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慢性盆腔炎临床综合治疗预后分析论文_孟繁华

妇科慢性盆腔炎临床综合治疗预后分析论文_孟繁华

武警浙江省总队杭州医院妇科 310000

摘 要:目的:为了研究慢性盆腔炎在临床综合治疗预后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分析。方法:根据某院一年间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按照用药种类等特点随机分成试验组和探究组,每组平均40例,试验组使用较为常见的西药治疗方法,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方法,根据临床综合治疗后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74%,研究组有效率为95%,研究组明显高于试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试验组为20%,研究组则是3%,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研究组,根据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结论:根据两种妇科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综合治疗方法临床综合治疗效果较好,并且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开展综合治疗,在实施的过程中效果明显,可以广泛的推广。

关键词:妇科慢性盆腔炎;综合治疗后;探讨

盆腔炎即盆腔炎症是指女性的盆腔生殖器官、子宫周围组织和盆腔腹膜的炎症,根据发病的情况有慢性和急性之分,而慢性盆腔炎由于发病的时间较长等原因对人体较为严重的伤害,在临床症状表现为下腹坠胀、疼痛以及腰部酸软无力疼痛,经常在性交后以及月经前后症状加剧,而且发病的时间较长、发病率高而且易反复发作。这样会使发病患者出现精神萎靡、身体不适神经衰弱等问题,而且容易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等情况。长期对患者精神以及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应当采用较为迅速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因此根据某院一年间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的综合治疗方法取得明显效果的情况,下面对此进行相应的说明。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某院一年间就诊的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进行的相关检查以及临床症状证实为慢性盆腔炎,并且排除肾脏肝脏功能不全或是功能障碍、对药物过敏以及有过敏史、处于妊娠期和哺乳期或是身体内部有疾病肿瘤等情况的患者。为保证公正性将所有患者打乱重组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患者和研究组患者在年龄上没有明显的差异分别为20~54岁和19~54岁,平均年龄在(38.3士3.6)岁,和(37.8士2.8)岁,病程周期均为1~7年,平均为(3.7士2.5)年,结合以上两组患者资料,诶有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且P>0.05。

1.2治疗方法

1.2.1试验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西药,即将80万单位的青霉素混人到250mL的生理盐水和250mL的灭滴灵中,混匀后给予患者静脉点滴,连续4天,每天1次;若患者发生严重性感染,则同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

1.2.2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常规性治疗、西药治疗、食疗、中药治疗以及日常护理。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盆腔炎发病机制和相关影响因素等相关基础知识宣传,帮助患者了解并熟悉正规的生活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指导患者多食用含有高纤维素和蛋白质、脂肪含量低且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多补充营养,增强自身免疫力;对患者采用肌内注射透明质酸酶,剂量为1500u,2天1次,持续1周,并使用外用洗液对阴道进行冲洗;指导患者不食用辛辣刺激类食物,并根据患者个人口味喜好辅以食疗;将赤芍、红花、当归、桂枝等中药混匀,并加以适当温水进行坐浴治疗,每次坐浴时长为15min左右;每天晚上临睡前用清水清洗外阴部位,使会阴部保持清洁干燥,值得注意的是,每位患者需使用自己的私人物品如盆、毛巾等,不得交叉使用,且不得使用肥皂水,水温不可过高。医护人员应明确告知患者,经期不可行房事,并要求患者适时观察自身白带的颜色、气味及量,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进行处理。指导患者掌握自身按摩方法,睡前顺时针按揉小腹约5min,拇指按揉三阴交穴约2min等。所有患者均治疗1个半月。

1.3疗效判定

疗效判定指标有临床疗效和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方法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即治愈、显效、好转和无效。若患者于治疗1个半月后无相关临床症状,B超检查压痛感或增厚等不良现象即为治愈;若患者于治疗1个半月后基本无相关明显的临床症状,B超检查结果为积液减少或包块缩小面积超过2/3即为显效;若患者治疗于1个半月后之前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B超检查结果为积液减少或包块缩小面积超过1/3即为好转;若患者治疗1个半月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较之前更为严重,则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情况比较。试验组患者有效29例,有效率为74%,无效11例;研究组患者有效38例,有效率为95%,无效2例。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相关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8例,发生率为20%;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为1例,发生率为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慢性盆腔炎在临床妇科发病率仍居较高水平,为病发急性盆腔炎后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治愈,或由于个体体质较差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引发,但也有部分病例并无急性盆腔炎病史。病原体在生殖道的上行感染与慢性盆腔炎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同时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对发病也有一定影响,病情顽固,治疗棘手,机体抵抗力下降低时,可表现为急性盆腔炎。诱发盆腔炎的病原体包括厌氧菌和需氧菌两大种类,菌必治属西药广谱抗菌素,甲硝哇为抗厌氧菌药物,二者联合应用,可使病原菌彻底消除。

由于炎症长期存在对于盆腔周围组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一般情况由于炎症有盆腔周围粘连以及诱导周围结缔组织产生增生的情况,仅仅使用西药的方法对其作用效果不显著,利用西药、中药、食疗结合日常护理的方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直达病灶对其炎症组织有明显的作用效果。通过以上两组试验对比的结果,研究组采用的综合治疗方案对妇科慢性盆腔炎的效果较试验组效果更加显著也较为理想,在治疗慢性盆腔炎过程中,对于西药无法直达病灶的情况,结合中医中药、食疗以及日常的护理,可以有效使药物对于炎症产生很好的药物作用,同样应当注意长期使用西药对人身体内分泌以及副作用造成的危害情况。针对部分有一定的焦虑忧郁、身体不适、神经衰弱失眠等情况的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针对其自身特点采取一定的心理辅导治疗,消除顾虑使患者从根本上能够接受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相关的治疗工作。

结合以上叙述,根据妇科慢性盆腔炎在临床的表现症状,针对西药无法全面治疗的弊端,采用综合治疗方法结合中药、食疗以及日常护理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有明显的效果,在本次研究当中,研究组的有效率在研究组有效率为(95%)高于对照组(74%),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低于对照组(20%),结合数据差异明显。所以根据综合治疗方法效果明显而且不良反应率低的特点,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英楠.妇科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综合治疗预后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5.

[2]王琳.桂枝获答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0.

[3]王春艳.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综合治疗的观察及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

[4]李娜.妇科慢性盆腔炎临床综合治疗预后探讨李娜[J].临床合理用药,2014.

论文作者:孟繁华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6

标签:;  ;  ;  ;  ;  ;  ;  ;  

妇科慢性盆腔炎临床综合治疗预后分析论文_孟繁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