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住宅设计与改造论文_潘琪芳

上海华东房产设计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摘要:本文从“梦想改造家”的节目中摘录了两套精品设计进行分析,总结出当下时尚房屋改建的方向。然后在本人参与的项目中选取两个,寻找不同人群需要的住宅。之后关注了时下较流行的民宿和青年公寓设计。

引言

最近一档电视节目火了,叫《梦想改造家》。每一期都会有知名建筑师帮忙改造房屋。多数为住宅。经过他们的精心设计,原本陈旧不堪,功能不全的房屋焕然一新,成为了一个五星级的新家。

看了这个节目,很多人感慨万分。对于中国传统家庭来说,一间属于自己的房子就是一个“家”。可以抛开一切烦恼,回归本质的地方。而对于设计师,特别是像我这样一个从事住宅设计的建筑设计师,设计或者改造住宅,让其成为人们的梦想家园,是我的本职工作和不可推托的使命。

一.梦想改变住宅

《梦想改造家》节目改造住宅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以小见大;二是空间改造。

1.2017.10-30期节目,85后建筑师刘津瑞用园林工艺巧妙拓宽魔都34平小两室。

这套住宅在老公房六层,边套。两室一厅,厨卫极小。家里住着一对年轻夫妇和2岁小宝宝。还有为了照顾宝宝,从张掖老家搬来同住的爷爷奶奶。除满足日常起居生活,委托人还希望能尽可能多的照顾到每个居住人的兴趣爱好,比如爷爷爱唱歌,奶奶要弹琴,夫妻俩需要更多健身空间,小宝宝需要更多玩的地方。

年轻的设计师拆缺补漏、重新布局。巧妙的运用了苏州园林工艺,将空间做成了两个“翠玲珑”格局。满足了日常应用,又让爱下厨的爷爷有了梦寐以求的大厨房。

客厅和主卧之间直接打通,用分隔墙做出虚空间,可分可合,方便灵活。在客厅的上部利用层高增加出一个1米高的儿童活动阁楼,丰富了立面的层次。

最后使用各种创意家具,做出足够的储物空间和可延展空间。让小房子的每个角落的功能都得到最大的发挥

这个作品得到了委托人一家的肯定。

在中国式家庭中,我们看到优先考虑的都是小宝宝的需要。因为他们要玩,要长大,要学习,要上学。然后还需要有自己的独立空间。这是一系列的成长过程,也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可持续功能运用。

重点的区域是卧室和客厅。承担着一家人大部分时间的起居生活。

小住宅一般用榻榻米代替床,利用床下、床边的空间做大量储物柜。现在市场上也有很多知名品牌可以专业定制榻榻米床,比如索菲亚衣柜。所以,越来越多的床不仅限于睡觉,增加的可升降桌,可翻覆床板等,还承担了储藏、娱乐、会客等其他功能。

虚墙的运用,让主卧与客厅之前没有了约束,扩大了使用空间。亮点是,利用客厅上部做了一个1米高的宝宝乐园,这个类似于功能区的叠加使用,在没有太多束缚的家庭生活中,提高了空间的使用效率。

厨房和卫生间的改造是缩小了原来的次卧,减薄建筑隔墙,以增大其面积。为委托人量身定做的次卧功能区,还是利用创新家具,让爷爷有了喝茶区域,奶奶有了弹钢琴区。厨房还分出了里厨和外厨。配合一家人饮食习惯。

这个设计让小空间看上去变大了,是我们改造旧住宅的方向,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成功的改造。

2.另一种住宅改造形式是空间的改造。我比较喜欢的一期节目是2017.9.5,《史南桥极限挑战38平容纳10大空间》。

这期节目是上海一栋石库门老屋的二三层。原始房型就是两间上下错层的房间组合。总使用面积38平方米。(如下图)

在过去居住的50年里,为了迎接一次次的人口增长,房子被不断的分隔,搭出阁楼。直到现在,砖木结构的老屋不堪重负,几近危楼。幸而得到了大师的改造,踏上了新的历史进程。

