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优化策略
引言
土建项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不仅包括了大量的建材、机械以及施工人员,还涉及到交叉作业与高空作业。施工现场管理就 是要起到统筹协调的作用,使工程的各分项能够按部就班的落实。但由于业界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因此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屡见不鲜 ,严重的制约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本课题对现场管理的不足进行了说明,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一)提高项目质量
建筑项目是百年大计,质量问题一直是投资方关注的焦点。质量问题不仅可能造成大量的返工,而且在投产使用后还可能存在一定的 安全隐患,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传统的管理办法虽然也强调了质量的重要性,但在分包过程中责任落不到实处,也就是得 效果达不到预期。当下的现场管理就需要改善这一问题,不断提高建筑项目的质量。尽管在具体的项目中通常会有第三方的监理机构 ,但其对于质量的控制力度有限。往往只是提出问题,对于问题的纠正以及工作的安排部署仍需要现场管理人员来协调。
(二)控制建设成本
近三十年国内的市场经济逐渐繁荣,建筑企业所面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因此如何在众多的同行中脱颖而出,并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就需要从成本控制入手。笔者发现在建材的采购以及仓储的过程中,存在着极严重的浪费现象。抑或是交叉作业不规范,不仅使各 工队的施工进度受到了影响,而且还可能对已完工序造成破坏。而通过有序的现场施工管理,能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严格的整改。在 满足项目的使用标准前提下,节省承建单位的成本支出,以此来获得较高的利润率。
二、目前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系缺失
通常而言,承建单位内部也存在着监理的编制,在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部分企业未能区分内部建立与政府质检之间的关 系,导致标准套用不合理、与项目实际需求相背离等问题,也就是现场管理流于形式。而且在工程项目的发包中,承建单位也更加注 重招投标的竞争环节,忽视了施工落实阶段的管理。甚至部分企业并没有相应的进度编制与验收制度,在建设阶段就缺乏有效地指导 ,存在盲目建设的问题。而对于大型土建项目而言,所涉及到的分项和单位较多,在细节控制上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业内在建设中 却注重领导的批示检查,反而不重视质量监测和验收工作。总之,在土建项目的招投标到竣工全周期中,管理都比较混乱没有相应的 标准。
(二)技术管理薄弱
技术作为当下建筑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施工现场管理中也十分重要。但相对而言技术管理也是问题多发的环节,往往关系到项 目的整体效果。比如部分承建单位在施工环节超预算,令此后的工序难以进行。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投入成本,另一方面也必将降低 技术的落实效果。此外,笔者发现目前业界对设计图的检查管理意识淡薄,往往容易将一些设计失误遗漏。而一旦设计环节就出现了 谬误,那么技术设计就可能与实际不符,甚至对建筑主体造成负面的影响。最后,机械设备的管理不当。机械化的生产在建筑行业中 已十分普及,设备的性能以及操作熟练度直接关系到质量。但目前设备的进场、运维以及技术员的培训都未能实现,这也就导致在一 些高精尖项目中屡屡出现纰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安全问题频发
土建项目中安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现场管理的重中之重。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从2013至2017年由于土建安全事故共计 造成13000余人丧生,而残疾、轻重伤害以及漏报案例也不在少数。尽管近几年这个问题有所改善,但在2017年仍有700余人因此罹难 ,平均每天就有2人死亡。此类事故不仅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赔偿负担,而且也造成了不良的舆论影响,严重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 展。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建筑企业对安全管理不重视,往往一味的追求工程进度和经济效益。在安全帽、脚手架安全措施环节未能 配备,一旦出现了操作失误则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
(一)健全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土建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同样是如此。笔者建议,在土建工程立项之处就应该先进行实地的考察,从而制定出 合理的管理方案。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因地制宜,在兼顾相关政策规范的前提下来处理好进度与质量的关系。首先,应该按照国家的指 导意见来开展建设。建筑企业需要将技术标准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给施工现场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其次,建筑企业内部也应该优化 组织结构,突出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委派现场管理人员与项目经理共同管理的模式,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的纠正,显著的减 少施工问题和返工现象。最后,需要明确各单位的责权利。通过将管理问题细化来落实到每一个人,减少甚至是杜绝互相推诿或者多 头管理现象的出现。
(二)强化质量标准
在建筑项目的质量标准方面存在着混乱问题,给施工管理带来了严重的挑战。除了有国家标准以外,地方法规中的质量标准以及建筑 企业的经营目标都各不相同。因此,在质量问题上部分企业往往就钻政策的空子,出现避重就轻的现象。甚至有个别地区为了招商引 资而故意放宽要求,导致一些质量不过关的项目也能够顺利交付。笔者建议,在当下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必须要提高质量标准 ,从而取得更好的发展。在标准方面严格按照有关部门的指导意见来约束,同时也需要在自身技术标准上进行适当的上调,来赢得市 场的口碑与信誉。此外,在建材的采购上,就需要处理好质量与成本的关系。通过对比、合作的方式选择质优价廉的建材,不断提高 项目的质量。
(三)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是意识薄弱以及保护措施不足造成的,因此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方案。首先,在项目建设动 工初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一方面通过讲座的形式来提高管理层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安全施工技术来规范施 工人员的操作。通过这种办法能够树立防患意识,有效地消除一些安全隐患。其次,要建立起安全管理组织。安全管理小组对现场的 问题进行巡视,起到监督指导的作用。而且还需要在安全小组内实行层层管理的模式,通过分配任务的方式来强化管理责任感。最后 ,应该强化安全检查工作。在高空作业的环节中,管理人员应该检查保护措施是否周全牢固。而在机械操作环节,也应该检查设备运 行有无故障,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而对于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也应该防患未然,通过定期检查和及时控制的方式保障施工人员的 生命安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下大规模、超高层的建筑项目中,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开始日益凸显。尤其是管理制度、技术落实以及安全规范方 面,业界的管理效果差强人意。笔者建议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质量标准和加强安全管理的方式,促进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行.浅析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应用[J].居业,2018(03):149+151.
[2]赵娜.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知音励志,2016(20):256.
[3]王乐平.刍议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J].知音励志,2016(05):250.
论文作者:凌滋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项目论文; 土建论文; 建筑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现场论文; 质量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