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阳苏[1]2007年在《建筑壁画的空间职能与构建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建筑空间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一定的使用功能,此外,还要满足人们一定精神感受的审美要求。建筑功能的不同,建筑空间的大小、高低形状、开敞、封闭的程度也就不同,不同空间形状之间的相互连接会给人以不同的情绪和精神感受。建筑壁画的设计要符合一般的艺术规律,同时也要充分地利用建筑空间各自的特点。通过有意识强化建筑空间中的壁画,使观者对建筑空间的感受不同,从而在视觉上和心理上对建筑的内、外部空间的使用进行改善和调节。许多建筑壁画的设计都在空间特性上做文章,古典壁画侧重题材,而现代壁画更强调空间,壁画是空间的艺术,而对于建筑空间的作用也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本文结合壁画视觉构成特征,从空间职能上探讨建筑壁画艺术对已存在的建筑空间积极能动的作用,结合相关理论,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不同的建筑空间中壁画的构建方法,并在文章的最后对建筑壁画一体化构成方法做出可行性的研究,并结合信息时代壁画所体现出来的一些新特征,对空间职能及创作方法作出理论上的扩展。概括起来,文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内容:一、建筑壁画的概念界定与特点。建筑壁画是指在各种建筑物的空间界面(具体解释包括室内墙壁、承重柱、天花板和地面上,以及室外墙壁或墙体上)通过绘画或其它工艺手段完成的各类壁面装饰的泛称,包括各类大型壁挂、壁饰、墙面装置作品、浮雕等。二、建筑壁画的空间职能。建筑壁画的空间职能一方面包含对建筑空间的整合和装饰,属于形式美的范畴。建筑壁画的这一职能并不一定需要对建筑物本身的空间结构进行改变,而是调整建筑物给人的心理印象来达到扩展建筑空间和比例的心理反应。另一方面则是提升建筑空间精神内涵,使物质化的建筑空间向精神化、人性化转化。建筑围合成具有特定使用功能的空间,而建筑壁画则以艺术形式参与建筑空间的深入融合与创造,通过视觉对人的心理产生作用,使整体空间具有极其饱满的精神内涵与审美价值。叁.建筑壁画的适应性设计方法。包含四个方面:1.适型的建构2.色彩的建构3.材料的建构4.功能的建构四.建筑壁画的一体化设计。提出了建筑空间与壁画的一体化设计是建筑壁画设计的必然发展趋势,并对一体化设计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作出初步的探讨。五.基于时代的扩展。在文章的最后,对信息时代壁画的新特征进行探讨,从科技与生态两个方面入手,提出对我们现阶段的一些设计方法、设计思路有益的启发与扩展性研究,使得建筑壁画的更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时代要求。
公阿宁[2]2012年在《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中的百姓服装研究》文中提出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东北的大戈壁滩,是少有的没有继承祥瑞图案和神话传说题材,而以百姓生产生活为主要壁画题材的墓室,这为研究河西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融合、生活方式、气候等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其中大量反映百姓现实生活场景的壁画,为研究魏晋时期百姓服装的形制、样式以及结构等提供了珍贵的形象资料。本文以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中百姓服装为研究的重点,利用二重证据法、观察法以及文献资料研究等方法,结合多种形式的资料对魏晋时期百姓服装的形态特征和相关结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为使研究更加准确,论文在参考秦、汉与隋唐服装史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结合魏晋美术史中相关形象资料,如陶俑、绘画、画像砖、雕塑等等,探究了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中百姓服装的源流、特质、类别及结构。通过研究发现,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中的百姓服装,既承袭了汉代的服装的形制,又吸收、融合了西域及少数民族服装的部分特点;同时,因其所从事生产生活活动目的与内容的不同,服装在形态和功能上有着相应的调整和变化。
