地把握走向成熟的现代市场经济,于是凯恩斯经济学开始主导经济理论,并广泛影响各国的经济生活,使美国经济开始在“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互作用下不断运转,当时应运而生的罗斯福新政为美国经济的长期发展确立了稳定基础,为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创造了基本经验,如兴建公共工程,刺激经济复苏;防范金融风险,进行金融改革;为弱势群体解困,维护社会稳定;扶植弱势产业,解决农业问题等等。直至目前,在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中,也贯穿着主张国家干预的新凯恩斯主义的思想。“二战”以后,主要西方国家都很重视在市场经济基础上通过国家干预来弥补市场固有的缺陷和市场失效,以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并形成了现代市场经济国家的几种宏观调控体制模式,如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型市场经济”调控模式、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调控模式和以法国、德国及北欧诸国的“混合、改良型市场经济”调控模式。
政府的宏观调控之所以必要,是由于市场缺陷决定的。市场缺陷主要表现在公共产品提供不足、市场垄断、外部效应、不完全的市场、分配不公以及失业、通胀与失衡问题等等。这些缺陷是市场机制本身生来俱有的、客观存在的。每一种缺陷靠市场机制本身是难以克服的,必须依靠政府的强有力的干预,以纠正或弥补其固有缺陷。市场机制靠自身无法实现市场供求的瓦尔拉均衡和经济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实现供求的瓦尔拉均衡,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除了努力改善市场制度以外,必须采取市场以外的措施。因而,针对以上市场缺陷,政府应介入“市场失灵”的领域,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面对以上诸种市场缺陷,需要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加以克服,因此,政府干预经济不可或缺。针对“市场失灵”,政府宏观调控的任务之一就是提供公共产品,矫正“市场失灵”,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只能由政府提供,利用财政机制对公共产品进行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如军队、交通、通讯等公共设施,必须依靠政府投资加以生产提供。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存在着“市场失灵”,从而使市场机制很难在一切领域达到“帕累托最优”。在存在着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领域中,由于“免费搭车”及“公共的悲剧”的存在,需要由政府出面对公共设施和公共事业等公共产品和服务进行投资加以解决。另外,由于存在着正外部效应(外部经济),使一些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差的领域,企业和个人无人问津,也需政府投资这类领域。再者,对一些具有技术垄断和自然垄断性质的产业和部门,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有可能形成垄断价格,从而阻碍“帕累托最优”的实现,这类产业和部门也需政府投资介入。最后,由于存在着一些需要投资很多,而且有很大风险的项目,企业和个人无力承担,也需政府介入。总之,以上所述的“市场失灵”的投资领域,必须由政府投资,这是由市场经济体制所决定的,政府投资向社会和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所需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服务,为分散的生产和投资者投资创造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他们更有效地创造社会财富,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市场经济体制国家都存在着这一“共性”,这也是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存在的一般理论依据。另外,保持经济总量的基本平衡、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也需要政府宏观调控加以解决。
(二) 采取何种宏观经济调控模式是由各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政治条件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所决定的。
英国和美国是先起的发达国家,较早地实现了工业化,市场体系发育和经济国际化程度都很高,先后在长时期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处于支配地位,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思想根深蒂固。政府对经济的经常性干预较小,基本上限于制定规范市场运作的法律制度和运用反周期的财政、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进行一定程度的调节;国家不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也没有明确的产业政策。
日本与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后起的发达国家和在本世纪60年代之后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及地区。其经济成长阶段的基本任务是迅速完成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的整备和培植带动经济高速增长的支柱产业,加快市场体系的发育和经济国际化进程,以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目标。它们有着深厚的东方文化传统和长期实行中央集权国家体制的历史背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相当广泛和强有力,但干预的力度和方式与市场发育的进程相适应,与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相容不悖;宏观调控除重视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调节总需求,实施反周期的经济总量政策外,还特别注重通过制定指导性计划和明确的产业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
法国、德国等国家虽然较早地完成了工业化,但在“二战”后面临重建和振兴经济的任务;北欧诸国在“二战”前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太高,战后还需要继续完成工业化任务。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侧重于维护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保持市场经济运行的宏观经济环境稳定和提供社会保障。国家一般也制定没有约束力的指导性、预测性计划或经济纲领,但基本上没有明确的产业政策;宏观调控偏重于总量平衡、收入分配的调节和促进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
