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论文_黄燕燕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论文_黄燕燕

身份证号码:42118119890128XXXX 河北省邢台 054000

摘要:水利建设是一项涉及范围广泛的复杂工程,是我国重点发展的项目,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对于水利工程技术的创新和探索从未止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重视水利工程的生态建设,这也促进了水利建设技术朝着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水利工程的涵义,揭示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意义,从空间异质性、提高水资源的净化能力等方面分析了生态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旨在促进生态环境与水利建设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水利建设;应用

一、生态水利工程的涵义

旧观念中的水利工程指的是通过对河流的合理控制或改造来实现对于农田灌溉、水力发电等目的,从而建设的基础设施。但是这些工程只考虑到了在实际中发挥效用,达到预期的目的,而没有考虑到水利工程建设的本身对于江河造成的生态污染。比如在黄河的上游建立水库,会造成中下游水质的污染,水量也会大大减少,严重影响了生态的平衡。生态水利工程的理念既保证了人们达到改造利用的目的的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的平衡。同时还节约了建造成本,让经济和生态实现双赢。

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意义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是水利建设领域的一个全新概念,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设计方案来降低对于河流本身的生态影响。它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融合了建造技术与生态保护技术,避免了生态失衡。其一,它是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纵观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出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逐步发展为一项综合的流域体系。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而传统的水利建设无法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建设产生了很多生态问题,因此需要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来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其二是生态循环的需要。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依靠生态系统的循环作用,其重点是保护生态平衡。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出发点是避免生态环境失衡。所以为了社会环境的健康发展,实施生态水利工程是必然选择。

三、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必要性

传统的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难以逆转的危害。在天然河流中建立人造设施系统,改变了原来的水量和水质,增加了改造河流段的蓄水量,在淹没更多土地的同时,还为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除此之外,还造成了自然河流出现了非连续化,让众多的河流不再流动,成为死水,使水文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化。本来已经适应自然水流的动植物又要去重新适应新的生存环境,那些适应能力较弱的动植物就会遭到淘汰,让依靠水资源的动植物种类锐减,严重影响了生态的平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意识的提高,逐渐开始尝试新的技术来改变现状,明白传统的技术在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同时不能满足生态环境的平衡,从而更新技术,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

四、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原则

1、保护河流生态的多样性

一个区域内的物种数量受到河流生态环境多样性的直接影响,尤其是依靠水资源生存的动植物,水质和水量的变化都影响着它们的生存状态。反过来物种数量的多样性还可以增强生态系统的抵御能力。所以生态环境和动植物的生存是息息相关的,只有保证了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才有了物种的多样性,保护了生态平衡。

2、确保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

众所周知,生态系统拥有自身恢复能力的功能,指的是系统遭受了破坏,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能还原回原来完好的样子,这对于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时,要将确保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不被破坏为基本原则。就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水利工程的规模巨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难以避免的,所以我们只能减轻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综合考虑,不断更新施工方案,提高生态环境的恢复能力,维护生态平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的问题

1、设计标准统一

就当前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历程来看,仍处在发展的初期,建造工艺和设计标准尚未完善。很多时候都是沿袭传统的水利建造设计方案,虽然解决了水利工程的功能性问题,但同样存在着很大的隐患。我国的占地面积很广,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又有着较大的差异,但是施工人员没有按照地理特色进行施工的意识,只是采用统一的设计标准进行施工,没有对实地环境进行考察,这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工程不适应当地的环境,从而使人力物力大量浪费,影响了水利工程的顺利运转。

2、设计人员意识淡薄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越来越高。在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提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口号,足可见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进行自然改造的各个过程中,都要结合生态理念,这就要求设计人员有着很强的生态意识。就目前水利工程的设计上来看,这一点并没有做好,设计人员忽略了将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意识相结合,让生态水利工程的建造效果大打折扣。

3、考虑缺乏综合性

立足于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理念,对于水利建造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建造不仅要满足水利工程的功能性,又要保证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就目前状况分析,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问题的源头是不能对影响因素综合考虑,缺乏整体性观念,从而影响生态水利工程的建造效果。

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理念在实际建造中的应用

1、空间异质性

空间异质性是空间缀块性与梯度的总和,是指生态环境中过程和格局在空间分布上不均匀的现象,它是应用之一。在实际进行水利工程的建造中,要重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不被破坏,因为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和空间分布息息相关,若要确保物种的多样性在空间分布的均匀,就要适当的用到空间异质性。在水利工程的建造过程中,要保证建造之后的空间异质性与之前的空间异质性处于同一程度上,从而不会造成物种数量的降低和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在进行人工运河的设计中可以选择非连续十个,这样形成一个复杂的生态分布结构,保证了物种栖息的生存环境,保护了生态的平衡。

2、提高水环境的净化能力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总量丰富,但是水资源却相对缺乏,水资源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资源,于人类生存而言必不可少,而如今水资源的污染状况严重,更加剧了水资源缺乏的状态,所以要加强水资源生态的建设,确保水资源的供给。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不仅能解决生态失衡问题,还能够使水资源有自我净化的能力。因为它能将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从而将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分解,无机物还可以给水生植物充当养料,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作用。所以在实际的水利建造中要充分结合生态工程设计的理念,提高水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保护水资源的质量。

3、流域尺度和整体性

进行生态水利建设时要注重环境的修复,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注重建造工艺的革新,建造技术不仅影响着生态设计的效果,还会进一步造成资源的浪费。要树立整体观念,在建造时对于影响因素要综合性考虑,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结束语:在这个强调生态保护的新时代,更加注重了对于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生态水利工程处于发展初期,仍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于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研究,积极探索,努力创新,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勇.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应遵循的理论与技术路线[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5):103-104.

[2]石坚.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21):275-276.

[3]杨建林.浅析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3(09):45-46.

[4]朱春红,高峰哲.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基本原则[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41(02):146-148.

论文作者:黄燕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6

标签:;  ;  ;  ;  ;  ;  ;  ;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论文_黄燕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