李胜菊[3]2016年在《现代纤维壁画多元化表现形式研究》文中指出以“纤维”材料为主要媒介制作的纤维壁画,其材料本身的丰富特质与其“经纬”之间交错变化的无限可能性存在构成了纤维壁画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物质基础。而在历史悠久的壁画艺术发展史里,材料一直是壁画社会文化、艺术精神承载与传达的重要物质载体,每一次材料的更新与探索必将推动壁画面貌的日新月异。在当代,纤维壁画艺术进入新的发展时代,文化的多元观促使纤维艺术形式不断追求个性化发展,纤维艺术已经大大溢出原先泛义,更加关注从社会文化与艺术精神的角度衡量纤维材料传达出的含义,对纤维壁画的研究也从单纯的形制内容提升到文化层面,不再局限于装饰性的初衷,而被赋予了深刻的多层次人文意义。本文即是以纤维壁画为研究对象,从纤维壁画艺术语言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切入,探寻纤维壁画丰富的人文个性,以深入挖掘公共环境中的纤维壁画艺术因材质工艺所展现出的精神内涵,为存在于建筑空间中的现代壁画带来现实意义的启发。本文正是以纤维壁画艺术语言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为研究核心,展开对其多角度、深层次的探索,既传承传统,又融入当代性思考及创作实践经验,在挖掘其艺术与学术价值的同时,重点研究现代纤维壁画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为社会带来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本选题的创新之处。首先第一章,对研究对象纤维壁画的概念进行界定,厘清纤维艺术发展文脉。其次第二章,对现代纤维壁画构成要素从材质特性、工艺、程式、光色、空间载体等几个方面研究入手,探讨纤维壁画表现形式如何从单一走向多元化,重点研究在空间中如何拓展纤维壁画新的表现形式。第叁章,结合现代艺术思潮的典型案例对纤维壁画表现形式多元化所产生的影响,揭示纤维壁画视觉形式中隐含的时代特征,为深入挖掘纤维壁画艺术的文化及艺术价值做铺垫。由此展开第四章对纤维壁画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深度分析和研究,作为衍生出现代纤维壁画艺术语言丰富形式的“人文性”观念,在壁画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精彩变革中具有灵魂导向的重要价值,所以也是本课题研究的关键所在。总之,本文试图通过对纤维壁画多元化表现形式的研究,以纤维壁画表现形式的物质构成为载体,将材料、人、观念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新的空间意识,即纤维壁画的“壁”可理解为界面、纤维壁画的载体之特性等,拓展了对“壁”的空间性认识。在人文性观念引领下的现代纤维壁画表现形式,从平面走向空间、从静止走向动态、从装饰走向表现、从实用走向实验的多元化发展,是观念让纤维无界,是应用让纤维壁画艺术走向无限。曾经的壁挂无论作为架上艺术还是空间艺术,都重新获得了一次苏醒,是对纤维壁画物质与观念上进行的解构和重构,为纤维壁画艺术的发展打开一个全新的实现领域。
刘文健[4]2001年在《壁画的界定及展望》文中研究指明壁画的界定及展望
王冬梅[5]2014年在《全景壁画的形式语言研究》文中提出通常来说,绘画艺术的形式语言主要包括色彩、形状、体积、空间、质地、材料等要素。作为一种古老而年轻的绘画——全景壁画,它有着独有的形式语言。在“叙事形式”、“构成形式”与“空间表现形式”上都有着一般之上的特殊性。具体而言,首先,就全景壁画的“叙事形式”来说,在叙事题材内容的选择上,主要选择大型景观、历史事件或宗教事件、战争等重大题材为创作母体,藉由各种不同形式编排绘制,如,回转连续的叙事手法、线性递进的叙事手法等。其次,就审美与互动而言,全景壁画的展观形式也有别于其他绘画。它主要展示在固定的封闭空间内,即“全景壁画展馆”,展馆的结构型制参与了作品的形式美生成,展馆内部的模拟塑型与画面互为补充,相互融合构成完整的作品。最后,全景壁画作为一门注重空间真实再现的综合艺术,其在空间营造方面也有其独特性,除了运用一般的造型语言和空间法则,同时多媒体及其他科技手段的综合运用保障了空问营造的真实感。综上,笔者认为全景壁画的形式语言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叙事形式、构成形式、空间表现形式叁个方面。故,选取以上叁个层次具体研究全景壁画的形式语言。并试图探索全景壁画的形式语言为现代装饰性壁画的创作提供的新的可能与思考。
