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的趋势性特征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特征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工业化的一般特性
为了揭示新型工业化的可识别的趋势性特征,首先阐明工业化的一般特征是必要的。新型工业化是与传统工业化相对而言的。工业化的一般特征不仅体现在传统工业化过程中,也必然显示在新型工业化过程中,不过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而已。考察一下工业化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工业化的如下一般特征:
特征一:工业化是工业部门快速扩张,工业产值在一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连续提升的过程。
其一,工业部门快速扩张。工业化这个概念出现在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之后,以美国为例,据考证1791年时,美国只有一家纺织企业,到1808年只不过才有15家,1809年,又增加了87家,生产能力从1808年的8000枚纱锭增加到1809 年底的31000枚纱,到1811年估计已增加到80000枚;其他制造部门的发展同样迅速,1844——1849年美国制造部门的增长率达到68.3%,美国内战结束时,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已经扩张到每一个部门,而到1914年,制造业已经遍及美国大陆的每一个角落。[2]
其二,工业产值在国民产值中的比重不断提升。根据统计数字,日本1895年工业产值在国民产值中的比例仅为21%。到1925年时该比例上升为37.7%,1967年则上升为47.9%,1971年该比例又上升为51%;同样,德国在1869年工业产值在国民产值中的比例为22.8%,1935年则上升到56.3%,1963年则达到60%。①
综观工业化史,以上两个变化在所有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反复出现,只是时间和程度略有不同。这些变化说明,工业化成为经济扩张的主要动力,其生产能力超越了农业社会对人口数量以及自然的依赖,使经济增长在数量和连续性等方面得到保证。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特征二:工业化是一个不断获得新技术的过程。
技术决定论者认为工业化成果大部分归于技术进步。但是进一步分析工业史,还可以发现技术与工业化之间的以下联系:经济发展总是表现出由新技术主导的工业部门的继起性特征;与四次大的技术革命相对应,世界经济先后经历了5次大的经济波动(表1.3);[3] 在这5次大的经济波动之间,总是存在明显的经济“减速”或“停滞”倾向,而一旦经济系统中引进重大的新技术,则会出现经济增长质的转化。其中经济“减速”往往发生在每一种代表性技术的成熟阶段,重大的技术创新更多地集中在萧条、复苏阶段。
特征三:工业化是一个受政府干预的非自发过程。
无论从先进国家的历史经验来看,还是从落后国家的工业化实践来分析,工业化过程从一开始就处于政府的积极干预之下,是政府意图的结果。具体来看,包括以下两点:
首先在技术进步的选择方面受政府干预的影响。技术进步是工业化的主要约束条件,但是经济增长“选择从严格意义上讲技术活力已被利用殆尽的产品,将有陷入低工资、低技能、低增长发展模式的‘陷阱’的危险。……所以,历史上多的是从另一个新方向发展成功达到赶超的例子”。[3](P451) 第二次技术革命期间,美国及德国政府通过鼓励引进、采用电力、炼钢、化工等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在1870—1913年的43年中,美国工业增长了8.1倍、德国增长了4.6倍;而法国、英国是在旧有技术条件下仅增长了1.9倍和1.3倍。
其次在道路选择方面受政府干预。格尔申克龙通过对19世纪欧洲各国工业化经验的分析,区分出8种可供选择的工业化类型。他认为这些类型的选择不是随意的,主要受各国的“落后程度”的影响,“落后程度”越大,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越大。虽然格尔申克龙也认为技术是工业化的约束函数,但是他最终认为任何一种工业化都要根植于同样的一系列前提条件,尤其是后起国的工业化必然要“重复早先一些国家或地区工业化过程的全部基本特征”。[4](P180) 由于工业化的初始条件以及各个国家的自然资源禀赋的巨大差异,可能很难实现格尔申克龙所谓“殊途同归”的结果。事实上,各国政府在干预工业化的过程中,更多是从本地区的实际条件和资源禀赋出发,结合技术进步,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在人类工业化过程中,先后出现过英国模式、大陆模式、美国模式、德国模式以及日本模式等。所以工业化不是盲目自发的摸索过程,而是在政府干预下的赶超过程。
二、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总体上讲,新型工业化的技术背景是“信息技术”。该技术包括三种技术分支: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互联网及其补充技术和包含活性生物体遗传材料的生物技术。后两者属于由前者侧向和前向发展而来。为了避免理解上的混淆,我们将前两者统称为信息技术,后者称为生物技术。我们认为,信息、生物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新型工业化区别于以往工业化的显著标志。不过,仅仅强调技术类型的区别尚不能充分解释新型工业化。我们还需要通过对比信息、生物技术与传统工业化技术对经济发展过程的不同影响来说明新型工业化的特征。
