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我国中小企业转型的理论逻辑与路径设计_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论文

创新驱动:我国中小企业转型的理论逻辑及路径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径论文,中小企业论文,逻辑论文,理论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顺势而为,以其灵活性和富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进程不断加快的重要驱动力量,它们在吸收就业、促进增长、出口创汇、深化改革、调整结构等方面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2008年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以及2010下半年以来经济形势的再次下滑,我国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小企业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中小企业如何生存?如何实现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本文认为,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小企业必须在原有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予以创新,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转型和创新的经验,实现自身的创新和转型发展。本文将就这些问题展开研究。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及文献综述

      “转型”原本是生物学概念,是指在生物进化中,一种物种转变为另一种物种,或者是物种从一种状态向其他状态转变的过程,后来逐渐用来描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形态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到发展经济学中,用于描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和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一概念被用于描述东欧国家经济社会体制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一概念用来描述我国经济体制层面的改革与发展的过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以后被用来描述研究我国社会转型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研究。对于企业转型问题的研究,国内外学者给予了广泛关注,但至今对于企业转型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企业转型进行界定。Beckhard & Harris(1977)从组织行为学角度将企业组织转型定义为企业组织“在形式、结构和性质上发生的变革”;Levy & Merry(1986)将组织转型描述为“一种彻底的、全面的变革”,认为“组织转型需要解决组织的核心流程、精神、意识、创新能力和进化等方面的问题”;William Bridges(1986)认为,组织转型是“组织人员心理上的一个变革过程,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是组织内人员不断接受新情景以及由其导致的变革”。从这些对概念的界定来看,转型是组织在环境发生改变时为提高自身竞争力而对自身各方面的调整,本质是对组织原有各种属性、要素、结构、行为等的“批判性继承和发展”,表现为组织为获取生存与发展所进行的创新行为及其结果。而企业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组织之一,在外部环境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需要重新审视其现有资源、能力、行为以及绩效,并从企业内部创新开始,推进自身的转型,借以实现自身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生存和发展目标。

      “创新”这一概念系统地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1912)提出,在他看来,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创新包括: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方法);开辟新市场;控制原材料新供应来源;实现企业新的组织。熊彼特之后,创新理论成为各学科研究的重要切入点。曼斯菲尔德(1961,1963,1986)从创新理论中的技术创新切入,研究技术创新的扩散、创新对企业规模的影响、国际技术转移以及技术预测的模糊性等问题,进一步深化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尤其是技术创新领域;道格拉斯·诺思(1981)在熊彼特从纯粹经济角度研究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从制度创新的角度分析经济增长的原因,将变迁界定为“制度创立、变更及随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中,诺思从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三个方面来分析制度的变迁。从研究脉络可看出,熊彼特从“纯粹经济学”角度论述创新在资本主义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现实中这五种创新正是借助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方可实现经济的发展,即企业获取包括技术和原材料在内的资源、采用特定的组织和方式生产产品以及推向市场三个阶段,而曼斯菲尔德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个过程中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力和超额收益的来源,诺斯则强调了制度创新能为企业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和更灵活的内部机制,有利于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无论是熊彼特的“纯粹经济学的创新”,还是曼斯菲尔德的技术创新和诺思的制度创新,都着眼于创新促进增长,尤其是经济增长。因此,从创新的作用和本质来看,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泉。经济学的增长函数也从侧面印证了以技术为核心的创新对企业产出和经济系统整体产出的重要贡献。

      国内对中小企业转型的研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当前研究主要关注于经济危机下中小企业为获取生存发展所做出的适应性选择。高群服(1998)最早开展对中小企业转型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台湾地区中小企业在亚洲金融危机时,通过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建立研发中心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亚洲金融危机对其的影响,这是对台湾地区中小企业经验的总结,对当前背景下大陆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有很强的借鉴意义。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对中小企业转型的研究关注于“走出去”。林汉川(2002)首次将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此目标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建立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支持体系,从政策和扶持体系的角度关注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而对于中小企业如何转型以及转型路径方面未进行研究。此外,这一时期对中小企业转型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于中小企业如何在开放的大背景下作为,主要局限于对意义和作用的讨论,而对于具体的措施则缺乏相对系统和深入的研究。2008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以淘宝为核心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转型成为理论研究的热点,然而,这一阶段的研究却表现出微观化的特点,如对不同行业中小企业转型、集群转型(张聪群,2009)、转型策略(辜胜阻,2009)、转型升级的动力(陈亮,2010)等。这些研究也从政策支持、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等方面提出了中小企业在当前背景下求生存、谋发展的具体策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些策略是不同于以往的创新,但研究者并未从创新的角度来研究或者未将其视为企业的创新发展。

