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行为问题的教育干预策略讨论
陈丹艳
摘 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独生子女制度的实施,家长对幼儿越来越溺爱,幼儿的行为问题愈发严重,小公主、小霸王已成为幼儿园教师的头疼问题。有效干预幼儿行为问题是当下摆在家长和学校面前的艰难课题,亟待完美的攻坚方案。幼儿心理是幼师的必修课,将幼儿心理与教学内容相融合不难发现,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平等的师生地位和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幼儿培养正确的行为观念。幼师可通过心理暗示和情境游戏等手段,可将幼儿带入真实的社会生活,消除家庭原因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纠正幼儿的行为问题。本文以幼儿心理为出发点,总结常见的幼儿行为问题,并提出若干解决策略,力求为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长期发展增添助益。
关键词: 行为问题;教育:干预策略;儿童心理
幼儿行为问题是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生理现象不属于疾病范畴,家长要摆正心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幼儿行为问题的表现有多种形式,如:暴力、焦虑、胆小、孤僻、怕生、抑郁包括身体素质差等。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态度已发生了巨大转变,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对幼儿的社会性养成有着不同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生活方式和教育理念是影响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关键因素。目前社会对幼儿教育问题存在较大歧义,南北方观念更是不同。家庭教养误区和教师认识不到位是造成幼儿行为问题的主要原因。家庭和教师双管齐下,用正确的教养方式和教育理念预防幼儿行为问题发生,帮幼儿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
一、 常见的幼儿行为问题
(一) 行为外化严重
幼儿外化性行为问题也叫反社会性行为问题,在有的报告中专指破坏性行为,包括多动症、攻击性强、逆反行为、违纪行为等。具体表现为动作异常性增多,活动量过大,破坏性强且不考虑后果、不能安心听讲,喜欢搞小动作与同学交头接耳等。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媒介道德素养,加强思想形象方面的塑造。在辅导员工作中要达到公平、公开、公正、诚信、安全的网络道德标准。在现实与虚拟的道德相互碰撞时,始终坚持道德的规范,用新媒体的网络规范要求自身的行为,把价值观念作为思想工作者的主导系统,把思想品质作为思想工作者的制高点,心理素养作为基础,专业知识作为主要支撑。
(二) 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不集中是行为与理性过程的共同特征,是注意性障碍。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注意力不稳定,无法长久集中在某一事物上,经常在不同事物间进行转换,缺乏抗干扰能力。注意障碍的发生频率较高,易受情绪、心理、兴趣等因素影响。
一般看来,任何一个应用系统,接受命令之后停顿的时间在3秒以上,该系统的开发就被认为是失败的。因为任何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如果等待命令执行的时间过长,其对系统的认可度就大大降低。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必须要求程序员使用更简洁的开发语言,降低服务器运行及网络传输的不必要负荷,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三) 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是指针对他人或目标而采取的破坏性行为。它通常表现为具体行为和语言文字攻击两方面,前者威胁他人身体,后者攻击他人心理。攻击性行为在幼儿身上的具体体现为打人、咬人、挠人、摔东西等。低龄儿童会经常发生争吵、打架、伤害动物和偷袭他人的行为,严重者可延伸至成年时期。通常男孩的身体攻击行为较多,女孩的语言攻击行为较多。一旦幼儿通过攻击行为获得满足感,家长和教师又未能及时制止,将会演变为处理问题的常规模式,使幼儿变得争强好胜,以武为尊。
论文以地方政府为视角,建立了政府与开发商、政府与购房者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发现开发商和购房者的策略选择受博弈初始状态和参数影响,因此最初的激励政策设计对最终实施效果有重要影响。论文基于夏热冬暖地区的第一个被动房项目,综合考量气候条件、适应于夏热冬暖地区的被动房技术的成熟度等关键因素,设置博弈初始状态和参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四) 抵抗、叛逆
