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外部效应及其发展对策研究_大学城论文

大学城外部效应及其发展对策研究_大学城论文

大学城的外部效应及其发展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学城论文,效应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急剧扩张,大学城建设如雨后春笋。大学城的兴起是教育改革深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文明程度提高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经济学和公共行政学的角度来看,大学城建设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大学城建设有利于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闯出了一条“集约化”的发展道路,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崭新的活力。与传统的办学模式相比较,大学城具有“运转机制市场化、教育资源共享化、社区管理政府化、师生生活社会化”等鲜明办学特色。然而在大学城蓬勃发展的背后,也存在一些负效应,隐藏着一些价值误区和共性问题。为此,必须从理论层面深入研究大学城发展的一般规律,借鉴国外大学城建设与管理的有益经验和成果,合理定位我国大学城的发展目标与模式,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城建设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视角,深入阐述了外部效应理论及其对大学城建设的影响,同时提出了矫正我国大学城外部效应的具体措施——发展对策。

二、外部效应理论概述

(一)外部效应理论的涵义

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市场交易一般是指人们自愿地以货币来交换物品或服务的活动,交易双方是市场机制受益的主体,市场作用影响的交易当事人。但是,在市场有效的现实情况下,市场交易的许多交互作用却发生在市场之外,正如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A·萨缨尔森所说:“外部效应(externalities)或溢出效应指的是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利益。”由此可以看出:对于资源配置要求最优的经济学来讲,出现外部效应或溢出效应,说明市场机制相对于交易主体有非效率的一面。外部效应理论指出:只要某人的效用函数所包含的变数是在另一个人的控制之下,就有外部效应的存在。也就是说:在经济活动中,一个人的行为或某些资源的使用影响到另外一些人的利益或福利,但他们之间却没有使用某种交换手段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外部效应的形成原因

外部效应的产生是因为在经济活动中存在个体成本与社会成本,个体受益与社会受益之间的差异,外部效应使个体成本小于社会成本,个体受益大于社会受益。当一种经济交易的结果影响了除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而第三者又未参与交易双方的交易时,即产生了外部效应。总之,外部效应的产生是人们决策范围之外的,料想不到的结果或影响,是随着生产或消费的进行而产生的某种副作用。

(三)外部效应的分类

外部效应有多种分类方法,本文只采用如下分类:以外部效应产生的后果对于承受者的损益而言,有益则称为外部正效应或外部经济,有害有损失则称为外部负效应或外部不经济。前者是指经济主体在市场机制作用的过程中,为第三方或其他经济主体带来了收益或福利,但却不能得到回报或报酬。譬如高科技公司将大量资金用于研发,当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后,部分社会成员将会免费使用,出现“搭便车”的现象。后者是指在市场机制作用的过程中,经济主体给他方带来利益上的损害,增加其生产成本,同时也必然增加了社会总成本,造成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然而经济主体却没有为此赔偿损失。例如工厂排污造成环境污染。又如航空公司制造了大量噪音,一般不会因为干扰了机场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而进行补偿。

三、大学城的外部正效应分析

就外部效应对大学城的影响来说,大学城的外部正效应从总体上表现为:它有利于人才的培养,资源的整合,解决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最终能够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当今世界各国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兴建大学城,英国的剑桥大学城,牛津大学城,美国的哈佛大学城,麻省理工学院大学城,法国的法兰西岛科学城,日本的筑波大学城等都是大学城建设的典范。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中写到:人力资本、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变革和创新是促进经济增张的四个轮子。笔者力图从以上几个方面阐述大学城的外部正效应,但同时又不限于此。

(一)以人为本,培养造就了大批人才,促进教育的大众化和现代化

我国已经确定了到2005年适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15%(即迈向大众化)的奋斗目标。大学城是教育大众化、现代化的集中体现。正如美国著名学者柯尔曼所说:“教育是开启通往现代化的钥匙。只有现代化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现代品质的人,进而才能实现社会发展的现代化。”大学城是“人才城”和“科技城”,是树立人才本位和知识本位教育价值观的重要表征。

长期以来,我国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都相对落后,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建设大学城,培养造就大批人才,优化人力资源的结构是大学城外部正效应的突出表现:一方面,建设大学城,可以充分发挥人才的积聚作用和射流效应,使人才的配置、流动和开发达到最优。经济学家们普遍认为:所投入的劳动力质量,如劳工的技术、知识和纪律性是一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大学城的建设有利于劳动力质量的提升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另外,大学城有利于大学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功能的拓展。例如在硅谷,由于师生在大学和企业之间广泛的、经常性的流动,使大学和社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协同发展的关系,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培养了大批人才。