      国外对中小企业转型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研究中小企业如何通过生产方式、技术、目标市场的调整以及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而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也使得中小企业转型具有不同的特点。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起步较早,中小企业在与经济发展的互动过程中自身发展已较为成熟,组织结构比较合理、市场定位较清晰、内部管理较为完善,当前研究主要关注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小企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参与全球竞争。Levy(2002,2008)对中小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转型的研究中,将中小企业的转型分为传统商业、电子商务、电子商业三个阶段,并对转型所带来的优劣势进行分析。东欧及拉美国家在经历政治变革之后经济快速发展,当前研究关注于在市场改革时如何制定政策,政府如何扶持以及如何鼓励企业增加出口。Klaus Uhlenbruck等(2003)对中欧和东欧国家市场化之后如何通过竞争加强管理和开发资源给出建议,David Smallbone(2010)在对东欧国家中小企业市场转型的研究中指出,政府应该在基础设施建设、立法、银行体系建设等方面支持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国外相关研究主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研究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基于特定的技术和经济环境,从现状描述和企业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研究企业的转型,并未将转型纳入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企业创新的框架内研究。

      中小企业转型,指的是中小企业这一特定群体,通过各种创新活动,包括资源获取、技术更新、组织结构调整、企业战略调整、治理结构优化、市场转换和拓展等,使得其可获得生产经营所需的各种资源,并进一步优化内部机制和提升技术水平,从而使得企业产品更适合市场需求并提升生存与发展的机会。本质上说,中小企业转型是在环境改变时,借助各种方法和技术,在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通过创新促进企业生存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

      二、我国中小企业当前面临的发展困境及原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迎来发展的“黄金30年”,然而,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小企业生存发展面临严峻的问题和挑战,直接表现为利润水平大幅度下降,大量企业倒闭破产。2011年9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阿里巴巴集团对珠三角地区的广州、深圳、东莞、中山、佛山、江门六个县市的95家小企业和15家当地银行实地走访,并通过网络问卷对珠三角地区的2889家小企业进行网上调研,结果显示,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导致珠三角地区小企业利润出现大幅下滑,与2010年相比,平均利润减少30%~40%。72.45%的小企业预计未来6个月没有利润或小幅亏损,对未来6个月经营信心较低;3.29%的小企业预计未来6个月可能大幅亏损或歇业,对未来经营持悲观态度。中小企业当前的发展困境是其发展惯性在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发生剧变时未能及时调整的结果。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经济开始步入起飞阶段,对外开放则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色,尤其是出口的快速增长。我国中小企业则依托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采用成本领先战略,在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下取得快速发展。然而,随着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危机以及我国国内经济结构的巨大变化,原有的发展模式面临严峻的挑战。

      从国际环境来看,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外部需求不足、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严重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业务。作为我国重要出口国的欧盟和美国,自2008年以来经济持续低迷,欧盟2009-2013年的GDP增长率分别为-2.29%、2.26%、0.65%、-1.01%和0.50%,美国2009-2012年的GDP增长率为-2.8%、2.5%、1.8%和2.8%。低迷的经济使得外部需求降低,进而导致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在全球竞争中面临更加不公正的待遇,自1995年WTO成立以来,我国共遭受反倾销调查989次,占全球反倾销调查的21.98%,仅2008-2013年就遭受反倾销调查385次,我国已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这对于出口导向型的中小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此外,受外汇储备迅速增加和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加快的影响,自2005年以来我国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共升值25.46%,出口型中小企业利润急骤下降,中小企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被严重削弱。