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它直接关乎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关系,对幼儿的学习成绩和语言行为都有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会让课堂气氛变得更加融洽。幼儿园是幼儿离开家庭后进入的第一所学校,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幼儿变得更加自信、更愿意走进公众环境。带有感情的课堂氛围能让幼儿更加正面积极,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建设性行为。学前教育界普遍认可的教学方法就是幼师语气和蔼,教学以引导为主。
幼儿经常会有恐惧、胆小怕生、抑郁等精神性问题,这些问题会通过肢体语言反映出来。如害怕与陌生人相处,手绢等物品一定要叠整齐等。精神问题产生于内化性问题,是幼儿心理焦虑的一种表现,随着年龄增加大多数孩子都会变得正常,极少数孩子需要心理干预。
(五) 违纪行为
参考对社会退缩幼儿行为的干预,我们可将游戏划分不同层次,即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和积木游戏。表演游戏和积木游戏分别代表象征功能和真实性。不同设计的情境能使幼儿更愿意交往,降低退缩行为的发生频率。
(六) 精神问题
阅读推广服务是一项涉及图书馆多部门的服务,它需要有效对接资源提供部门。比如采访、流通,同时要争取馆办公室的支持、获得其他服务提供部门的资源,比如宣传平台资源、技术部门协作等,所以其品牌目标的实现需要在各部门之间进行统一的协调。因而,需要指定专门的负责人来统筹全局,使得各部门在协助阅读推广服务时,能协调一致地实现品牌目标。
师生关系的主导地位由三方面决定:一是幼儿的成长过程就是情感和认知相互融合的过程。角色互换、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教师和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能增强幼儿的认知能力。幼儿园是幼儿的第二课堂,教师是幼儿除父母外最可信的人,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关乎他们对社会的认知。稳定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培养幼儿团结有爱的性格,有助于幼儿以后融入社会。有安全感、有自信心的孩子会更愿意投入集体生活。良好的师生关系还能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由此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能有效预防和应对幼儿行为问题。
二、 角色互换、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与青春期的叛逆行为相似,有的幼儿脾气暴躁,不服从管理,经常故意与父母和教师争吵。当发生问题时,一味责怪他人,容易发怒、报复心强。
电解烟气脱硫采用“双氧水脱硫塔-高效湿式电除尘器”的工艺流程。包含:吸收塔、循环泵、双氧水储槽、药剂计量添加泵、稀硫酸储槽等。尾气由脱硫塔底部进入,经喷淋和填料吸收,与双氧水溶液充分接触和反应,生成稀硫酸。脱硫处理后的烟气经除雾沫后,由塔上部排出。为控制烟气拖尾和进一步降低尾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脱硫烟气经脱硫塔后再串联进入湿式电除尘器后达标排放。工艺流程如图1 所示。
三、 关注幼儿心理,通过心理干预行为
幼儿行为问题会限制幼儿的交往能力,使其不敢参与集体生活,不敢与人交往。害怕陌生环境的幼儿会越来越出门困难,有暴力行为的儿童会越来越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游戏能创造出充满幻想的欢快氛围,帮助幼儿客服恐惧心理,让幼儿在主动参与的同时学会必要的交往技能。游戏世界是虚拟的世界,它与真实世界是对立的,一味追求虚幻会让幼儿思维变得形式化,让幼儿沉浸在单调虚幻的假象中。没有了真实世界的供给,幼儿的智慧会失去升华的动力。
需要被心理干预的儿童通常缺乏安全感,更愿意待在熟悉、舒适的环境。友好和善的气氛是开展心理干预的必要条件,它能够给予儿童足够的安全感。接触策略可以通过创建儿童游戏的方式开展,用幼儿最熟悉、最感兴趣的游戏将其自然而然的代入。在接触过程中,幼儿难免受到这样、那样的阻碍,幼儿本就脆弱的心理会因麻烦而悲伤、愤怒,过度焦虑会让幼儿将自己隔离开来,用包裹保护自己并拒绝表达,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接触阻抗。阻抗行为是教育者最不愿看到的,会让教育者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付出,最终导致放弃努力。其实阻抗行为也有它的两面性,我们不能只看到幼儿在接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要发现它提供给我们的值得思考的信息。作为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它将幼儿的心理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幼儿承受能力到达极限的一种求救反应。注意力不集中、目光无法定焦等这些都是幼儿在出现接触阻抗时的反应,是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是一种正常的表现。简单理解,需要被干预的幼儿在接受干预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接触阻抗行为是自我防护的一种方式。产生阻抗行为的原因有很多,教师要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对症下药,及时调整干预办法以保证干预效果。