(三)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 持续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战后一个时期,主要西方发达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是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基础,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实现充分就业下的经济均衡,或者说是效率和公平。但是凯恩斯主义这种通过国家干预以扩大的投资和刺激消费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却造成了严重的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并导致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发达国家的“滞胀”。故70年代中期以后,各国宏观调控的目标更加突出稳定,把效率和公平置于稳定当中。因而,西方发达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一般规定为,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持续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
(四)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通常是间接调控方式, 采取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经济计划与行政等政策手段。
法律手段是指为经济运行过程创造长期秩序框架的法律措施和经济管理机构的设置。经济手段是指在既定的制度环境下,针对经济运行过程本身的措施,以此来影响经济运行过程的经济数量关系的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以及收入分配政策。经济计划与行政手段包括政府设立的计划和机构对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发展所作的预测,以及根据这些预测而提出的追求目标和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全部政策。
二、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方式和主要政策手段
(一)宏观调控的方式。
政府对国民经济的调控方式,有直接的宏观调控和间接的宏观调控两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宏观调控采用直接调控的方式,通过指令性计划,运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宏观调控必须转向以间接调控为主,政府通过经济杠杆和正确的经济政策,对反映市场运行的经济指数及其变量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通过法律与必要的行政手段,保护竞争,反对垄断,反对不正常的竞争行为,使经济运行处于政府的预期范围之内。间接调控的重点是协调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能否保持平衡,对于国民经济的平衡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当总供给过分大于总需求时,一部分产品就会积压,出现产品过剩,造成社会资源浪费;当总需求过分大于总供给时,则会因市场供应不足而造成物价的全面上涨,引起经济生活的振荡。宏观调控的任务就是努力保持总供需的大致平衡,从而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二)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
我国政府宏观调控主要政策手段主要是指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来实现对市场的宏观调控。
1.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变动来调节国民经济的运行,实现宏观调控。财政政策手段包括预算、税收、国债、转移支付制度等。这些财政政策手段既可以单独运用,又可以搭配使用。在国家预算方面,国家预算收支的规模和收支平衡对社会总供需的总量平衡发生影响。在一定时期内,当其它社会需求量不变时,财政赤字具有扩张社会总需求的功能;财政采取结余政策和压缩财政支出具有缩小社会总需求的功能。通过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能有效地调节经济结构的失衡。在税收方面,通过设置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和中性税率的增值税,发挥公平税负的政策效应,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通过降低税率和减免税等优惠政策支持某些产业的发展,通过提高税率和加征等手段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通过出口退税政策来鼓励出口,设置进口关税调节进口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在国债方面,国债可以调节国民收入的使用结构和产业结构,将部分用于消费的资金转化为投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等“瓶颈”产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还可以通过扩大或减少国债利率和贴现率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来调节资金供求和货币流通量。在转移支付制度方面,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手段,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纵向不平衡,以及调整地区间的财政横向不平衡,以调整整个国家的生产力布局,引导资源在地区间的合理流动。另外,要灵活运用“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调控社会总供需的均衡。当社会总供需失衡时,可以采取松紧搭配的财政政策,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一方面可以通过扩大支出刺激总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采取扩大税收、调高税率等措施抑制供给;反之亦然。
2.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是多方面的,如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需的平衡;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通过利率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重,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货币政策手段又称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是指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政策工具。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经济形势下,可采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当总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出现衰退时,中央银行应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即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可供选择的政策手段主要有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等。反之,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形成通货膨胀压力时,中央银行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即紧缩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总需求的膨胀势头。相应的政策手段主要有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等。
