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湖南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长昆客专湖南段全长416km,桥梁271座,长度约153.59km,全线桥上接触网基础采用预留方式。现场桥梁施工过程中,桥上接触网预留基础存在错留、漏留或已预留基础遭到破坏等情况。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现场实际应用情况,比选出合理的整改措施。
关键词:接触网基础整改 方案比选
0引言
长昆客专湖南段东起长沙南站(不含)至湘黔省界(DK917+500~DK424+528.077),正线长度416km;沿线设湘潭北、韶山南、娄底南、邵阳北、新化南、溆浦南、怀化南、芷江北、新晃西9座车站及配套工程, 其中:桥梁271座,合计长度约153.59km,占正线长度的36.59%;隧道193.7km,占正线长度的46.56%,桥隧比例为83.15%,因此,长昆客专湖南段属于典型的山区铁路,全线桥梁采用预制无砟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桥上接触网基础采用预留方式,在浇筑梁体前预埋接触网锚固螺栓及加强钢筋,与梁体同时浇筑完成。桥梁接触网基础主要承载接触网支柱转递接触网的剪切力,确保接触网基础的强度是关系到接触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
1.高速铁路接触网基础设计原则
根据《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的相关规定,弹性链形悬挂的标准跨距为55米,最大跨距不大于60米,设计单位根据地形地貌确定的线路坡度、路基、桥梁、隧道及车站分布情况布置接触网基础,桥上接触网H型钢柱基础型号主要为QJ-A2、QJ-B、QJ-C、QJLX-1四类,长昆客专湖南段对应的接触网基础数量分别为3158、2682、527、1437处,基础荷载如下表所示。(表1:接触网H型钢柱基础荷载及基础尺寸)
2.接触网基础工厂化生产
推行建设标准化管理,充分发挥工厂化生产集约性、可靠性、高效性的优势,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充分利用机械设备的优势,减少技术管理人员、作业人员及辅助人员,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满足规模化、流水线生产的需要,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最大限度的满足接触网精度要求;在梁场生产完成并验收合格的接触网H型钢柱基础(图1:接触网H型钢柱基础)
(a)接触H型钢柱基础QJ-B型 (b)拉线基础QJLX-1型
图2:接触网基础成品
根据架梁基地分布情况,按照架梁方向确定的桥梁孔跨顺序,预制箱梁按照铁路连续顺序依次排列,将梁场预制合格的箱梁按照铁路连续里程一孔一孔的连续架设,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接触网基础按照设计连续里程布置,在施作桥面系时,按要求对接触网H型钢柱基础进行二次浇注,养护期后安装接触网H型钢柱和拉线。(图2:接触网基础成品)
4.接触网H型钢柱基础破坏的原因分析
当箱梁架设至施工现场的桥墩上后,由于接触网基础暴露在空旷的野外,没有专人负责保管,造成接触网基础暴露在外力及其容易破坏的环境中,接触网基础容易受机械碰撞、桥梁遮板吊装撞击等,下图为桥梁遮板吊装过程中接触网基础受到冲击破坏。(图3:接触网及拉线基础受外力破坏)
图4:接触网及拉线基础拔出
5.1桥梁接触网H型钢柱整改方案理论计算
针对桥梁上接触网基础错留,漏留的情况,采用植筋方案,并对梁体翼缘板进行局部加厚处理。为了保证接触网支持结构的安全可靠运行,接触网基础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变形、沉降也必须控制在接触网允许的范围内。
在桥梁上安装的接触网设备,如支柱等固定均属于抗拉拔形式。混凝土的特性是具有较大的抗压强度和较小的抗拉强度,而在支柱固定处的混凝土主要承受弯曲和拉伸。
接触网设备在桥梁混凝土中的抗拉拔破坏形式:
锚栓在混凝土中,拔出破坏,见图5(a)。
混凝土锥体破坏,见图5(b)。
钢材破坏,锚栓被拉断,见图5(c)。
(c)
图5 锚栓破坏形式
在一组锚栓中某一锚栓的抗拉设计,混凝土拔出破坏设计拉力:
锚
5.2桥梁接触网H型钢柱整改方案要求
5.2.1受力要求
接触网H型钢柱下锚柱及开关柱基础(QJ-B)整改方案要求,支柱底荷载垂直力F≤85kN、垂直线路弯矩M≤150kN/m,此时应在设计位置上进行支柱基础的植筋处理,由于翼缘板内未预留横向加强钢筋,故还应对翼缘板进行局部加厚处理。翼缘板采用局部向下加厚。其中,锚栓穿透翼缘板,埋入梁顶面以下深度不应小于430mm。预埋钢板1、2 采用多元合金共渗+封闭层处理,后植锚栓外露部分及其基础面以下150mm 范围内采用多元合金共渗+达可乐技术+封闭层处理。
5.2.2钻孔工艺要求
钻孔直径:钢筋直径采用φ25时,钻孔直径30~32mm;钢筋直径采用φ20时,钻孔直径25~28mm;钢筋直径采用φ18时,钻孔直径22~24mm;钢筋直径采用φ16时,钻孔直径20~22mm;钢筋直径采用φ12时,钻孔直径16~18mm。支柱基础锚栓钻孔可采用M39,钻孔直径42mm;拉线基础锚栓可采用M24,钻孔直径28mm。