四、 将游戏情景与真实生活相融合
当师生关系稳定后,就可以引入一些心理治疗技术,使干预行为更有针对性。心理治疗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法即接触法和阻抗法。接触法的治疗方式包括听、看、摸、说、尝、笑、动共计七种。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接触环境,这是幼儿适应社会的一种表现。良好的接触可以使幼儿身心愉悦、心态积极。失败的接触会抑制幼儿的情感,使其变得压抑、敏感。幼儿不懂掩饰,我们很容易发现幼儿的行为问题,家长不要将幼儿行为问题当成疾病,这是幼儿寻求存在感的一种体现。如当幼儿害怕时就会通过大哭大叫、靠近大人来取得安全感。当幼儿发生行为问题时,如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就会使幼儿与身边朋友渐行渐远,使行为问题越来越重。合理开发幼儿的接触能力,能使幼儿更加自信,有助于纠正幼儿行为问题。
违纪行为是指协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如逃学、离家出走、破坏等。幼儿的表现通常为偷窃、说谎、逃学、离家出走等。当考试成绩不好、不愿去幼儿园时幼儿往往会用说谎来逃避家长和老师的指责。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对孩子的话充分相信,孩子从偶尔的谎言中获得了利益认为说谎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骗家长学校要交书本费,用骗得的钱去买零食和玩具,久而久之就会将谎言与真实混淆,让说谎成为自己固有的对外模式。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有的孩子会因为贪玩、未完成作业等原因瞒着父母不去学校,或者在被批评后离家出走。逃学和离家出走现象多发生在初、高中阶段,幼儿时期几乎不会发生。
幼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故事替代传统讲解,尽可能激发幼儿的思维和兴趣。虚构的故事只能让幼儿的兴趣留在肤浅的表面,要想深层次的激发幼儿的学习潜力,就要将虚构故事与真实世界相融合,用真假交替的游戏调动幼儿的学习欲望,幼师也要参与其中。这样的游戏能将幼儿的恐惧心理和失败感降至最低,使其充分享受游戏的愉悦性。
五、 塑造可变的幼儿行为
同伴合作和代表性表扬是塑造幼儿行为的两种有效策略。代表性表扬是指对幼儿积极行为进行具有代表意义的表扬。它以鼓励积极性为主要目的,表扬幼儿的某项行为。表扬的内容要具体化而不是口头上常说的“做的好”。幼师要刻意表扬幼儿的积极行为忽视幼儿的不当行为。这是一种强化效应,也是一种对积极行为的期待。可以使幼儿自身为获取表扬而努力完成积极行为,渐渐遗忘不当行为。如当你发现幼儿说脏话时,不要刻意教育他脏话的危害,只需当做没听见,久而久之幼儿就会觉得这样的话对你没有吸引力,也就不再说了。
同伴合作可以让幼儿互相起到示范作用和增强协作意识。幼儿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他们会将同伴当做学习榜样,并在相互交往中建立感情联系。选择榜样同伴时可以参考以下标准:一是能被接受干预教育的幼儿喜欢或认可;二是性情平和、待人接物有耐心;三是有榜样意识、喜欢照顾人;四是与接受干预教育的幼儿能力相当,以免引发自卑情绪。
六、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行为问题的产生离不开家庭和学校教育,要有效干预幼儿的行为问题就要找准切入点,从我们的教育入手转变教学视角。直白点说干预行为就是教育行为,它是幼儿心理学在幼儿教学中的体现。针对幼儿身上的不恰当行为,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矫正为辅的原则,要以幼儿的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可采用游戏、活动等符合幼儿心理特点的形来式应对可能发生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鹏.幼儿园建构区幼儿自主游戏的教师支持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7.
[2]何欣.大班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7.
[3]赵一锦.幼儿社会退缩教育干预的多基线实验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6.
[4]刘起.基于气质的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干预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5]李正云.儿童心理辅导模式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
陈丹艳,福建省福清市,福建省福清市康辉幼儿园。
标签:行为问题论文; 教育:干预策略论文; 儿童心理论文; 福建省福清市康辉幼儿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