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途径_数学论文

培养中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创造性思维论文,中学生论文,途径论文,数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数学创造性思维,是指思维的结果或处理问题的方法带有新颖性、独特性。从思维过程的状态来看,创造性思维在总体上总是表现为:…→收敛思维→发散思维→收敛思维→…。发散以便于联想,寻找各种“旧”知识组块之间的可能的“新”组合,发现推理的起点。收敛以便于集中思考,验证由发散思维所得到的方案的可行性,对其补充、修正或提出新的方案。从思维的逻辑形式来看,数学创造性思维中既含有逻辑思维的成份,也含有直觉思维的成份。西方的一些科学家、哲学家认为,创造是变幻莫测的思维活动,属于非逻辑思维的直觉、想象和猜测,这是不全面的,因为不对已有事实与背景材料作出逻辑分析,就难以获得明晰的数学问题;没有在逻辑上对问题的预设思考,就难于确定为求解问题需要搜集哪些材料;没有逻辑推理在思维活动中的运用,不采用它来组织关于新概念和新思想的联系,新的假设就难以建立。但是,新苗头的发现,新思想的提出,却主要是靠直觉思维的。在中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注意为学生的“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提供问题情境和恰当的活动形式。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对培养中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的途径作了一些探索:

1 指导学生写数学小论文或数学学习心得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常常会迸发出一些闪光点,教师应积极引导其深入地思考。比如,有一位学生总结自己的数学解题经验时,提出数学解题“运动观”的见解。“运动”是诸事万物所共有的基本特征,数学问题中蕴含着大量的“运动”;用“运动”的观点指导数学解题,常能事半而功倍。

绝对的“运动”,即题中的“元素”无时无刻不在“运动”,而所求(证)的结论却“相对静止”。解此类题时,一般要紧紧抓住“绝对运动”中的“相对静止”,探寻元素变与不变的关系,观察各元素变化中的不变性。

例1 已知x[2]-y[2]=a[3],若a为正整数,求证:该方程总有整数解。

分析 乍看,该问题有三个可以变化的量:x、y、a, 觉得此题变化无穷,“元素”运动无“轨迹”,思维陷入困境。其实,可通过列举法探寻“元素”变化中的不变性,从而发现其内在规律,以便找到解题的途径。

学生通过“绝对的运动”;“相对的运动”;“思维的运动”三个方面论述了数学解题的“运动观”。学生能从哲学的观点去认识数学解题,这本身就是创造性思维,他能从大量解题的思路中“收敛”于这一观点,正是“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的最好注释。

又如一位学生在参加“希望杯”数学竞赛的过程中,积极探索竞赛题的新解法,并撰写文章,在教师的指导和完善中,将“两道试题的创造性解法”一文发表于1998年第12期的《数理天地》上。这也是学生“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运用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2 积极开展课外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用”数学、 “做”数学的过程中,激发创造性思维

联系学生的认知水平,重视发挥学习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动和能动作用;重视由此导致的从问题出发,设计以解决问题的活动为基础的数学认知过程。

当一个学生面对准备解决的问题,根据问题所给出的特定情景,积极地在自身已获得的能力结构中“采集”各种所需的能力,合理地解决了所面对的问题时,教师往往可以从学生的“作品”中发现其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例2 位于绍兴市郊中国轻纺城的柯桥中学, 它的附近有一座“鉴湖明珠电视塔”,数学教师布置学生一项数学应用活动,在校园内用简易测量工具测量“鉴湖明珠电视塔”的高度,并要求将测量过程、计算方法和结果写成一个书面报告。

学生对此项活动兴趣很浓,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测量、计算、讨论,并写成一份份书面报告。

报告之一(通法) 学生在校园操场的跑道(一直线)上选择三点A、B、C,测得AB=BC=60米,且在A、B、C三点处,距离地面1.6 米处放置一块绘图板,用量角器观察塔的最高点,分别测得仰角为45°,52°,60°。然后将测量数据绘制一张草图(图略),最后计算出塔的高度,这一数据与真实数据误差很小。

报告之二(特法) 如图身高1.65米的甲在OC直线上走动,乙匍匐于B点,眼睛望塔顶,甲在OB上行走, 当乙所见的塔顶刚好与甲的头顶重合时,立即让甲立定,位置在E点,此时,丙测量甲的头顶与B的眼睛之间的直线距离;然后乙匍匐在C点,当甲在F点时,塔顶与头顶重合,丙测量CD之长、BC之长,然后计算求出塔高。

这一方案仅用皮尺这一测量工具就完成这一活动,巧妙地利用人的身高,三人通力合作,集思广益,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这一活动的意义远远超出数学应用本身。

报告之三(优法) 一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硬纸板,分别折成两个正三棱柱型的“望塔筒”,利用相似原理计算塔高。该方案设计新颖,构思巧妙,充分显示了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

3 创设新颖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灵活地加以应用,创造性地思维,创造性地解题,充分发挥数学建模功能,有利于学生提高创新思维的能力

例3 绍兴是一个水乡, 在古运河上建有许多形状相同的抛物线型拱桥{An}(n=0,1,2…),经测量知,相邻两座桥之间的距离a[,n]近似满足a[,n]=800+150n(n=1,2,…)。这些拱桥当水面距拱顶5米时,桥洞水面宽为8米。一只船宽4米,高2米,载货后,该船露出水面部分的高为3/4米,每年汛期河水上涨时,船公都要考虑拱桥的通行问题。

(1)要使船能顺利通过拱桥, 试问水面距拱顶的高度必须达到几米?