丁诗瑶[6]2016年在《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汉代炊煮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代的造物文化在中国及世界造物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论文以内蒙古中南部汉代炊煮器为研究目标与对象,旨在研究北方草原文化背景下的汉代造物特征。侧重边疆文化的造物文化特征研究,尤其是汉代活跃于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匈奴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构意义,以及北方民族文化与其周边地区汉文化的互动。中原文化注入北方地区的同时,北方游牧文化也是推动中原文化前进的动力。指出从设计学、造物学科和图像学、考古学等视角对于炊煮器的设计属性、社会历史之中的发展脉络和本体设计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汉代炊煮器的设计为主体,并对其类型和形成过程进行梳理,其清晰的发展脉络是造物研究的基础。在此区间内,关于炊煮器的考古发掘以及其他有关实物遗存成为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运用历史全景研究法、设计学分型研究法和社会系统研究法以构成完整的设计研究。围绕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汉代炊煮器所关联的综合社会风貌展开研究,包括“经济文化生态”、“技术场域”、农耕与游牧文化下的造物“汇异质性”和汉代礼祀制度等,综合的社会背景成为内蒙古中南部地区造物特征的前提和决定因素,时代的宏观图景是研究的基础和起点。通过对汉代社会的廓清,有助于造物思想的提炼,是由物到史、由史到境、由境到物的造物循环。由物到史即经济文化决定的“观物”方式,及技术生产承载的造物手段。由史到境便是图像世界中的“用物”反观。而由境到物则是回归历史原境的“评物”体系,并上升为适应于汉代炊煮器的造物观念,以炊煮器为核心,由此牵涉出的有关社会文化、礼俗精神空间不可忽视。从历史遗存的视角看待炊煮器的使用,借助图像和文献记载,对于器物的使用方式和以礼祀的视角看待炊煮器的设计,从图像证史的角度进行解析并对物进行界定。如该地区的汉代墓葬壁画和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等,记录着汉代日常生活和器物形态,帮助勾勒出完整的炊煮器等相关日用器的所处环境和相关信息。炊煮器的设计学研究视角则包括材质、工艺、技术和使用几个方面,以典型案例为中心,观察炊煮器物的基本属性,并且通过基本测量对于人与器物的关系予以探索。从饮食器具、炊煮器造物发展切入,梳理出清晰的炊煮器造物文化发展史。目的在于揭示古代器物所隐含的行为及习俗,造物行为与用物活动,从行为性、事件性到器用主体性,由造物到器物,由设计学视角关联起来,达到了关于物的理论思考及创新。
孙萍萍[7]2008年在《试论“有无相生”的壁画艺术空间处理》文中研究指明回顾美术史我们可以看到,壁画作为存在于空间实体中的公共艺术形式与人类的生存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壁画作为一门营造人文空间环境的艺术,其发展的历史轨迹伴随着人类自身对空间的观念是不断地演变的。无论是在崇尚科学理性的西方,还是在重视情理结合的东方,壁画以其独特的表现方式推进着人类的生存空间形态。着眼于东西方不同的传统气质禀性下所产生的大量各具特色的壁画艺术作品,体会中西方壁画艺术的不同风格特色,借鉴其中优秀的艺术技巧的同时,品味壁画艺术的真谛,有着不可忽视的多元意义。本文从“空间”的角度结合壁画实例来论述壁画艺术,即通过对中、西方壁画艺术在空间处理上的概括分析,提出“有无相生”是壁画空间艺术处理上的重要原则。纵观几千年来的壁画艺术作品,中西壁画里空间意识的差异,应根源于各自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差异,尤其是中国与西方哲学观念的差异。本文阐述分析这些差异的立足点是要彰明不同民族的艺术须要根植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中,并反映本民族的文化精神。文章共分为叁个部分:第一章引言包括叁个部分,第一部分的题目是“有无相生”的词源学解释,其中又包括叁个小节——有之“无”、无之“有”以及有无相生;第二部分的题目是有无——空间,解释有无与空间的关系——有无来自于空间,同时空间离不开有无的互感作用。这一章包括叁个小节——空间的定义、空及间的解释、空间与有无的关系;第叁部分是中西空间观念的溯源,按照中国和西方分成两大部分,根据各自的美学观概括出中国的空间观是尚“虚”的空间观,西方的空间观是崇“实”的空间观。第二章中西方壁画艺术空间处理是这篇文章的重点章节,分为中国和西方两部分论述壁画空间处理。中西方因为有着对空间不同的理解,在壁画的空间处理上必然产生不同的处理手法。无论是从“空”的处理,或是“间”的建构都有各自显着的倾向。中国壁画在“空”的处理上是通过五个部分来论述的,分别为社会功能的“无”与建筑主体的“有”、环境的实在(有)与内容的虚构(无)、构图“知白守黑”——白即无,黑即有、造型上的“有无相生”、视觉感官色彩“无”与心理色彩“有”。其在“间”的建构上通过叁个部分来论述的,分别为时代性、抒情性、交互性;西方壁画在“空”的处理上对应中国也是通过五个部分来论述的,分别为社会功能的“无”与建筑主体的“有”、环境的实在(有)与内容的虚构(无)、材料质感、造型上的“有无相生”。其在“间”的论述上通过时代性、观赏性、整体性论述。第叁部分壁画“有无相生”的辩证关系是对本文的一个总结,提出了“有无相生”在中西方壁画空间处理上的各自不同的理解角度,并通过“以实补虚”和“以虚补实”两个方面得以佐证。“空间”是壁画艺术创作领域不可置否的话题,但是在壁画中探讨空间的文章甚少。这在给本文带来写作困难的同时,对我也是一种挑战。通过研究和写作也引导我对壁画的空间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文章所提出的“有无相生”的空间观在壁画艺术创作中的理论意义是本文的创新点。
