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与人文关怀(续完)——青少年教育的终极使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使命论文,青少年论文,人文论文,生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和谐意识 《学习的革命》一书的作者戈登先生曾说,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达到三个和谐。即让学生与自身生命和谐、与周围生命和谐、与大自然万物和谐。(注:周弘著,《赏识你的青少年——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页)生命教育的核心精神应是对人及其生命的人文关怀,而生命教育之本质乃在于创造一种广泛的和谐。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上来说,和谐乃是强调作为主体的人应与客观对象世界保持相互平衡和适度的关系,即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四大基本关系中,强调二者之间的相互适应和相互包容。因此,生命教育首先要让青少年学会与自身的和谐。人类最大的痛苦往往源于自身的不和谐,世界不和谐的根本也源于个体生命。个体生命的不和谐主要表现为人格的分裂状态。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剧增,脆弱的心理容易导致心态的扭曲,人格的分裂。所以,生命教育首先要培养青少年健康而坚实的心理。
一个和谐的个体生命,总是身心健康的统一体。心理健康教育应成为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要塑造一颗高尚的心灵,首先要培养一个健康的心理,因为心理健康是心灵高尚的必要前提。生命教育要让青少年学会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既不因自己的优点而狂妄自大,骄傲自满,也不因自己的不足而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而是善于正确地“自我接纳”,并努力自我完善。生命教育应让青少年学会管理自己和自我调节,对自己既不放纵,也不苛求,乐观自信,积极进取,能够充分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生命教育还要培养青少年一种在任何境遇下都能寻找到积极因素的心理机制,让青少年能够自如地应对生命中的无常与困境,并能把生命进程中的危机转化为自己成长的契机。教育的本质就是让青少年的心灵看到生命的光明,为他们建立一个心灵的家园,为他们点亮一盏心灵的明灯。
与此同时,生命教育也要让青少年学会与他人与社会的和谐。每一个个体的生命都是类的生命的一分子,是社会关系网中的一个点。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是与同他人的交往和关系密切联系的,人一生的快乐、烦恼、悲伤、爱与恨的情感,也同样是与他人的交往和关系分不开的。生命教育必须开展人际交往教育和社会道德教育,一方面使青少年掌握交往的规则,学会尊重,学会关爱,学会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另一方面,培养青少年的人文关怀、社会关怀,学会接纳他人,欣赏他人,与他人、与世界共融共在。生命教育要让青少年成为既自我尊重,也尊重他人;既悦纳自己,也悦纳他人;既肯定自我,又成全他人;既能全力服务社会,又能得到社会充分肯定的人。陶行知先生曾精辟地指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人下人,更不是人外人。(注:周弘著,《赏识你的青少年——一个父亲对素质教育的感悟》,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2000年版,第159页)
此外,生命还要让青少年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和谐意识的教育应包括社会生活教育和生态环境教育,使青少年明白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还要保持必要的克制,同时也要尽可能地对其他生命保持尊重和关照,以维持自身和大自然之间的动态平衡。
自然具有生命意义,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针对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日益严重的工业污染和环境破坏现象,曾提出“归返自然”的口号。这个口号其中一个深刻的涵义就是要求人们回到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并以大自然的美丽来批判人类社会的偏颇和人性的丑陋。卢梭认为人与自然界本来就是一体的,不能分开,因为人类生命的源泉就在这里。如果把人与自然界截然对立起来,以“立法者”自居,以“主宰者”自居,那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的生存意义丧失,精神家园失落。(注:蒙培元,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与可持续发展,北京:《中国哲学史研究》1998年第3期)因此,生命教育应让青少年学会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像善待自己和家人一样善待自然。只有这样,人类与自然才能长期共存,共创永恒。