上海人说“螺蛳壳里做道场”。史南桥设计师的设计团队,利用钢结构轻质、牢靠、可操作性强的优势,划分区域布局,塞下委托人提出的9个功能。最后魔术般呈现出一套作品。

在新设计中,88岁太爷爷房被安排在住宅一层,并附带独立卫生间,还有开敞的窗户。从生活品质到智能化家具的运用,都给老人的起居带来了不小的改变。

关于小宝宝,设计者考虑的是她的成长过程。为她营造的是睡,玩,学三重空间。中年夫妇是小宝宝起居的主要照顾者,所以,二层的卧室旁就是宝宝房,用楼梯和滑滑梯连接一层客厅。三层年轻夫妇房间留有一个尿布台,宝宝可以跟他们一起睡,也可以睡楼下自己房间。此外,在三层坡屋顶下,用防护网打造的宝宝乐园,保证了安全性和娱乐性。活动区域的可伸缩家具可以随宝宝的成长变成合适尺寸的书桌、椅凳。每张床上,床下,本来不可利用的空间被合理规划起来,成了小朋友卧室,游乐场和学习的地方。

客厅设计,就是家庭的核心。家里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聊天、生活。设计者运用大量可收纳桌椅,尽可能解放了不大的空间,使其多样化,有内涵。

以上,是《梦想改造家》节目中的两个作品。一个是平面改造,为了适应“老漂”家族。另一个是空间改造,解决人口增长所造成的生活空间不足。

二.自建住宅的设计

电视节目中,我们看到设计师绞尽脑汁,将一个原本破陋不堪的房屋焕然一新,让他们成为梦想中的家园。

而在魔都之外,很多用地没那么紧张的地区,自建房正在悄然兴起。在大城市打拼,赚了钱,有了见识,衣锦还乡的年轻人,选择回老家自建住宅。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批回乡客,带起了一批以自家小别墅设计为主的设计院。这些设计院可能没有响当当的名气,或者连设计师都是外聘的,但是别墅方案可都不一般。他们或者现代感十足,或者古韵犹存,有城市的小清新,又有悠然见南山的豁达。笔者有幸也参与过这样几个小别墅。

1.商业气息浓厚的自家小宅

在面积,层高不那么受限制的情况下,自家住宅的一般布局是一层起居,二层、三层卧室。

这所四川成都的自建小宅,介于当地的气候条件,朝向变的不重要。而风格、品位摆在了设计的首位。不规则的窗和穿插的空间给住宅带来了现代感。

一二层的书室正是住宅主人从城里带回的最宝贵的财富。内部通过旋转楼梯连接。一层通透的玻璃幕墙分隔,类似商店。这是可以独立经营的小书屋。在提高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为新房带来清新的书香之气。主人、客人需要一方宁静,在这里摆上茶座,咖啡角,甚至小酌之地,都十分有意境。

一般家庭,除非有老年人,否则很少会把卧室放在一层。一是为了隐私,二是不希望真有客人来,带了熊孩子,把卧室当了会客厅,弄的一团糟。

底层车库和开放式超大厨房都是自建房的标配。即便是现在没有车的人家,车库这类高级配置也是不能少的。而厨房则是延续着老宅柴房的记忆,宽敞,明亮,有些人家甚至特意留下老式柴火灶,和现代煤气灶同处一室。因为在那里,他们都觉得柴火饭比电饭煲煮出来的饭菜要香得多。逢年过节,一家人团聚,轮流作东,吃遍兄弟姐妹各家大宅,这是规矩,也是传统。没有一个这样超大的厨房,是做不出几十号人的大餐的。或许在城市里,大家只是去酒楼饭店订上一桌,而在乡村,这一顿饭可能要让主人花好几星期精心准备着。所以,厨房对于一个农村的家庭来说,意义非凡。

二三层的房间也是有讲究的。一般以二层为主人家主要活动空间。风景最佳的卧室是当家的。其余分给子女或者长辈。这层的卧室都有独立卫生间,方便使用,也合理保护隐私。三层的卧室,一般是留作客房。如果长期不住人,就会变成储藏室。所以只设公共卫生间,没有私人卫生间。

另外,这户比较现代风格的宅子里,最富特色的是主人家指定的几处绿化小景。如前门外的莲花池和小菜园,保留了农村原有的气息,不忘本,不离水。后门处,小院中又种些文竹、松柏,做成小山小景,融入起居室中,当主人家招待嘉宾时,更有一番情趣在其中。