项雪群[8]2016年在《宁明花山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以宁明花山文化为研究课题,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为总指导思想,贯彻和落实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结合我校办学宗旨——让花山儿女充分发展,以及办学理念——师生共同发展。以历史教师为开发主体,以全面发展学生个性为前提,以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从历史学科理论到实践,全面开发历史校本课程。丰富的花山文化特色,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充分的课程资源。本文的研究立足于地区花山文化,以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及相关国家政策为依据,以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作探索研究。一方面,论述宁明花山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特别从实践的基础上对宁明花山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主要策略及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相关实践及理论的提炼总结,力图让抽象的宁明花山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更加贴切现实,最终更好地为历史教学服务。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相关理论、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是主体部分,介绍了宁明花山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研究,包括开发条件、开发原则、开发目标、开发路径、开发策略、开发方法;第叁部分是宁明花山文化校本课程的呈现方式,包括课程纲要形式、调查报告形式、实践形式;第四部分是成果及反思;第五部分是结论与展望。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郑红[9]2012年在《潮州传统建筑木构彩画研究》文中认为广东省潮州地区的社群,由于种种地理、历史、气候与生产因素,孕育出别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在其文化遗产如方言、习俗、传统建筑和装饰工艺之上。本文研究的是潮州地区的丰富而真实的传统民间建筑彩画,期望通过记录这些尚存的物质实证和活着的营造工艺,填补我国地域建筑彩画的资料,并探讨我国民间彩画的保护及未来持续发展的路向。本文第一章将会确立本文研究的理论构架。首先会论证潮州彩画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完整文化体系,而非堆杂而成的元素,并展示本文的学术目标、创新点和现在学界对建筑色彩画像及区域民间文化的研究现状,以便建立本文的研究基础。本文第二章将确立“潮州”、“传统建筑”和“木构彩画”这叁个基本概念的范围。首先“彩画”一词的定义在每代、每地均不断转变,笔者参照历代官式传统及其他地域建筑彩画研究的定义,依据实际情况概括出最吻合潮州传统范畴的“彩画”概念。然后分辨“古建筑”、“文物建筑”、“历史建筑”和“传统建筑”等概念,以确认本文研究的范围是个有学术价值的本体。最后,笔者尝试从历史缘由、地理环境、民系形成等因素思考何谓“潮州”文化,并据此选出最适合于研究潮州建筑彩画系统的时代及地域界限。建筑彩画并不是纯艺术,而是设计,也就是说它的存在与所有其他建筑元素一样,必须为某些社会功能而服务。第叁章是潮州彩画的艺术设计讨论,笔者根据潮州当地观念,把建筑按社会功能分为住宅、宗祠、宫庙和佛寺四类。从空间的布局设计及精神功能方面解释每类建筑相应的彩画位置、题材、用色、及构图关系。