3.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的目标在于引导社会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以及产业内部的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产业政策能纠正产业结构的偏差,扶持“瓶颈”产业;通过选择主导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不断升级;积极发展进口替代产业,发展民族经济;发展出口导向产业,利用国际市场的需求来调整产业结构。
三、我国当前应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增长率偏低,投资需求增长缓慢,消费需求有所下降,社会总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为了确保实现全年经济增长8%的目标和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态势,扩大内需, 保持适度的投资需求增长,从而启动经济增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采取以下相应的宏观调控措施。
(一)减轻企业负担,增强财政实力。
当前有的企业出现了“费”大于税的情况,一些地区出现了非税收入的增长规模和增长速度,大大超过税收收入增长规模和增长速度的不正常现象。据不完全统计,到1997年底,全国性的中央部门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性项目有344项,全国各类的基金有421项,收入约3000亿元。省级以下的收费项目更是多如牛毛。这种税收收入“缺位”和非税收入“越位”、各种收费和基金挤占税收及侵蚀税基的状况,不仅减少了国家的可支配财力,更重要的是过多过乱的收费使企业不堪重负,加重了国有企业负担和困难,干扰了正常的经济运行秩序。因此大力整顿和规范预算外收支、改革税费制度已迫在眉睫。目前,减轻企业负担的重点要放在“费改税”上。年内尽快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严控批准新的收费项目;确需保留的可以降低收费标准或相关项目归并;属税收性质和具有税收功能的收费应尽快并入税收,加快费改费的进程。
(二)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宏观调控作用。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的原因,经济基础和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各地区经济发展十分不平衡,具有市场残缺的种种特征。这又历史地赋予政府投资特殊的“使命”——政府除了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投资外,还需要在我国“瓶颈制约”严重的基础产业加大投资,尤其要加大对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以及农业、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以及落后地区的投资力度。发达国家经历了漫长的工业化发展过程,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已有了相当的基础,不存在象发展中国家那样的结构性矛盾,政府投资主要在于弥补“市场缺陷”,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政府投资除具有弥补一般“市场缺陷”的作用外,还要针对“市场残缺”,部分地充当着社会资本原始积累的角色。因此,我国政府投资“任重而道远”。此外,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经济波动的出现不可避免,政府投资还要有调节社会总供需,对国民经济进行景气调节的责任。从我国目前看,政府投资无论从范围上还是从力度上都要超过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政府投资除具有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的“共性”之外,还具有自己特殊的“个性”,我国政府投资理论需充分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会使我国政府投资的理论创新具有实际意义。面对残缺不全的市场,政府不能坐等市场自我发育(更何况残缺的市场无法自我完善,即使能自我完善,也可能要用很长的时间并付出很大的代价),必须通过政府投资体制这种制度安排,来进行“市场残缺干预”。总之,市场失灵和市场残缺是政府投资的两大原始动因。由于存在着市场失灵,使市场机制很难在一切领域达到“帕累托最优”,从而使公共产品提供不足以及具有正外部效应(外部经济)的领域企业与个人无人问津,因而需要政府投资加以弥补,从而从根本上矫正市场失灵。市场残缺,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面对的是极不发育、残缺或畸形的市场,因而对这些国家的政府来说,其面临的首要课题是怎样更快、更有效地培育市场。
当前应加快能源、交通、邮电等各项政府性基金的专项投资进度;对部分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实行财政贴息或风险担保;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积极争取国际金融组织的低息贷款用于基础设施和环保设施等项目。另外,还应通过适当增加国债发行规模进行公共项目投资。
(三)参照国际惯例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采购制度。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及满足自身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招标方式从国内、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和劳务的经常性活动。在西方国家,凡政府所需、自身又不能生产或提供的商品和劳务,均可向社会采购。政府购买的商品和劳务按使用性质和管理上的差异可分为军用和民用两大类。借鉴国外经验并根据国际惯例,应按照公平、效率、适度集权的原则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采购政策。对政府办公用房、办公设备、公用汽车、大型医疗设备、国防设备和设施,适当加大政府采购数额,实行国货优先的原则。设立相应的政府采购机构,尽快出台我国的《政府采购法》。
(四)运用财政转移性支出手段刺激消费需求。
通过运用针对某些社会群体的财政补贴、主要针对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通过保障低收入者的最低生活、福利水平,及其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防止社会购买力的过度萎缩,刺激消费需求。
(五)继续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中央银行应继续执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重点支持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增长。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在面临资本流动冲击越来越大的环境下,应为开放资本市场积极创造先决条件,并恰当把握开放资本市场的顺序和节奏。
(六)注意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
当前,国家已明确制定了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与之协调配合。对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要有选择地给以财政贴息或风险担保;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要给予优先贷款和相应的优惠利率与还贷期限。
标签:宏观调控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市场经济论文; 货币政策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市场调节论文; 财政政策工具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市场失灵论文; 经济学论文; 财政学论文; 调控论文; 央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