1.信息、生物技术:工业化的新引擎。
以信息、生物技术为标志的第四次技术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推动着经济的增长。首先来看信息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是世界信息产业的增长速度迅猛:1982年,世界信息产业销售额为2370亿美元,1985年达到4000亿美元,1988年为4700亿美元,1995年达到6400亿美元②;世界信息产业总产值1996年为8000多亿美元,1997年超过1万亿美元;③ 二是,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不断加大:以美国为例,1967年信息产业占GNP的比重为46%,1972年为50%,1985年升至60%,1987年达到67%,1990年该比重为75%,而90年代中期时,其他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占GNP的比重为40%—65%,新兴地区的比重为25%—40%,发展中国家达到25%;第三,信息技术对其他行业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渗透力,与传统技术相比,对经济增长有很高的贡献率。见表一:
表一 新技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每年的百分比)
新技术
时间段(年)
资本深化
生产中的
总计
技术进步
火车
1839--1870
0.120.090.21
1870--1890
0.320.240.56
电力
1899--1919
0.340.070.41
1919--1929
0.230.05--
1974--1990
0.520.170.69
信息技术 1991--1995
0.550.240.79
1996--2000
1.360.501.86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2001年10月:信息技术革命[M].北京:金融出版社,2002.92.
其次,生物技术产业在全球蓬勃发展,具体来看:一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面积猛增,如表二所示:
表二 1996——2001年全球主要转基因作物种植情况(百万公顷)
年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大豆 0.5
5.1
14.5
21.6
25.8
33.3
玉米 0.3
3.2
8.3
11.1
10.3
9.8
棉花 0.8
1.4
2.5
3.7
5.3
6.8
堪培拉菜籽
0.1
1.2
2.4
3.4
2.8
2.7
马铃薯 <0.1
<0.1
<0.1
<0.1
<0.1
<0.1
烟草 1.0
1.6
----
番茄 <0.1
<0.1
----
南瓜 000<0.1
<0.1
<0.1
木瓜 000<0.1
<0.1
<0.1
总计 2.8
12.8
27.8
39.9
44.2
52.6
资料来源:中国农村与社会发展司、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311.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短短5年时间里,主要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了19倍。另外,近10年来,生物技术产业正在全世界范围内以每3年增加5倍的速度增长,全球生物技术产业销售额约每5年翻一番,增长率高达25%—3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左右,预计2005年全球生物技术市场规模将达3万亿美元;二是生物技术产品在GDP中的比例不断增加,在发达国家,生物技术相关产业一般要占GDP的20%到30%。以美国为例,1998年美国生物技术领域上市公司总市值不超过970亿美元,2000年达4000亿美元,2003年超过10亿美元的生物技术企业有94家,其总市值接近9000亿美元。从1985年到2000年,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产品销售值增加了75.9倍,平均年增长33.58%。④
为什么信息、生物技术对经济增长显示出如此强的收益递增效应呢?通过与传统工业化相比,可以将其主要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点:首先,信息、生物技术产业创造和依赖可再生资源。传统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增长主要建立在自然能源和矿产资源冶炼、加工、制造的基础上。这些矿产资源属于非再生性资源。物质资源的稀缺性必然导致边际收益递减。而信息、生物技术及相关部门发展所依赖的资源主要是知识。知识作为资源具有累积性、共享性,能够产生动态相乘的效果,因此随着使用程度的加深,会出现知识资源边际资源收益递增;其次,信息、生物技术改变了时空观,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加快了产业进化速度。传统工业化过程中,受时空限制存在大量的合同成本和搜寻成本。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时空观,数字化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等应用型技术大幅度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甚至出现了虚拟市场和虚拟组织,从而降低了交易成本;而生物技术的出现则改变了通过传统的大样本选择育种形式,通过基因绘图可以快速、准确地选择基因,从而表达理想的特性,不仅改变了农业的作业方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生产率。所以,增长是低成本的;第三,信息、生物技术有很强的扩散性。信息技术催生了一个从事信息技术的,包括信息的采集、生产、检测、转换、储存、传递、处理、分配、应用等门类众多的信息产业群,其回顾效应已经深入到经济的各部门;而生物技术不但应用于农业,而且应用于医药卫生、环境保护以及军事领域。所以我们不难看出,信息、生物技术产业是新型工业化的引擎。