      从国内环境来看,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剧增,这些都对中小企业发展造成极大的挑战。首先是生产要素价格的快速上涨,劳动力成本、生产要素成本急剧上涨,企业资金成本在危机时代剧增。生产要素方面,以劳动力成本上涨最为显著,据国际劳工组织(ILO)数据显示,2006-2010年我国实际工资年增长率分别为12.9%、13.4%、10.7%、12.6%和9.8%,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率。与此同时,推动我国经济快速成长的“人口红利”开始下降甚至消失,在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的“用工荒”就是这一时期到来的重要标志。中小企业的实际资金成本较大企业更高,这一方面由于我国金融结构二元性特征显著,银行信贷资金继续向大城市、大企业、垄断行业集中,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融资可获得性和贷款利率方面差距巨大;另一方面,我国贷款结构中“短贷长用”使得中小企业在资金周转时需要支付远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资金,甚至由于银行贷款终止致使中小企业大量使用“高利贷”弥补企业资金的不足,导致中小企业利润被“剥夺”,甚至直接导致资金链断裂。其次,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也对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形成较大的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对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科技进步和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要求。而历史及现阶段我国的中小企业,却走的是与新发展方式截然不同的道路,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这使得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较为严峻的产业政策调整。第三,市场供需关系逆转且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使得传统走低成本发展战略的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建国以后的计划经济体制极大地抑制了民众的需求,改革开放后需求被迅速释放,使得中国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市场状态,然而,经过30余年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生产能力极大提升,已成为“世界工厂”,生产制造能力和产出快速增长,原有的供不应求关系发生逆转,出现结构性的市场过剩。此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商务的出现,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和消费方式呈现出更强的动态性及多元性,消费者对品牌、服务、环保等方面的偏好不断增强,需求呈现更加多元化的局面。市场供需关系逆转、需求个性化提速、消费理念更新速度加快、消费者偏好转移迅速,中小企业传统的低成本战略、关注低成本和同质化的产品的经营理念已不适应现代的市场需求。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这些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不仅带来了风险,也将原有中小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放大,这就使得中小企业需要重新审视自己:一直以来借以推动自身发展的资源条件是否还能作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来源?企业是否需要找寻自身可能存在的竞争优势以推动自身的进一步发展?企业原有的目标市场定位是否合理?即中小企业需要重新审视促进自身发展的资源基础、管理能力以及目标市场。在此基础上,中小企业需要在新环境下改变原有发展思路并创新发展路径。然而,创新蕴含着风险,中小企业创新需要佐以他国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遵循特定的发展轨迹。

      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转型和创新的经验总结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转型方面的经验可为我国中小企业所借鉴,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中小企业在创新和转型发展方面的经验可概括为如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重视技术的力量,将提高技术水平作为促进中小企业转型、提高中小企业创新力的重要方面。以美国为例,在意识到大型垄断企业对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危害之后,转变了对企业规模的认识,尤其注重对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支持,颁布了《小企业创新法》(1982年)、《加强小企业研究发展法》(1992年)等,促进了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开发、应用等方面的投入,也刺激了大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立,借助发达的资本市场,这些高科技企业迅速成长成为“全球企业”,成就了“硅谷奇迹”,也造就了今天的Apple、Google、Microsoft、Intel等知名的现代高科技企业。以日本为例,对中小企业的管理支持体系相对健全,已形成了以经济产业省中小企业厅为主管机构,以《中小企业基本法》为基本法律规范,以民间业界团体为补充的全方位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体系。为解决中小企业研发经费不足问题,于1958年建立了扶持中小企业者研发活动的补助金制度,补助金制度的名称是“中小企业出口振兴技术研究费补助金”,并一直致力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为提升地方中小企业技术水平,建立了中小企业公共试验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最新的技术信息及各种建议技术指导,帮助企业进行产业技术升级、开发新的市场领域、研发高端技术。公共试验研究机构还与当地的企业、大学、国立研究所进行共同研发等活动,努力提高地方产业的技术水平。以德国为例,尽管有西门子之类的大型高科技企业,但德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主要源于那些在各自所在的细分市场上默默耕耘并且成为全球行业领袖的中小企业,即“隐形冠军”。这些“隐形冠军”传承企业发展历史中沉淀的技术力量,定位于“蓝海”利基市场并深度耕耘,实现在细分行业的垄断,保证其全球独特的竞争优势。我国台湾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为龙头的高科技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并迅速成长为支柱产业,其中,大量高科技中小企业审时度势,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台湾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第二,重视发掘企业管理所带来的“制度红利”,促进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以美国为例,政府制定了很多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与协助的全国性和地方性的计划,并利用其发达的咨询行业,为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有力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美国管理咨询企业依靠自身对问题专业化研究的优势和长期咨询服务积累的丰富经验,利用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与方法所显露出的价值,通过为中小企业提供专项研究方案、专门技术、新的管理方法、经营经验等,成为中小企业越来越依赖的重要智力支持力量。以日本为例,1948年内阁会议通过了《中小企业对策纲要》,该制度旨在对中小企业进行指导,进而帮助其改善经营状况,诊断指导的内容几乎囊括了包括技术指导在内的中小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1963年,政府成立了“日本中小企业指导中心”,目的是培养企业指导人员及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中小企业指导中心后来发展为中小企业大学,其目的是为中小企业培养人才,服务对象是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各地政府机关的中小企业指导员、中小企业团体的成员及创业者。以德国为例,其利用发达的行业协会和商会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并对中小企业的咨询活动提供直接资金支持。目前德国约有30万个协会和联合会等社会组织,它们为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提供经济、金融、科技、管理、出口、市场信息等咨询服务。此外,德国对中小企业的咨询服务提供直接补贴,例如,前西德政府自1975年起,就开始重视咨询工作,逐步在各部门、各行业、各研究所建立咨询部门,由政府资助5年;政府每年提供的企业咨询补贴费用达3亿多马克,政府在商会和某些协会雇佣了540位顾问为中小企业进行咨询服务,一年给予每位顾问的财政资助约2.5万美元,每年总支出1300余万美元。另外,政府还设有部分附加服务项目费用,帮助企业部分解决遇到难题时需要另外聘请顾问的费用问题。这种补贴措施,不仅帮助了中小企业,也支持了咨询业的发展。