(二)市场化运作,拉动消费,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相对于计划而言,市场手段无疑是最佳的资源配置方式。大学城实行运作市场化、经营产业化、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这些都加快了大学主动融入社会,社会参与大学管理的步伐。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建设大学城不仅可以缓解高等教育需求日益增长与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而且促进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交汇融通,增强了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能力。一方面,建设大学城可以改善区域高等教育的办学状况,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联动发展。大学城内的众多学校可以依据自身的人才和科研优势,密切结合区域内的相关产业和高新技术,加速科技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有利于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注入后劲,解决瓶颈问题。另一方面,大学城会使教育首先成为一种产业,刺激教育投资不断增长,拓展区域消费市场,促进教育、科研与产业的一体化进程。大学城通过市场化运作,加大了消费对区域GDP增长的拉动作用,这些都切实提升了大学城的外部正效应。

(三)聚集效应得到发挥,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实现了信息的共享与整合

教育也是一种资源,合理适度地建设和发展大学城就是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传统高校的单体发展模式画地为牢,人为分割教育资源的现象严重,容易造成重复投资,资源浪费,客观上提高高等教育的运行成本。加之近年来高校扩招,在原有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大学发展悖论丛生。通过建设大学城,可以发挥聚集效应,大学城内的高校可以整合资源,为不同学校的学生和社会人员提供优势专业的学习,实现存量盘活,外部正效应明显。同时,大学城的科研机构和科研力量可以相对集中于一个地区,共同研发,共享图书、情报、信息等资源。例如法兰西岛科学城集中了法国60%的大学和43%的科研机构。日本的筑波大学城集中了日本国立科教机构46所,年度科研经费约占全国总数的50%。

开放性是大学城永恒的魅力。大学城可以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吸引国外优秀教学资源进驻,进行中外合作办学。例如正在兴建中的重庆大学城,乌克兰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等知名海外学府正在洽谈入驻事宜。大学城筑巢引凤,可以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实现全球信息的共享与整合,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

(四)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利于打造现代科学的人居环境

大学城的建设是高等教育参与城市经营的集中表象,它不仅解决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更是打造高层次人居环境的有益探索。建设大学城,可以促进城市的功能分区,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形象,有利于人才和资金的吸引,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学城既是高等学校的易地扩容,也是城市人口和人文环境的重新布局。建设大学城,可以在大学园区内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是建设知识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良好途径,有利于构建高层次的人居环境。

四、大学城的外部不经济探究

(一)市场失灵,大学城无序建设,虚假繁荣

市场体系的有序性最早为亚当·斯密所揭示,他提出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市场的外溢效果或外部性就是“看不见的手”失效表现的一种。当外部负效应存在时,价格信息和供求关系就会失真,不能准确反映出经济活动的全部社会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效益。大学城实行市场化运作,但是市场机制并不是完美主义!它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一面,规制不当,便会出现价格、信息不对称或失真。例如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大学城中的土地价格,房产价格虚长攀升,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土地价值和实际的购买力水平。那么依据失真的价格信号所做出的经济决策就达不到资源有效配置的市场均衡状态,结果造成大学城虚假繁荣,泡沫经济,上演空城之计。

(二)政府失灵,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市场经济是一部复杂而精良的机器,它通过价格和市场体系对个人和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协调。但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有其局限性,极易导致资源配置的劣化,不合理。这时,斯密所提出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就会无济于事。在大学城在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若出现外部不经济,资源配置不合理,政府就应进行干预,以弥补“看不见的手”的缺陷。然而,政府怎样干预?在何种层面上进行干预?这就论及到政府有为的边界在哪里的问题。政府若在信息不对称、管理不协调的情况下对大学城进行盲目干预,大学城的建设与管理就会陷入混乱,造成大量重复建设,结构趋同,丧失竞争力,大学城自身“魅力”不足,大而不强,也就无法吸引国内外一流大学的加入。在这里,政府干预的边界和限度值得我们商榷和把握。

(三)大学城变成大圈地,破坏生态,形成“公地的悲剧”

我国《宪法》第十条规定:“一切使用土地的组织和个人必须合理地利用土地”。建设大学城应当理性,防止一哄而起,避免重蹈开发区“开而不发”的覆辙。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在建的大学城已有60多个,而且争先恐后在“大规模”上做文章:陕西的西部大学城占地400公顷;山东菏泽大学文化城占地466.67公顷;浙江的5个大学城规划用地面积为2240公顷;南京更是宣布投入50亿元巨资,打造全国最大的仙林大学城,其规划面积达70平方公里,相当于26个北京大学的面积。大学城“大”的意义不是建立在占地面积广大上而言的,而应体现在教育、科研等各种资源的集中整合,有效发挥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上。大学城的盲目建立,将进一步加大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加剧耕地保护的压力,这也是当前我国土地政策收紧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城规划管理不当,外部负效应溢出明显,容易使大学城变成大圈地,破坏生态,造成“公地的悲剧”。

