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启东市供电公司 江苏南通 226200
摘要:在21世纪,电力工程自动化所涉及的内容包括电力调度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而该技术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够满足当前电力需求趋于饱和状态的需求,推动电气设备朝着高度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各个层面的需求,有必要充分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建立电力工程自动化数据库,以促使电力工程操作更加人性化、系统化。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1电力自动化技术基本概述
1.1应用条件
电力自动化技术一般把信息处理、网络通信以及电子等技术加以有机整合,其不论是综合性还是整体性较为显著,可以电力系统为对象实现远程监管。其中,推进该技术融于电力工程具备如下应用条件:首先,应确保自动技术契合电力工程诸项技术要求,同时可对设备以及相应线路实现实时监管,对于电力设备伴有的故障需要及时发现并准确分析。其次,还应确保技术运用具备安全性,防止因技术问题而引发电力事故,对技术员安全等造成威胁。最后,除了强化运行效率外,还应保障相应运行成本得到降低,从而强化供电单位相应经济利润以及社会效益。
1.2技术特点
电网建设作为配电网相应技术的重要革命,其自动化技术涵盖如下特点:首先,应以系统伴有的建设问题为导向进行针对改善,确保系统故障得以有效把控。其次,应从电力系统伴有的建设成本出发实现有效降低。第三则是要依靠自动技术来推进系统运行更富安全与稳定性。
2电力工程自动化技术
2.1监控自动化
2.1.1集中监控
集中监控是指利用处理器对监控系统进行集中化、系统化处理,以提高监控工作的核心效率。集中监控的适用性在于:维修养护较为便捷,能够对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控制和处理;局限性在于:工作量过于集中会增加系统处理器的负荷量,大大降低了系统处理器的运行效率,导致各种数据信息处理速度减缓,难以保证相关工作的高效性。
2.1.2远程监控
远程监控是指利用通信网络技术、计算技术等对电力工程在施工期间及运营期间的具体情况进行远程管理和操作。远程监控的适用性在于:能够实现无人自动化管理;局限性在于:远程监控系统不能对电力工程实施远程调度,系统故障的处理效率低下。
2.2开关站自动化
为了实现开关站无人管理的目标,有必要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工程开关站中,以对开关站内所有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内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利于提高开关站的工作效率。
2.3电网调度自动化
针对电网调度自动化这一方面,可以利用显示器、计算机等对电网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便于了解到各个系统所传输的数据信息,并根据所采集的数据信息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确保其能始终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中,尽可能减少故障隐患对系统运行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在运用电力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还可利用大屏幕对电网运行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便于工作人员能够准确定位到电气事故的发生部位,提高故障处理效率。
2.4分散测控系统自动化
实现分散测控系统的自动化发展,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电厂具体的生产情况,若电厂条件允许的话,可利用以太网、工程师工作站等对生产情况进行测试,便于调整电厂生产状态。在分散测控系统运行过程中,还应重视电气自动化检测工作的落实,确保电力自动化技术能够始终发挥其相应的作用,保护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系统。
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在电力工程中,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非常广泛并且十分重要的应用,但是由于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比较复杂,在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技术来配合,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使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从而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1自动化补偿技术应用
低压无功补偿技术时一种比较传统的补偿技术,其工作方式是通过采集三项电容器和单一信号,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补偿,这种补偿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应用较多,但是问题也比较明显,最明显的问题是在对单相负荷用户进行补偿时容易出现三项负荷不平衡的问题,从而导致出现欠补或者过补的问题,如果不能够及时的进行解决,会导致形成恶性的循环,影响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应用自动化技术,使用自动化补偿技术则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自动化补偿技术能够实现动态补偿与固定补偿相结合、分相补偿与三相共补结合、快速补偿与稳态补偿相结合,从而能够通过不断地调节来适应负荷的变化,从而使补偿的精度得到巨大的提升,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的运行。
3.2总线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事实上,总线技术属于一项综合性的技术,原理就是将数字技术、互联网通讯和遥感监测系统结合起来,以此来达到对项目的控制对接。简而言之,总线技术就是将电力系统和相关设备接连在一起建设成全面系统的自动化工程设备。总线技术将有关电量数据信息传输到计算机的主机内,接着对数据进行分析整合,最后再将经过处理的信息传输到相关设备上,此类设备会根据具体需求来对系统进行调整控制,为电力工程提供可靠的系统数据。而总线技术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技术人员利用不同渠道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促进电力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信息的交流,从而促成电力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图1 总线技术原理图
3.3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在电力工程中数据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不断的对数据的统计、管理、共享和使用进行创新。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是电力工程中一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技术,其工作方式是先设定在具体的时间内、设定的条件下,出现的某个事件,最后的执行是什么,然后通过进行一系列的反馈和评估工作,完成对数据的自动化处理。通过应用这种技术,能够实现简单、快速并且高效的数据处理,并对整个事件进行最终的评定。应用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能够避免人工操作的不准确性,提升处理的准确性,能够有效的提升处理问题的速度,从而更好的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4互联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互联技术能够最大程度促进电力系统中集成度的提升,电力建设人员要是能能够将互联技术合理运用在电力工程中,不仅能有效发挥监控系统的作用,实现信息技术的交换与传导,对原有的编程结构进行完善和重组,从而增强电力系统监控的灵活性。互联技术通过磁场对系统功能进行干扰,来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和安全;而互联网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力系统的数据采集和计算能力,系统数据的获取更加智能化,也使得系统在接受信息时能得到更加清晰可靠的数据,从而增强电力工程总体质量。此外,电力系统将互联网技术灵活运用在电力系统促进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加快电力的运行速度,控制电能运行频率,在这种调度工作中,互联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在互联技术的影响下,形成一套完整的控制方案,在总控制方案下还有无数个子系统,不同子系统各司其职,分别执行总系统下发的命令。互联技术不但能实现电力工程的自动化建设,还能促成电力管理和能量检测的自动化。
图2 光互连技术原理图
结语
总的来说,电气自动化管理是一门综合的技术,其集合了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及现代电子技术内容,通过进行统一的协同合作,来实现电气的管理工作。在电力系统的管理中应用电力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取代人工操作,避免了人为失误和人力不足等问题,更加有效的进行电力的控制,更加精准的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测,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雷荣超.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实践应用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04):55-56+60.
[2]罗国通.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4):47+62.
[3]张朝辉.浅谈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通讯世界,2016(19):120-121.
论文作者:蔡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7
标签:技术论文; 电力工程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互联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