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表面抗原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不同阶段的变化分析论文_曲喜芝

大庆市红岗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分析乙肝表面抗原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不同阶段的变化, 对其定量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临床不同阶段将这80例患者分成HBV携带组、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及肝癌组,每组各20例,对这四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和系统性的分析,对比其HBsAg 定量值。结果:HBV携带组的HBsAg定量值最高,肝癌组的HBsAg定量值最低,四组患者的血清HBsAg 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P< 0.05)。结论:乙肝表面抗原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在临床中应加以重视。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阶段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surface antigen of hepatitis B virus,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重要诊断标准,HBV DNA 则是HBV复制的直接标记。以前只能对HBsAg 进行定性检测,因此,长期以来HBsAg 仅用于HBV 感染的定性诊断。近年来随着定量检测技术的发展,HBsAg定量检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HBsAg 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为进一步探讨乙肝表面抗原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不同阶段的变化,特选择了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阶段将其分成HBV携带组、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及肝癌组,每组各20 例,经研究发现,这四组患者的HBsAg 定量值差异较大,现报告具体陈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80 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临床不同阶段将这80例患者分成HBV携带组、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及肝癌组,每组各20 例。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

HBV携带组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4~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3±8.4 ) 岁, 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分布比值为7:13。乙型肝炎组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2~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42.6±5.9 ) 岁,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分布比值为8: 12。肝硬化组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1~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9±5.2) 岁,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分布比值为16:4。肝癌组患者的年龄范围在29~ 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2±3.69 ) 岁,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分布比值为6:14。

1. 2 方法

HBsAg 检测方法: 于清晨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使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进行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两步法检测样品中的HBsAg,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如果HBsAg 大于250IU/ mL, 则需对样本进行稀释, 再重复检测,样本稀释比例为1: 50。

1.3 观察指标

对HBV携带组、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及肝癌组的HBsAg定量值进行观察, 以探讨乙肝表面抗原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不同阶段的变化。

1.4 数据处理

对HBV 携带组、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及肝癌组的HBsAg定量值使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95 % 作为可信区间,HBsAg定量值使用计量资料表示,采用t 检验,若数据间的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统计结果表明,HBV携带组的HBsAg 定量值最高,肝癌组的HBsAg 定量值最低,四组患者的血清HBsAg 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详情如表1 所示。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且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该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导致的肝硬化、肝衰竭疾病,给人们的身心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HBsAg 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HBsAg 是成熟HBV 表面的糖基化包膜蛋白,血清中的HBsAg 主要来源于与肝细胞核基因整合的共价闭合环DNA(covalent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的转录和翻译结果,所以血清HBsAg 的滴度与cccDNA 的数量有一定的相关性,能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细胞内cccDNA 转录与翻译活性,而HBV DNA 仅反映HBV 的复制情况,故HBsAg 提供了与HBV DNA 不同且有互补的信息,亦可作为感染细胞数量的替代指标,且两者定量检测成本低、相对简单。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HBsAg水平的下降与患者的抗病毒疗效和停药后的持续应答反应具有密切的关系,可以有效预测HBsAg血清的清除效果,且HBsAg水平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HBeAg 等指标存在正相关关系,HBsAg检测具有简单便捷、高效经济的特点,在近年来取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对比HBV携带组、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及肝癌组的HBsAg定量值发现,HBV携带组的HBsAg定量值最高,肝癌组的HBsAg定量值最低,且四组患者的HBsAg血清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这说明随着患者机体感染时间的延长和疾病的发展, HBsAg 水平会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且也有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免疫耐受期的HBsAg水平最高,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下降,与本研究所得出的观点无相悖之处。

随着慢性乙型肝炎向肝硬化的进展,当进展至一定阶段,即使HBV仍在活动复制,但临床上却可出现低水平的HBsAg、HBV DNA 表现。这就容易与抗病毒治疗的应答过程相混淆,也警示在临床工作中监测判断抗病毒治疗是否有效时,单纯依赖HBsAg和HBV DNA 定量水平的变化是不够的,加入肝脏影像学及病理学的检查,如腹部彩超、肝脏瞬时弹性超声、肝穿刺等很有必要。当然相对抗病毒应答的HBsAg、HBV DNA 水平下降,自然进展过程所需的时间要长得多,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适当缩短部分抗病毒治疗肝硬化患者的检测周期可减少这种混淆情况。

综上所示, 乙肝表面抗原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 应及时给予患者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赵凤华,赵子瑜,李燕妮. 三种不同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结果比较[J].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7,39(02):116-118.

[2]温小云,方先松,邱芳. 乙肝病毒标记物阳性表型血清标本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临床检验分析的应用价值探讨[J]. 当代医学,2016,22(03):63-64.

[3]吴琳莉. 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效果评价[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1):183-184.

[4]王萌,王小丽,李锋. 227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儿童血清学调查[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8,29(06):428-430.

论文作者:曲喜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  ;  ;  ;  ;  ;  ;  ;  

乙肝表面抗原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不同阶段的变化分析论文_曲喜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