      第三,注重比较优势的发挥和目标市场的准确选择。从全球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各国在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在全球产业链条中选择适合自身比较优势发挥的环节重点发展相关产业,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战后,日本为恢复经济,首先恢复煤炭业和钢铁业的生产。20世纪50年代之后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机械零部件产业、电子工业、合成纤维产业、重化学工业等。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受石油危机和巨额贸易顺差所带来的贸易争端影响,开始产业的转型,大力发展电脑、电子等知识密集型产业,1980年通产省在《8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设想》提出日本已经完成“追赶现代化”进程,应该以“技术立国”口号取代“贸易立国”口号,并提出以“创造性知识密集化”作为产业结构发展方向,促进能源、信息、航空等技术开发,扶持新材料、生物工程、新智能元件等“下一代产业基础技术”的开发。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过程中,中小企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中小企业利用其在管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以对外直接投资、离岸生产、外包等方式,在日本本土研制开发,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并将其产品销往世界各地(降低了对美国市场的严重依赖现状,增加了对欧洲、中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实现了自身的转型升级。韩国从20世纪70年代的“汉江奇迹”开始,大力推行出口导向型经济,积极承接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产业的转移,以此充分利用其廉价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本国产业的第一次升级。此后,随着劳动力要素比较优势的弱化,韩国迅速推动了本国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化。通过产业政策调整和加大研发投入,国内企业的创新活动也迅速展开,本国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迅速提升,主导产业从轻工业等成熟产业向技术密集型的重工业演变,促进了韩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了经济增长的效率。自1960年起,韩国用了不到40年的时间,从一个科技非常落后、连自行车都不能制造的农业国,发展成为拥有较强科技实力、科技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国家,进入世界公认的创新型国家行列,也成为继日本和新加坡之后,第三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亚洲国家。我国台湾地区利用大量廉价的熟练劳动力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取得明显的比较优势,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向美国大量出口纺织品、鞋类、玩具等轻纺产品,实现了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本积累。然而,随着对美贸易顺差的持续扩大(1986年对美顺差达到135.8亿美元),受到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严重打压,台湾地区调整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开始加强在电子产品、半导体、计算机等产业的投入,并加快传统产业向大陆地区和东南亚的转移,并将出口市场从美国转向全球其他地区,尤其是欧洲、日本和中国大陆地区,其中,台湾地区中小企业在转型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四、创新视角下中小企业转型的理论逻辑

      对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分析,应遵循“外部环境变化——引致创新——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创新转型的经验——我国中小企业转型的路径选择和方法”的总体逻辑思路(如图1所示)。具体来看,这一整体逻辑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图1 中小企业转型的理论逻辑

