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特征与会计信息的局限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局限性论文,财务会计论文,会计信息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财务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以会计准则为主要依据,定期以财务报告的形式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流转。财务会计主要是对外提供企业的有关财务信息,以供报表使用者决策之用。然而,任何信息都有其固有的局限性,财务会计信息也不例外,财务会计自身所具有的特征,从一定程度上对财务会计信息的局限性产生影响,造成所谓的“合法会计信息失真”。下面就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一、会计基本假设方面
会计存在于经济、文化、政治等环境之中,因而也受到这些环境的规范与限制,从实务中归纳出的会计假设固然使得会计适应了这些限制,但又影响到会计信息。
1.会计期间假设。这种人为地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段落的处理颇具主观性。由于企业的经营及各种交易活动是持续不断的,因此只有到企业结束清算时,才能确知损益数字,因而定期提供的财务报表具有暂时性,其中的信息也难免不精确。此外,定期提供财务报告信息资料,使决策者不能及时得到所需的信息,即会计信息滞后,这种滞后性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2.货币计量假设。它包含了两层意义:(1 )会计人员以货币为价值衡量的尺度及记帐的单位,凡不能以货币衡量的,就无法在帐上加以记录并在报表上加以表述。这样,有不少尚难以用货币计量、却对决策有用的信息被排除在财务报告之外。(2 )假定货币价值不变或变动不大而可以忽略。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其价值即货币的购买力是经常变动的;有时,变动的幅度还相当大。因此,建立在币值稳定基础上的财务报告在物价持续、剧烈变动时,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当然,物价变动会计的产生发展,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币值变动带来的不真实的会计信息。
二、财务会计确认、计量的基础
1.权责发生制。作为财务会计确认的基础,权责发生制有其优点及存在的必要性,它对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 )会计要素的确认受到人们主观评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确认的弹性上。这是因为,由于经营活动的连续性,伴随经营活动形成的物流、资金流的非同步性,收入与取得收入所发生的费用可能提前与滞后。(2 )会计要素的计量受到会计操作方法的影响。由于可选择的方法较多,又往往采用预计、推断和估算等一系列主观估计和判断的方法,尤其在存货计价、费用摊配、计提折旧等方面,造成损益计算的随意性较大,使得损益信息严重失真。(3)收入实现原则与配比原则。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 在确认收入时,应符合实现原则,在确认费用时,应符合配比原则。由于受实现原则的影响,现行损益只能反映企业已实现利润,而不利于对企业业绩的评价,也不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全面而正确的决策。在配比原则下,按历史成本计量的费用与收入相配比,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用本期的收入同历史成本(可能是前期成本)相配比,从而引起内在逻辑的不统一。(4)权责发生制反映的是交易观, 即财务会计立足于过去的交易与事项,只处理与反映那些对企业的经济利益确实产生了影响的交易或事项,对未来趋势的信息不予反映,这样无疑难以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要。当用户使用有关信息努力作出判断时,未来情况的发展可能大大出乎其预料,远远超出了会计信息可能提供的预测结论。最为典型的例子要属近来大量兴起的金融工具创新了,企业承受着衍生金融工具的高风险与高报酬的变化,但由于并无明确的市场交易行为发生,按权责发生制的要求不予反映此风险和报酬,这显然使会计信息失真。
2.历史成本原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日益复杂化,使得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存在不少缺陷,主要表现在:(1 )资产价值难以准确反映。因为资产的经济实质是在于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但以历史成本计量资产就无法体现这一经济实质。(2 )收益难以真正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3)资产负债表中与物价变动、 自创商誉和金融衍生工具相关联的数据缺乏现实解释。
因此,从反映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出发,就要引用公允价值来作为这类要素的计量属性。从会计计量的现状和今后发展的趋势看,会计计量属性的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将长期并存。然而,用公允价值对企业的会计要素进行列示,也并不能完全解决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存在的种种问题,它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只可能作近似的、模糊的反映;这是因为这些事项的市场价值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以金融衍生工具为例,参与者此时能盈利,彼时却可能出现巨额亏损。
三、会计基本原则方面
1.稳健原则。之所以采用稳健原则,是因为对未来事项的衡量技术尚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精确,不得已而采取的措施;也就是要求会计人员在反映带有不确定性因素的经济业务时采取审慎的态度,但这必然使会计信息偏离实际情况,有可能给使用者造成误导。同时,其中夹杂主观判断,容易造成管理当局出于各种目的(如节税、平衡收益等)而对会计信息进行操纵,从而歪曲了会计信息。
2.成本效益原则与重要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是会计信息提供过程中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约束条件,归集与披露会计信息的成本不得高于使用该信息所能产生的效益,否则,该信息就不值得提供。重要性是指会计事项或金额如不具有重要性,则可以不完全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处理,以节省提供信息的成本。显而易见,这些限制条件不可避免地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所提供的会计信息。
我们应该看到,财务会计信息对企业经济业务的反映只是相对准确。因此,在进行会计处理时,要充分认识到财务会计信息的固有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努力追求准确性,减少误差;而信息使用者亦要在充分认识财务会计信息固有局限性的基础上,有效防范决策风险,提高决策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