钻孔位置:钻孔位置尽可能准确,植筋的直径、间距、钻孔深度及孔径应满足设计规定要求。桥面植筋之前,检查被植筋混凝土表面是否完好,在桥面准确定出植筋的位置并做好标记,并用钢筋探测仪对植筋位置处梁体钢筋进行探测,同时应考虑施工误差的影响,避开原梁体钢筋及预埋钢板,以免钻孔植筋时损伤梁体结构。钻孔过程中,若未达到设计孔深而碰到结构主筋,不可打断或破坏,应另行确定钻孔位置,原孔位以相当于原混凝土强度的无收缩灌浆料填实。由于桥面构造限制,应尽量减小钻孔深度及钻孔数量,植筋深度应扣除混凝土表面剥落层及出现裂缝层。在翼缘板下缘水平植筋时,应将结构保护层凿除,形成垂直操作面后再钻孔植筋,其钻孔深度应从操作面算起。
钻孔设备:钻孔应采用专用钻孔设备。可采用大功率免出力电锤钻或无震动钻孔设备(即水钻)及专用钻头以确保孔径孔深要求,严禁用风钻打孔,避免损伤周围梁体混凝土。
植筋材料:施工中所选用的植筋材料应满足相应的设计承载力要求,并进行有关试验室和现场检验。植筋选用的锚栓必须适合锚固区基材,对锚固区基材无膨胀挤压应力,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及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中的相关规定,适用于小间距、小边距,采用适用于裂缝混凝土的注射型定型化学锚栓。锚栓及钢板材质满足通化(2008)1301的要求,锚栓机械性能不应低于Q345B钢。锚栓穿透桥面板时,锚栓头应采用镦头加工,其构造尺寸应满足GB/T5780-2000 规定。
植筋胶材料:应根据设计抗拔力的要求选用可靠的植筋胶材料,根据植筋胶的特点确定植筋工艺。植筋胶粘剂必须采用专门配制的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其性能指标应满足下页表1及《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13)的要求,不含乙二胺且无毒,同时应满足相应等级的抗震性能试验和焊接试验、疲劳试验、拉拔试验。如性能指标不能满足要求,则应在梁体构造允许范围内调整锚固深度确保连接钢筋的锚固性能。锚栓及钢筋穿透桥面板时,桥面板内植筋孔应全部采用植筋胶封堵。胶粘剂的填料必须在工厂制胶时添加,严禁在施工现场掺入。
5.2.3 施工工艺
钻孔完毕后应用吹气筒或其它空压设备将孔内灰屑吹出,并用金属毛刷刷三遍,吹三遍,确保孔壁无尘。注胶时将搅拌头插入孔的底部开始注胶,逐渐向外移动,直至注满孔体积的2/3即可。准备好的钢筋旋转着缓缓插入孔底,在规定的初凝时间内进行安装,使得植筋胶均匀地附着在钢筋的表面及缝隙中,待其规定的固化时间过后再进行焊接,绑筋等工作,在固化期内禁止扰动钢筋。
为提高新旧混凝土接触面的粘结力,浇筑二次混凝土前,应对新旧混凝土接触表面进行湿润、凿毛处理。对于在翼缘板下缘局部加厚的施工,可利用植筋倒挂模板(需考虑修补材料的自重),并用水泥(砂)浆、塑料胶带封堵模板连接处,以确保模板与原混凝土界面密合,不漏水、不漏浆。为保证灌浆料灌筑密实,可在翼缘板上对应修补的部位开设一个灌筑孔,直径一般为50~60mm(注意躲避钢筋),将搅拌均匀的灌浆料从一个方向灌入灌浆部位,不得振捣。灌筑二次混凝土至翼缘板板上顶面平齐,养护期不少于七天。施工时注意养护和拆模时间及环境温度的关系,使修补材料满足结构使用要求。
5.2.4二次混凝土灌浆料
在桥面板下缘局部加厚时,由于局部加厚混凝土振捣困难,同时振捣有可能加剧修补混凝土与梁体的不密实,为保证后灌混凝土质量,灌筑混凝土应采用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免振捣)以保证修补混凝土与梁体有效结合。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应满足下列要求:
(1) 早强、高强,1-3天抗压强度可达30-50MPa以上。
(2) 自流性高,可填充全部空隙,免振捣,满足设备二次灌浆的要求。
(3) 具有微膨胀性,保证设备与基础之间紧密接触,二次灌浆后无收缩,与钢筋握裹力强,粘结强度高。
(4) 耐久性强,在反复动载作用下,使用寿命大于基础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6 结语
桥梁接触网H型钢柱基础关系接触网系统的运行安全,接触网安全运行是给动车组可靠供电的基础,是实现高铁铁路安全运行的前提保障。箱梁施工期间应加强接触网基础质量控制,提高接触网基础合格率,接触网基础整改方案应结合实际加强理论计算,确保整改方案与主体结构形成整体。
参考文献
[1] 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GB50367-2013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TB10621-2014高速铁路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4] TB10009-2005铁路电力牵引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5] 中铁电气化局(译).电气化铁道接触网[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6] 刘永红.铁路客运专线接触网系统工程技术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论文作者:熊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8
标签:基础论文; 钻孔论文; 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型钢论文; 直径论文; 植筋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