      第一,中小企业保持对环境的适应性是其获取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特别要适应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环境的变化。在全球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传统出口导向型的中小企业生存受到严重影响;在国内要素价格迅速上涨、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市场供需状况发生根本变化的背景下,定位于全球产业链低端的发展模式已难以获取竞争优势并支撑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从中小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来看,原有的有利资源基础和市场条件均发生了剧烈变化,上游成本不断攀升、下游价格优势不复存在,且面临种种的市场进入和生存压力,中小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的经营管理活动,保证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一方面,需要调整自身的资源投入和结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中小企业必须增加技术要素的投入并充分发掘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降低生产要素的压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需要调整原有目标市场,原来依托低成本战略所大力开拓的海外出口市场和大众消费市场已难以为继企业成长的目的,更加细化的“利基市场”和巨大消费潜力的国内市场是中小企业获取进一步发展的机会所在。

      第二,中小企业转型的本质就是创新。中小企业要保证对环境的适应性,必然要调整自身的经营管理活动,实现自身的转型,而这种调整和转型就是创新。创新是企业永恒的话题,也是中小企业在与大企业竞争时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外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创新更应该是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动力。根据创新理论,中小企业转型可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获取新的、更优质的资源,尤其是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这些资源为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的创新转型奠定了资源基础;利用新资源改进其生产方法和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开发新产品以及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准,进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化组织结构并提高组织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水平,在不大规模增加外部投入的基础上,通过发掘管理所创造的“制度红利”促进企业成长和效益提升;开发新的市场,进一步细分市场,获取这一细分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保证在“利基市场”的高利润率以及全球市场的高份额。借助这些创新活动,中小企业可以有效地规避外部环境对自身的不利影响,进而利用环境的压力提升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创新促进发展的目的。

      第三,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转型的经验可为我国中小企业转型提供重要的参考。上述创新活动对中小企业转型是否有效,不能停留在理论探讨,需要更加严谨的实证检验。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中小企业转型的经验来看,注重技术投入并提高自身科技水平、注重对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和辅导、注重比较优势的发挥和利基市场的耕耘等经验已经为实践所证明,这些创新活动推动了中小企业的转型发展,进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因此,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创新转型是当前阶段的必然选择,而创新所蕴含的风险可以通过借鉴相关经验来解决,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转型的经验为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转型提供了参照,对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四,我国中小企业的转型,可以选择沿着一定的路径发展。从创新活动对中小企业转型的促进作用来看,转型可以沿着企业增长方式的创新、经营管理战略的创新以及市场的调整三个方向。从企业经营理论来看,企业发展首先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在资源基础上企业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并通过市场活动实现企业的目标。企业的转型,是在资源基础发生变化的条件下,通过经营战略的调整和目标市场的选择,实现自身动态调整和发展的过程。对中小企业来说,转型最终要面对的是市场的调整,而支撑市场调整的基础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变化以及最根本的投入资源的变化。从中小企业转型的逻辑关系来看,资源、战略与市场存在递进的因果关系。首先,资源的变化是企业创新转型的基础和根本,可用生产函数Y=F(A,K,L)来解释。企业产出最终取决于劳动L和资本K的投入量、资本和劳动的比例(K/L)(即投入资源结构的变化)、全要素生产率A四个因素,因此,中小企业要实现产出增长和效益的提升,要实现自身的转型与发展,必须从这四个方面予以考虑,思考资源获取与投入量及比例的调整,实现一个最优的要素投入量和投入比例。然而,这仅仅是从技术的角度说明企业潜在的产出量(Y),也仅仅考虑到供给因素(

),未考虑市场的需求(

)和实际产出(

)。其次,如果要保证这一潜在的产出形成真实的产出,必须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引入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因素,通过企业实际的经营战略及其实施,使得潜在产出转变为现实产出,实现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产业战略、品牌战略、竞争战略等方面要与企业的生产技术函数相契合,这样才能保证潜在产出转变为实际产出,保证企业资源的最有效配置。然而,仅仅考虑实际产出也不一定能实现企业最终的利润,企业要通过市场保证其产品能够被交易。第三,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必须将其最终的产品与市场结合起来,保证生产的产品是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将供给的产出量和需求的产出量相等(即