(2)已知河水每小时上涨0.15米,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0.4米/秒,水流速度为15米/分,若船从A[,0]桥起锚航行时,河水开始上涨,试问船将在哪一座桥可能受阻?(船的长度,桥面宽度忽略不计)

(3)若船顺利通过第A[,n-1]桥后,可能在An桥受阻,你会采取什么措施使船顺利通过此桥?(采取措施所用的时间忽略不计)

上述一些问题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立意,将数列、抛物线、方程等知识融为一体,主要测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及数学思维能力。第一问观察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学生容易漏掉3/4米;第二问观察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是否考虑顺水与逆水两种情形;第三问观察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当船过桥受阻时,应采取什么措施解决问题。

4 成立数学讨论小组,对教学中出现的典型疑难问题,先由小组成员独立思考,提出解题方案,再在小组内讨论、辩论,集思广益,形成讨论合作之学风,对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十分有益

例4(’99高考应用题) 走进钢铁企业的冷轧车间, 一块厚厚的带钢从冷轧机的一端输入,经过若干对轧辊逐步减薄后,从冷轧机的另一端输出符合要求的薄薄的带钢。

如果一块厚度为4cm的带钢经过一对轧辊轧压后厚度变为1cm,那么这对轧辊的减薄率为3/4(一对轧辊的减薄率=输入该对的带钢厚度减去从该对输出的带钢厚度/输入该对的带钢厚度)。

带钢减薄现象涉及诸多因素:轧辊直径大小,每对轧辊的减薄率,安装的轧辊对数,带钢的宽度等,排除次要因素(相对于某一具体问题),提炼并简化出下列问题:

(1)(带钢减薄问题)已知带钢毛坯的厚度(设为α),输出的带钢成品的厚度(设为β),若已知每对轧辊的减薄率为r[,k](不妨设r[,k]不超过r[,0],0<r[,0]<1),试确定冷轧机至少需要安装多少对轧辊?若已知冷轧机的轧辊对数(设为n)且每对轧辊的减薄率相同,试确定每对轧辊的减薄率。

(2)(疵点检修问题) 若第k对轧辊有缺陷,每滚动一周,在带钢上压出一个疵点,在冷轧机输出的带钢上,疵点的间距为l[,k], 已知一台冷轧机共有4对减薄率为20%的轧辊, 所有轧辊周长均为1600mm,为了便于检修,请计算l[,1]、l[,2]、l[,3]。(轧钢过程中, 带钢宽度不变。)

带钢减薄问题,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在合理的假设之下,(带钢宽度不变,每对轧辊的减薄率相同等),将带钢的输入、输出厚度、减薄率与轧辊对数有机结合,利用等比数列,对数计算知识巧妙而简单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而对于疵点检修问题,本来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由于限制了轧辊的对数,假定每对轧辊的减薄率相同,均为20%,并只考虑一对轧辊有缺陷与冷轧机输出的带钢上疵点的间距,使问题变得单一而简洁。

在数学讨论小组内,我们将疵点检修问题引申到一般问题:设冷轧机有n对轧辊,第k对轧辊的周长为C[,k],减薄率为r[,k],疵点的间距为l[,k],(轧钢过程中,带钢宽度不变,且不考虑损耗), 这样便引出下列问题:

(3)若C[,k]=C[,0],r[,k]=r[,0],k=1,2,…,n, 且只有一对轧辊有缺陷,检修人员如何识别是哪一对?

(4)若C[,k]=C[,0],r[,k]=r[,0],k=1,2,…,n,且恰有m对轧辊有缺陷,检修人员如何根据冷轧机输出的带钢上疵点间距来判断是哪m对有缺陷?

(5)若r[,k]=r[,0],k=1,2,…,n,且恰有m对轧辊有缺陷,检修人员如何根据冷轧机输出的带钢上疵点间距来判断是哪m对有缺陷?

(6)若C[,k]=C[,0],k=1,2,…,n,且恰有m对轧辊有缺陷,检修人员如何根据冷轧机输出的带钢上疵点间距来判断是哪m 对有缺陷?

(7)若n对轧辊的周长、减薄率均不相同,但知有m 对轧辊有缺陷,如何判断是哪m对有缺陷?

(8)不知冷轧机有几对轧辊有缺陷,检修人员如何判断呢?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讨论,同学们都感到有所获益,锻炼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标签:;  ;  ;  

中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途径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