2.农业部门的地位:由“圈外”进入“圈内”。
长期以来,农业被排斥在工业化的视野之外,甚至是工业化的“牺牲品”。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农业的弱质性:首先,传统农业不但作业时间比较长而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在大部分农闲时间内农民处于隐性失业状态,生产率比较低;其次,长期以来不但传统农业技术状况基本变化不大,以至于学者们将其看作常数,而且传统农业对投资的数量要求很高,比如水利设施,数额巨大的投资与递减的边际产量决定了对传统农业投资的低收益率,所以对农业的投资和储蓄的刺激微弱,纯投资就很小,甚至会停止;第三,由于农产品受气侯、降水以及其它自然灾害等条件影响,农产品产量具有很强不确定性,而且农产品的易腐性要求很高的储存、保鲜费用以及较高的退出风险,导致理性的投资者望而却步。第四,农业部门提供的产品只是能够满足生存需要的必需品和用于加工的原材料,是基础性产品,附加价值较低。农业的以上弱点导致社会形成了对农业的偏见,即认为农业的作用仅局限于为工业提供劳动力、原材料和资金。相反,大机器工业所产生的高增长率产生了“工业化幻觉”,这不但使工业部门成为资源的主要吸收器,而且工业化被推崇到损害农业发展的地步。
但是近年的资料显示,资源的配置方向正在向农业部门转移。那么如何解决农业部门生产率低,投资收益率不高的问题呢?信息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机会与可能性。与传统工业化技术相比,信息、生物技术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相当程度地克服了农业的弱质性。主要表现在,一是生物技术加速了高新农业产业的成长,并形成一条从良种培育到生产、加工、储运、保鲜、包装以及营销的价值链,农业并不再仅仅局限于用传统的作业方式生产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二是通过将信息技术直接应用于农业,实现了农具智能化、生产管理网络化和对生态的充分保护,大大减少了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率、减少了农产品的销售环节,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速度。三是信息、生物技术不但使旧有的农业技术焕然一新,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而且提高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和农业投资的收益率。信息、生物技术背景下的农业不但是经济的基础,而且也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农业的生产方式和产品性质日益具有工业部门的特征,农业的发展已经不再游离于工业化之外,而是工业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此时如果再以牺牲农业作为工业化的代价,不仅工业自身的发展会受到极大的制约,如我国一些工业部门的发展已经受到农业发展滞后所造成的市场瓶颈的严重制约,而且,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欲速不达。因此,将农业纳入新型工业化之中,是必然的趋势。
3.资源利用:由对非再生资源的“单向掠夺式开发”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化。
翻开人类社会的工业化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传统的工业化过程伴随着非再生性自然资源如矿产品消费的快速增长,而且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单向掠夺式的”。英国在19世纪前80年中,煤的消费量增长了15倍,生铁消费增长了40倍。美国南北战争后的48年中,铁矿石消费量增长了27倍,铜矿石消费量增长了47倍,铝矿消费量增长了32倍,煤消费量增长了38倍,石油消费量增长了98倍,⑤ 而且随着矿产资源加工的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出现了以资源为指向的工业布局和城市布局。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明显加快了人口的增长和社会财富的积累,但是,传统工业化时期矿产资源的经济效率却比较低:
表三 世界金属矿产品与经济增长比较
项目 年递增速度(%) 比值
阶段 金属矿产品
经济增长(2)
(1)/(2)
消费(1)
1820--1910
5.32 1.48
3.59
1910--1950
1.80 1.83
0.98
1950--1970
6.03 4.40
1.37
1970--1998
1.44 5.12
0.28
资料来源:参见张雷.矿产资源开发与国家工业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71.