),这样方能通过供求关系实现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保证产品价值的实现和企业自身的发展,这就是中小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市场选择与拓展。企业资源的投入量以及资源的结构决定了企业的潜在生产能力(Y)和供给能力(

),而企业实际的经营战略是潜在生产能力转变为实际生产能力(

)的保证,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市场交易是企业供给生产能力转变为市场需求供给能力(

)的基础,即通过

,才可以保证企业最终目标的实现。从中小企业转型的角度来看,这三方面是逻辑上的因果关系与承接关系,而所涉及的各方面内容,都是企业转型路径的重要构成部分。

      从上述逻辑来看,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需要加强创新活动以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和水平,其结果就是引致了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和转型,从美日德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中小企业转型的经验来看,技术创新、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提升目标市场竞争力是中小企业成功转型的关键。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需借鉴这些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现实探索创新转型路径。

      五、我国中小企业转型路径的设计

      环境的剧烈变化,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陷入困境,客观上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创新和转型,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创新转型的经验,我国中小企业可参照如下几条路径创新转型。这些转型路径分别是基于资源、战略以及市场三个方面,但由于这三者本身是相互交叉和联系的,因此,可以基于这三条路径演化出多种转型路径。

      1.增长方式转型路径

      当前,我国劳动力短缺逐渐显现,人口红利逐渐丧失,劳动投入量对中小企业的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小,而经过发展的积累,资本和技术实力大大增强,这与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以及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的情况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在此背景下,借鉴日韩台经验,我国中小企业需要改变原有增长方式,实现更优的增长,这一选择符合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发展战略。增长方式转型路径是中小企业从依靠增加劳动投入向依靠增加资本投入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即技术与管理)来实现增长的转型发展,转型的核心是投入要素的变化和要素利用率的提高。增长方式的转型符合技术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投入的增加这一“阶梯型”路径(如图2所示)。由于增长方式受制于特定的技术社会环境,中小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型不是跳跃性的变化,而是在企业内部资源的制约下,为适应外部环境而采取的渐进式转型。同时,不同的中小企业会因为自身资源和发展阶段的限制,会处于增长路径的不同阶段。

      

      图2 我国中小企业增长方式转型的四个阶段

      具体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增长方式的创新转型存在四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传统阶段:中小企业利用劳动力成本低、数量丰富的优势,大量投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发挥我国人口红利。此时,增长函数为

,企业在不增加资本投入和不显著提升效率的基础上,主要依靠劳动力投入量的增加实现增长。这一增长方式是现实中的我国国情发挥比较优势的必然选择,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崛起,以及制造业和整体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的不断下降,周边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的发挥,中小企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不断丧失,加之全球经济不景气对我国中小企业造成的巨大冲击,这一增长方式的合理性一步步丧失。此时,中小企业需要通过管理效率的提升和工艺流程的优化,在不大规模增加投入的基础上,充分发掘企业潜力,增加产出水平,这一阶段企业增长来源主要是管理效率的提升。通过优化流程、加强管理,在不大幅度改变企业劳动力、资本以及技术等方面投资的前提下,以管理效率的提升实现企业产出的增长。此时,增长函数是

,企业在不大量增加资本投入

的情况下,一方面,以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L;另一方面,以内部效率A的发掘实现产出Y的增长,这是中小企业增长方式转型的第二个阶段,也是当前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增长的首要方式。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方面的优势被充分发掘以及企业内部效率提升的空间被充分利用之后,要想进一步提高产出,中小企业需要增加投入,尤其是技术投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增加技术投入就意味着增加资本投资。此时,增长函数是Y=F(A,K,L)。与第二阶段不同的是,企业不仅注重内部效率和技术A的提升,也通过资本投入K的增加提高企业的产出,这就是企业增长方式转型的第三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适当增加设备与技术投入,通过技术和设备更新,提升企业产出。与此同时,企业产品不断地进行局部更新,并不断开拓新市场。随着第三阶段企业技术投入的不断增加,在增长过程中,量变形成质变,中小企业的要素投入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小企业增长方式开始向第四个阶段转变,中小企业从以劳动为主的增长方式向以资本和技术为主的增长方式转变。此时,增长函数是Y=F(A,K,

),企业从最初的依靠劳动力L增加实现增长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A和资本投入量K增加而实现增长转变,中小企业这种转变推动了中小企业产业上的转移,推动了经济的梯级增长,并进而实现整体经济结构的升级和高度化。

