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冕宁县城厢小学校 冕宁 615600)
语文教学的使命:一要教会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二要教会学生做人。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学习课文和参与各种语文实践,学习听、说、读、写的技能和相关的语文知识,养成自学的习惯,同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一、阅读课怎么教?
当前,我国小学阅读教学流派纷呈,争奇斗艳。有的教师较多关注课文文学因素,强调通过诵读和感悟陶冶学生的道德感和审美感,并让学生积淀语感;有的较多关注课文的语言文字因素,强调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的“内化”和运用,注重读写结合;有的较多关注课文的文章学因素,强调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文章的过程和方法;有的较多关注阅读课文时理解的建构特征,强调以培养理解能力和批判能力为主,让学生掌握阅读的策略。这些不同流派的教师或继承了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秀经验,或借鉴了当代国外教学理论发展的成果,他们的理论和实践都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出了贡献。
要把握阅读课教什么,首先要重新明确《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与内容”部分提出的相关要求,即“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些内容简明扼要地提出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3个方面的目标。
教师既要防止通过繁琐的分析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脱离学生经验让他们过深感悟的做法,也要防止离开对课文整体的理解和体验,强调个别词句和表达方法运用的做法。阅读课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理解,但不仅是理解课文的内容是什么,更要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和写作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
在阅读课的语言文字教学方面,第一要理解,第二要积累,第三才是运用。三者次序颠倒,只会“事倍而功半”。要加强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其中一个方法是在阅读中加强辨析,从形象、意境、情味、节奏等方面进行比较,体验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精妙,并形成良好的语感;另一个方法是抓住文体特点,领悟语言手段。对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可以从两个角度分类:一是根据表达形式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二是参考文学作品的习惯分法分为小说、诗歌、童话、寓言等。而语文课程标准则将教材分为叙事性作品、说明性文章、诗歌、优秀诗文等几类,分类比较概括。在阅读教学中,文体不同,教学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虽然许多教师在阅读课上也注重让学生理解语言手段,但他们只抓住个别词句或个别的表达方法,忽略了文体的特点,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无法从整体上理解作者的思路和文章语言表达的特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除了要教会学生理解课文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表现思想内容外,还要教会学生自学。要特别关注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过程,以便提高他们构建知识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实效性。具体地说,就是应该教会学生自主理解词句、感悟重点词句、质疑解难、概括内容、复述课文、做读书笔记等各种学习方法,掌握整体感知课文、深入探究课文、整体回顾课文以及独立阅读课文等学习过程。
二、习作教学如何进行?
近年,小学自由作文、开放作文、想象作文和生活作文的实验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小学生的习作中,思想较为活跃,情感流露较以前真实,表达形式也较以前多样。但仍然存在内容表达不充分、习作不符合文体规范和错字病句较多的问题,这是因为教师对学生习作的指导较以前减弱,语言文字训练较以前减弱,观察和思维训练也较以前减弱。
要从根本上提高习作教学的质量,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探索科学化的习作训练序列;二是编拟与阅读教材既紧密结合、又相对独立的习作教材。笔者认为构成小学生习作能力的有下述几个要素:
第一,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兴趣是习作的动力。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从事读写算入门的活动和游戏活动,主要发展初步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表现真情实感的语言功能,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表达他们所认识的世界的略图,表达他们的兴趣、愿望和想象。小学中年级学生主要从事比较系统的读写算活动,发展比较系统的概括、交流信息和表现真情实感的功能。要让学生观察和记叙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加强习作与各科教学的联系。到小学高年级,人际联系逐渐成为学生的主导活动,他们主要发展根据不同对象施加影响和自我教育的语言功能。要根据形势确定综合性的主题活动或单项人际交往活动,让学生写实用文。
第二,思维是习作的关键。小学生作文能力主要是两种:产生文章内容的能力和表达文章内容的能力。前者是关键,其心理机制是将鲜明的表象和生动的语言结合起来以及准确运用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小学低年级是想象活动敏感期,要通过想象作文(如童话体作文)培养学生再现表象的能力。小学中年级是观察活动敏感期,要通过观察作:文培养学生形成典型表象的能力。小学高年级时,学生抽象概念思维开始进人敏感期,要通过实用作文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求异思维的能力。
第三,阅读是习作的基础,表达是习作的重点。习作要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做到以读促写;也要选好例文,做到以写促读。根据思维和语言发展的年龄特点,小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掌握习作语言手段和表达方式的顺序为:低年级要形成通过想象产生习作材料的能力和初步运用句群基本结构的能力;中年级要形成通过观察产生材料、命题、表现中心、组织片断和简短记叙文的能力;高年级要形成通过抽象概念思维来选材、组材、谋篇、布局的能力和灵活运用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应用等表达方式的能力。
当前,对小学习作教学有没有一个科学的序列,以及对这个序列能不能用统一的语言来表述,小学语文界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万事万物皆有序,作文教学也不能例外。现在一方面要研究习作能力结构各个组成部分自身的系统,另一方面也要研究这些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构成的系统。至于如何编习作教材,最重要的是掌握习作教学的5个要素,即生活、兴趣、思维、阅读和表达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做到“心中有序列,手中有教材,训练有实效”。
论文作者:李桂芳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2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1
标签:习作论文; 课文论文; 能力论文; 学生论文; 语言文字论文; 小学论文; 语言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2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