五、大学城外部效应的矫正机制——发展对策研究

如上文所述,在大学城的运作过程中若出现外部负效应,说明教育、人才、信息等各种资源的配置就不是最优的。如何最大限度地溢出大学城外部正效应,同时有效抑制其外部负效应的出现?这就涉及到大学城外部效应的矫正机制即大学城的发展对策研究。

(一)市场主导

大学城的建设与管理应实行市场主导,市场主导体现在大学城严格的市场准入和市场监管两个方面。所谓严格的市场准入,就是大学城的审批、规划、建设要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在市场机制下有效管理,将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地最大发挥大学城的外部正效应。这就要求在大学城建设之前要进行严格的市场评估,防止乱占土地,将其建成空城。同时要吸取乱建开发区的教训,将大学城的审批权限放在国务院一级,坚持执行国家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土地政策,严把大学城的市场准入关。另一方面,大学城的建设应当实行严格的市场监管制度。大学城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政府,学校,企业等社会资本都会参与进来,容易导致产权不明,职责不清,管理混乱。科斯定理指出:只要产权界定清晰,交易成本为零或者满足其他条件,外部效应就可以通过产权重组或交易来解决。产权不明晰就会触发外部负效应的滋生,大学城实行严格市场监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将产权界定清晰并受法律的保护,然后分清各自的职权范围,有效经营和管理。严格的市场监管有助于大学城建设各方得到合理收益,最大程度地溢出外部正效应,有效抑制大学城外部负效应的产生。

(二)政府促进

但是,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现实世界里,科斯定理有其局限性。单独的,唯一的市场手段不能使大学城得到合理的发展,这就为政府适当介入提供了理由。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是连接公民与社会的中间体,在决策、信息、动力等方面占据优势地位而不同于其他组织。正如斯蒂格利茨在《政府经济学》一书中所说“政府可以明确地被看作是众人建立的使外部效应内部化的义务机构”。政府主导意即政府有为。政府有为的首要任务是负责召集多方自愿参加,整体规划,制定政策,审定方案,组织实施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外部负效应的出现。特别是在协调入驻高校之间、入驻高校和大学城之间、大学城及其入驻高校和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政府有为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宏观管理,完善管理机制,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监督和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有力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政府有效介入大学城的建设与管理,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有利于大学城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学校管理

大学城建设应当遵循宏观管理与自主发展相结合的科学管理原则,加强大学城的管理创新,实现市场主导、政府指导、学校管理、全面协调的发展路径。在这个发展序列中,学校始终是大学城的主体。在微观层面,学校如何有效管理大学城,是大学城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国家教育部、建设部等相关部委有必要制定和认真落实指导全国大学城建设的规划和标准,对大学城建设的基本原则、建设条件、评估标准等做出规定,以保证各地大学城合理有序的发展。学校管理主要是建立起微观管理机制:完善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各部门协调配合,认真执行相关的管理规定。同时,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起一套针对大学城切实可行的监督、反馈和问责机制。既要保证各高校独立的发展空间,又要考虑大学城的整体协调和共同发展。从而促进大学城内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周边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能力、资源共享能力、联动发展能力。

(四)全面、协调、科学的发展

建设大学城要以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大学城不是在大兴土木上大做文章,而是在必要的硬件基础上加强软件的开发和利用,注重教育科研实力的增强,实现大学城对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合理建设和立体发展,最大限度的发挥外部正效应,减少外部负效应。为此,笔者认为应协调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其一是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政府有为,适当干预,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和指导,对市场运作的消极影响及其外部负效应进行有效规制。同时大学城也要利用自身的科研、人才等优势,发挥集聚作用和射流效应,优化资源配置。其二是建设大学城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的关系。大学城要努力发挥外部正效应,改善当地的智力资源和人文环境,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动力。另外,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又要和大学城的建设形成互动,结成纽带,相互促进和发展。其三是软环境与硬环境的关系。大学城的建设和发展不能只考虑高楼大厦、占地面各等硬件方面,还必须顾及人文环境的营造,生态的保护和大学城的整体发展特色等软环境建设,努力将大学城建成“知识城”,“生态城”和“人文城”。

标签:;  ;  ;  ;  

大学城外部效应及其发展对策研究_大学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