任何建筑行为,不管其美学思维或信念祈望如何,如果没有客观的物理性质、操作制度、物料资源和技术水平的支持,都不可能成立。本文第四章是论证潮州彩画的科学性,即其工艺技术的客观因素及施工技法的讨论。彩画必须依附于木构件上,所以第一节先剖析潮州建筑构架普遍使用杉木的缘由及性质,从而解释杉木对彩画的选料和施工技术带来的挑战。此外,建筑上的色彩图纹,除了水质和灰质外,主要以胶质(例如用漆)或油质(例如用桐油)两种方法施就,因此本章在接下来的几节分别对潮州传统推漆画工艺和桐油画工艺作出调查和分析,包括背景沿革、发展现状及保护技术等。本论文的最后一章探讨潮州彩画的保护和持续发展的可行方向。本章先将潮州传统彩画作为历史文化实体,而寻找有效而实际地保存或修复这些遗迹的政策、取向、措施和技法,作为当地建筑保护项目不可缺少的部份。而另一方面可以视建筑彩画为非物质遗产,从而研究可持续发展其艺术表达手法和工艺技术的问题。最后,探求潮州传统彩画的艺术及技术给建筑设计带来的启示,以及如何借着展示及诠释潮州彩画的文化价值来推广公众对中国建筑或地域传统之欣赏,从而让潮州彩画为我国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张春佳[10]2017年在《敦煌莫高窟唐代团花纹样形式语言演变特征研究》文中指出敦煌地处中国西北,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为西域乃至欧洲文化与中原汉文化交流的要冲。敦煌自公元366年开凿第一个洞窟开始,历经千年发展,其所保留下来的佛教文化和艺术成果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和史料价值。本文以莫高窟唐代的团花纹样为研究对象,选取88个唐代洞窟中的1600余个团花纹样局部案例,进行形式语言特征分析。首先,将所收集案例进行归纳,梳理出两条纹样研究脉络:其中之一为莫高窟唐代洞窟壁画类团花纹样,另一类为出现在彩塑和壁画中的服饰类团花纹样。对这两条线路上的团花纹样进行唐代内部分时期的造型特点变迁规律梳理,并进行两条脉络的发展曲线比对,归纳出初唐、盛唐到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唐代前期和唐代后期两大阶段的纹样造型演变特点,即从唐代前期生动的、以莲花瓣为核心要素、多元素组合的十字结构特点,到唐代后期单一化的以茶花如意纹为主、六瓣结构、多单一要素重复使用的装饰语言特点。第二,在前面的结构归纳基础上,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将团花纹样的形式语言特点进行解构式阐述。如上溯团花纹样的历史来源,纹样形式从触觉化、具象的特点向视觉化、抽象的特征的演化,纹样表意特征的变迁等,进一步从理论层面对团花纹样个体和集群变迁表现进行深入挖掘。第叁,从横向角度比对唐代同时期世俗工艺美术团花案例,并分析其与现当代设计的共通性。本文采用的解构式研究方法本身也是与现代设计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契合性的,尤其是对于表意传达方面,“拈花微笑”与现代设计表达之间的信息交互可以做类比解析。团花纹样虽然只是唐代莫高窟佛教艺术中的一个局部,但是其作为装饰纹样在洞窟整体视觉形象中所占比重很大。团花纹样如同生长于洞窟壁画之上的有机组成部分,政治和文化生态的变迁虽然会影响其部分内容,但是其形式语言会进行多样化演变,并一直绵延不息。
参考文献:
[1]. 建筑壁画的空间职能与构建方法研究[D]. 耿阳苏. 大连理工大学. 2007
[2]. 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中的百姓服装研究[D]. 公阿宁. 南开大学. 2012
[3]. 现代纤维壁画多元化表现形式研究[D]. 李胜菊. 上海大学. 2016
[4]. 壁画的界定及展望[D]. 刘文健. 南京艺术学院. 2001
[5]. 全景壁画的形式语言研究[D]. 王冬梅. 西南大学. 2014
[6]. 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汉代炊煮器研究[D]. 丁诗瑶. 江南大学. 2016
[7]. 试论“有无相生”的壁画艺术空间处理[D]. 孙萍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8]. 宁明花山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D]. 项雪群. 广西师范大学. 2016
[9]. 潮州传统建筑木构彩画研究[D]. 郑红. 华南理工大学. 2012
[10]. 敦煌莫高窟唐代团花纹样形式语言演变特征研究[D]. 张春佳. 北京服装学院. 2017
标签: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论文; 壁画论文; 艺术论文; 建筑空间论文; 汉代建筑论文; 汉代纹样论文; 建筑文化论文; 服装特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