表四 世界一次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比较
项目 年递增速度(%) 比值
阶段 一次性能源
经济增长(2)
(1)/(2)
消费(1)
1820--1910
4.76 1.41
3.22
1910--1950
2.43 1.83
1.33
1950--1970
5.43 4.40
1.23
1970--1998
2.19 5.12
0.43
资料来源同上。
由上表可以看出, 传统工业化时期资源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限制性条件(1910—1950阶段,主要受战争影响,经济增长与资源消费的比值较低),其原因主要在于:其一,受传统工业技术限制。在大规模信息化出现以前,传统工业化的技术以重化工技术为主,强调的是生产要素量的投入。虽然这些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但是就新技术对资源依赖的性质而言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每当出现新技术,不但没有节约资源,反而更多地加大了对资源的消耗。其二,非信息化时期,替代性资源的出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一种原料替代另一种原料,包括了长时间的寻找、实验、采用、运行,最终还要建立相关的基础设施,所以传统工业化时期替代材料的出现是一个时间要求很长的事情,并充满了不确定性。其三,即使产生了节约资源的新技术,还要受到人为因素的制肘。对以资本密集为主的产业来讲,信息的不对称减轻了企业的外在压力,相对延长了设备的经济寿命。因为对投资者而言,采用先进技术就意味着旧有大额投资的浪费,所以即使有更为先进的技术可以利用,厂家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也会受到约束。
但上表同样显示,1970——1998年间,经济增长速度已经远远高于资源的消费,而且资源的增长速度呈递减趋势。工业化新的资源路径的形成主要来源于信息、生物技术的出现与普及:首先,信息技术拓宽了现有资源的利用广度和深度,使矿产资源的开发方式从资本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比如钢铁工艺中应用烧结烟气脱硫、熔融还原炼铁技术等技术,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了节能降耗;其次信息、生物技术催生了大量的替代性资源。一是在能源方面出现了太阳能、核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以及其他新能源,特别是学者们预测,氢能将成为新的主要能源。随这些新能源技术不断成熟,其在生产中的比重会不断提高,并将逐步替代传统能源(表五)。
表五 1990——2000年能源利用趋势
能源名称
年增长率(%)
风力 25
太阳能电池
20
地热 4
水力 2
天然气 2
石油 1
核能 0.8
煤
-1
资料来源: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129.
二是出现了替代性新材料,比如陶瓷材料、合金材料、高分子材料以及纳米材料等,这些新材料表现出高度多样化的特征,多为固体物理、固体化学、有机合成、冶金学以及陶瓷学等学科的新突破。新材料的应用产生了对传统材料的替代,比如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重量特别轻、强度高的特点,可以取代某些金属和木材,用于飞机、汽车、火车以及桥梁、洗涤塔等领域,从而大大减少了对传统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
另外,信息、生物技术以及相关产业部门的出现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据统计,由于信息技术的采用,使产品的更新时间减少40%—60%,无效产品减少50%—80%,生产率增加25%—30%,采用新技术的回报率达到100%, 这使得厂家的固定资产投资精神磨损加大,迫使其产生了接纳新技术的压力和动力。
信息生物技术的发展及相关部门的出现,也使工业化过程中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成为可能,从而,也使得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要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应运而生。
4.外部性:由净负外部性向净正外部性转化
传统工业化时期,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被排除在个体厂商的生产函数之外,生产力的发展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环境污染及破坏所产生的外部性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是向环境排放废物的速度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遍布全球的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固体废弃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烟尘有害金属和工业废水等。每年从城市排出的固体废弃物达100亿吨,排出的废水总量达几千亿吨,⑥ 环境的恶化程度已超过其自身净化能力的极限,如果仍旧按照传统工业化的方式排放废弃物,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挑战。正如上个世纪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所说,“人口和资本的指数增长使得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粮食消费也呈指数增长的趋势。然而不可再生资源储量和粮食供应都是有限的。因此,在某一天增长会突然达到极限,人口和生产会发生突然的无法控制的崩溃。即使考虑技术进步会带来无限的可再生资源和粮食供应,人类生存村环境污染程度的忍受能力也是有限的,增长也会因环境的日益恶化而停止。”[13](P34) 那么如何减少或消除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程度呢?对于已经形成的污染,传统工业化时期的主要做法是:通过征收排污税,将环境污染造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通过明晰产权,以及讨价还价等方式协调各方利益;通过国家干预,以非市场途径直接干预等。以上三种方式都是事后处理,其重点在于强调“终端”控制和处理,虽然也有积极作用,但并没有从整体上提高社会总体福利水平,收益较小。其问题在于忽视了技术进步对环保的关键性作用。
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技术水平的落后,信息和现代生物技术赋予环保新内涵,从而对环境的影响由破坏转向保护与改善。具体来看:首先是信息技术深化了传统资源的利用深度,减少了生产过程造成的危害:一是排放的废弃物大量减少:
表六 1985——2002年我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比较
1985 1990 1995 2000 2002
工业废水排放总量
3415420万吨 3537991万吨 2218943万吨 1940000万吨 2070000万吨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
