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护理的健康教育干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董爱萍

慢性胃炎护理的健康教育干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董爱萍

哈尔滨市香坊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6

【摘 要】目的:探讨针对慢性胃炎患者,观察临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慢性胃炎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慢性胃炎患者的随机分组。A2组(对照组50例):临床选择常规护理的方法;A1组(观察组50例):临床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评分、焦虑程度以及睡眠质量几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两组慢性胃炎患者分别完成临床干预后,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A1组明显高于A2组慢性胃炎患者(P<0.05);在生活满意度以及睡眠质量两方面,A1组明显优于A2组慢性胃炎患者(P<0.05)。结论:针对慢性胃炎患者,临床在护理过程中给予健康教育,能够将患者的焦虑状态进行有效缓解,最终将患者的睡眠质量有效提高,凸显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慢性胃炎;健康教育干预;临床效果

慢性胃炎属于较为普遍的一种慢性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针对患者如果未经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会导致患者疾病发展成慢性溃疡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导致患者出现恶性胃癌的情况。因为患者患病后,对自身精神状态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对此研究有效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1]。为了确定最佳的干预方法,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临床在实施常规护理的过程中给予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以及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100例慢性胃炎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慢性胃炎患者的随机分组。在A1组50例慢性胃炎患者中,男25例,女25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0岁-5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5±2)岁;在A2组50例慢性胃炎患者中,男25例,女25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30岁-48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4.5±2)岁;对比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出均衡性(P>0.05)。

1.2选择标准与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全部于我院进行治疗,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将年龄较大的患者进行排除,将自身体质较差的患者进行排除[2];将患有严重慢性疾病的患者进行排除;将不同意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排除[3]。

1.3方法

针对A2组慢性胃炎患者,临床选择常规护理的方法,患者在住院后,对其选择抗幽门螺旋杆菌药物进行治疗,对患者选择对胃酸分泌进行抑制以及促进胃动力药物进行治疗,针对营养状况表现较差的患者,对其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治疗。针对A1组慢性胃炎患者,临床除选择上述干预疗法之外,对患者给予健康教育干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患者在进行健康宣教过程中,针对患者与患者之间表现出知识层面差异以及理解力差异,需要进行认真考虑,针对不同年龄的患者展开针对性教育,主要通过个别交流方式、开展讲座方式以及通过宣传栏等方式对患者认真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主要包括疾病的发病机制、导致疾病出现的原因、相关的注意事项以及临床治疗方法等。最终保证慢性胃炎患者针对疾病能够有一全面认知。具体的健康教育方法为:①保证患者的饮食习惯良好,保证就餐习惯良好,禁止暴饮暴食或者出现了不规律饮食的情况,在用餐方面做到少吃多餐以及定时定量。②将患者的遵医依从性有效提高,对患者认真讲解药物作用机制以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能够有效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③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因为疼痛的原因较易导致患者表现出苦闷以及焦虑等系列的不良情绪,不但影响疾病的临床治疗,而且会导致疾病表现出恶性循环的情况,对此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诉求需要进行认真倾听,针对患者给予必要的鼓励以及安慰,能够站在专业角度为患者认真讲解疾病治愈的可能,保证患者可以确保以稳定的心态配合医护人员相关工作,最终确保成功完成临床治疗。

1.4观察指标

对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睡眠质量以及生活满意度评分进行观察。

1.5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6.0完成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选择t检验以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P<0.05为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慢性胃炎患者分别完成临床干预后,在护理满意度评分方面,A1组(95.3%)明显高于A2组(81.4%)慢性胃炎患者(P<0.05);在生活满意度以及睡眠质量两方面,A1组(93.6%)明显优于A2组(82.8%)慢性胃炎患者(P<0.05)。

3讨论

随着现代护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健康教育已逐渐成为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护理的常规内容之一,这是由于慢性胃炎诱发因素多、易复发,只有切实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才可进一步抑制疾病的复发。由相关调查研究报告可知比,慢性胃炎患者主要通过网络获得相关健康保健知识,这种结果恰恰说明了临床健康教育的缺失,多数患者表示医院的健康教育内容比较简单,缺乏主动性,因此患者出院后对健康教育的内容印象不够深刻,无法对患者的自我护理提供指导。本研究针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由结果可知,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干预后,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总之,针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其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伴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生活压力的不断加大,患有慢性胃炎疾病的患者例数表现为逐年增加的趋势。患有此种疾病后,不但对生理机能造成影响,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针对慢性胃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给予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针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度,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疾病的治疗表现出重要的意义。总而言之,针对慢性胃炎患者,临床实施护理干预过程中给予健康教育干预,能够将患者的饮食习惯进行有效改善,从而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提高,将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改善,有效证明健康教育对慢性胃炎进行干预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晓兰.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S1):321.

[2]王异平.健康教育干预应用于慢性胃炎护理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7(04):502-504.

[3]连莉.健康教育应用于慢性胃炎的护理体会[J].现代养生,2014,5(06):195.

论文作者:董爱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4

标签:;  ;  ;  ;  ;  ;  ;  ;  

慢性胃炎护理的健康教育干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董爱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