      中小企业增长方式转型的四个基本阶段,是在资源禀赋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中小企业不断降低平均成本、提高自身资源利用效率的动因下逐步转型的结果,实现了企业潜在产出量(Y)的增长。但是,对于一部分中小企业,资金、技术、管理等基础相对较好,企业可以跨越发展,或者不直接从第一个阶段开始转型,选择适合其实际的增长路径。

      2.经营战略转型路径

      增长方式的转型是中小企业在外部环境压力下,为实现自身增长而选择的符合经济增长规律的转型发展路径,体现为投入企业中要素构成的变化,其目的在于促进企业潜在产出量(Y)的增长。潜在的产出能否转变为实际的产出(

)并成为可供给的产出(

),这就需要中小企业改变投入要素的同时,通过调整经营战略和管理方式,以实现企业资源的充分利用,这就是企业经营战略的转型。经营战略的转型路径,概括来说,就是一改传统的低成本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实现向差异化和集中化战略的转型,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竞争战略、品牌战略以及产业战略转型这一“纽扣型”转型路径(如图3所示)。

      

      图3 中小企业经营战略转型路径

      经营战略的转型,是企业一般战略、竞争战略、品牌战略、产业战略共同转型的一个过程,共分为四个方面:第一,总体战略的调整,即一般战略的重新选择。受制于企业发展水平、经营管理人员素质、市场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现有大部分中小企业当前选择的是成本领先战略,这一战略具有高度的模仿性和不可持续性,且具有规模经济要求,这在劳动力成本极低、市场需求同质且需求量大的条件下可为中小企业所用。与之相对应的是,集中化和差异化战略对规模经济没有太大的要求,且在市场需求多元化程度显著的今天来说,它们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具有天然的适应性。因此,在当前的资源环境和市场环境条件下,如果中小企业无法进一步降低成本,更多的产量意味着更多的亏损,在这种条件下,中小企业必然要从宽广的市场领域收缩,进军差异化和细分市场,即从成本领先战略向集中化或者差异化战略转型。第二,中小企业改变传统的单个企业竞争模式,以战略联盟的形式,将区域内、行业内的企业联合起来,互相帮扶,共同抵御市场风险。在选择差异化以及集中化的总体战略之后,同一产业内部、同一区域内不同中小企业内部的横向竞争关系大大削弱,取而代之的是更紧密的纵向和横向的网状合作关系。在企业间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条件下,行业内、区域内中小企业为降低自身风险,提高市场定价水平,企业的竞争从单个企业的“拼杀”,尤其是价格竞争,转变为“企业群”的竞争,从单企业的竞争模式向战略联盟形式的转变,这一转变是企业总体战略调整改善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结果。第三,是一般战略的进一步延伸与运用,中小企业开始转变传统的OEM生产方式,开始打造产品与企业品牌,从技术模仿向技术创新转型。差异化以及集中化战略的实施,最终要体现在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上,而品牌则是实现差异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大量中小企业为提高产品附加值,改变过去单纯代工的OEM生产方式,打造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并通过战略联盟打造地域品牌。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中小企业开始探索反OEM生产方式,剥离非核心业务,实现企业业务的归核化,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的投资地点和投资领域,实现全球资源的最佳组合。第四,通过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中小企业产业形态从原来的产业选择战略向产业再造战略转变。中小企业通过一般战略、竞争战略、品牌战略的具体运用,一方面,进一步细分出更多的产业形态(例如生产性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改变了原有的产业形态和产业格局,而中小企业也从传统的产业选择战略向产业重构战略过渡。中小企业通过经营战略的转型,改变了原有的产业发展模式,为区域和国家提升竞争力,实现产业飞跃创造条件。

      中小企业经营战略的转型,是单个中小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型,进而表现为中小企业群体战略转型的集合,从单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转变为企业群、产业、经济体竞争力提升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与增长方式转型相结合,使得中小企业增长方式转型带来的潜在产出(Y)转变为实际产出(Y)和可供给的产出(

