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工人医院 广西柳州 545005)
【摘要】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对患者语言、肢体康复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1日—2016年2月28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将68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2组,34例/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比两组脑梗塞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语言功能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脑梗塞患者的早期护理能够促进患者语言和肢体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早期护理;脑梗塞;语言;肢体;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0-0163-02
为探讨脑梗塞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对患者语言、肢体康复的影响,从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患者中抽取68例作为对象展开研究,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脑梗塞患者(属于2015年3月1日—2016年2月28日期间)作为研究对象,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有34例患者。
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9:15,年龄范围47~68(54.48±3.74)岁。病程在(1~5)年,平均病程(3.15±0.98)年。
观察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2:12,年龄范围46~67(54.53±3.79)岁。病程在(1~6)年,平均病程(3.21±1.02)年。
两组脑梗塞患者之间对比基线资料方面差别不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为脑梗塞患者实施饮食、健康教育等基础护理,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
对脑梗塞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具体操作包括饮食护理、语言功能恢复训练、心理干预、体位指导以及肢体功能康复锻炼。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使用汉语失语检查表评估两组脑梗塞患者的语言功能,100分为满分,分为流利、部分流利以及不流利,对应的分值分别为≥80分、60~79分、<60分,以得分高为优势。
(2)两组脑梗塞患者的肢体功能应用FMA肢体功能评分进行评价,采用百分制,分值与肢体功能康复成正比。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文数据录入到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语言及肢体功能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以P值小于0.05为标准表示两组脑梗塞患者的各项资料数据进行比较差别较大。
2.实验结果
干预前对比两组脑梗塞患者的语言及肢体功能差异不明显(P>0.05),在经过护理后,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语言及肢体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高,统计学具有意义。见表1所示。
3.讨论
脑梗塞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1-2],在患者的病情稳定后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3-4]。在本次研究中,对脑梗塞患者实施了以下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促进了患者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的恢复:
(1)饮食护理:叮嘱患者家属予以患者富含维生素、钙以及易消化的食物食用[5-6],通过针对性饮食方案的实施,使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7-8],补充体力。
(2)语言功能恢复训练:制定阶段性的语言学习计划,从音节逐渐向简短语句过渡[9-10],叮嘱患者家属多和患者进行交流,鼓励患者开口沟通,并通过阅读、广播等方式使患者的语言功能逐步得到恢复。
(3)心理干预:疾病的发生和功能障碍会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将成功康复病例向患者介绍,提高患者的信心和依从性。
(4)体位指导:叮嘱患者保持健侧卧位,将高枕分别放置在躯干前后,将上肢前伸,屈曲肩关节,将软枕分别放置在患者上肢和下肢下方。定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和翻身。
(5)肢体功能康复锻炼: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主动以及被动肢体运动,从健侧至患侧的各个关节进行活动,控制好运动量和运动幅度[11-12],对患者的肌肉定时拍打和按摩,循序渐进。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脑梗塞患者的语言评分和肢体功能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具优势(P<0.05)。
综上所述,早期护理干预对于脑梗塞患者语言功能、肢体功能康复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青凤.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7):1080-1081.
[2]龚丛芬,朱红霞,刘永丽,等.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S2):465-466.
[3]于华.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3):78-79.
[4]高蔚.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J].健康导报:医学版,2015,20(2):95-95.
[5]郑洁.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J].甘肃科技,2017,33(3):95-96.
[6]赵冬艳.脑梗塞患者早期护理干预对语言、肢体康复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3):128-129.
[7]赵红娟.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2):1755-1757.
[8]张素君.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6):49-50.
[9]周妤.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152-153.
[10]曾明梅,李瑞英,马玲,等.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康复中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16):83-85.
[11]侯忠颖.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和肢体康复中应用探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6,4(11):154-155.
[12]揣松阳.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4,13(5):27-29.
论文作者:赵鲜蓝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7
标签:患者论文; 肢体论文; 脑梗塞论文; 语言论文; 功能论文; 两组论文; 评分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0期论文;