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构建和谐企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论文,党建论文,构建和谐论文,非公有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古冶区非公有制企业达329家,占工业企业总数的97.26%,已成为全区经济主体。近年来区党委把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作为建设和谐企业的切入点,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新路子,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机制建立起来
一是组织领导机制。为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为组长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把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全区党建工作整体布局之中,区委常委会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建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责任制,明确区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各乡、街工促局等相关单位党委书记为直接责任人,为扎实有效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领导保障。二是工作推动机制。成立了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各有关乡、街党(工)委,业务主管部门党委等参与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负责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在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的意见》,建立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情况季报制度和年终统计制度,保证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落实。三是激励考核机制。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终考核范围,对有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任务的各乡、街党(工)委和工促局党委实行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目标责任制,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考核权重,非公有制企业党建考核分值达到基层党组织考核总分值的30%,有力促进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覆盖面拓展开来
一是抓好改制企业党组织的巩固提高。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古冶区始终坚持企业改制方案与党组织调整方案同步制定、党委组织部门与政府体改部门同步参与、企业法人与党组织负责人同步配合的“三同步”原则,避免了因企业改制而“改”掉党组织的问题发生。同时,根据企业改制后经营体制的转变,有针对性地设置党组织形式,合理安排党组织成员,做到改一个,建一个,巩固一个。古冶区光学仪器厂是经过两次改制后个人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在党务干部的设置上,实行支部委员党务、行政工作一人兼,使党建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机结合,既保证了党组织工作的正常开展,又促进了企业经营的正常运转。二是对具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及时组建党组织。古冶区共有党员人数在3名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58家。本着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原则,因企制宜,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村企联建等方式,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组织,确保基层党组织对非公有制企业和党员的覆盖。目前已有50家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党组织,占适建总数的86.2%。唐家庄街道辖区内滦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东发制衣有限公司、滦河京华水泥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共有35名党员,且其中两个企业党员人数极少,不适宜建立党支部。针对这种情况,采取联合组建的形式,成立了联合支部。三是向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采取内选、外聘、下派等形式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开展党建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为建立党组织打好基础。2005年共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了19名政治素质好、文化素质高、具有一定党务工作经验的在职区管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这些党建工作指导员较好地履行了工作职责,成为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的催化剂,成为了化解职工与业主、职工之间矛盾,打造企业团队精神的润滑剂,维护了企业稳定,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
三、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规范起来
古冶区把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党员素质作为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规范化的着力点,通过教育培训、开展活动、典型示范等系列措施,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效果。一是多种形式抓培养。加大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发展力度,研究制定了党员发展工作规划,实行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发展工作考察、预审、公示制度。根据非公有制企业规模、经营特点以及职工的实际,采取结对培养、委托培养、跟踪培养、实践锻炼等方法,有效解决了非公有制企业员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难的问题。2005年重点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企业生产一线骨干中发展党员48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95人,在保持党组织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使党组织的政治保障职能和企业监督管理职能融合并轨。二是围绕素质抓培训。围绕提高党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员的培训。通过讲座、集中授课、外出学习等方式,组织他们学习政策理论、党建知识和现代经济管理知识等,提高企业党务干部抓党建工作的责任意识和经营管理水平。2005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期,培训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150多人次。三是分类指导抓典型。为切实发挥好典型示范作用,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非公有制企业在组建党组织、开展党员活动等方面实行分类指导,选树了华云集团、三鑫集团、海明公司、光学仪器厂等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先进典型,召开了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大力宣传和推广了他们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企业发展,维护公平和谐的典型经验,在全区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发挥出来
根据非公有制企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古冶区在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组建和教育管理的同时,十分注重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作用,通过企业党组织不断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行为的教育和引导,使非公有制企业逐步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特别是从实际出发,开展了“五促五带”活动。“五促”即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促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职工提高素质,促进企业依法经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五带”即引导党员带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企业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带头学习科技文化,不断提高素质。通过“五促五带”活动的开展,企业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先后有5名非公有制企业家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达了加入党组织的强烈愿望,多数企业主动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资金和场所。海明公司在印度洋海啸、“春蕾计划”救助失学女童等各种赈灾济困活动中慷慨解囊,先后捐款捐物10多万元。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广泛开展了“党员先锋岗”、“党员身边无事故、无违纪、无次品、无浪费”、“为事业正名、为国家贡献、为党旗添彩”等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主题实践活动。在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带动影响下,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依法经营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普遍增强,广大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提高。2005年,全区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增加值28亿元,比上年增长16.8%;2家企业被评为省级“百强企业”,6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信用优良企业”,23家企业被评为区级“明星企业”,2家企业被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为社会捐款780万元。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加强,促进了非公有制企业健康和谐发展,赢得了社会的信任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