),即实现

      3.中小企业市场转型路径

      在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外向型似乎成为中小企业市场选择的代名词。改革开放后,中小企业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造就了“世界工厂”的声誉。与此同时,大量国际资本,尤其是发达经济体资本在我国投资不断增加,并迅速占据了我国部分产业领域和大部分产业的高端领域和核心环节。与欧美疲软的经济形势相比,此次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我国经济却以超乎想象的状态发展,且国内消费市场需求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我国与国际经济形势的强烈对比,对于一直注重外向型发展的中小企业来说,需要适时对其原有的市场定位重新审视。中小企业必须转变思维,重新定位,在国际市场普遍低迷、国内市场不断成熟且消费层次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实现从国际市场向国内、国际市场同时并重的战略转型。

      我国中小企业市场转型的路径,有两条并行且各自延伸的横U型路径选择(如图4所示)。对海外市场,也就是中小企业出口市场,遵循从产品出口,到服务出口,再到对外直接投资,最后到技术、标准出口这样一个路径。对国内市场来说,遵循从大众消费市场,向高端消费市场和服务市场,进而向新兴产业市场(例如生产服务型产业市场、高新技术市场等)转型这样一个发展路径。从回归国内市场这条转型路线来看,我国中小企业应在传统低附加值的大众消费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逐渐在“红海市场”中进一步细分,开拓利润丰厚的“蓝海空间”和利基市场,进入高端消费市场和服务市场,提高企业利润和竞争力。在技术成熟、资本充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企业在工业制造、产业配套服务、高新技术等方面的潜力,进军新兴产业市场,提高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产业覆盖领域。从提升海外市场这条转型路线来看,我国现阶段中小企业的对外依存度高,重视出口,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在发展过程中利用在资本、技术和市场积累,改变我国低级“世界工厂”的现状向成熟“世界工厂”发展,促进服务的出口(例如国际劳务等),发展高端服务业,进军高新技术产业,稳固产品出口水平。在资本积累和技术积淀的基础上,加强对外直接投资(FDI),充分利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提高企业核心技术和产业核心环节的控制力,提高国际竞争层次。在技术力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提升出口层次,实现从产品、资本出口向技术、标准、专利出口的转变,以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及科技水准的提高实现出口的多元化。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积极进军工业服务市场,完善我国工业产业链,打造制造业领域的“隐形冠军”。

      

      图4 我国中小企业的市场转型路径

      中小企业的市场转型,在纵向上是对原有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和“深耕”,保证企业获取更强竞争能力和更高利润率;在横向上是市场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保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垄断力量和核心竞争能力。通过市场的转型,中小企业可以将生产的产品卖出去,实现真实产出(

)与市场需求(

)的均衡,进而实现了企业潜在产出、实际产出、供给量、需求量的均衡(

),也实现了经济系统的一般均衡。

      从中小企业转型发展的三条路径来看,资源是转型的基础、战略是转型的手段和方法、市场是实现转型的平台,而这三种转型路径,都要求中小企业不断审视自身,发现问题,找出自身可改进和提高的空间,实现自身向“强企业”或者“大型企业”的发展,本质上是企业寻求生存和发展,是创新驱动的产物。不同的路径尽管存在时间上的因果和递进关系,但在实践中也表现出强烈的重合性、交叉性和反馈性,即中小企业可以基于这三类创新转型路径,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实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目标。

      转型是保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小企业为保证自身生存和发展而不断创新的产物。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三种基本的创新路径,选择适合自身的创新转型路径及其组合。本文形成如下结论。

      1.中小企业的转型是在外部环境改变时,借助各种方法和技术,创新其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通过创新促进企业生存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中小企业的转型本质上就是一种创新。

      2.我国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方面的创新活动实现转型:获取新的、更优质的资源,尤其是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利用新资源改进其生产方法和技术,提高生产率、开发新产品以及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化组织结构及运作机制,提高企业组织经营管理水平,发掘管理所创造的“制度红利”;开发新的市场,尤其是进一步细分市场,保证在“利基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

      3.参照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转型的经验,结合我国现实,中小企业转型包括增长路径转型、经营战略转型以及目标市场转型三条基本路径,这三条路径的共同作用保证了中小企业转型过程中潜在产出、实际产出、供给量、需求量的均衡(

)。现实中的转型路径,是中小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对上述三条基本路径及其组合的选择,并分步骤、分阶段实施,以期最终实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

标签:;  ;  ;  ;  ;  ;  ;  ;  ;  ;  ;  ;  ;  ;  ;  ;  ;  

创新驱动:我国中小企业转型的理论逻辑与路径设计_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