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绿色建筑
引言
建筑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建设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施工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因此,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施工管理的不断创新,科学应用绿色施工管理方案,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品质,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实力。
1.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内涵及重要意义的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在保证安全、质量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绿色施工管理作为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首先是实现绿色施工管理的原则:一是要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二是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绿色施工的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几个方面组成
2.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措施及存在问题分析
2.1 创新施工管理理念,激发施工管理活力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首先注重施工管理理念的创新,因为施工管理理念始终是整个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指导。在当前日益注重环保和节能的今天,将绿色环保施工管理理念渗透到施工管理之中,从而为创新管理行为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管理人员必须增强环保意识,强化工人对绿色建筑意识的加强,改变绿色建筑施工必须增加成本的错误观点和消极被动的传统思维。
其次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绿色建筑的法规、条例、规范等。落实国家关于绿色建筑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
2.2 创新绿色施工管理技术,提升施工管理成效
施工管理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带来影响。因此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对建筑施工管理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尤其是应注重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首先是对激励机制进行创新,鼓励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参与到施工管理的创新工作之中。其次是注重绿色建材的使用、施工技术的创新,形成具有自身施工单位特色的技术管理体系,并切实注重现代管理模式的应用,才能更好地为施工质量的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只有重视绿色建材的使用、施工管理的技术创新工作,不断在施工技术上突破创新,才能有效保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长久的发展。
2.3绿色建材的使用,创新施工管理模式,优化施工管理新格局
创新管理模式是确保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基础是绿色建材的使用。这就需要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管理中加强绿色建材的使用,对现有管理模式的论述,并找出其存在的不足,针对性的切实做好对施工技术的改进和优化,最终确保整个施工管理任务得以高效的实施。例如在一些施工单位中,还采取传统的 DBB 模式,而这一模式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将其弊端不断的暴露出来。因此应从这一模式逐步注意到 EPC 模式,才能全面的保障管理模式的完善。同时还要结合设计、施工单位的实际,针对性的切实做好建筑绿色建材设计和使用、施工管理的创新,最终更好地提高建筑环保节能降耗标准。
2.4 创新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提高施工管理科学性
由于绿色施工管理组织是实施施工管理的主体。因此我们必须在施工管理工作中对施工管理组织进行不断的创新。但是就当前来看,目前的项目部管理的弊端正在不断的凸显出来。项目经理主要是履行施工单位的职责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其由于缺乏独立法人资格,加上管理方式的缺乏,导致其综合性较为缺乏。因为其管理行为大都是以施工单位经济利益为目的,管理行为的实施难以与工程的其他部分之间进行有效的协调。加上施工单位对其的制约不足,因此必须对管理组织进行创新,才能全面的保障管理成效的不断的提升与全面的优化。
3.绿色施工管理的概念及管理要点
3.1 绿色施工管理的概念
“绿色”一词对于现代人来说并不陌生,它不仅仅指一种颜色,更是一种环保方式。绿色施工管理的理念不仅仅局限于施工的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还要设计信息化、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定量、动态的施工管理,达到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的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绿色施工管理的环境保护,在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主要包括:对挖运土、垃圾车辆封闭覆盖,对扬尘的控制、噪音及振动隔音减震控制、光污染的控制、水污染的控制、土壤控制、建筑垃圾控制以及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及时回复因为建筑施工而破坏的植被。
4.强化绿色施工管理工作开展的有效策略
绿色施工管理是整个建筑施工管理创新的重要体现,因此为更好地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将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体现出来,切实注重以下工作的开展,最终切实保障工程质量得到不断的提升与全面的优化。
4.1 强化施工现场绿色施工管理的策略
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绿色管理时,主要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能源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利用大量的能源进行施工作业,通过绿色施工管理对能源进行科学利用,不仅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同时还能为企业节约成本,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尽可能的选择耗能低、利用率高的施工设备和工艺,同时注意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降低能源的消耗,对于那些耗能高的旧设备应及时的更换。二是合理利用水资源,对水资源的有效管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也不可忽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首先,企业应购进节水型的用水设备,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漏水、冒水和滴水现象,防止造成水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其次,对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可以建设雨水收集池和污水处理池,对污水、雨水进行加工处理,将合格的水资源用于施工建设。最后,加强管理人员的节水意识,在施工过程中自觉做到节约用水。三是在施工中应用的绿色环保材料,既要注重对其的性能论述,又要考虑其价格,切实强化施工材料的管理,尽可能地将其给人体和环境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并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才能全面的保障施工质量得到提升的同时,更好地将整个施工管理过程的绿色环保型体现出来。
4.2 强化施工污染控制的绿色施工管理策略
因为施工中带来的污染较多,因此我们必须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污染进行控制,才能全面的保障整个建筑工程顺利的实施。在污染控制过程中,首先就是控制泥浆,因为在基础施工就会出现泥浆,泥浆必须经三级沉淀池沉淀后排放,并由专人负责定期清理。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强化泥浆固结工作的开展,对于不能固结的泥浆应将其进行无害化处理之后,排放到指定的区域,才能全面的保障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就需要强化施工尘土的控制,施工中形成的扬尘将极大的影响空气质量,最终导致空气被污染。因此为更好地达到绿色施工,不仅要做好淋水加湿的基础性工作,还应做好施工现场通道的硬化,并尽可能地加强清洁燃料的应用,注重施工现场的保护,才能全面的保障施工任务的实施。其次,我们还应切实加强施工现场噪音的控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禁止夜间(22:00——次日凌晨6:00)施工,如遇特殊情况,必须施工,需到当地市环境保护部门办理施工许可,并提前公示周围人们。严格控制噪音,避免噪音污染给周围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噪音污染主要来自大型施工机械、车辆或施工作业,具有时间集中和位置多变等特点;因此,这就需要从噪音的源头切实做好对其的控制,尽可能地将夜间施工的工作量降到最低,尽可能地选取变频节能设备进行施工,最终从源头控制噪音污染。最后,我们还要加强光污染的控制,应根据现场和周边环境采取限时施工、遮光和全封闭等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光污染的措施;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夜间室外照明灯应加设灯罩,光照方向应集中在施工区范围;在光线作用敏感区域施工时,电焊作业和大型照明灯具应采取防光外泄措施,减少对周围人们正常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在施工现场中,电气焊是产生光污染的主要源头,要尽可能地采用微施工,减少或使用电气焊的亮光。此外,为了加强对污染的控制,在实际操作中,作为施工企业,必须紧密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对施工中各种污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控制,提高施工的绿色环保效果。
4.3 强化施工人员的绿色施工管理策略
因为施工现场的各种行为的发生以人为主,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全面保障施工单位全员的环保绿色意识得到有效的不断的提升与全面的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从根本上促进绿色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就需要对施工人员的各种行为进行约束,才能全面的保障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得以顺利的实施,最终促进整个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提升,并为此不懈努力。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切实注重施工管理的创新,并以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为指导,尽可能地将其管理的理念、技术、模式和组织等进行创新。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加强绿色环保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最终切实保障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得以顺利的实施。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时,提高施工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的总结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周永庚,崔宏彬.如何创新建筑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08).
[2]肖银.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和绿色施工管理的探索[J].低碳世界,2015(03).
[3]赵雪玲.基于绿色管理理念下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1).
[4]李嘉欣,高朋.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7).
论文作者:于银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9
标签:施工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水资源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