2.富有水乡特色的自家小宅

这套自建小宅位于湖南永州,由左右镜像对称的两栋独立宅子组成。我们可以理解为主人自家两兄弟同住一处。也可以想象成,一栋宅子主人自家住,另一栋为农家乐,准备出租。

整套别墅考虑更多的是造型,所以在朝向上,反倒没那么在意,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在永州,四季如春。

设计中,乡村水系被引入院中,做成景观水池和中庭小景。主人家是很懂得情调的,开门见水,别墅的价值就提升了。当然,景观水是需要打理的,所以前期投入和后期清洁成本都需要考虑到。

别墅内部设计比较中规中矩。一层是起居室、厨房,另有景观不错、设施齐全的老人房。二层是几个卧室和超大露台。三层坡屋顶安装了太阳能,又兼做储存。

在景观配置和功能分布上,这都是一套怡人的居所。

三.民宿与特色主题房

民宿是最近兴起,且十分流行的一种住宅改造方式。最早出现的是流行于农村的农家乐。一口大铁锅,下面是噼啪燃烧的柴火,这就是柴火饭。所以,原本靠一亩三分地过活的农村人民,利用宅基地的大宅子,稍加改造,就成了城里人的香饽饽。只要卫生条件好,床舒服,菜品是从主人家厨房里烧出来的,他们就愿意乖乖买单。而农民们利用了这群游客的好奇心,额外让他们看看猪圈,瞧瞧菜园子,摘摘水果,他们一个个就开心的小朋友似的。

如今农家乐大院,也有自己的主题。比如以无公害蔬果为卖点的大食堂,专为小朋友设计的亲子农场等等。一些深山老林中,幽静到没处买菜的古寨,也常常是设计师小试牛刀的最爱。

近年来,城里的生意人也有了这种意识。在闹市中建民宿,吸引外国人,或者外地人。小而优的装修风格可以把狭窄的里弄房变成小资;豪华的装修风格可以让普通民宅变身大别墅;当然,还有很多一辈子蜗居的中产阶级愿意偶尔花些小钱,去体验一下三层大豪宅里的富贵生活。所以,与住宅有关的改造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四.青年公寓,让简单居住变得更丰富

对于外地来上海的年轻人来说,如果单位能出面安排他们住进青年公寓,那就是解决了他们最大的问题。所以,拎包入住,青年公寓让租房不将就成为最终目标。

这些公寓,有些是整栋楼设计,作为一些大型产业园区周边的配套。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城市居民的闲置房产,由统一租赁机构负责装修管理出租。这样,房东这边只等安心收租,房客那边也有了监督管理,通过第三方实现住宅功能的转换。

这些公寓往往装修简单明快。由于原本就是住宅,所以各空间功能齐全。配套完善。同时,青年公寓往往又是单身公寓,所以一般都是以房间为单位,做成每一个独立的私密空间。

五.不是面积越大,居住体验越好

以上,是时下流行的几种成功的住宅改造方式。但是,笔者在平时工作中也碰上一些开发商,只顾着卖房,打着送面积的旗号任意修改住宅,封填原设计中的采光通风空间,使厨卫变成暗房间,用来增加卧室面积。最终,业主发现所谓送面积,其实就是违章搭建,不但随时被相关部门查处拆除,还直接影响了功能房间的使用,是得不偿失的做法。

总结

衣食住行之中,“住”比较沉稳。他可以百年不变,也可以随着主人的心境随意改变。每一间住宅都像是指纹一般,有着自己特别的纹路,没有重复。

通过《梦想改造家》的节目,我们看到了普通人心中的家园,可能并不大,却充满乐趣。我们需要的是家庭其乐融融的共享空间和每个人的私密空间。越来越多在二三线城市兴起的自建住宅让我们感受到了城市与农村,流行与传统的碰撞,激发了更多的创造灵感。民宿,从某种角度来说,更像是别人的家,一个偶尔可以改变自己生活,体验不一样居住方式的地方。青年公寓,是生活的缩影,简单装修,简单家具,只为成就每一个不简单的自我。

作为住宅建筑设计师,我们的工作是让居住建筑更适宜居住,让生活更加有趣。我们为此不断努力着。

参考资料:

1.爱奇艺视频,《梦想改造家》2017.10-30期,2017.9.5期

2.民宿 Airbnb官网,www.airbnb.cn

3.青客时尚租房网 www.qk365.com/

论文作者:潘琪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谈谈住宅设计与改造论文_潘琪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