由表六可以看出,我国从1990年开始,废水排放总体趋势下降。另外90年代中期以来工业废气、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总量呈减少趋势;二是信息技术改进了生产设计,提高了回收利用程度,减少了对资源的消耗,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如表七所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成大幅度递增趋势:
表七 1998——2002年我国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工业固体废弃物
41.7% 45.6% 45.9% 52.3% 51.9%
综合利用率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相关年)。
三是生物技术、太阳能以及其他替代性新能源、新材料属于绿色、可再生资源,可以循环利用,而且几乎无污染,从而减少了“三废”的排放总量,减轻了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
其次,信息、生物技术对环境问题产生了正的外部性。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环保产业进入自动化、尖端化阶段,硌盐清洁生产新技术、超滤技术以及微生物处理废水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净化水平,而且兼有节省能耗,回收资源,降低成本等多方面的功效。
5.经济增长: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传统工业化过程中,技术革命先后引起以铁路与钢铁工业、汽车、电力、化学工业、石油、飞机等行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基本特点就是资本密集,在国民经济中占较大比重。这些以资本密集型为主的机器大生产能够产生巨大的膨胀力,所以,传统工业化一般以追求工业部门量的增长为主要目标。但是片面发展工业部门不但导致农业发生衰退以及第三产业发展不足,降低了总需求,而且大工业自身也引发了经济的周期性危机,产生了强烈的收缩力,即一旦当生产规模扩大到市场所不能容纳的地步,必须更新技术,更新设备时,由大规模的固定投资所产生的强烈的收缩力必然导致大量的失业、通货膨胀以及发展水平的大幅度回落等问题。总体上,传统工业化时期世界经济的发展规律往往是“进两步、退一步”。
信息、生物技术的出现,实现了经济增长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的转变。首先信息、生物技术改善了传统工业化的物质技术关系,提高了工业部门的增长质量。具体表现在:一是信息技术延长了传统的物质生产部门的更新周期,并改变了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信息技术在工业部门的运用,推进了机电一体化进程,提高了工业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使得固定资本伴随新技术、新知识的更新而不断获得新活力,延长了设备的经济寿命。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加快了学习的溢出效应。信息技术减缓了传统工业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和规模,从而使大量的资源可以配置到其他部门中去,减少了传统工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二是信息技术改变了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的生产链条,减少了产出的不稳定性。企业通过广泛采用信息技术,提高了企业所需信息的质量和获悉信息的速度,通过计算机辅助系统设计大大减少了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时间,通过信息的大量获得减少了不经济存货,加快了“市场出清”的速度和程度;信息技术改变了企业组织结构,出现了新的企业组织形式: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提高了不同区域和不同实体企业之间固定资产利用的均衡性,降低了传统企业中机器设备的重要性而突出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从而使大企业出现了扁平化趋势,减少了由较大规模生产所带来的风险。
其次,经济发展模式转向各部门的和谐发展,人类社会的福利水平得到提高。信息、生物技术相对加快了第一、三产业的发展。信息、生物技术对第三产业的刺激作用主要体现在:一则工业部门投资规模和速度的变化,无论在人员还是资金方面都加大了对第三产业的投入, 第三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的突破点:据统计, 截止2002年底,日本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百分比为62%,马来西亚为48%,我国也达到了34%。⑦ 二则信息、生物技术催生了许多新部门, 其中环保产业的发展尤为突出。据美国资料显示,1990年,世界环保市场销售额约为2000亿美元,1992年增加到2500亿美元左右,1994年增到4080亿美元,1995年达到5000亿美元,而且,它还以每年12%—33%的速度递增。⑧ 服务行业的发展以及环境的不断改善,从整体上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本文可以作以下小结:首先新型工业化是工业化的一个特定阶段,是社会经济中工业部门快速发展,以此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工业部门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变化,传统工业部门的比重将下降,而新兴的现代工业部门的比重将上升。其次,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看,信息、生物技术是新型工业化区别于传统工业化最明显的技术特征,也是经济增长的引擎。前面所说的新兴工业部门正是指依赖于信息生物技术的现代工业部门。第三,由于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技术是信息生物技术,因此,新型工业化在许多方面呈现出与传统工业化不同的特征。
注释:
① 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② 金健.当代信息技术产业化与技术进步[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11.
③ 张海峰.情报资料工作[J].1995,(6):3.
④ 严汉平.生物经济是中国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N].光明日报,2005—04—12.
⑤ 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9.
⑥ 陈耀主编.中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R].内部报告,2001.15.
⑦ 王常胜主编.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2004):全球化下的经济环境治理与市场开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7.
⑧ 范秀英等编.环保产业与高新技术[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6.
标签:生物技术论文; 新型工业化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工业生产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信息发展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