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方敏强

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方敏强

浙江天瑞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余杭分公司

摘要:BIM 造价管理技术在对工程造价的数据分析上更有效率,能准确估测工程所需的资金。本文通过研究BIM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方式,研究如何正确应用BIM 技术提升工程效率,并对其使用中的不足支出提出了合理的优化意见。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前言

我国建设工程造价方式从起初的手工绘图计算,凭经验估价到电脑绘图算量,采用定额模式、清单模式估价,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造价管理方式不断完善。但是整个工程造价行业发展水平仍然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距,与行业发展有差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造价管理信息化、精细化的程度不够、水平不高。这种情况制约着我国工程造价准确性和效率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而BIM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造价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1传统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问题

1.1 造价过程彼此孤立

传统的工程造价过程是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概算,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预算,结束后编制结算。整个工程造价过程都是在被动的进行计算。其间所形成的造价信息仅仅作为一个使用工具出现,无法发挥造价管理对成本管控的巨大潜力。结算完成之后才能准确知道工程的全部造价信息,经常会由于情况发生时造价信息的不及时造成各种后期索赔反索赔的情况,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整个项目,更好的将工程造价与投资控制结合起来,对工程的实施阶段的各种造价信息进行全面的掌握,形成计划、实际、更改计划的动态循环控制,实施以定期实行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对比为主的动态工程造价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1.2无法及时获取确认造价数据

造价数据是实施工程造价的基础,工程造价要保证所得信息的实时性,依靠现在的工程造价体系很难办到,因为现在的工程造价只是一种工具,对信息没有实时性的要求,信息往往是后期得到的,所以工程竣工后的造价纠纷就不可避免。造价信息的准确性,这是工程造价信息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现在的工程造价模式无法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平台,很多的造价信息是由于各种原因编造、伪造的,例如很多的施工单位高估冒算,虚报工程造价等造成了业主的损失。造价信息的完整性在传统的造价系统中也无法保证,虽说很多信息与造价本身无关,但是得到的这些量化的工程数据是工程项目各项决策的信息基础,是形成整个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重要部分。在BIM 模型中能够保证造价信息的实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的基础上能够精确的控制施工实际成本,从而实现全过程的核查比对。

2BIM 在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的应用

2.1BIM 在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中的可视化操作

BIM 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合理应用,其重大变革之一便是实现了可视化。应用可视化技术,将建筑线条构件形成一种仿真的三维可交互的立体图形,通过立体图形,可以进行工程项目设计、招投标、建造、运用等过程的协调与沟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BIM 在工程造价信息管理中合理应用,其将工程造价的数字信息与BIM 的建筑信息模型紧密结合,将原本抽象的数字符号与直观的立体图像进行了完美结合,生成建筑工程各个施工节点与空间部位造价信息。可以通过限定条件进行统计与区域选择,能够进行信息搜索与查阅。其模型中相关操作都可以在BIM 可视化模型中得到实现,极大的提高了数据检索的效率与精度,并提高了工程造价资料的利用率。从工程设计到工程竣工,大量数据信息的输入可以让可视化模型趋于完整。BIM 工程造价信息的可视化管理过程是进行工程项目信息数据采集与数据整合的过程,其处理获得的造价数据为信息的传递共享提供了基础。一般可视化工程造价信息主要包括勘察报告、设计图纸、会议记录、设备信息、施工记录、技术核定单等。

2.2建设工程在投资决策阶段中的BIM 技术应用

在建设工程初期,通过BIM 技术的应用,利用其模拟性和可视性,客观直接的展示拟建建筑的实际建设情况,类比相似工程,通过工程量的计算,结合单位造价指标的评估,即可得到建设总投资的概算情况,以便于建设决策的制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3建设工程在设计阶段中的BIM 技术应用

一般而言,建设工程在设计阶段所消耗的费用占整个建设工程项目费用的比例在3%以下,但设计阶段对整体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却超过了70%,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管理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关键点。合理应用BIM 技术,使其数据库造价信息与建设工程设计的CAD 图纸设计相关要素进行必要的整合,通过用时间维度将工程中部分或分项建设内容造价信息加以选择性输出,设计阶段就可以清晰认识工程造价信息,得以实现限额设计等要求。在传统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过程中,其图纸均是采取2D 平面图纸,且图纸中各个专业之间的设计是分开进行的,在人为检查中很难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利用BIM 数据模型,将建设工程设计的土建、结构、安装等各个专业系统整合在同一个BIM 技术平台上,审核图纸就可以立体化完成并分析数据。应用BIM 可视化模拟功能对拟建工程项目进行3D、4D、5D 模拟碰撞检查,从而有效发现设计中存在的缺陷及问题,综合提高工程设计质量。

2.4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需加强建筑施工管理和验收管理。建筑工程施工周期较长,且建筑市场的变化频率较快,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面临较大挑战,利用BIM 技术,则能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效率,减少建筑施工成本浪费,避免建筑施工出现返工情况,同时严密控制建设施工的全过程,进而推进整体建设施工进度,合理控制建设施工开支,严格控制建设投资造价。例如,当受到天气因素或其他因素的影响,造成建筑施工项目难以开展作业时,利用BIM 数据模型能分析进行施工的项目,进而有效控制建筑施工进度,同时避免出现交叉施工,以此严格控制建筑施工整体运作,达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目的。

2.5在竣工结算阶段的应用

传统造价管理过程中,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工作量极大,不仅存在工程量需要重新核对,且存在图纸变更、工程索赔等资料不完善等引起的纠纷。BIM 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参与各方已输入相关变更、索赔等信息,其数据模型已反映建设项目的最终实体信息,竣工结算也变成日常工作的汇总输出,极大地降低了造价管理的工作量,同时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3 BIM 用于造价管理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个建设工程项目需要数以千计的材料、构件,不同的使用者可能会对同一个构件起不同的名字,这样当后续的建设项目调用BIM 数据库中的某类信息时,会出现无法识别和匹配的问题,BIM 数据信息的重复利用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为了使不同的参建方能够快速调用所需数据,需要构建BIM 信息编码分类体系。以美国为例,其主要的分类体系有Uniformat II和Masterformat,其中Masterformat2010 将建筑工程分为16 个部分,每一部分下又分多个章节,每一个构件或材料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标识,即IFD(国际词典框架),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就能快速而且准确的调用BIM 信息;而中国现有的5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6中的分类标准还无法直接应用于BIM。要实现BIM 的自动化和信息化,需要先将其标准化,对各个建筑构件及属性进行明确定义和分类,而且分类信息要详细准确。

结束语

总之,。BIM 建筑信息模型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为实现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在分析建筑信息模型可视化管理的基础上,对BIM 技术在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的相关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实践证明,通过合理应用BIM 技术,对提高工程造价控制水平,实现工程施工整体效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函霖. 论BIM技术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3(11)

[2]周信恩,李明. 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浅析[J]. 建设科技. 2013(05)

[3]张树捷. BIM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建筑经济. 2012(02)

[4]黄华. 建设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新方式——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10)

论文作者:方敏强

论文发表刊物: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8

标签:;  ;  ;  ;  ;  ;  ;  ;  

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论文_方敏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