(四)终极关怀 对终极关怀的探问,是生命教育的升华。一个有终极关怀的人才会真正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欣赏生命,体味生命之丰富、之美好,也能坦然地面对生命之无常,享受生命之苦难,达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境界。对于生命教育而言,终极关怀的基本涵义就是强调人应该具有完美的人格,高尚的心灵,应有理想、有信念、有信仰,能够真正地超越一切世俗功利的束缚,达到真善美的崇高人生境界。美国当代著名的思想家丹尼尔·贝尔说过:“每个社会都设法建设一个意义系统,人们通过它们来显示自己与世界的联系。……在这些领域里丧失意义就会造成一种茫然困惑的局面。”(注: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97页)现实教育中知识本位、技术至上,加上政治、经济等外在于教育自身的因素的强行介入,使教育演化为工具的教育,教育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注:冯建军,生命教育:引导青少年走好人生之路,上海:《思想理论教育》2003年第6期)忽略了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意义的探寻。教育的终极使命一度被忽视。教育把学生变成了考试的机器,而没有教会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欣赏生命的美好。缺乏终极关的怀教育,最终只能造就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没有追求的灵魂。一个人如果漠视理想层面的探求或随便选择生命目标,就很容易让各种无名的欲求牵着鼻子走,而做出本末倒置的抉择来。正因为如此,现实中才会有那么多青少年因为自己一时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选择结束宝贵的生命,一旦闯关成功上了大学,就失落了生活的目的,甚至生存的意义,只能整天无奈地“享受”着无聊和郁闷。
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会去追寻存在的意义与目标。法国著名思想家托克维尔指出,人类社会如果不追寻存在的意义与目标“就不会欣欣向荣”,甚至可以说“就根本无法存在。”(注: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524页)人即使在大部分时候能麻木于日常生活,对存在无所疑惑,然而,人毕竟不同于快乐的猪,饱食终日便能无忧无虑。神学家拉内说得好,人是一种“发问的存在”,只要人活着,他就要去探求活着的意义,从而不断超越自我,直到达于至善或无限的境界而后已。作为一种特殊生命的存在,人并不会满足于现实世界的追求,而是在不停地寻求着对于自我的无限超越,追求自身有限性的不断突破,从而赋予单调的生命活动以永恒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著名存在主义思想家蒂利希所说的“终极关怀”。
生命教育应让青少年明确自己的终极关怀,要让青少年认识到追求生存条件和追寻生命意义是不同层次的人生境界,追求享受和享受人生不能混为一谈。要让他们懂得,为什么现实生活中许多富裕起来的人在物质生活丰富之后,却并没有感到人生的快乐和幸福,反而备感心灵的空虚和精神的失落,这正是由于他们已经在某种层面上离开生命本身的核心意义去寻找生活。要让他们明白,一个人的生存不能没有“面包”,但如果将“面包”问题看作是生命的全部,不仅找不到生命的意义,生存的价值,找不到生活的目的、人生的支柱,而且也不知该如何面对现实世界中的种种波折和苦难,甚至某一天发现自己的“面包”没有别人的大,也会怨天尤人,失去生命的乐趣,甚至失去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没有终极关怀的生活,将会造成人与自然的疏离、与社会的疏离、与生命的疏离,最终丧失生存的意义。
同时,生命教育还要告诉青少年,一个人只为自己或少数人活着是不可能有终极关怀的,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同他人、社会、人类命运联系起来的人,才会真正找到生命价值的根本。一个人只有在关心他人、服务社会、为改善人类的命运而努力的过程中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丰满与心灵的充实。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幸福》一书中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注:转引自:王琪、刘春芸,生命是教育之本,北京:《人民教育》2003年第8期)他这句话深刻地诠释了教育的人文关怀宗旨。生命教育更应最直接、最广泛地体现教育这一神圣的宗旨。让生命教育为年轻的生命多注入一些激情,多创造一些体验,多赋予一些憧憬,努力达到教育之于生命的最高境界——带着对生命的了知、洞察和至爱,带着人格的魅力和灵性,像寻找珍贵的金子一样去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激发生命的活力。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生命教育淋漓尽致地展示人性的魅力和对生命的至爱。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